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南山崖前,誰在流連散文

南山崖前,誰在流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從鄱陽湖上吹來的風,穿越千年時空,一路翻滾著碾過鬆門山,掠過不算寬闊的鬆門湖,拚了命地搶著往都昌城南山上的松林裡鑽。它用力地撥動松枝,搖開修竹,來到南山崖前打著轉兒就停下了它的匆匆步履。奇怪,這風兒怎麼在這南山崖前流連?

南山崖前,誰在流連散文

壁立千仞的南山崖下,有位皓髮老叟倚靠崖壁結廬而居,崖下有一泉,泉水漱流。泉水從嶙峋的石骨深處汨汨湧來,滿溢而出,看上去是那麼的清亮純淨、柔情深種,掬一捧泉水入喉,是那樣的甘甜清冽,沁人心脾。泉旁一堆旺旺的篝火,火上架著一口大鍋,鍋中熱氣蒸騰,一陣陣的藥香氤氳彌散開來,飄過山岡,飄過田園,盪漾在古梟陽的大地上空,滌盪去漂浮於空中戾氣,祥出瑞現於牛鬥之上,賜人們一片聖潔、清涼的世界。

梟陽大地,何以如此清涼?原來,正是那崖前廬居的老者在泉旁煉丹製藥,懸壺濟世,助救黎民,澤被蒼生!難怪那風兒在這南山崖前流連,全是因了這皓髮老叟的緣故而不忍離去呢。

聞聽得梟陽的祥瑞盛況,直害得漢武帝心海翻騰,勃湧起滿懷巡遊天下的雅緻情興,終於在某年某日的.某一天,來到了梟陽古縣,一路徑奔南山尋訪皓髮老叟,意欲聘其出山委以大任。哪知道,這老叟竟避而不見,遁跡它去。有詩為證:“野老愛幽棲,酌泉洗心腑。榮辱任去來,瀨枕自寒暑。”直惱得漢天子一個勁地大聲斥嘆道:“真個是野老,竟是如此的逍遙。”而流連於此,留下一山的遺憾不忍歸去。從此“野老”之名就在這梟陽大地上廣為流傳開來,歷經千年而長盛不衰。

每當人們流連於南山崖下,無不吟頌起“野老山前自在花,暗香無期到人家。湖東月色船邊水,斜倚欄杆醉餘暇”這首詩來,以表心中的崇敬仰慕之意。

時光冉荏,歲月悠悠。大宋的某年春天,春光正好。一襲青衣罩體,手搖羽扇頭戴綸巾的中年漢子,攜愛妾碧桃,駕一葉扁舟,踏碎腳下鄱陽湖上的浪花朵朵,在鷗鳥與鶴鷺的一路陪伴下,一路吟哦一路詩,鷗鷺伴著白帆飛,從湖的深處走來。他們這是要去哪裡?啊,原來他們是久慕野老之名,前來拜謁野老的當朝大學士東坡居士一行。他們要步登南山,尋找野老,覓跡仙蹤。

當他們離船上岸,拾級而上來到了南山崖前,哪裡還能找得到當年老翁的棲身野廬呢?流連泉邊,但觀石骨之中溢位的清泉,冷冷地注入山下江滸之內,他的心境突然變得異常地澄明起來,忙喚愛妾碧桃於背後包袱之內取出筆硯,於泉邊汲泉磨墨,揮毫於泉旁山崖的石壁之上書就了龍飛鳳舞,酣暢淋漓,氣勢若虹的“野老泉”三個遒勁大字,給人們留下了永遠的記憶。掬一捧石泉水於掌心之上,他思如泉湧,逸興翩飛,似乎是意猶未盡。看小東湖水隔南山與都昌縣城遙相守望,一水成永隔,泉旁的樹上落英紛紛,惹人愁思。攬愛妾碧桃於懷中倍覺溫情綿婉,輕輕地愛撫她鬢邊的絲縷白髮,不由感從中來不能斷絕。他毅然轉過身來,在野老的結廬之處飽蘸濃墨於石壁之上飛快地題寫上“南山”二字,然後擲筆一揮,朗聲吟誦道:“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一曲歌罷,心中的抑鬱頓解。以至於讓蘇學士流連在南山崖前忘了歸期,居留在清隱禪院,懶赴嶺南。

如梭的時光流轉,過眼便是那一夢千年。那一晚,我流連在南山崖前。靜靜地聽鄱陽湖的拍岸濤聲,澎湃激盪,綿延勁湧,不由給我原本疲累的身心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默然地偷聽小東湖的竊竊私語,絲縷纏綿之間,讓我抑止不住自己的思緒漫舞翩躚。佇立野老泉邊披一身如水的月色,攬月入懷,心隨月動,我無視那都昌城頭閃閃的霓虹燈影在閃爍著的誘人色彩,斑斕的浮華之下隱藏著多少的人間辛酸與無奈?今天的野老何在?追問過去,拷問現在,寄望未來?湖中的洗心亭前可有人洗心革面?野老泉邊,南山崖前,除了清風一縷是否還有人酌泉洗心腑呢?我不敢問也不敢想,縱然是追問到天明,亦不過是徒勞,是枉然!

無奈的我,默默地想著自己的心事,叩響了崖壁輕聲吟道:“夜訪野老叩南崖,幽篁深處尋人家。煙籠月色銀瓶乍,流連泉亭黯市花”。踱步崖前,任露水打溼了衣身,我不忍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