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華】三年級的科學作文八篇

【精華】三年級的科學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的科學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三年級的科學作文八篇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1

一次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講有關螞蟻的知識,老師留給我們一個問題: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呢?還讓我們查一查試一試。

於是我從圖書室借了一些書籍去查閱。書上說,螞蟻從蟻穴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沿途會留下一些氣味,返回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螞蟻。我想小小的螞蟻真的這麼聰明嗎?

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準備親自動手試一試。我先準備了一個細小棍,在小棍的一頭放上一個誘餌——小糖果。我把這個裝置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有一隻螞蟻出來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後,他到達了糖果的地方,停下來用觸角碰了碰又停下來像是在聞一聞。我趕緊將木棍截下一部分,當這隻螞蟻返回的時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轉右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過了一會兒,我又重複了一次試驗,螞蟻仍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

我高興極了,哈哈!我終於知道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了?原來它們是根據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2

在我的記憶裡,有許多的有趣的事,它們好象大海的浪花,數也數也不清,最有趣的,要數我和爸爸一起做的科學小實驗—瓶口吞蛋了。

實驗需要的工具有:一個口比雞蛋大一些的玻璃杯,一個剝過殼的熟雞蛋,一個打火機,一些可以燃燒的材料。剛開始,我們使用的是紙巾,可是紙巾一放到瓶子裡滅了,還冒出一股黑煙,怎麼辦呢?我上網查了查,終於找到的最好的燃燒材料—酒精棉球。我們用打火機點燃了酒精棉球,爸爸趕快把棉球扔進了瓶子裡,迅速地雞蛋放了上去,唉呀,火又滅了。

爸爸把棉球拿出來,重新點燃,扔了進去,還是不行。一次、二次、三次、三次,我很失望,爸爸說:“估計是點得太多了,瓶子裡的氧氣都沒有了。”於是,我們對著瓶口吹氣,讓瓶子裡充滿氧氣,這次準備得差不多了。我拿起照相機,開始錄影,我好激動、好緊張,這次不知能不能成功?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雞蛋迅速收縮,一下子就被瓶子“吃”進去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爸爸告訴我瓶口吞蛋的原理:火把瓶子裡的氧氣燒沒了,瓶子裡的氣壓越來越小,瓶子外面的氣壓越來越大,當外面的大氣壓比裡面大,就產生了對雞蛋的壓力,所以雞蛋就被“吞”進去了。

這次實驗不僅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一件事,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成功。瓶口吞蛋的實驗真有趣。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3

幾年前,上海的王駟通同學遇到了一件苦惱事。他穿的風衣上有一根帶繩,繩的兩頭從風衣中露出來,可以把衣服紮緊,但有時不小心會把繩從一頭拉出來,要將繩沿細窄的繩洞穿回去可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了。所以一拉出來他都找媽媽,媽媽就用一根別針連在繩頭上,一點一點兒地牽出來。

一天,繩子又被拉出來了,可媽媽一直也沒回來,也沒找到別針,怎麼辦呢?當他從冰箱中取出一根雪糕吃時,突然靈機一動,先把這根繩弄溼了放到冰箱裡,把它凍成馬蹄形再穿。就這樣,凍硬的冰繩輕易地穿過了風衣上的穿繩洞!

科學有多遠?王駟通同學通過改變繩的物性,解決了生活中的小難題!其實,科學就在身邊,會時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科學對於生活和工作這麼重要,那怎麼讓孩子對科學感興趣,讓孩子愛上科學呢?

一、動手做做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偉偉六歲左右的時候,《神奇的實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本書對我們來說真是物超所值!百看不厭、百翻已爛。和爸爸一起製作發光燈泡的電路,孩子明白了什麼是電流,原來電線通上電,裡面的電是一直跑著的啊。看了摩擦起電後,把小時候玩的氣球翻出來,吹大,在媽媽的頭髮上摩擦來摩擦去,排隊登上高高的天花板。導體和絕緣體:原來純淨水是不導電的絕緣體,逐漸加點兒鹽,它就變成導體啦,自己試試才知道。

神奇的實驗,小傢伙越做越有興趣,在我們家裡,隔三差五就會有一個凌亂的“實驗室”出現。說真的,這凌亂的高興啊,還真不怕把家弄亂,沒興趣給你弄亂才可怕喃!

二、多讀書開拓知識面,帶著孩子找尋科學的足跡

偉偉從小不是個愛問為什麼的孩子,但隨著喜愛讀書程度的日漸增加,看過的書,去過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不但愛提出一些問題,更可喜的是還能給別人解決一些問題。週末在未名園廣場放風箏時,有小朋友在問:“風箏線在空中為什麼是斜的而不是直的呢?”偉偉說:“那是因為空中有風的原因,線受到阻力,所以就被吹彎了。”

當我們在野外需要涉水又不太會游泳怎麼辦?《生活的物理》會教給我們:褲子干時是不防水的,但將褲子沾溼就防水了!然後分別紮緊兩個褲腿,褲腰朝下迅速扣入水中,抓緊褲腰口,游泳圈就做成了,能在緊急時刻把你安全地送到岸上。這麼神奇,為什麼呢?這是水的神奇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

為什麼小朋友發燒時用酒精擦腋下能退燒呢?這也有它的科學道理。這是因為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體表大量熱量,所以起到了幫助降溫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的肚子餓了會咕咕叫呢?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消化完,胃裡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裡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所以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

科學有多遠?科學就在身邊,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用到科學知識!你如果瞭解它,它就會乖乖聽你的話。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探索科學世界的勇氣,練就探究科學奧祕的本領才行。未解的科學謎團千千萬,向前走,更多精彩等待你去發現。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4

我以後想發明一種東西叫微型的小空調,是因為我們小朋友特別愛玩,玩了之後,就會流很多汗,很難受臉也紅紅的,像一個紅紅的蘋果,就會不停的喘氣,不停地叫著:“熱~熱!”所以,我以後要發明出來的話,那就好多了,每天帶在身上又不會累。它會想一塊橡皮擦那麼大,隨便放在哪裡都可以,放在袋子裡,或者把繩子吊起來,掛在脖子上,那樣的話就可以盡情的玩了,都不會流汗,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都可以。

我要知道怎麼做的話,我現在就可以做出來。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5

探究是一切的基礎,是生命的本質—我們應該善於探究身邊的科學,科學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莫測:科學就像五彩的萬花筒,千奇百怪:科學一位多藝的表演者,向展示著科學的火花……

小時候,我看見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也想像小鳥一樣飛,可是怎麼也飛不起來,姑姑家有一對鳥的翅膀,我想鳥兒是有翅膀才會飛,我用翅膀不就可以飛起來。可是,著、切的一切不的,於是,我便想知道鳥兒為會飛。

詢問,觀察、上網……我知道了鳥兒為會飛。

鳥類的身體外面覆蓋著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兩隻翅膀上下扇動,鼓動氣流,就會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向前飛行。

鳥類的骨骼堅薄而輕,骨頭是空心的,裡面充有空氣,解剖鳥的身體骨骼還可以看出,鳥的頭骨是完整的骨片,身體各部位的骨椎也癒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鉤狀突起,互相鉤接,強固的胸廓,鳥類骨骼的獨特的結構,減輕了重量,了支援飛翔的能力。

我在鳥類身體中,骨骼,消化,排洩,生殖等器官機能的構造,都趨向於減輕體重,飛翔能力,使鳥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飛。

探究身邊的科學,的造福於人類,造福子孫後代,它無處不在。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6

我們身邊有許多科學,你發現了嗎?飲水要飲白開水:喝牛奶、豆漿、各種飲料和湯不能代替白開水。因為牛奶、豆漿、各種飲料固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但同時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糖和鹽分。蛋白質、糖和鹽分進食過多,會增加對水的需要量。咖啡和茶也不能代替水,兩者都有利尿作用,多喝了會引起入不敷出,造成體內缺水。所以飲水最好飲用白開水。甜品少吃:吃甜食過多易引起近視,這是因為甜食中的糖分在人體內代謝時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1,如果機體中糖分攝入過多,維生素B1就會相對不足。另外過多地攝入糖分使人體內的鈣減少,導致眼球彈性減弱,近視加重。再者,最新科研表明,過多地食用甜食,易造成人體特別是老年人體肌肉、肝臟、神經系統成熟週期減短,加速衰老,相當於“慢性自殺”。

下大雨、閃電、打雷的時候,在室外的小朋友千萬不能跑到樹下躲雨,也不能觸控金屬做的東西。要不然,會造成雷擊的危險,嚴重的將會危及生命安全。因為,金屬和被雨水淋溼的樹會導電!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只要大家留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科學知識。名師點評:你是個細心的孩子,善於觀察生活,能敏銳的捕捉生活中的每一處學問,真是個很有潛力的學生。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7

星期日,我們在教室裡做了一個關於“看未來科學家的照片”的活動。

首先,老師出示了一個黑色的神祕袋子,讓我們猜猜是什麼?有的人說是文具,有的人說是生活用品,還有人說是食品……可是大家都沒有猜對,。直到後來陳子豪說“是照片”時,老師豎起了大拇指,並獎勵了他一個小禮物。這時,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行“未來科學家的照片”的大字時,我們更加疑惑了。未來科學家是什麼樣子呢?是穿著白衣服?還是戴著白帽子?或者是穿著黑皮鞋?我覺得他應該是戴著眼鏡的,因為科學家是有知識的人肯定看書多,所以會有近視眼。

同學們開始輪流看“未來科學家的照片”。同學們一個個都很好奇,期盼著早點看到科學家的形象。第一個走上講臺的是一位男生,只見他看完後捂住嘴巴不敢笑出聲來,微笑著走回座位。第二個就輪到我了,我好奇地走上講臺,想看看未來的科學家到底長什麼樣子?我朝袋子裡一看,裡面只有一面鏡子?我大吃一驚,迷惑地望著老師。老師微笑著對我說“你再仔細看看,鏡子裡面的她就是未來的科學家啊!”我又朝鏡子裡看了看,發現鏡子裡自己的影子,我才恍然明白,原來未來的科學家竟然是我自己啊!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8

今天,我在一本科學書上看到一個叫“滴水不漏”的科學小遊戲。我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也想試一試。

按照書上的要求,我找來一個玻璃瓶和一張小紙片。首先在瓶子裡裝滿水,將小紙片緊緊地蓋住瓶口,然後輕輕地把瓶子倒過來,慢慢地鬆開手。我想水一定不會流出來的,可結果和我想的不一樣,水稀里嘩啦地流了出來。這是怎麼搞的,怎麼與書上看到的不一樣呢?我很不甘心,決定再試一試。我又重新找了一張小紙片,緊緊地蓋住瓶口,不留一點縫隙,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倒過來,輕輕地鬆開手。這次,水果然沒有漏出來。

水為什麼不會流出來呢?我十分好奇,想知道其中的奧祕。爸爸在網上給我找到了答案:當瓶子裝滿水時,裡邊沒有空氣,瓶中也就是沒有大氣壓力,只有水的壓力,水的壓力和瓶子外面向上的大氣壓力抵消了,所以水就不會流出來了。這個科學小遊戲不但非常有趣,而且讓我學到了一些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