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記敘文作文必備[3篇]

記敘文作文必備[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記敘文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記敘文作文必備[3篇]

記敘文作文 篇1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平實的語句,將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這首歌是我在春晚聽到的,句句歌詞直戳心扉,將父母的愛表達的樸實感人,這首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樸實無華的歌詞切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的震撼人心,舒緩的旋律又深情的將這種愛慢慢的流淌。

時間匆匆離去,人的一生十分寶貴,不要因虛度了年華而悔恨。

曾經讀過這樣一篇童話,講述的是:有一隻小猴子,住在森林裡。一天下起了大雨,小猴子在大雨中淋得瑟瑟發抖,看到別的動物都住在溫暖的家中。他便對自己說:“明天,我一定要把房子蓋好。”到了第二天早上,陽光明媚,於是,他便說:“明天再蓋吧!”就這樣,一天就過去了。到了第三天又下起了大雨,於是他又說:“明天,明天我一定蓋。”就這樣今日復明日。到了最後,他的房子也沒有蓋好。從這個童話中,我們不就應該懂得珍惜時間的寶貴嗎?

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不要在日落時幻想什麼,而應在日出的時候行動。”的確,當時間匆匆不復返的時候,後悔也為時已晚。古今中外,有多少偉人是因珍惜時間而成功的呢?我國偉大的科學家童弟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開始上學時,基礎很差。於是,他便下定決心,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以至於讀書到天明。最終,經過他不懈的努力,最終在生物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祖國做出了貢獻。有人說時間就像一個與你賽跑的人。當你不注意時,時間就會從你身旁悄悄溜走。只有有心的人才會捉到“它”,使“它”為你所用。其實,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同樣在一個課堂聽課,有些同學考入自己理想的學校,有些卻只能面對自己的失敗。原因其實很簡單,第一類同學善於利用時間,而獲得了成就,但另一類就因為不珍惜時間而以失敗告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同學們,讓我們抓緊每一分,每一秒,把握好那不停奔跑的時間吧!不要讓“它”悄悄地溜走,以至悔恨終生。

記敘文作文 篇2

遊玩了嶽王廟,導遊又帶領著我們去宋城遊玩,宋城是根據宋朝那個年代修建的城市,就像我們古城那個樣子,裡面有大佛,有鬼屋,有小店和雜耍……,還有一些則還在修建中,估計明年就可以完工了,導遊讓我們自己玩,一點半在城門集合。我們很快就消失在宋城之中。

看到高高的城樓,我們便要走上去。兩個弟弟一起上,猴兒似的'就爬上了城樓,而我們才剛剛爬到一半,沒一會兒,我也爬了上來,,三個人嘴裡喘著粗氣,一起趴在城牆上看風景,然而,一幕好戲被我們給瞅見了。在一個掛滿紅色的房子裡走出兩位老人,和一些丫鬟,老爺爺走上前說:“今天是我女兒出嫁之日,還沒有找到女婿拋繡球,拋到誰誰就是我的女婿。”便叫丫鬟把他的女兒帶出,而樓下已經匯聚了近百人,都是來湊熱鬧的,男遊客都希望自己接到,,準備搶繡球,臺上開始拋了,臺下亂的像一鍋粥,一個人搶到了,又被另一個人搶到,最後被一個帶眼鏡小夥子搶到了成了上門女婿。新郎官和新娘拜了三拜,便騎上馬走了。

時間總是那麼快,宋城遊好之後,便回家了,以後有空的話我會再來的!

記敘文作文 篇3

誠者,天之道也

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舉止言談離不開誠信,社會的和諧與繁榮也離不開誠信。誠信之於人和社會如同鹽之於各式菜餚,須臾不可缺少。

康德曾經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而今,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璀璨耀眼,而俯察內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卻需要我們在心中再次檢視與自省。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需要面對的誠信考驗有很多,助學貸款的還款問題就是比較典型的一種。對於很多相對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大學生,國家和各省都有助學貸款的資助政策,確保大學生能夠如願步入大學校園。其實貸款的還款年限和具體流程充分考慮到了大學生的利益,確保受資助大學生可以畢業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還上貸款。這就要求受資助大學生在享受這些助學惠民政策的同時,樹立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畢業工作後積極還款,讓這些政策更好地服務與其他需要資助的大學生,讓愛心與誠信的接力棒不斷傳遞下去。

另一個典型的誠信問題就是考試作弊問題。十年寒窗,很多大學生以為進了大學就沒那麼多的約束,學業上得過且過,期末考試時就有一些寄希望於“走捷徑”通過考試的學生。而誠信如此重要,我們更應倍加珍惜,如果僅是為了相對漂亮的分數,或是逃避一時的難堪,而在自己的回憶裡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豈不可惜?也許有些同學的考試成績的不是太如意,可是即使自己的成績不理想,也不要在考試中採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我們應當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贏要贏得別人心服口服,即使輸也要輸的坦坦蕩蕩。

“誠信”一詞在詞典中的解釋只有“誠實守信”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這四個字做起來卻不簡單,面對外界的誘惑,“誠信”是否依然屹立不倒?因此,在當今社會,我們要樹誠信之風,揚誠信之氣。

可是,由於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很健全,導致有些人心存僥倖,誠信意識和觀念淡薄,各種不講誠信,不講道德,不守規矩的現象屢屢發生。各種不講誠信、不守誠信的人和事仍然很多,嚴重衝擊著社會秩序,腐蝕著人們的靈魂。這說明要恢復和重建那些被敗壞了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是何等的不易。它是一項系統工

程,必須從政府到每個機關、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到每個公民作自覺的、不懈的努力。

感動中國獲獎人物“信義兄弟”建築商孫水林,連夜從天津駕車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車禍中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願,弟弟孫東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33.6萬元工錢發到60多名民工手上。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裡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二十年來,孫水林用時間證明著誠信,在他罹難之後,弟弟孫東林繼續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哥哥當初的承諾、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不論是建築領域還是其他領域,無論幹任何事,誠實守信最可貴,得信義者得市場,誠信是立身之本。孫家兄弟的壯舉,足以讓那些剋扣工錢拖欠工資的老闆汗顏。孫家兄弟的義舉是一個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堅守,也是一個企業家對現代契約責任的履行。這是中華民族恪守的道德標準,也是對傳統道德的可貴堅持。孫家兄弟的行為充分體現了道德與責任是社會前行的基石。他們竭力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基本權利,並且重視弱勢群體的權益,這是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的一種展示。

但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物質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許多人把誠信二字重新定義,認為誠信只需要向利益講究,誠然,我們失去了一種信任,似乎對自己無關緊要的信任,可以給自己更多的空間以利於個人發展,當然我們無視誠信與道德,失去了一種對利益以外的責任感,失去了一種做人的良知和道德譴責,人與人的關係乃至人與社會的關係是扭曲的,我們所共存的'社會風氣是逼仄狹隘的。

“人因誠信而立。”作為當代中國青年,個人認為每個青年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至少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這是一個長遠而有意義的品格持續過程,看似簡單卻對個人和他人乃至社會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推進,一個有誠信的社會是文明的,一個文明的社會必然飛速發展,對於小到個人,大到種族和國家發展是智慧而民主的,值得每一個人嚴肅去審視;去鞭策。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呼籲誠信,呼籲一種不容喪失的社會責任,理論性的道理也不在少數,而自覺自願的人始終是在少數,這實在是一種人的不理智和不文明而制使社會走向落後的體現。誠信

意識需要得到廣泛的普及,這不是一種思維,而是一種自覺的理念,現在我們對誠信的認識遠遠不夠,甚至是扭曲的,呼籲力度也遠遠不夠,甚至成了一種遭人唾罵的牢騷,這令“誠信”二字在社會中顯得很蒼白。

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近年來,在主流媒體和國家的呼籲和努力下,人們的誠信意識在緩慢地甦醒。這恰如分蛋糕一樣,早些時候,我們的面前其實沒有蛋糕,所以大家一團和氣,沒有什麼可以爭執的東西。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大概是有了一個蛋糕可供眾人分配,但蛋糕不夠大,並不能保證每一個人可分得心滿意足的一塊,況且又沒有特別清晰可信的分蛋糕的規則,結果眾生你爭我奪甚至爾虞我詐,無非是想讓自己的那一塊做得大一些,自然,別人的蛋糕就少了,這個時期,人們對誠信的呼喚最為迫切。隨著社會的逐漸富足,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規則也明確了,社會誠信就會好得多。因此,中國人現在如此迫切地呼喚誠信,並非倒退,而是我們正在爬坡,正在重新檢視自己所生存的社會環境。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誠信的禮儀之邦,我們有過在人類史上燦爛輝煌的五千年文明,也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民族,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卻失去了很多精神文明的財富,導致了文明社會下的不穩定性,我們匱乏的不止是能源、物質和智慧,還有我們的精神良知和道德。好在誠信是可再生資源,我們需要一種不宣的共識,捍衛誠信,是在捍衛一種不容喪失的社會責任,捍衛一個文明社會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