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記事散文三篇

記事散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一件夾克衫

記事散文三篇

早上六點,我夾雜在四十餘人的旅遊團隊等待著一對老人。導遊萬瑞嬌不斷向大家致歉說:“實在對不起,那對老人行動緩慢點,我已打過電話,請大家再等一會兒吧。”

時間一秒一秒地跳過,看到大家臉上露出了不悅地表情,導遊熱情洋溢地介紹起旅遊目的地的海拔高度,並說,雖然現在是炎熱的夏季,但到了黃龍,卻很寒冷,大家都帶著夾克衫沒有?

她分明將我們當傻的,誰豈能沒有這點常識。而且,在出發的前一天,她已打電話通知過大家,一定要帶上夾克衫,現在又問帶沒帶夾克衫,分明是為延誤時間找理由。於是,我對她更加反感,反駁說:“請你別賣弄你那點知識了,誰都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約下降6攝氏度,我們去高原旅遊,能不帶夾克衫嗎?”

她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又說:“在出發前,我想先送大家四個字,‘緣、原、源、圓’。緣,就是緣份的緣,能夠同乘一輛車,我們都是有緣人,讓我們珍惜這緣,相互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原,是原諒的原。”說到此處,她再次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後說:“這次旅遊,如果我有什麼解說不到和組織不力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原諒。源,是財源的源,望大家這次旅遊,獲益多多,感悟多多,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財源廣進。圓,是圓滿的圓,我先預祝大家這次旅遊圓滿成功。”

她的這類套話,激怒了我,我再次打斷她說:“你能不能讓大家登車出發呀,如果再延誤下去,應該賠償大家的時間損失費了。”

她再次致歉說:“對不起大家了,我們馬上出發,在乘車前,請大家再檢查一下行禮箱,看看帶著夾克衫沒有。”

我憤怒了,衝著她吼道:“你說的全是些廢話,別在為不出發找理由了,再等一分鐘,我就要索賠時間損失費了。”

此話剛說完,那對老人卻趕到了,此時已離約定的出發時間晚了近四十分鐘。

隨著大巴車越來越接近目的地,車上的氣溫也不斷變得寒冷起來,大家紛紛穿上了夾克衫。我連忙開啟行李箱,翻了個底朝天卻沒有找到我的夾克衫。我回想著,從家裡出發前,我拿出夾克衫正要裝箱,手機響了,接完電話,可能忘了將夾克衫裝進行禮箱。

看著我僅穿一件單薄的短袖襯衫,導遊說:“大叔,穿著夾克衫吧,別凍著了。”我說:“我體質好,一點也感覺不到冷。”

車行駛到一個小山村,大家都下車去一家小飯館吃飯,而我,卻因寒冷而無法下車。

此時,導遊可能是看出了我是沒有帶夾克衫,便脫下了身上又寬又大的夾克衫遞給我說:“大叔,你先穿上我的夾克被去吃飯吧,出門在外,別餓著,也別凍著。”

我問:“你的衣服給了我,你怎麼辦?”她笑著說:“沒關係,我帶團跑慣了這一帶,經常給忘記帶夾克衫的客人送衣服,已經習慣了這裡的寒冷。”

此時,我的內心唯有感動,並對自己起初對她的偏見和不理解而內疚。

  遠去的搓衣板

我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打我有了記憶時,就記得農家人家家都有一個搓衣板,是女人們用來洗衣服的。

最早的搓衣板是木頭做的,一般選用木質堅硬、紋理細、能耐水的木頭來做,市面上松木和柏木做成的洗板最為常見。搓衣板長短不一,長度一般在四十釐米到八十釐米,寬三十釐米到四十釐米,厚在三釐米左右。搓衣板兩頭一般都留有平坦部分,中間刻有30多個溝槽。有的搓衣板上的溝槽有兩種,一頭是寬槽,是用來洗粗布厚衣服的',一頭是窄槽,是用來洗面料柔軟的衣服和床單被面等。

由於搓衣板上有那麼多溝槽,直到今天,人們比喻某人長得消瘦時,還會說那人瘦得像個搓衣板,就是指某人肋骨一根根突出,和搓衣板上突出的溝槽一樣。由於搓衣板是女人常用之物,上面又有那麼多溝槽,跪在上面會很不舒服,所以,哪個男子如果在外面做了錯事,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俗語:“當心回去給妻子跪搓衣板。”

其實,搓衣板主要功能還是用來洗衣服。那時候,女人們坐在河邊,將搓衣板一頭高一頭低的斜架在河岸邊,或架在洗衣盆上,再把用水浸透的衣服放在搓衣板上揉搓,如此洗衣服不但省力,而且洗出來的衣服乾淨。一個搓衣板的使用年限大都在二十年左右,大多數人家的搓衣板都用得溝槽磨平了,但依然捨不得丟棄。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塑料製品大量出現。由於木製的搓衣板成本高,還浪費質量好的木材,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塑料製成的搓衣板。由於塑料製成的搓衣板重量輕,便於攜帶,而且價錢便宜,便很快在人們生活中得到了普及使用。

社會發展到今天,洗衣機已成為尋常之物,不要說城裡人,就連農家人,幾乎家家都有了洗衣機。如今的搓衣板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罕見之物。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家鄉女人們坐在河邊用搓衣板洗衣的情景。搓衣板,成為那個時代人們辛勤勞作的見證,也成為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美好回憶。

  有的忙別幫

別人遇到難處,儘自己的能力伸手幫一把,是一種社會美德。然而,有的忙卻萬萬幫不得,如果幫了,當時看到受助的人感激涕零,但事後,卻會遭人抱怨。

同事小豔離婚了,一提起離婚,小豔把責任全部歸罪在她的表哥身上,認為是她的表哥太不懂事,才害得她離了婚。

說起小豔的離婚,原本是小豔因小事和老公拌了幾句嘴,小豔強勢,說要離婚,並趕著老公出門。老公賭氣,真的出去了。看到老公出去了,由於孩子還小,每天上學要接送,小豔當下打電話將自己失業的表哥叫到家裡,負責接送孩子。表哥二話沒說,覺得自己表妹遇到難處,這忙必須幫。

第二天清晨,小豔的老公就回到家,看到小豔的表哥住在家裡,而且還對他瞪著眼睛,一副惡狠狠地樣子。老公開始並不在意,準備送孩子去上學,可小豔的表哥說:“既然你能出去,還回來幹什麼,我表妹的孩子,我送了,以後請你別再進這個家門了。”此話一出,小豔當下覺得解氣,還暗地給表哥伸出大拇指。表哥更為得意,竟然連推帶搡將小豔老公往門外趕。如此舉動,讓小豔的老公動怒,答應和小豔領離婚證。

離婚證領了,婚姻破碎了,小豔這才悔恨不已。她認為婚姻應該勸和不勸散,她在氣頭上找表哥幫忙,當時表哥如果勸和,或者乾脆不來幫這個忙,該有多好呀,可惜,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我的一個朋友,曾找我說他的孩子想上一所重點中學,需要交八萬元,並稱手頭錢不足,想讓我借他四萬元。

我說,那所中學,一直是按分數線錄取的,哪裡有交八萬元就能入學這種事。朋友說,他在公園陪孩子玩時,遇到一個酒桌上認識的朋友,酒桌朋友說,他的親戚是那所中學的校長,只要交八萬元就可入學,一切都包在他身上。

聽朋友如此說,我當下對他說,你認識的酒桌朋友肯定是個騙子,這錢我借給你等於害了你。可朋友一心想讓孩子上那所重點中學,根本聽不進我的話,還說我不夠意思。

因湊不夠錢,朋友的孩子未能上那所重點中學。事後,朋友並未責怪我,反而感謝我說,當時因不借錢給他,反而幫了他。還說,和他一起想讓孩子上那所重點中學的有好幾個人交了八萬元,孩子非但沒有進到那所學校,而且那個酒桌朋友收了錢到開學時就玩起了失蹤,等他們到派出所報案後才得知,那個酒桌朋友確實是個騙子。

生活中,我們看似別人很著急請求幫助,但往往有些忙按照求助人的意願幫了,反而會害了求助人。所以,幫助別人一定要看情況,千萬不能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