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遊記作文十篇

【精華】六年級遊記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遊記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六年級遊記作文十篇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1

我剛踏進西湖,便看見了一朵朵、一簇簇引人注目的荷花。瞧!紅得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剛剛露出一丁點兒,似乎還很害羞呢;有的全都盡情展開了嬌豔欲滴地花瓣,在微風的吹撫中,好象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搖動著裙襬。伴隨著荷花的清香、小鳥的歌唱,我來御酒坊。聽介紹說,御酒坊已經有800年曆史背景了,有許許多多難得一見的上好佳釀。讓人一走進來就能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味呢!我都要陶醉在其中啦!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呢!

告別了御酒坊,我來到了位於靈隱寺的飛來峰,被薄薄地如輕紗一般的雲霧籠罩的飛來峰此時格外清雅脫俗。飛來峰又名靈鷲峰,高168米。相傳東晉咸和初年,印度和尚慧理雲遊到此,看到這座嶙峋石山,認為很像印度靈鷲峰,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出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此後,他就在這裡建寺,名靈隱,將寺前石山稱飛來峰。飛來峰在地質構造上屬石灰岩,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怪石嵯峨,古樹繁茂,且洞壑遍佈,傳說有72洞,裡面也是洞中有洞,景中有景呀!每個洞的石壁上都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佛像,這些都是宋朝的手工真品呢!這些佛像神態各異,一些微閉雙眼,兩手合十;一些樂呵呵地,右手半握……還有許多怪石,似蛟龍,如臥虎……

可謂是千奇百怪!最後,來到射旭洞,透過巖頂的石縫能看到一線天光,這就是著名的一線天,我左看右看,也瞧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爸爸看我抓耳撓腮的樣子便用手向上一指,我不解地抬頭往上看,呵!一小束光從上面的石壁上射了下來,若隱若現。參觀完了飛來峰,心中不竟暗暗感嘆:難怪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寫到“不謂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呀!

接著,我又遊覽了西湖景色秀麗的三潭印月與斷橋殘雪……吃了酥香的東坡肉、西湖醋魚……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西湖之旅。

呵!美不勝收的杭州西湖呀!你真不愧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啊!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媽媽跟隨旅遊團去我向往已久的河南八里溝旅遊,大客車把我們載到山腳下,我們就得換當地的專門的旅遊大巴士,上山.山路蜿蜒曲折,一邊是壁立的山崖,一邊是看不見底的深淵,汽車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深淵.一路上,我都緊緊攥住媽媽的手,把心提到了嗓子口.幸好開車的叔叔駕駛技術好,把我們平安送到了八里溝景區。

一下了車,我們便看見遠處大山連綿不斷,重巒疊嶂,而奇蹟的是山上只有幾處有裸露的岩石,其他都是倔強挺拔的樹,青翠欲滴,像給大山披了一件綠色的斗篷,使大山有了幾分獨特的風格。我們隨著溪水聲,走進了八里溝的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山谷,小河裡的水清波漾漾,水非常清澈,順著河裡的小石路,我看到了水裡成群結隊的小魚,尾巴還不時的拍起幾朵水花,真可愛。我還隱隱約約的聽到了嘩嘩的水聲,我帶著好奇的心情,一路小跑,水聲越來越大,我望見了一個很大的一個潭子,往前望去一個大約2米的瀑布引入眼簾,聽導遊說,我才知道這是有名的桃花灣,瀑布直衝而下,有著花的柔美,這裡的空氣清新甜潤,有青山,綠水風景非常宜人,讓人總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順著彎彎的小路繼續前行,我突然聽見震耳欲聾的水聲,迫使我快速前行,“哇,好大的瀑布呀!”我不禁讚歎道,此刻在我面前的是海拔180米的八里溝大瀑布,看著這飛流直下的瀑布,讓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瀑布水花四濺,銀光閃閃,恍如從天而降,與天光相輝映,在遠處看似乎不過癮,便跑到了瀑布前的小橋旁,風在這時似乎是個使者,他把瀑布的禮物送給了我們,那禮物是什麼呢?那是一顆顆似珍珠似的小水珠,落在衣服上、落在頭上、落在小橋上......讓人感覺到像是三月裡的小雨在淅瀝淅瀝地下個不停。

我們看完了大瀑布便來到了大瀑布下的水簾洞,我們快速地在洞內穿梭著,看到裡面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怪石,頭頂上還不時有小水珠滴落,往外看,瀑布從石澗滑落,好似黃龍又好似雨簾,美麗無比,這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

八里溝讓我們流連忘返。因為那裡的水碧綠而深邃,那裡的山雄偉而又陡峭,那裡的樹茂密而青翠。我喜歡八里溝。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3

聽爸爸說,陝西佳縣有座白雲山,那裡風景如畫,秀色可餐,我早就想去觀賞了。清明前夕,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遊覽白雲山了,我很高興。

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懷著高興的心情,坐上爸爸的車,向白雲山方向進發。一路上到處都是漫山遍野的棗樹,一顆顆紅棗樹,在秋天結出紅棗,像紅色的瑪瑙,惹人喜愛,香甜可口。紅棗是佳縣的特產。

汽車在公路上飛馳著,我開啟窗戶,遠遠望見白雲山頂雲霧繚繞,寺廟若隱若現,像海市蜃樓!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山腳下,眼前一條長長的石階,伸向山頂,兩旁的松樹鬱鬱蔥蔥。

我們洗淨了雙手,買了香紙後就上山了。經過六百多級石階後,終於登上了白雲山峰頂,幾顆千年的古柏屹立在寺廟的兩側。走進大殿,真武祖師正坐殿中,

他面目慈祥,金光四射,賜福眾生。虔誠的人們跪在他的腳下,燒香,磕頭,許願祈禱。

遊覽完白雲山全景後,已是夕陽西下,晚霞映照著白雲山,山下滔滔黃河水奔湧著向前流去。我們坐上回家的車,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白雲山。這時,我深深地體會到: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4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暑假我們一家自駕就去到桂林去感受好山好水。

去之前,爸爸做了充分的遊玩攻略。當我們的車進入桂林後,映入眼的是那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脈,每座山峰卻又獨立又連續。爸爸說這種山也只有桂林才有,實在獨特。

我們的第一站龍脊梯田,是在離市區開車4小時的地方,一路上這一叢,那一簇整個一個植物的世界。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是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時時變化著調子。到達龍脊梯田後,一望無際的梯田是那樣的氣勢壯觀,層層疊起,我們往農田小道走到梯田的中間,無論你從前後左右那一方看去,秧苗都是整整齊齊的。因為地理環境原因吧在這裡種秧耕田的都是用黃牛拉土工具,生態環境非常的好。

我們第二站當然是灕江漂流,水很清,不急。我們坐著竹筏沿途欣賞著山山水水,我想到課文裡描述桂林的詞句,我已經跟作者達成了共識。

第三站是我覺得最好玩的,古洞瀑布了,因為它是可以親自在瀑布中由下向上爬的瀑布。全程六個瀑布,每個連線點都是一處小水潭,整個都在水裡行走。向上登的時候手拉著鐵鏈,腳踩在石頭凹陷的點上,就像在攀巖,一邊被激流沖刷著,一邊努力的想要登頂,因為平時身體素質還行,我敏捷迅速的登了上去,好多大人都沒有我利索,都投來誇讚的眼光。我有些小得意,越爬越快,在一處地方沒有踩穩就想跨過去,結果狠狠的滑倒了。媽媽一邊笑一邊在邊上小聲嘟哢著說:“一步一步走,亂了節奏就亂了分寸,永遠不要覺得自己了不起就隨變了,要踏實”。還好有紅紅的太陽照在我臉上,一點看不出我臉紅了。

接下來的第四站是銀子洞,當然就是看鐘乳石了,那裡的景色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

騎馬、漂流、逛商業街、爬山涉水……無論走到桂林的哪都是一處景,走到哪都是美好的回憶。

唉,時間過得實在太快了,真不想離開啊!我會一輩子記得這甲天下的獨特美景。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5

這個星期一,老師通知我們星期五去春遊,去鶴壁的靈山,據說女媧之神補天時所用的一顆石頭就是在靈山找到的。聽說去春遊爬山,為此,我們都很高興。

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一天,早上我們在學校集合,大約在7點多我們上車出發,車緩緩啟動了,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和導遊小蘇姐姐猜謎語,經過3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我們迫不及待的下了車跟著小蘇姐姐進了靈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塑女媧像,栩栩如生的屹立在中間,接著參觀古靈山上的寺廟,有女媧廟,千手觀音廟,王母娘娘廟等等,還有同學在女媧池打水漂,玩水呢!參觀後我們就開始爬山了。

我面對海拔300多米的山峰,毫不畏懼,因為我連五嶽之首泰山都爬過,何況這矮小的山峰!我們幾個爬得快的同學,你追我趕的向上衝,生怕誰先到達山頂就會把山上的美景獨覽。我一步兩個臺階的向上趕著,同學們都毫不示弱,有的手腳並用像猴子一樣向山上爬,有的像跑步一樣,跑一會歇一會。可沒過多久,我們幾個就累彎腰,可是俗話說的好‘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往上爬了,休息片刻,接著往上爬,同學們都沒有了剛開始爬山的熱情,大約爬了80多米,我又累趴下了,靠在椅子上,大口喘著氣,此時此刻真想放棄,可當我看到下邊的同學快趕上我時,我想:“開弓沒有回頭箭”而且堅持就是勝利。於是我抱著這種必勝的信念往上爬去,在嘴裡喊著“加油加油”!最後我終於爬到了頂峰。此時我兩腳發軟,大汗淋漓,氣喘噓噓,站在上面看著下面還沒爬上的人,猶如螞蟻大小,有種“一覽眾人小”的感覺,且有種莫大的成就感,真是應了毛主席的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啊!

等大多數同學上來後,我們開始吃飯玩耍,大約玩耍到12點,我們開始下山,下山比上山輕鬆多了。一點多,我們集合在靈山口,在那裡買各種紀念品,有的買強弓硬弩,有的買了推鐵環,還有的買了刀劍,而我則買了一個牛仔帽做紀念。在烈日下起到遮陽的作用,看上去像個牛仔。二點時開往安陽的車緩緩起動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靈山。

下午四點多,我們回到了安陽。一天的旅遊時光結束了,這是小學六年中最後一次旅遊,今天是我很難忘的日子。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6

徐霞客詩云:“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今天,我來到了著名的黃山。

我們坐上了纜車,通過透明玻璃向外望去,彷彿黃山的美景盡收眼底,山上的草是那麼的生機勃勃,山是那麼的陡峭挺立,讓遊人們還沒有看到真正的美景就已經陶醉其中了。每個人都睜大眼睛,生怕錯過每一處風景。

我們在人群中緩緩地走著,那神祕的雲霧將我們包圍,讓我們置身於仙境之中。我們跟著導遊先看到了黃山的第一“奇”,那就是怪石。只見大大不小的石頭停在路邊,其中還有一個叫做“龜兔賽跑”的怪石。小石頭立在大石頭上,頗像龜和兔的頭,身後還有一個稍小一些的石頭便是兔子那毛茸茸的尾巴,小烏龜的尾巴便縮進了殼裡,藏了起來。兩座石頭還真像故事中說的那樣,拼得是不分上下,生動可愛。你打眼一看還不怎麼像,當你靜下心來,想象故事那生動的情節時,甚至比童話中還要形象。

我們繼續往前走,便看到了黃山一些有名的奇石,如仙女採花、駱駝峰、飛來峰……還有許多古人在此留下流傳千古的詩詞:如北宋詩人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這些美麗的景色讓遊人們連連稱讚,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

下面我們又來到了黃山的第二“奇”——奇鬆。來黃山旅遊的人若不來迎客鬆一睹奇特的風景,便會留下遺憾。那碩大的迎客鬆生長在懸崖邊,依靠石頭中那少之又少的營養讓自己的根越扎越深,堅不可摧。迎客鬆常年伸出自己那又大又粗的枝幹,彷彿一隻大大的手掌伸了出去,在向遊人們問好,又好像在說:“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黃山!”

要下山了,我們排著隊依次乘坐纜車,這時突然一大團一大團的雲霧向我們“席捲而來”,不到三秒就又形成了黃山的第三“奇”——雲海。大家都看著眼前白茫茫的一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黃山可真是一座美麗的山啊!她擁有著奇鬆、怪石、雲海、溫泉這四絕,如果要以一個字形容黃山,那肯定是以“奇”為首。那獨特的景觀讓我們一下子就愛上黃山!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7

星期四,陽光燦爛,學校要組織我們去“老院子”。我期盼好久的秋遊終於來臨啦!

早上,我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學校。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有續的登上大客車了,一路上我們在車裡嘰嘰喳喳,打打鬧鬧,忽然,客車停了,我往窗外一看,“老院子”三個巨型大字跳入我眼前,哦!原來是到了。

我們跟著導遊先登上一艘大船,後又走進了“老漁村”,老漁村裡面有好多閩南人雕像,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拉二胡、有的在切菜……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走出“老漁村”,我們就看到一個巨大的三面媽祖像,一面手上拿著玉如意,一面手上拿著大珠子,一面手上拿著一枝盛開的花,媽祖像會隨著噴泉的表演升高和下降,壯觀極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午那場在球型場館裡表演的《閩南傳奇》秀,我們坐在一艘大船上,突然,螢幕上出現“5、4、3、2、1”,燈全部都滅了,大船慢慢地向一塊大石頭移動,石頭前面出現一個強壯的巨人,巨人打出一拳,小石塊紛紛下落,大石頭就裂開了,幾隻恐龍從船上跑下去,嚇了我們一大跳。這時,燈又滅了,大船向另一個螢幕移動,這次,主要講的是戰爭,有一個盔甲將軍帶著幾十個人馬攻打城牆,士兵英勇頑強,雙方死傷很多,最終盔甲將軍勝利了。最後,我們的船移動到第五個螢幕上,螢幕上出現花和蝴蝶,蝴蝶翩翩起舞,美麗極了,不久巨大的媽祖從水裡升上來,穿者金黃的衣服,拿著玉如意,非常漂亮。突然,一句話傳來“不管閩南人走到哪,都捨不得扔掉閩南話”。整場表演很生動逼真,非常精彩。這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天色不早了,我們登上了返程的客車,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在“老院子”裡待了一天,我意猶未盡。它讓我學習了閩南文化,瞭解了閩南特色,這一天過得真的很愉快,很有意義。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8

大家一定知道擁有“四奇”景物的黃山吧!這個寒假,我就和爸媽一起來到了黃山,觀賞它的奇景。

第一天,我們坐著雲谷索道上山了。因為這幾天霧氣太濃,所以在行駛途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多少風景。下了索道,一條曲折蜿蜒的山道便延伸在我們腳下。看來,攀登黃山是絕非易事啊!我們稍作休整,便走上了山道。

走在山道上,我不禁有些納悶:為什麼這山道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的,既然是登山路,那直接造上坡路不就行了嘛!既節省材料又方便遊客快速上山。幾秒鐘後,我從媽媽那裡找到了緣由。原來,黃山地形凹凸不平,山體此起彼伏,如果不符合地形造路的話,不僅要耗費更多的人力和財力,築成的路面也極不安全,容易塌方。看來無論怎樣,人類都得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和其給予的條件啊!

黃山不是很高,但是每一塊石頭的造型都非常奇特。黃山的風雨就像一把巧奪天工的刻刀,把一塊塊石頭雕成了形態萬千的物種:石海豚、石猴、石牛、石象……其中,有一塊石頭最富盛名,那便是“飛來石”。這塊石頭是山風創作出來的最神奇的一件藝術品。整塊石頭高約10米,寬約5米,重量估摸著有50噸,可令人驚歎的是,它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只有5平方米,乍看就好像是從天外飛來的隕石。

黃山的鬆也是奇景之一。黃山上的松樹都挺立在懸崖峭壁上,好多都是從石縫中鑽出來的,所以樹根堅韌,形態彎曲,松枝都朝著沒有巖壁的方向生長,儼然成了哈腰之勢,彷彿在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形態非常優美生動。這些松樹牢固地嵌長在岩石縫中,頂多也就一薄層毫無養分的松針覆蓋在根上,它們不向堅硬的巨石屈服,頑強地伸出根系,尋找著石縫中的泥土和養分。那份堅強和毅力,令我不禁敬佩萬分。

黃山還 有猴子呢!我們來到一個平臺,發現那裡有很多遊客在爭相拍照、投食。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有三隻猴子攀附在懸崖坡壁上,它們非常乖巧,沒有亂竄哄搶遊客手機。(呵呵,我印象中猴子是這樣的)每隻猴子都肥壯結實,慢條斯理地吃著遊客給的食物。大概是因為遊客給的食物營養豐富,更或者是黃山的松石鍛鍊了它們的體魄,猴子們身上的毛都油光水滑、蓬鬆順溜的。

因為天氣和時間的原因,我們沒有去泡黃山溫泉,真是遺憾。等到時間充足、天氣晴朗的暑假,我一定要重遊黃山,彌補之前的不足。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9

暑假裡,我們一家人去四面山旅遊,我特別興奮,驅車前往四面山的路上我一直像一隻飛出籠子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內心的喜悅感染了車上的`每個大人,每個人不禁幻想著那蔚藍的白雲,那青蔥連綿的森林,那新鮮的空氣,那仙境令人神往。

四面山位於重慶市江津區,它距重慶主城區有一百多公里,我們專門挑最熱的幾天去那兒避暑。

四面山之所以叫四面山是因為它四面都是山,山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氣溫涼爽宜人,清澈的河流,美麗的彩虹,都是城市裡截然不同的景象。

到了目的地,我們找了一家農家樂住了下來。小孩子總是閒不的,像森林跳躍的小猴,上躥下跳。大人們也笑逐顏開,看著可愛的活潑的我們,也跟著我們嬉鬧起來。

我們來到望鄉臺大瀑布,據介紹說這個瀑布是亞洲最高的瀑布,它從高山上流下來,猶如千萬條銀絲從天上飛瀉而下,在水譚裡濺起無數顆晶瑩的珍珠,那聲音如同千萬匹咆哮的戰馬飛奔而來,轟隆隆的振聾聵,不禁使人胸中激起萬丈豪情,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站在瀑布下,彷彿自己站在暴風雨裡,享受這水珠的洗禮,濃濃的水霧不一會兒就把我的衣服浸溼了,我與大自然真正親密接觸了,喜悅充斥著我的內心。

第二天早上我們又來到了這裡,因為早上的陽光照射在潭中的水霧上能折射出美麗的彩虹。在水潭邊、在溪流上我看到了好幾處大大小小的彩虹,那經過陽光折射出的赤橙黃綠青藍紫是我們用顏料怎麼也無法媲美的。我們站在瀑布下大喊,喊出了城市淤塞的廢氣;也喊出了對大自然的敬意。

早上九點多太陽已經很晒了,美麗的彩紅彷彿也受不了太陽的熱情,悄悄地離開了。

沿著溪水往下走,有一個專供遊人休息的河灘,這裡是孩子們的天堂,孩子們來到這裡都下到溪水裡去玩了,我也跟著下去玩,我們互相潑水拿著水槍你射過來,我打過去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就這樣我們打起水仗來了,不是你潑我就是我潑你,不一會兒我們的衣服全打了,我上岸的時候還摔了一跤,這下不得不換衣服了。不過幸好我帶了衣服不然會囧死的,但是一起下水的小弟弟可沒那麼幸運,他家大人把他的溼褲子脫掉了,他就只能光著屁股了,不過他光著小屁屁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吸引了周圍眾多含著盈盈笑意的眼球。

四面山——孩子眼中快樂的山!這美麗的四面山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的城市汙染太嚴重了,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在城市裡見到這樣美麗的景象了?我期待我期待汙水的河流,我期待城市裡清澈的藍天,我期待沒有汽車廢氣的空氣,我期待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一天。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10

夏天沒事的時候,帶父母去天津薊縣玩,還真不錯,只是他們年紀大了,不太適合爬山,我自己又單獨跑了兩趟,盤山,上學時候爬過,還記得當時有水,爬到山頂正在修廟,跑下來,別的細節都忘記了,好多年沒上去了,找個當地的陪,跟我一起去。

盤山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 AAAAA 級景區,猶如十里錦屏,巍然屹立於京東,歷史上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以“京東第一山”馳名中外。喜歡旅遊私訪的乾隆皇帝盛讚盤山風光說:“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把盤山與江南山水比美。景區更是拿他打廣告,在那交通不便的舊社會,他32次來這裡,他還工作不啊?!

盤山風景區位於天津薊縣城西北12公里處。盤山古名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因它蜿蜒盤踞,“形無定向勢如龍”,故名盤龍山。因它一峰獨起,獨立無依,蜂窩蓮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於古無終國,故名無終山。三國魏時它還叫無終山。曹操《表論田疇》說:“田疇率宗族入無終山中”。因為魏國田疇隱居無終山,曾為曹操征服烏桓當過嚮導,但又拒絕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隱居山中,所以後人為了紀念田疇,把無終山改叫田盤山,意思是田疇曾經在山中盤桓。省略叫法為“盤山”。

盤山風景區尤其以“上盤之鬆,盤中之石,下盤之水”著稱,峰石各抱地勢,競相崢嶸。掛月峰如銀鉤掛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蓮花盛開一樣;真可謂峰峰相依,峰峰各異。從丁路蓮花嶺進山,夏日驕陽似火,而進山卻樹樹木森蔭,層巒碧染,萬壑堆青,清風送爽,十分幽黯恬靜。行不遠,就見迎面巨石上刻“入勝”二字,轉過山彎,有一巨石如元寶,名“元寶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鬆”,但只見山拋險峻,林木蔭鬱,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

盤山“步步有景”,名勝古蹟遍佈。據康熙年間《盤山志》記載,盤山名勝計有十峰、八嶺、三盤、五臺、八峪、九巖、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澱、八泉、三井、五橋、四溝、二潭、五地、一塘、百餘座塔 (三座佛塔,百餘座僧骨塔)、四亭、二軒、七十二寺、廟、庵。共有景點數百處。古佛舍利塔是遼代建築,明代重修。重修時曾發現塔內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塔基由花崗岩須彌座和三層仰復蓮花組成。塔身正面有門,內建佛龕,側面有浮雕花窗。密簷角上掛著104個銅鈴,山風徐來,叮酚猩。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塔西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傳說有72條護塔的蛇。

石塔林,是和尚墓塔,在古中盤寺遺址前半里處。挺立的和倒塌的石塔共20多座,實力罕見的古蹟。這些僧骨塔均甲花崗岩雕鑿,一般由三塊巨石壘砌而成,形體很小。中間塔身刻僧人名字。塔呈方形、六角形或喇嘛肚形。有的有簷,有的無簷;有的實心,有的空心。多姿多彩,高低錯落,苗為奇觀。

萬鬆寺是盤山最大的廟宇。舊稱李靖庵,為紀念唐初名將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後來認為不宜直呼前賢的名字,改衛公庵。明神宗朱翊鈞為此庵題寫“清心”二字,後因寺旁松樹滿山,清康熙皇帝賜額“萬鬆寺”。

萬鬆寺前有一座五層六角磚體寶塔。塔有雕花塔座和護欄,有假門假窗。在一層六轉角各嵌一個五層小塔。塔頂長一鬆樹,饒有奇趣。

中途三家裡有事,下山回,沒爬到頂,也沒轉完山上古蹟,遺憾,只能找機會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