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菜園與醬缸隨筆散文

菜園與醬缸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在廣袤的東北農村,每一家的房前屋後,都有一片種菜的園子。生產隊在劃分種菜的自留地時,先劃給足夠的宅基地面積,剩餘的就按人口數劃為種菜的自留地。如果面積仍不夠,還會在屯子邊的大地裡給補足。

菜園與醬缸隨筆散文

春耕時節,各家的自留地在種菜之前,生產隊會派出一副犁杖,由兩頭老牛拉著,走家串戶給菜園子起壟。菜園子不同於生產隊的莊稼地,壟溝壟臺的位置一般不變。這樣就要蹚兩遍,先破壟,再合壟,而且合壟比破壟要蹚得更深一些。

每當春天蹚菜園子時,會有一個非常好看的情景,就是犁杖後邊會跟著一群小雞。這是它們一年裡最幸福的日子,可以飽吃一頓“肉”呢。因為菜地裡會有好多蚯蚓被犁杖蹚出來,不等它們鑽回地裡,就被撲上來的雞生吞活吃,即使露出一點點兒頭的,也會遭到死拉硬扯,難以逃生。

各家的菜園子蹚好後,生產隊還會派出一副毛驢子拉著的壓地磙子,由一個人專人牽著,到各家再給壓一遍菜地,把壟臺碾平,這樣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也便於在壟上種菜。

種菜之前,要夾秫秸障子把菜園子圍起來,避免禽畜進入。夾障子所用的秫秸,就是上一年秋天生產隊分的高粱稈子。夾障子先要做兩項準備:一是挑選秫秸,準備秫秸若干,細的、短的、彎的都要剔除,去掉葉子,只留葉子下邊的葉褲兒。二是挖障溝子,在夾障子的位置,挖出近一尺深、一鍬寬的溝,取出的土放在障溝子的兩側。

開始夾障子時,要在起點埋上一根結實的木樁,或用幾根秫秸綁在一起代替木樁。用三組秫秸,每組兩根橫折一下,分別固定在木樁上的上、中、下三處,形成障子的三個橫欄,其中下部的橫欄在障子溝裡。然後每次用三根秫秸,將它們的兩頭在上、下橫欄的這一側,但中部在中間橫欄的那一側,這樣就固定住了。接著再取三根秫秸使其兩頭在上、下橫欄的那一側,但中部在中間橫欄的這一側……這樣一反一正迴圈下去,便編織成了障子牆。那三道橫欄可以隨時續接秫秸。每夾出幾米後,就將障子溝兩側的土培好,踩實。待障子夾好後,在約一米半以上的等高處,用鐮刀將其削平即可。

過去很少有壘得起院牆的人家,家家戶戶的菜園子幾乎都是用秫秸障子圍成的。從春到秋,只要走進一個屯子,首先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排排的規整的秫秸障子,這也是那個年代鄉下特有的一道風景。有的人家為了多種一些蔬菜,可能會把豆角種在障子邊,豆角秧便爬滿障子。也有的人家把牽牛花的籽扔到障子邊,以後每年都會有牽牛花掛滿障子,為農家小院塗抹了靚麗的一筆,增添了喜慶的色彩。

柳毛開花,種豆點瓜。先要種的是春季小菜,如菠菜、生菜、香菜、小白菜什麼的,這些水分大的春菜,需要適當澆水。半個月左右就長出來了,可以蘸醬食用,那可是一年裡最新鮮的蔬菜。這些時令小菜要比去野地裡挖野菜更方便,尤其春季裡喝到的第一口菠菜湯,真是鮮美極了。

還要栽種一些大蒜和毛蔥。先用耙子把壟臺上的土翻鬆摟平,然後將上一年的大蒜按瓣掰開,穿插著栽成雙行,株距為二寸左右。毛蔥都是上一年自己分離好了的獨頭,與大蒜栽法相同。兩週後,大蒜和毛蔥就會躥起半尺高,拔下來去掉老皮兒,就可以做蘸醬菜了。剩下的待成熟後,編成大蒜辮子和毛蔥辮子,掛於窗外或房山頭焙乾,隨時可以食用。

這時的土豆,如果不是在菜窖裡存放,可能早就生芽子了。芽子長的可以掰掉,過幾天那裡還會生出新芽子。按土豆芽子的走向,用刀錛削成一塊塊的,便是土豆栽子。栽土豆時,用鎬在壟臺上劃出一條溝,將土豆栽子按三寸遠一株單行摁在溝裡,再用兩側的土培好,踩實。一般要到入伏前兩三週,新土豆就可以食用了。

豆角和黃瓜的種法簡單,都是用鎬刨出垵子,一株兩三粒種子。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出來後要爬蔓,需要用架條搭結實的架。種豆角也可以把垵子刨大一點兒,一頭放豆角籽,一頭放玉米粒,這樣就可以不搭架了,豆角會往苞米杆上爬蔓,俗稱苞米地帶豆角。小時候母親種菜園子時,我總是守在一旁觀看,有時候也按母親的指點種上幾株。夏季裡農忙時,摘幾根黃瓜,擦成絲拌上大醬就可以當菜吃。豆角成熟的晚一些,但有一種不爬蔓的早產豆角,只結一茬,成熟後就連秧子一起拔下來,然後還可以在原地種一些其它晚熟的蔬菜。這種早產豆角叫五月先,後來人們把未婚先孕,或結婚幾個月就生了孩子的,也比喻為五月先。

窩瓜和西葫蘆一般種在地頭上,它們的秧子龐大茂密,稈子上有刺,可以防止家禽往菜地裡鑽。窩瓜要到秋天成熟了更好吃,西葫蘆則是嫩的時候就可以吃,既可以熬湯,又可以做餡子。

西紅柿、辣椒、茄子和煙,都是籽粒微小,不宜直接種植,大都是先育苗後移栽。過去鄉下的供銷社裡不賣菜籽,都是有經驗的老農在上一年專門培植的菜籽,來年春季到集市上賣。還有專門培育秧苗的,在春末夏初的雨天裡,挑著擔子走村串屯吆喝著賣秧苗。這些秧苗最適合在陰雨天栽到菜園子裡,土地溼潤,又不會晒蔫。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我家門前菜園子裡栽的茄子。剛栽上的茄子苗僅兩寸高,每天早上給秧苗遮陽時,是用一卷茓子往返折回蓋在苗上,每天晚上揭開茓子,從大井打來水,給每一棵苗澆半舀子水。待秧苗紮根緩苗後,就不用再遮陽和澆水了。

芹菜或韭菜一般都靠邊種植。芹菜可以合理密植一些,長出來後隨時間苗。韭菜不需要起壟,在平地將一個小酒盅扣在苗床上,撒種於酒盅底部,種子就會順著邊緣,自然分佈於一週,隔兩三寸遠再這樣種,長出來的韭菜就是一墩子一墩子的。

向日葵皮實,可以種在地頭或障子根,還可以移栽。孩子多的人家,黃瓜、西紅柿、洋菇娘一類的`更要多種。

各種蔬菜密密麻麻地分佈在菜園子裡,這時就不能讓牲口拉著犁杖蹚菜地了,只能用小扒鋤頭鋤草鬆土,用尖鎬備壟,把壟溝的土撩到壟臺兩側。

莊戶人家一年四季餐桌上的菜,都來源於菜園子,沒有買菜的。因此,侍弄好菜園子尤為重要。誰家的菜園子裡沒有雜草,蔬菜茂盛,就說明這是個會過日子的勤快人家,也代表著一個農家主婦的門面。

夏季,農家的菜園子裡各種蔬菜層次分明。自蘸醬的春菜上到餐桌後,夏季的青菜也開始生長起來,今天黃瓜或葫蘆開花了,明天辣椒或茄子坐胎了。豐盛的菜園子裡綠的、紫的、黃的……奼紫嫣紅,蜂飛蝶舞,別有一番景緻。

分田到戶後,很少有種高粱的了,從此再也見不到那道秫秸障子的風景。每到春天,人們都會搓一團團的草繩,用來編苞米秸做的簾子,以此代替過去的秫秸障子。如果居住處離山近就好多了,可以夾木障子,或種植榆樹牆,也叫籬笆,結實堅固,不用一年換一茬,省去很多麻煩。

近年回火燒泡子探親,發現家家都是水泥板院牆。雖然堅固整潔了,但卻失去了以往那種天然的質樸和親切。不過在每家的菜園子門裡靠牆的向陽處,仍然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醬缸。

人們常說“東辣西酸,南甜北鹹”。東北人嗜醬如命,大醬是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就像川渝人對於辣椒,山西人對於老醋一樣,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如果餐桌上沒有了大醬,就會讓人覺得這頓飯缺少了很多滋味。

東北人還有個生吃蔬菜的習慣,如白菜、蘿蔔、大蔥、生菜、香菜……餐桌上少不了一大盤應時應季的蘸醬菜,更少不了藍花瓷碗盛著的金黃色大醬,這早已成為東北莊戶人家餐桌上,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

據考證,下醬的傳統起源於東北的滿族。滿族先民在森林和草原上東奔西走,南征北戰,常常把穀物炒熟,或者磨成面子做成炒麵,這樣再食用起來比較方便。但有時在野外被雨水淋溼了,就常常發酵,可是又捨不得丟掉,於是摻水用鹽一攪當菜來食用。這其實就是最早時期的大醬了。至今,滿族人居多的地方,依然下“盤醬”,就是在煮醬豆之前,先將黃豆炒熟,其餘做法與普通大醬沒有太大出入。

小時候,我不只一次目睹大醬製作的全部過程——選料,烀豆,杵醬,摔醬,儲存,晒醬,下醬,打醬缸……而且這些程式都有一定的講究。

每年一進入農曆二月,各家便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一般按每人五斤計算,精選上好的黃豆做醬料。

將黃豆淘洗浸泡後,放入大鍋,加適量的水,燒開鍋再用文火慢慢地煨,烀好的醬豆黃中透紅,帶有黏性。這時,大人就會給孩子們盛出一碗烀熟的黃豆,放入蔥花和鹽等作料,吃起來特別香。

待鍋裡的豆子稍微涼一下,便用一個叫豆杵子的專用工具,在鍋裡將大豆碾碎成黏糊狀,後來也有用飯勺子杵的、用菜刀剁的,直到上世紀末出現了絞餡機,便告別了杵和剁,更見不到豆杵子了。

把弄成黏糊狀的大豆泥,在桌子上摔成一塊塊四方形的坨,俗稱摔大醬塊子。

把醬塊子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三至五日,待外面乾燥後用牛皮紙或報紙包好,存放在房樑上,等待發酵。每塊間距約一寸,發到裡面都長白毛了才好。這時萬事俱備,只等天暖下醬了。

下醬的日子,可根據當年的天氣情況,一般為農曆四月初八、十八或二十八。為什麼約定俗成地在這幾天下醬,有人說是取八為“發”,意思是讓大醬在醬缸裡順利地“發酵”。

下醬這天早上,家庭主婦把醬塊子從房樑取下,用清水洗刷乾淨,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在太陽下暴晒,以此消毒殺菌。如果是豔陽天,醬塊子經過一天的暴晒,傍晚就可以下醬了。

烀醬時用的豆與下醬需要的鹽,比例一般以三比一為宜。把大粒鹽用開水化成鹽水,這時也可以將一個包著大料和花椒粒的紗布包放在開水裡,能夠溶解出來香味兒。下醬時用水多少也要掌握好尺度,使大醬發酵後濃度相宜,稀了或稠了都算不上好大醬。

把醬缸刷洗乾淨,固定在房前菜園子裡靠障子邊朝陽避風處,才更有利於大醬的發酵。把醬耙子洗乾淨放到缸裡,之後倒入醬塊子,最後再把融化成飽和的鹽水倒進缸裡。

醬耙子要用沒有異味兒楊木或椴木製作,耙杆子比醬缸略高一些,便於探到缸底。它的底端固定一個邊長十公分左右的正方形木板,形狀如陶灰耙,用“卯與榫”的方式連線固定,因為鐵釘子在醬裡侵泡容易腐蝕生鏽。缸口用豆腐布蓋著,邊角繫上螺絲母一類的東西墜著,上邊扣個秫秸編的圓錐形醬帽子,也叫醬斗篷。它可以防止雨水或夜裡的露水進入醬缸,醬裡一旦有雨水露水進入,就會生蛆,所以必須給醬缸扣上醬帽子,

下醬之後,三天之內不動醬缸。為的是讓醬塊在缸裡吸收鹽分,並慢慢溶解。三天之後拿開醬帽子,用醬耙在醬缸裡按一定的方向攪動,讓醬塊充分的融碎。同時用勺子把漂浮在上面的雜質和沫子撇出來,這就是打醬缸,同時撇去沫子。

過一週左右,缸裡的醬就開始發酵了。這時再開啟醬缸,會飄出陣陣醬香。打醬缸,撇醬沫,這活兒每日一次,每次都要打幾百下,目的是把醬豆逐漸攪碎,促進發酵。這樣做一個月就可以了,大醬也可以吃了,俗稱“過月”了。每天天氣好時,要揭開醬帽子,讓陽光晒著醬缸,保持醬缸通風透氣,這樣醬缸就不會因發酵過勁兒而產生異味。人們常說“一家大醬一種味道”。其實這也難怪,儘管做醬的整個過程大同小異,但各種條件因素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醬的味道也就各異了。

老輩人的妖道令兒多,我記得與大醬有關就有兩個。一是吃沒過月的醬,要從門進屋,不得從窗戶進來;二是當年出嫁的姑娘,回孃家不能碰醬缸。至於為什麼,沒有人說得清,也肯定沒有什麼依據和道理,只不過是一輩輩傳承下來的。不過衡量一個農家主婦合格與否,倒是可以通過品嚐她親手醃的鹹菜、捏的黏豆包兒和所下大醬的味道。

大醬的吃法,可謂豐富多彩。一是當蘸料蘸著吃,如野菜蘸醬、大蔥蘸醬、黃瓜蘸醬、大白菜蘸醬、幹豆腐蘸醬均可;二是做成不同材料的醬,比如在鍋裡放上油,加熱,打入雞蛋,放入青椒末兒,隨後把大醬放入鍋中一起加熱,便是雞蛋醬,也可做肉末醬、魚醬、土豆醬什麼的;三是用醬做主要調料,和別的菜組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特色菜,如醬豆腐、醬茄子、醬骨頭、醬鯽魚,都是一道道的美味佳餚;四是用來拌菜,就是把菜切成絲,放到盤子裡,然後潑上大醬,經攪拌,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在鄉下簡稱為拌冷盤,是最適合於下酒的菜了;五是用醬醃製各種鹹菜,從園子中摘下的黃瓜晒一晒之後,可整個扔入醬缸,把豆角、芹菜、土豆切成絲,焯一下放入紗布包裡紮好,沉入醬裡,可醃製成可口的鹹菜,還有醬醃窩瓜、蘇子葉什麼的,可以醃製的蔬菜多著呢。當戶外飄雪時節,醬缸裡的鹹菜也就醃製好了,這樣的鹹菜那才叫香呢!

放在外面的醬缸,即使三九天也不必挪動,醬因為有鹽分而不會上凍。但還是要保管好,由於拆掉了障子,院裡常有大牲畜出沒,要防止把醬缸碰到,以免出現“缸打了,醬灑了”的笑話。再就是小時候我聽說過,有一家的大醬,夜裡被大牛給喝了。

“烀黃豆,摔成方,缸裡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調菜湯,叨上一匙油汪汪。”這首童謠,道出了大醬的製法及吃法。大醬不僅好吃,而且很有營養,經專家考證,大醬裡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是預防疾病的尚好佳品。

每逢飯時,若穿行於東北的尋常村落,炸醬的香味兒不時飄來,縷縷不絕,一下子就把你的食慾引誘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