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

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華三大鬼節之一。在那一天中,大家通常穿上樸素的衣裳,備上佳餚薄酒一份,祭奠那逝去的亡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歡迎閱讀參考!

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

  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我們全家,帶著沉重的心情去祭奠已經去世了的太爺。

太爺安葬在鳳棲山公墓,離我們家比較遙遠。我坐在車上,望著窗外不停往後倒退的大樹,腦海裡深深地浮現出太爺那慈祥的目光,和他那強健的身影。想起太爺生前,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去看望太爺,太爺每次都特別高興,總是早早地站在巷口等我,帶我出去玩,到後院散步,還經常給我做一些美味可口的飯餐,我的心裡感到一陣酸楚,一陣說不出來的滋味……

當我還沉浸在回憶中時,汽車已經到達了目的地。門口種著許多的鮮花、大樹,我們走了進去,一陣清風吹過,顯得有些淒涼,我想,可能大家的心裡都不是滋味。

媽媽拿來一塊乾乾淨淨的抹布,用它擦洗了一遍太爺的墓碑,墓碑被擦得乾乾淨淨。我們閉上眼睛雙手交叉,為太爺獻上禱告。過去人們都是用燒紙錢來表達對親人的哀思和緬懷,現在由於環境汙染,空氣質量越來越差,很多人都用鮮花或通過網路向已故親人寄去一份思念和祭奠。我們向太爺的`墓碑鞠了三個躬,把鮮花輕輕地放在了太爺的墓碑前。

回去的路上,我忍不住去回頭看看,轉過頭來,我的眼淚啪嗒啪嗒,掉在了地上……祝願太爺在天國快樂!安康!

  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2

清明節要到了,按家鄉的風俗要到祖墳面前燒香、磕頭、殺雞、敬酒、獻茶。獻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幾天地裡的蠶豆剛好熟了,正是做豆米粑粑的時候,我最喜歡媽媽做的豆米粑粑。

清明節那天早上,爺爺和爸爸用籃子背上大公雞、酒、茶,點上香去祖墳完成節目。奶奶和媽媽在家裡煮肉、煮飯,最忙的要數做豆米粑粑。媽媽從地裡摘來新鮮的蠶豆,剝成豆米,清洗乾淨了裝在鍋裡煮起來。等豆米熟了,媽媽也就準備好了糯米麵和紅糖粉裝在一個大一點的盆裡,把鍋裡的豆米和湯趁熱倒進盆裡和起面來。和好面後,用雙手捏粑粑,一會兒奶奶和媽媽捏了一桌子有白的糯米有綠的豆米粑粑。接下來是煎粑粑,奶奶拿香油倒在鍋裡,等油熱了就把豆米粑粑放在鍋裡煎,一會兒豆米粑粑就熟了,一個個豆米粑粑脹鼓鼓的,油亮亮的冒著糯米和豆米的香氣。我剛想抓一個來嚐嚐,媽媽說要先獻老祖公,不然會頭暈肚子疼。我只好忍住了,直到用碗裝上豆米粑粑點上香,獻了磕頭祝福後我搶先抓一個來吃,嘴裡是粑粑的香、粑粑的甜。

我覺得生活就像豆米粑粑那樣又圓又甜。

  四年級清明節日記400字3

清明節當天下起滂沱大雨,原本我和妹妹要去幫忙掃墓,但因為雨勢實在太大,爸爸顧慮到我們的安全,就讓我們留在媽媽的工作室。

雖然今天無法去掃墓,但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卻讓我特別想念已過逝的曾祖母。她是個非常慈祥的人,她在世時,只要我去看她,她就會用她那雙骨瘦如柴的手摸摸我的臉,也會請我吃糖果或餅乾。

想起曾祖母要離開人世的當天,我們全家已出國渡假了,當媽媽接到曾祖母去世的訊息,難過的說不出話來,我們的心也跟著碎了,沒想到宛如“天使”的曾祖母,趁我們不在時去了“天國”——個好遙遠的地方啊!

我覺得對一個人好或是要表達孝道,應該要在他(她)感受得到的時候,不要等到那個人離去或離世時,才去做一些很表面的孝行。例如有的人在父母活著的時候不孝敬父母,父母死後辦很盛大的喪禮,樂隊鏗鏗鏘鏘的敲打吹奏,雖然很隆重,但只不過是在做給活的人看,對於已死去的人而言,只是“吵死人”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