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夏之瓜味散文

夏之瓜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我家的菜地在小河邊,勤勞能幹的母親,把那兩分地打理的有聲有色。也許是因為靠水的原因,母親無論種什麼,長得都比人家的旺,比人家的好。

夏之瓜味散文

菜園裡一年四季應時應景的蔬菜瓜果皆有,我最喜歡的還是夏季的各種瓜果。

每到夏天,我家的菜園裡的瓜果就開始大聚會,瓠子、黃瓜、絲瓜、南瓜、白瓜、菜瓜、冬瓜、香瓜,有時還會有幾棵西瓜,茄子豇豆之類只是個陪襯。黃瓜、瓠子人工搭架,絲瓜自己直接爬上樹梢,其他各瓜可能因為它們的體積重量不適合上架,一般都是匍匐於地,藤蔓肆無忌憚地四處延伸。

於是夏日飯桌上離不開各種瓜:什麼瓠子湯、冬瓜湯、絲瓜湯,炒白瓜、醃菜瓜、涼拌黃瓜,南瓜粥、南瓜餅、炒南瓜絲,母親總是不停地翻換花樣做著各種“瓜宴”。

綠黑相間的條紋菜瓜扭扭掛掛,肯結得不得了,一摘就是一大籮筐,一下子是吃不完的。母親將它們洗淨,剖開,去瓤,放在三伏天的陽光下曝晒,然後切成長條放入自己做的黃豆醬缸裡浸泡。早晨喝粥時來上兩條,鮮香、脆嫩、滑溜,打個嘴巴也捨不得丟。

冬瓜可不像菜瓜那麼肯結,一般一棵上多則三五條,少的時候,也就兩三條,不過它們個頭大,十幾斤重的那是常事。一隻大冬瓜摘回來三兩天是吃不完的,左鄰右舍的常常是一個冬瓜開下頭來,大家分著吃。有一年,我家菜園裡結了一個三十多斤的大冬瓜,喜得母親抱孩子似的將它抱回家。我們莊子二十來戶人家,母親一下子全分了。

九一年發大水,菜地全淹了,什麼瓜瓠蔬菜都沒有。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菜地淹了,拿什麼做啊。幸好,那年母親在農田邊的一塊高地上種了兩棵冬瓜。一個冬瓜,在母親手裡硬是做出了兩樣菜。蠶豆瓣冬瓜湯,冬瓜皮切成絲炒海帶絲。蠶豆瓣經油煸炒炸開花與冬瓜燉出的湯,奶汁一般香濃。碧綠的冬瓜皮與褐色的海帶絲再配上幾瓣白玉般的大蒜,也算得上色香味俱全了嘗一口,脆呱呱的,一碗飯不費事有滋有味地就下肚了。直到現在,我看到嫩的冬瓜皮,偶爾也會留下炒一頓,只是始終炒不出母親當年的那個味道。

西瓜和香瓜因為不當菜吃,所以每年母親只是象徵性的栽上幾棵,目的是解解我和哥哥的.饞。在栽之前,母親是要給它們開小灶的——用雞窩裡的雞屎做底肥,下得足足的。母親說:施有機肥長出來的瓜才甜。的確,自家栽的西瓜就是甜。

還有一種像香瓜的瓜,我們叫它“奶奶哼”,具體學名叫什麼我不知道。它的藤、葉幾乎跟香瓜一樣,可能是香瓜的一個分支。它結出來的瓜比香瓜稍大一點點,成熟時皮呈亮黃色,裡面的瓤粉粉嫩嫩的,很適合沒有牙齒的老人吃。我想這正是人們叫它“奶奶哼”的緣故。每年母親都會在栽香瓜時栽上兩棵“奶奶哼”的,但我只吃過一次,那還是爺爺悄悄給的,因為母親不讓,她說:“奶奶哼是專門為沒有牙齒的爺爺種的。”那個“奶奶哼”雖然只吃過一次,但我至今記憶猶新,粉糯香甜。

如今生活到了城裡,母親也離我而去。儘管各種瓜果隨時都能買到,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的味道。我想當年夏之瓜味,應該就是母愛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