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我的碗蓮的散文

關於我的碗蓮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一】

關於我的碗蓮的散文

小時候奶奶喜歡養花,我就跟在奶奶身邊看她擺弄花草。那時候心底就有個小小的願望,希望自己長大之後也能養上一兩盆花放在自家的陽臺之上。不是牡丹那種大氣的花兒,就是簡簡單單的小花就好。

從那之後,記憶就像是斷檔一樣,對於花草除了偶爾見到剎那間生出喜愛之外,再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兒時養花的夢想也閒置一旁,並非我忘記了,是因為從那之後就一直困在學習的小籠子之中,再加上上了大學之後,在學校的寢室住,也不方便。

直到在好友的空間裡看到記錄碗蓮生長的圖片,看著它從一顆種子到發出幼芽,再到長出綠色的小圓葉子,心裡突然下定決心我自己也一定要養上幾顆這麼可愛的碗蓮。

說到碗蓮的種子,讓我糾結了好長一段時間。說到養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泥土栽培,因為在北方很少看見用水栽培的植物。思前想後才知道現在有一個萬能的賣家叫做淘寶,於是登陸到淘寶上一搜索,值得歡喜的是還真的搜到了。

買了種子之後的漫長等待對於急性子的我是十分煎熬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無奈種子一直在來到我身邊的途中,在那幾天我都已經詳細的諮詢好了賣家,說是要一天換上兩三次水就可以,買種子的時候還佩帶了有助於植物生長的營養液。等到它發芽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移植到泥土之後,等它長出葉子,等他開花。

一想到自己終於能養花了,心裡就開心的不得了。室友還笑著說我:“你這麼沒長性的人啊,真怕是一時興起,別到時候把那些可憐的種子放在了水裡就不管了,那可是慘了。”

聽到室友的玩笑,我就在心底打了個賭,不管怎麼樣,這個碗蓮我是養定了。

【二】

種子來的那天,我興奮的接到了快遞的電話就跑到了校門口,像是期待一個個小生命的降臨一般,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緊張和期待。

開啟快遞,慢慢的一袋子種子、一個塑料的小花盆還有一瓶綠色的植物營養液。

看著網上的“碗蓮”開口圖,我拿起了剪子就開動,碗蓮的種子很硬、很小,是純粹的黑色。分為“尖頭”和“圓頭”,所謂的開口就是用小刀或者剪子衝著種子的圓頭部分扎進種子,弄成一個小豁口。我將碗蓮的小種子捏在指間,說實話真的是覺得有些震驚,這麼小的種子竟然能夠在水裡發芽,開出那麼漂亮的大朵大朵的花兒。

我想開口之所以選擇小尖刀或者剪子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鋒利,所以我就自作主張的選擇了更鋒利的一種工具—錐子。首先是用錐子對準了圓頭處的凹處,談後扭動手腕,一點點的刺進去。可是我扭了半天,竟然毫無反應,然後我就加大了力度,因為受力面積十分小,所以導致錐子與種子錯開,錐子一下子錐到了右手食指上。

當時還沒發覺疼,過了一會兒就開始溢位了血。室友緊忙過來,說我怎麼這麼不小心,告訴我快別弄了。但是我自己的內心卻是震撼了的。看來真的是萬事開頭難,看似簡單地“開口”環節,花費了我不少時間不說,竟然還讓我付出了血的代價。

將工具換成了剪子,這回開口的時候我可是真的做到了小心翼翼。用毛巾墊著我的手,涅著幾顆小種子,大約過了一個小時,開口的環節總算是完成了。我興奮地將水倒在了塑料的花盆裡,把種子放在水裡,然後在那裡靜靜地看著,好似它一瞬間就能發芽一樣。

再看我還在流血的小傷口,突然一瞬間感慨頗多。是不是任何一種生命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碗蓮需要人們幫著開口才能儘快的長出幼芽,而孩子們的成長需要父母從小到大的教導。

【三】

我想起了念初中時候的自己,因為自己從小屬於自主學習型別的孩子,後來到了初中因為和老師的一點小誤會便激發了自己的叛逆心理,開始在學校和老師對著幹,在家裡視作業為煩惱。那時候媽媽總是好好地勸說我,而我一副不領情的樣子,最後媽媽只能傷心無奈的落淚,也拿我沒有辦法。

到了高中的時候,更是因為不好好學習,在學校裡總是惹禍而給父母添麻煩,小時候認為最不開心的事情就是給父母丟臉,所以一直好強的我總被爸爸媽媽視為眼中的驕傲,學習好,有禮貌。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這也許就算是蠻高的評價。

可是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叛逆心理也逐漸增強,開始毫不顧忌父母的感受為所欲為,那時候雖然總是給爸爸媽媽惹麻煩,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放棄我,雖然有時候會失望地說我幾句,但是教育過後是更多的鼓勵。

現在想想,自己就好像是那幾顆小小的碗蓮種子,明知道別人的幫助是有助於自己,但是還是做著些許反抗,也許並非本心,也許是出於本心。無意之間的傷害,更像是父母對我的失望,望子成龍是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希望,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而任性的時候,父母再愛我們,也一定會傷心的吧。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的就對這碗蓮生出更多的好感,再看看沉在水底的小種子,我竟然有一種為人母的喜悅。

雖然它讓我等了這麼久,讓我花費了這麼長的時間,甚至讓我流了血,但是我還是希望它能夠發出芽來,比最初拿到它時更希望。

這是一種莫名的情緒,無以言表,滿心歡喜。

【四】

本以為等了兩天,它會如我預期一樣發芽。可是沒想到它再一次的給我帶來了一場空歡喜,除了因為在水裡泡著而變大了些,沒有絲毫的反應。我上網查了好多關於碗蓮的資料,琢磨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對了。按時換水,半盆水要放上5滴營養液,一切都是按照網上說的來的,就是不知道哪裡出了毛病。

實在是想不出來,只好去空間翻看了好友的照片,順便看看在外型上有哪些不同。這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仔細看過圖片才知道,我的開口實在太過於“溫柔”,於是又從水裡將它們撈了出來,重新的開了一遍口。看著被我修建的慘不忍睹的'種子,我心裡嘀咕著:“小樣兒,這回你們該發芽了吧。”

仔細想想,生命也是如此。我們總說人生是需要刺激的,這種刺激可能別人帶給你的,也可能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太多的時候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做到哪一步,我們也是在生活中不斷地尋找著能夠刺激我們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會讓我們激發出我們所未知的能量,也能夠儘快的讓我們成長起來。就像是這碗蓮的種子,你給它的“刺激”不夠,它永遠不能夠順利的發出芽來,你要讓它發芽,只有先將它弄破。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並非可有可無。

我並不是一個按計劃行事的人,可能因為是獨生女的關係,所以從小到大就像是被捧在手心裡的寶貝一樣,沒有任何人給我施加過壓力,我的一切在別人眼裡看上去都是那麼順利。好多人都羨慕我,羨慕這樣自由自在的我。可是他人不知道,這樣環境下成長的我,也有自己性格的弊端。有時候喜怒無常。凡事順心倒好,不順心有時候就會任性。如此說話任何一種生活環境帶給人們的影響都是兩面性的。

如今大學四年在外的生活,讓自己逐漸的回到了“正常人”的軌道,不會驕縱任性,做事也不會只想到自己。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成長,像是碗蓮開了口、等待著發芽,而我則是期待著能變更好。

【五】

話又說回了我的碗蓮,本以為養花養草能夠讓自己心情好,沒事坐著看看花兒,什麼煩惱都會被拋在腦後。可沒想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看似簡單,做起來同自己預期的難易程度難以相比。

我的碗蓮還是沒有發芽,它一次次地讓我失望,我終於失去了自己維持已久的耐性,從小到大似乎就在這一件事上最為上心了,可是它卻一次次地讓我的幻想成為泡影。說不生氣是假的,即便是跟不能言語的碗蓮,假如它能夠說話,我真的想問問它究竟是我哪裡做的不對了,為什麼要這樣的對我。可是縱然滿腹委屈,付出了的努力還是告誡自己不能夠輕易放棄。

再一次仔細端詳著它尋找原因,也終於找到了原因,就是水溫的問題。原來碗蓮的生長是需要溫水的,所以又將那個花盆裡放了熱水,終於折騰完了,卻也心疲力盡了。

在微信上面開始和朋友抱怨,抱怨我的碗蓮是多麼多麼的不聽話,一次次地讓我失望。朋友問:“這次如果不發芽,那得怎麼辦呢?”其實說實話,做到這一步我真的沒想到如果它還不發芽我應該怎麼辦。

不知是固執還是偏執,自己一直都在尋找著自己做的是不是不對,卻從未懷疑過種子是不是壞種子,因為還有一部分的碗蓮種子是不發芽的。也不知為何,總是將這碗蓮同自己往一塊聯想,每做一步我都會想起自己的成長,那時候上高中不聽話,因為學習的事情和媽媽沒少“吵架”,甚至媽媽越讓我學習,我就越不想學。

大家總是在說叛逆心理在作祟,如今回憶起曾經的種種,倒是沒良心病發作了。相比於媽媽的嚴厲和“不解風情”,奶奶的話我倒是更愛聽。自小長大,奶奶都是對我極好的。從來都是想要什麼,奶奶就給什麼。想做什麼,奶奶就准許我做什麼。這是一種隔代無法拒絕的愛,為此媽媽也總是傷腦筋。

每當媽媽和我吵得不可開交,我委屈的流眼淚的時候。奶奶總會出來給我“解圍”,帶我離開媽媽一會兒,或給我些零花錢安慰我,或者帶我去吃一些好吃的。

其實現在想,如果當時媽媽也能像奶奶那樣溫柔的對我,我也會是聽話的。每一位親人對於我們的教育來說,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們好的,可是方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並無心責備媽媽什麼,但是教育方法的問題,心理偷偷拿奶奶來做比較,還是覺得奶奶更勝一籌的。

回到家裡,和媽媽一起逛街。不知不覺中發現媽媽的鬢角已經出現了白髮,媽媽一直都是以自己的頭髮為驕傲的,可是如今摻了白髮,多少還是影響美觀。看見媽媽細心的為我挑著我想要的東西,有那麼一剎那憎惡時間為何如此匆忙,我還沒有完全長大,就讓媽媽老了。媽媽看我愣神兒,問我在想什麼。我說:“孃親,我突然間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媽媽拽著我的胳膊往前走說:“這孩子又犯傻了,這時間當然快了,你都長這麼大了。”

望著媽媽的身影,我心裡突然想起了被我放在學校的碗蓮,會不會等她發芽的時候,我已白髮鬢鬢?

【六】

回到家的第二天,室友就給我發來了碗蓮種子的圖片,一顆顆小種子在開口處裂為兩半,中間嫩綠的芽終於發了出來。那一刻,竟然比XX中了獎還激動(雖然我中的獎有點小……)。

我自豪的拿給媽媽和奶奶看,奶奶誇我厲害,說從小就喜歡花草的我,終於也開始忍不住養花了,雖然我養的碗蓮不是很正宗的盆栽,但是這也是自己培育活的一個個小生命。我自己抱著手機看著圖片傻笑,媽媽也做到了我的身邊同我分享我的喜悅,我抱著媽媽的胳膊給她講了我養碗蓮的種種過程,順便說出了自己的感悟。

沒想到剛剛還笑嘻嘻的媽媽轉眼就變成了淚人兒,看著我的鼻子也一酸。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確有太多的誤會,甚至有好長一段時間不願意回家,不願意見到媽媽,因為一見到她一定就是讓我學習、讓我複習等等與學習脫不開干係的話語。可是現在想想,所有的誤會,都是我一個人的任性,我終究還是辜負了家人對我的期望,辜負了媽媽對我的愛。

可是,還好,我還年輕。站在二十幾歲的年齡上洋洋自得,這份驕傲不是來自於本身,而是那些愛我的人們。是你們的愛讓我幸福,讓我快樂。以後的日子裡,我也會將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回報那些愛我的人。

聽說碗蓮長出葉子簡單,但是開花可有些難度。可是我依舊信心滿滿,因為我相信它也和我一樣,期待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