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棗核教學設計(精選5篇)

棗核教學設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棗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棗核教學設計(精選5篇)

棗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理解一些詞語對錶現人物的深沉感情的作用。

2、學習圍繞棗核設定懸念的巧妙構思。

3、理解海外華人對故鄉的依戀之情,增強熱愛自己民族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習課文作者怎樣設定懸念的方法。

2、學習課文作者的選擦,小中見大的寫法。

教學設計

第一步,初讀課文,疏通課文思路,分析題目,學習作者懸念的設定。

第二步,研讀課文,感悟海外華人依戀故鄉的民族情感。

第三步,品讀課文,通過重點的詞句,聯絡語境品味語言的深意。

教具準備

1、收錄機、投影儀、光碟、。

2、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和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步,初讀課文,疏通課文思路,分析題目,學習作者懸念的設定。

1、導語入題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每個炎黃子孫歷來都有著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故鄉的一切。《棗核》一文寫的就是一個遠在大洋彼案的風燭殘年的老人對祖國的無限眷戀和熱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品讀一下《棗核》這篇文章,體會海外華人對祖國的情感。

2、佈置學生自讀課文,師板書課題。

1)、自讀課文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或不解的詞語。

2)、找出你認為好的語句,並說說為什麼?

3、聽配樂朗讀課文,思考:

a、注意聽讀課文,糾正自己的誤讀。

b、瞭解課文的結構。

c、找出課文的線索(說出哪一個詞貫穿課文的始終的)?

d、課文棗核設定了哪些懸念(請同學們畫出文中相關的語句)?

e、懸念對錶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4、自由讀課文後思考並討論以上問題。

5、閱讀反饋:

●投影問題㈠:給加點的自主音。

蹊蹺掐瑪瑙山坳嫣紅蕭乾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蹊蹺qīqiáo掐qiā瑪瑙mǎnǎo山坳shān’ào嫣紅yānhóng蕭乾xiāoqiàn

●投影問題㈡:瞭解課文的結構。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索棗核→見棗核→話棗核→點名主題

●投影問題㈢:找出課文的線索(說出哪一個詞貫穿課文的始終的)?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棗核

●投影問題㈣:課文棗核設定了哪些懸念(請同學們畫出文中相關的語句)?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索棗核(用途蹊蹺)→見棗核(故弄玄虛)→話棗核(眷戀祖國)

●投影問題㈤:懸念對錶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引人入勝,扣人心絃,引領讀者的興趣和思考,揭示人物性格深化思想感情。

第二步,研讀課文,感悟海外華人依戀故鄉的民族情感。

●投影問題1:文中的主人公用了哪些方式體現他的愛國之情?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課文除要棗核試種,還在庭院中種楊柳、養睡蓮、親自堆假山“北海”、追憶北海泛舟的情景。

●投影問題2:請說說課文最後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點明主題

●投影問題3:結合課文談談文章是怎樣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

①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棗核看似小普通尋常不被人注意,送棗核是件極平凡的事,在作者筆下卻有深刻含義,他寄託了一位遠在異國他鄉近半個世紀的美籍華人思戀祖國的民族感情。“改了國籍,不等於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

第三步:品讀課文,通過重點的詞句,聯絡語境品味語言的深意。

●投影問題: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好的語句,並說明原因?

①指名讀好句並試講明認為好的原因(鼓勵學生怎麼想就怎麼說)?

②師點評補充。

5、課文小結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後指名試說。

②師點評補充。

③投影明確。

▲寫法小結:以小見大。圍繞“棗核”設定懸念,使文章起伏跌宕。以“棗核”為線索貫穿全文,結構全篇。用樸實的語言表達深沉的感情。

6、作業

①朗讀課文體會海外華人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②蒐集我國古代詩歌中表現思鄉之情的語句。

③寫讀《棗核》一文後的感想。

棗核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棗核在文中的線索作用。

2、學習本文選材具體,小中見大的寫作手法。

3、學習本文圍繞棗核設定懸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結構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抓住線索梳理內容,簡要概括故事情節。

2、學習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咬文嚼字,揣摩人物內心世界,品味簡潔質樸卻飽含深情的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飽含深情地語言,理解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以具體事物為線索設定懸念的巧妙構思。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中華民族是有著優秀傳統的民族,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以自己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即使身在異國他鄉,也時時刻刻惦記著祖國,想念著故土。今天我們來學習作家蕭乾寫的《棗核》一文,看看客居美國的遊子是怎樣思念祖國,懷念家鄉的。

二、初讀棗核

朗讀課文(生齊讀同窗的話,其餘師讀,配樂)。

要求:

1、劃出文中你認為應該積累的詞語。

2、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友人託我帶幾顆生棗核,用以在花園裡試種一下的事。)

3、請找出文中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句子。

(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的。)三、讀懂棗核,理清思路

請用橫線畫出文中含有“棗核”或“棗樹”的句子,說說作者是怎樣圍繞“棗核”展開故事情節的。

1、(學法指導)如在第一自然段中“一位舊時同窗寄來封航空信,再三託付我為他帶去幾顆生棗核”下劃線,將此情節概括為“索棗核”

2、請生圍繞“棗核”來概括全文的結構:(索)棗核-(見)棗核—(話)棗核—(議)棗核。

3、課文中多處寫到棗核或與棗核有關的事,可見“棗核”是這篇文章的。(線索)

四、品味棗核,體悟情感

1、這位友人不遠萬里,再三託付“我”帶去幾顆普通的棗核,他想做什麼呢?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位友人想在自家園中種下一顆棗樹——因為他思念家鄉。)從哪些描寫中可看出他思鄉呢?齊讀第七段後找關鍵句。(出示幻燈片)

“年紀越大、思鄉越切”(語言)

“想廠甸、想隆福寺、想舊曆年、想衚衕棗樹”(心理)

栽楊柳、養睡蓮、堆假山,還想種棗樹。(動作)

2、作者想借棗核表達怎樣的中心呢?請同學們畫出有關句子。

(學生勾畫、批註)“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的。”

教師: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透過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個華夏民族對故土的依戀之情。而且,這種思鄉之情也正是愛國之情的具體體現。

五、小議棗核,揭示題意:1、有人說:“幾顆棗核,作者這樣反覆渲染,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種棗人已是風燭殘年,到哪一年才能看到棗樹長大?有種棗樹的必要嗎?你對這樣的說法是怎樣看的?

有必要,種棗人已是風燭殘年,她種棗核並不是為了等棗樹長大後吃棗,而是為了寄託自己的思想愛國之情。這樣,見到棗樹,就如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以慰思鄉之苦。

2、這篇文章,表現的是一位遠離祖國近半個世紀的美籍華人思戀故土的民族深情,為什麼以“棗核”命題?

(1)從內容上看,棗核形象生動地寄託了思鄉之情。

(2)從結構上看,棗核是本文敘事線索。

(3)從寫法上看,是以小見大。

師小結:感受生活,要由表及裡,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獨具慧眼,從小處著筆、從大處著眼,寓情於物,以小見大、從一件小事中,發掘出了一個有深意的重大主題。俗話說,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我們要學習這種小中見大的寫法。

六、學習寫法

1、從寫法上看,是以小見大。

2、結構精巧。以具體事物為線索,設定懸念。

七、拓展延伸

積累抒寫遊子思鄉情懷的古詩句,吟哦諷誦,感悟民族情感。

八、作業:風燭殘年的.美籍華人要了幾顆棗核,想把它們種在自己的花園裡,以解思鄉之情。我們相信它們一定會茁壯地成長。試想一下,在這些棗樹下將發生怎樣的故事?請發揮想象,以《棗樹下的故事》為題,寫一篇300字的作文。

【板書設計】棗核

蕭乾

索棗核——用途蹊蹺(設定懸念)

棗核見棗核——如獲至寶(加深懸念)

(線索)話棗核——為解鄉愁(解開懸念)

議棗核——民族之情(點明主題)

棗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學會“折、漲”兩個多音字的用法。

2、默讀課文,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體會棗核的聰明勇敢。

[教學重難點]

默讀課文,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體會棗核的聰明勇敢。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自主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完成練習冊一、二題。

2、強調多音字用法。

“折”在“折騰”一詞中讀zhē;在“骨折、折斷”中讀zhé。“漲”在“漲紅了臉”中讀zhàng;在“漲潮、水漲船高”中讀zhǎng。

特別強調:“核”也是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hú”,多用於口語。

二、整體感知——讀薄

孩子們,課文中的“棗核”是一個孩子的名字。換一種說法,本課寫的是一個名字叫“棗核”的孩子,那麼請你用“棗核+特點或主要事蹟”的方法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

溫馨提醒:可以藉助文中的中心句來概括。

預設:“棗核”真的只有棗核那麼大,他不光勤快,也很聰明。

三、回顧複述方法複述故事——讀厚

1、回顧複述概念

複述就是用自己的話和課文中出現的關鍵詞句把課文內容有條理地敘述出來。課程標準顯示:一二年級看圖複述;三年級詳細複述;四年級簡要複述;五年級創造性複述。

那麼什麼是詳細複述?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知道:詳細複述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誦,允許對句式進行調整,可以將長句子變短;複雜句子變簡單;改變句子順序等。

2、回顧學過課文的複述方法

總體回顧發現,藉助表格、示意圖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就能按順序複述,重要情節頁也不會遺漏。

(1)時間變化的順序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過了一天《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2)事物發展的順序

方帽子—圓帽子—各種各樣舒服的帽子《方帽子店》;

(3)地點轉換的順序

家裡——道路——樹上——山下——家裡《漏》;

(4)心理變化的順序

得意——傷心——滿意《玲玲的畫》;

(5)事物變化的順序

小毛蟲——繭——蝴蝶《小毛蟲》。

3、小組合作找到複述順序

溫馨提醒:重點複述棗核聰明的內容。說說你準備用什麼方法來複述。

預設:

方法1:按照地點轉換的順序複述:村子——縣衙們——村子——大堂;

方法2:填寫下面表格,藉助表格複述;

方法3:記住關鍵的詞句,複述故事。

四、制定評價標準——讀清

複述評價標準,明確複述要點:

按順序複述、重要情節不遺漏、內容前後連貫。

達到以上三條即滿足按號加分,少達到一條減分一半,

只達到一條不能得分。

五、讀寫聯動

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關於棗核後來的故事。

六、自主作業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複述《主題閱讀》書133頁《兩難徐文長》。

2、想一想:你還有什麼辦法應付這兩個難題?

棗核教學設計 篇4

一、匯入:

播放歌曲《那就是我》匯入。圍繞標題提出兩個問題:1、看到“棗核”這一標題,你想知道什麼?2、看到“棗核”這一標題,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生字詞在文中圈出來,藉助工具書在文中注音。

2、同桌互相印證讀前預設,交流互補。

3、教師歸納。1、概述故事,棗核從哪裡來又到了哪裡去。2、棗核的用途是慰藉思鄉之情。3、以棗核為題,既表明了文章的線索,又揭示了思鄉的主題。

三、再讀課文。

討論“幾枚小小的棗核,就能充分的表達美籍華人朋友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嗎?”

學生閱讀後探究討論,終於達成共識:美籍華人朋友對故鄉棗核的珍視可以看出濃濃的思鄉之情;在美國生活如此富有,還想著故鄉,也能看這種情感;還有自己親自建造故鄉模樣的“北海”,也表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四、三讀課文,歸納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全班交流,明確:

(1)以小見大、以物傳情。

作者借具體事物表現抽象的感情:a)以小小的棗核寄託了一位遠離祖國近半個世紀的美籍華人思戀故土的民族深情。b)將這位海外遊子的思鄉之情,融化在栽種楊柳、養睡蓮、堆疊“北海”,追憶當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等細節中。烘托手法。

(2)反襯手法的運用:

課文不惜筆墨,寫“同窗”在美國的居住環境的美麗(“一片嫣紅”、“定會有楓城之稱”等);寫“同窗”生活條件的現代、優越(“三層小樓”、“車庫門……自動開啟”、“後花園”);寫“同窗”全家事業有成(“老伴兒在研究所做營養試驗”、兒子在潛艇當總機械長、女兒在哈弗教書),但仍感不足,“年紀越大,思鄉越切”。顯然,課文以對“同窗”生活情況的介紹為背景,烘托了她強烈的思鄉之心,愛國之情,突顯了故土、祖國在她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五、齊讀末節,體會它在文中的作用。

六、由學生簡介課文寫作背景及作者,並歸結全文:

1、有關背景及作者2、有關主題。3、設定懸念。4、有關以小見大,以物傳情,及烘托手法的運用。

七、佈置作業:

1、拓展延伸:要求蒐集、摘抄、表思鄉愛國之情的詩歌、歌詞並作一點點評。

2、語言積累。收集整理鑑賞本課好詞佳句。

八、相關資料:

一、《那就是我》歌詞

我思戀故鄉的小河還有河邊吱吱歌唱的水磨

噢——媽媽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戀故鄉的炊煙

還有小路上趕集的牛車

噢——媽媽如果有一隻竹笛向你吹響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戀故鄉的漁火還有沙灘上美麗的海螺

噢—媽媽如果有一葉風帆向你駛來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就是我

我思戀故鄉的明月還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噢—媽媽如果你聽到遠方飄來的山歌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二、懸念:在文學作品中故意設定“疑問”或矛盾衝突,造成並維持讀者期待、關切的心情的方法。

期待是一種藝術享受。作者一旦把矛盾擺在讀者面前,他們就會對人物的命運、情節的發展變化產生期待的心理。期待心理是懸念的實質,因此,懸念的設定要儘量早,而其消釋則宜儘量晚些。

九、板書設計

讀者明確感到問題的存在,但對後事一無所知或略知一二是懸念設定的條件。

《棗核》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整體感知的授課反思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書報雜誌,能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事實上,我們的“閱讀教學”仍然以識記為主,缺少理解、質疑和發現。是在為老師自己的閱讀而教,為教參而閱讀,為考試而教閱讀。老師的閱讀感受取代了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太多苛求,起承轉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高潮迭起……過於精緻細膩、轉換頻繁的課堂間接地侵佔孩子自讀自悟、大塊時間讀、大塊時間悟的時間。教師講解過深、過細、過透微言大義、字斟句酌、咀來嚼去……語文課完全沒有了語文味,難怪孩子不願上語文課了。

有鑑於此,要想真正讓孩子去閱讀,讓孩子去感悟,培養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情操,塑造孩子的心靈,發展孩子的閱讀力,把課堂還給孩子,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閱讀教學就必須重視“整體感知”!

棗核教學設計 篇5

一、由《我的中國心》匯入

上一學期我們一起學習了《歌詞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國心》,大家還記得嗎?這首歌很多同學應該都會唱的,這首歌表達的是思念祖國、思念家鄉的感情。如果一個人離開家鄉很久,又很遠,時間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會磨滅他的這種思鄉之情嗎?——這,就是蕭乾先生在《棗核》裡所要告訴我們的。

二、預習檢查

1、標上拼音或寫出漢字。

棗核(hé)蹊(qi)蹺(qiāo)掐(qiā)指殷(yin)切瑪(mǎ)nǎo(瑙)衣dōu(兜)嫣(yān)紅山坳(ào)勻(yún)

稱(chèn)lí(籬)bɑ(笆)卵(luǎn)石喏(nuò)

2、根據意思寫出成語

①用拇指掐著別的指頭來計算。(掐指一算)

②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隨時會死去。(風燭殘年)

③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測高深。(故弄玄虛)

3、填空,積累文學常識。

蕭乾:出生在一個漢化了的蒙族貧民家庭,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記者。原名蕭秉乾,曾用名蕭若萍。畢業於燕京大學新聞系。二戰期間,曾作為《大公報》的記者,奔波在西歐反法西斯戰場上,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特寫報道。主要作品集有:《籬下集》、《栗子》、《人生採訪》等。著作選編為《蕭乾選集》(六卷本)。

4、主題感知:

本文記敘了作者在訪友中解開友人珍愛生棗核的疑團的過程,反映了同窗美籍華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三、理清課文線索、結構

1、課文的題目是《棗核》,請同學們看看課文中有哪些地方直接寫到棗核或與棗核有關的事?

課文中有三處寫到棗核或與棗核有關的事,這三處分別是:第一段,帶棗核;第三段、託(棗核)在掌心;第七段,種棗樹。由此可見,“棗核”是這篇文章的線索。

2、那麼,圍繞棗核,文章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

索棗核(1)、見棗核(2—4)、說棗核(5—10)、議棗核(11)

四、合作交流

1、分析思鄉的心理活動

⑴這位友人不遠萬里,再三託付“我”帶去幾顆普通的棗核,她想做什麼呢?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園中種下一顆棗樹——因為他思念家鄉。

⑵那麼,我們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位老人思念故鄉呢?(讀第七自然段後找關鍵字詞、句)

第七自然段中“年紀越大、思鄉越切”、“想廠甸、想隆福寺、想舊曆年、想衚衕棗樹”等詞語就集中表達了這種思鄉之情。

2、分析思鄉的表達方式

⑴同學們有沒有因為探親、旅遊等原因而離開過家的?離開家後,時間稍長一點,會有什麼感受?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這種感受?

(學生各抒己見)

⑵這位老人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的。她做了些什麼?她還急切地想做什麼?(讀8——10段後回答)

這位老人親手栽了垂楊柳、種了睡蓮、堆疊了假山,還想再種下棗樹。

⑶老人的花園裡既有垂柳、睡蓮,還有北海,還即將種下棗樹,老人何以這樣不辭辛苦,不嫌麻煩?而且老人已到了風燭殘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棗樹長大?有種棗樹的必要嗎?

老人是把思鄉的感情寄託在這些事物上,寄託在這幾顆看來普通平常的棗核上,真是滿園景色,滿園鄉情——這就是老人表達思鄉之情的獨特的方式。

3、總結

(1)通過這個故事,作者想告訴我們一點什麼呢?(用文中的話回答)

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的。

⑵教師小結: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透過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個華夏民族對故土的依戀之情。而且,這種思鄉之情也正是愛國之情的具體體現。

第二課時

一、探究寫法

1、這篇文章,表現的是海外友人的思鄉之情,為什麼卻以“棗核”命題?而且就這麼幾顆棗核,作者這樣反覆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從內容上看,棗核形象生動地寄託了思鄉之情。

從結構上看,棗核又是本文敘事線索。

從寫法上看,以小(棗核)寫大(思鄉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裡,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過具體的事物來加以表現,有時不妨就用一個小小的物件,以小見大)

2、本文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原因還有什麼呢?

(提示:本文開始寫朋友要棗核,為什麼不馬上寫出原因?兩人相見後,作者為什麼不寫明要棗核的原因?為什麼要在寫去朋友家的途中所見,寫朋友“家庭事業都如意”後才寫出要棗核的原因?)

作者圍繞棗核多處設定懸念,緊緊扣住讀者心絃,引人入勝,使全文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二、品味語言,注意加點詞語的含義

1。她託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託,是手掌或其他東西向上承受物體,;“託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棗核的力量,顯得珍惜。

2。她一面往衣兜裡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你就明白啦!”

本意是故意玩弄花招,使人感到高深莫測。這裡貶詞褒用,意思是賣關子,不肯直說,表現了“那股調皮勁”,描寫了同窗得到棗核時異常高興的情態。

3。這裡一過聖誕,我就想舊曆年。

過舊曆年是炎黃子孫的文化傳統,“一”過聖誕,“就”想舊曆年,用“一……就……”的句式強調了舊時同窗遊子思鄉之情的濃烈和深沉。

4。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麼,也許是沒出息,怎麼年紀越大,思鄉越切。

字面意思是沒有發展前途或沒有志氣。我國傳統的說法是“好男兒志在四方”,同窗思念故鄉,所以說自己“沒出息”。其實懷念家鄉是一種崇高的民族感情,說自己“沒出息”,正反映了同窗思鄉心切,是同窗苛責自己的謙詞。

”三、聯想、賞析

1、除了文中提及的通過佈置家鄉味道的環境來寄託愛國思鄉之情外,你認為海外遊子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寄託愛國思鄉之情呢?

帶故鄉水、故鄉土,過家鄉傳統節日,保留家鄉習俗等。

2、古往今來,我們人類有著許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鄉愛國是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這方面,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寶庫給我們保留了眾多的優美詩篇,請同學們聯想一下:在我們課內外還讀到過哪些表現思鄉愛國這一主題的作品?

杜甫的《春望》、辛棄疾的《破陣子》、余光中的《鄉愁》、黃沾的《我的中國心》等。

板書設計

棗核蕭乾

索棗核——用途蹊

見棗核——如獲至寶寄託切切思鄉之意

說棗核——為解鄉愁表達深深愛國之情

議棗核——民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