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網際網路議論文

網際網路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的型別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網際網路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網際網路議論文

網際網路議論文1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的理財現狀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對大學生理財的影響,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學生的理財觀念與方式;結合現有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或工具,為不同型別的大學生提出合理的理財建議。

關鍵詞:網際網路金融;大學生;理財;影響;建議。

理財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能,能夠使人合理有效地管理自身的財務狀況,提高生活品質;而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新生力量與投資主體,理財技能的掌握就顯得至關重要。

被譽為日本“戰略之父”的大前研一認為在校大學生需要重點培養三種能力:外語能力、理財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理財能力的重要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張玉濤(20xx)分析了大學生理財的可能性與重要性;劉思婷(20xx)在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指出大學生進行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20xx年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年”,以餘額寶和P2P網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和精神衝擊著傳統金融行業,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學生的理財觀念與方式。

藉此契機,研究網際網路金融對大學生理財的影響,從而為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的大學生進行理財提出合理的建議。

1 大學生理財的現狀分析

理財是大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一方面大學生理財有其自身的特點;另一方面,我國社會長期以來缺乏對大學生理財的重視。

因此,我國大學生理財的現狀如下:

①理財資金特殊。

大學生在學校主要是以消費支出為主,經濟來源大多依賴於家庭每月所給的生活費,經濟能力不強,可理財的資金量當然也小。但又由於經濟來源主要依賴於家庭,因此大學生的資金流很穩定。雖然部分同學會通過獎學金、兼職等各種渠道提高經濟能力,但仍改變不了大學生生活依賴於家庭,經濟能力弱的現狀;同時由於大學生會從多渠道增加資金,因此其資金比較破碎。所以,大學生的理財資金呈現出資金量小、破碎但是穩定的特點。

②理財意識薄弱、觀念狹隘。

一方面,大學生理財意識缺乏。大學生在校階段是以消費為主,但許多大學生對於支出是既不記賬也無計劃,資金的結構安排很不合理,各種消費甚至不必要消費佔絕大部分,每月入不敷出也是常有現象。這種情況說明大學生理財意識薄弱,不可能進行理財規劃。

另一方面,有理財意識但理財觀念狹隘。這類大學生認為:理財是有錢人做的事,沒錢不用理財;提理財便是炒股、基金等。這都是狹隘的理財觀念,是在傳統的金融環境下我國社會對大學生理財不重視所產生的觀念。

③理財工具或產品稀缺。

網際網路金融迅速發展之前,我國社會上適合社會大眾的投資理財渠道並不是很多,在傳統金融環境下大眾使用的理財工具有銀行定存、股票、基金。這些理財工具雖然常見而且大學生也可以使用,但是這些理財工具對於大學生來說都有各自的缺陷:銀行定存收益不高,流動性差;基金的投資門檻高,有一定的風險;股票對投資理財者的知識水平與精力要求非常高,風險大,特別是中國的股市風險尤其大。

除此之外,在傳統金融環境大學生可以使用的理財工具極其稀缺,而可以使用的股票、基金、銀行定存理財工具只是能使用,並不是很適合大學生,這也就導致我國大學生長期以來缺乏合適的理財實踐平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大學生的要求也逐漸從“二商”---智商、情商,發展為“三商”---智商、情商、財商。而財商與理財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此,大學生越來越重視理財技能的提高,但是我國大學生無論是從自身理財條件還是外部的理財大環境來看,理財現狀都非常嚴峻:家庭理財教育的缺失,學校理財教育側重理論、形式,社會對大學生理財的支援微弱。在這樣的理財環境下我國大學生的理財素質普遍不高,理財能力低下。但是大學生的理財需求日益強烈,而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長期壓制的理財慾望,並且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學生的理財觀念與方式。

2 網際網路金融對大學生理財的影響

①理財意識的樹立。

大學生的理財資金量小、破碎,無法有效地利用現有理財工具進行理財;而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出現了餘額寶、P2P網貸等理財產品與工具。大學生使用餘額寶理財產品,可以將自己小量閒散的資金進行理財,操作簡單,不需要自己管理就能獲得較高的收益;其實行T+0實時贖回制度,流動性好,還能隨時進行網上消費、轉賬。這種理財方式使得大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理財的樂趣,大學生對於理財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只重視資金的使用,也開始重視起資金的管理。漸漸地在理財實踐中樹立了自身的理財意識。

②理財觀念的改變。

在傳統金融環境下,許多大學生認為:理財是有錢人做的事;理財等於炒股;理財就是賺大錢等。這些狹隘的理財觀念長期存在於我國大學生的心中。但理財事實上是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合理地安排自身的財務狀況,以提高應對生活的突發情況,把握機會,提高生活的品質。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改變了小量、閒散的資金不能有效理財的尷尬局面,並且收益較高,改變了大學生長期以來認為沒有錢就不用理財,理財是有錢人做的事,理財等於股票的狹隘觀念,讓大學生知道小額資金也能理財獲取收益,改變了大學生的理財觀念。

③理財方式的改變。

在傳統金融環境下,大學生可使用的理財工具不外乎是股票、基金、銀行定存。但這些工具在准入門檻、流動性、風險、收益等方面對於大學生來說都有各自的缺陷,並且這些理財工具並不是很適合在校大學生進行理財使用。這也就導致我國大學生嚴重缺乏理財實踐平臺。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可以說似乎就是為了大學生這類資金群體而創造出來的,非常符合大學生目前的理財現狀。比如餘額寶、P2P網貸、眾籌等。這些理財產品與工具克服了大學生資金量小、破碎的問題,滿足了大學生對於風險、收益、流動性的需求。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深深地改變了大學生的理財方式。

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的深深地影響了大學生的理財觀念與理財方式,在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大學生通過使用合適的理財產品與工具,在實踐中開始樹立理財意識,改變自身的理財觀念與方式;在理財過程中瞭解理財,學會理財,掌握理財技能,從而為以後的投資理財打好基礎。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日益發展,會有更多的適合大學生這類群體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出現,大學生會有更加豐富的理財實踐平臺。因此探究網際網路金融對大學生理財的影響是很有意義的。

3 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大學生的理財建議

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出現了許多新的理財工具或產品,如第三方支付的餘額寶、微信財付通,P2P網貸等。這些理財工具是因社會的需求而產生的,並且極大地滿足了理財需求者與資金需求者的需求,它們在風險、收益、流動性、准入門檻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點。而大學生由於型別的不同,各自對於理財產品或工具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本文將大學生分為三類:消費型、儲蓄型、收益型。然後對不同型別進行理財建議。

①消費型。

這類大學生較為普遍,消費需求慾望大,容易出現資金支出無計劃,資金結構安排不合理的現狀,這類學生對理財最不感冒,理財意識薄弱。因此,本文建議這類大學生選擇餘額寶、眾籌。餘額寶以簡單便捷的理財方式,獲取較好的收益,風險小,而且流動性高,最重要的是能隨時進行網上支付、轉賬。

②儲蓄型。

這類大學生對於流動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比較在意風險。他們做到了開源節流,每月都會留存部分資金。但理財方式大多選擇銀行存款,且以活期為主。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我們的錢不值錢,銀行活期儲蓄的理財方式收益低到忽略不計,自己的經濟能力只會越來越差。因此,本文建議這類大學生使用網上銀行定投、貨幣基金。網上定投實際就是銀行將傳統的銀行定存由線下搬到線上,理財門檻低,有一定的收益;在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基金也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在網上銷售,100元就可以進行理財,流動性也較好。最重要的是這兩種理財方式風險都很小。

③收益型。

這類大學生大多經濟能力相對較強,對於理財技能也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傳統金融環境下缺乏合適的理財實踐平臺。他們喜愛風險,追求高收益。本文建議這類大學生使用p2p網貸。雖然風險大,但是理財產品多樣,收益好,普遍在6%-12%之間,理財門檻不高,同時具備一定的流動性,非常適合追求收益的大學生進行理財。

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大學生對於理財的需求與現實稀缺、不重視的矛盾,樹立了大學生的理財意識,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大學生的理財觀念與方式。對於大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開始,希望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會出現更多適合大學生理財的工具與產品,也希望我國大學生能較好地利用網際網路金融進行理財,樹立自己的理財意識,轉正自身的理財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財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進行人生的理財規劃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思婷。大學生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研究必要性探討[J].金融與財務,20xx:43.

[2]張玉濤。我國在校大學生投資理財芻議[J].科教縱橫,20xx.

網際網路議論文2

近年來,網路資訊科技得到了飛快的發展,出現了不同型別的大資料處理分析工具,為交通運輸幹部的教育培訓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基於此,現對“網際網路+”應用於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我國的交通系統得到了逐漸的完善,將幹部培訓教育工作落到了實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幹部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交通建設事業的發展。目前在實施幹部培訓教育工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不足,對此,相關部門務必要積極採取措施加以改善,如果將“網際網路+”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技術貫穿到整個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將會取得更好的培訓效果。

1“網際網路+”應用於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的現狀

交通系統幹部培訓教育工作在我國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取得了可觀的教育成果,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領軍人物;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其與理想的交通建設團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進一步提高。傳統的交通幹部教育培訓模式與現代教育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對此,相關的教育管理部門要注重對傳統教育培訓模式的改革,使之更好地服務於現代教育事業,推動我國現代交通建設事業的發展。在“網際網路+”和“大資料”背景下,線上培訓模式更好地彌補了傳統教育培訓模式的不足,發展快速的網路資訊化技術為教育培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培訓管理水平提高,培訓範圍擴大,同時還可以增強培訓效果,資訊化技術帶來的大資料環境大大改善了傳統教育培訓模式存在的問題。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構建完善的資訊管理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我國交通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般而言,諸如干部的個人資訊、培訓記錄、學習狀況、培訓進度等方面都屬於資訊管理的內容,管理人員要將以上這些方面的資訊詳細記錄下來,為後續的大資料分析、培訓個性分析和需求預測打好基礎。通過多年來對幹部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具有現代教育特色的網際網路培訓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2“網際網路+”應用於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的建議

2.1創新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培訓模式

遠端培訓是一種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培訓模式,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更是備受歡迎的一種模式,即使是這樣,遠端培訓和麵授培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二者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主要體現在學習的系統性、授課效果和培訓完整性等方面。人才需求量大、幹部培訓內容複雜等是交通運輸專業的主要特點,在此基礎上,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如果能將“傳統面授”和“網路學習”結合起來,組成一種混合式的教育培訓模式,則會大大增強培訓的效果。混合式學習模式就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其他相關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到一塊,開展教育培訓工作,比如傳統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視聽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結合、傳統學習方式和計算機輔助模式的結合等。為了使得交通運輸行業的網路培訓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構建含有微課錄製、視訊剪輯、課件製作等內容的培訓資料庫系統,將網路培訓資源的策劃、設計、製作、稽核、測試等具體的工作落到實處,實現對交通運輸行業的特色網路培訓管理。

2.2構建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培訓資訊體系

為了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的管理體系,需在原來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實行創新,就交通運輸行業幹部培訓內容而言,對於不同級別的幹部就應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並安排合理正確的培訓內容,同時,還需不斷地完善培訓技術和學習服務支援體系,提高培訓管理效率,努力做到培訓資源標準化、合理化。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交通運輸行業管理部門可以建立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培訓學員綜合資訊管理系統,提高學員學習效率。比如,學員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進入學員管理系統,只需註冊一個賬號就可以完成網路選學、作業提交、教學資料共享、網上聽課、教學評價、學員交流、考勤資訊等培訓流程的操作。此外,還應建立數字化的培訓管理系統,便於對傳統的服務資源和管理制度進行整合和改良。為了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提高學生學習和授課教師質量管理,教育培訓部門需通過此係統對教學工作做出明確的計劃,並開展評估教學質量工作,加強監督培訓管理,使交通運輸行業幹部培訓質量得到保證。

2.3整合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培訓資源體系

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可結合“網際網路+”技術制定幹部教育培訓方案。首先,優化教師資源。優化交通運輸部門教師資源庫,建立一個清晰的目錄,便於學員依照學科和研究方向查詢。其次,合理規劃教學資源。通過網際網路可以將分散在各個地方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教育培訓資源聚集起來,比如,培訓視訊、檔案規定、多媒體課件、案例等,並對教育培訓資源進行整合,建立一個培訓資源資訊平臺。通過此平臺,使得學習資源更加豐富,並得以最大化利用,實現數字化教學和培訓資源共享。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下,合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的優勢,共同協作,完善教育培訓資源體系,促使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更上一層樓。應該說,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民生髮展的一個關鍵,其行業的發展應該及時把握新的發展,以主動適應的模式來適應幹部教育培訓新常態。通過“網際網路+”的思維理念為指導,合理化、科學化地設計整個教育培養體系,不僅能夠更高層次地滿足於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還能夠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創新。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必要條件是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有序、合理、科學的開展。在交通運輸幹部培訓中,引入“網際網路+”技術,不僅可以實現數字化教學,建立共享、相容、開放、規範的幹部培訓體系,而且可以樹立綜合交通的理念,同時,還可以加快完善培訓管理體系,促進交通運輸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網際網路議論文3

網際網路作為二十一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現代生產力,其對當代各行各業的發展均產生了巨大影響,並未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及範圍均屬傳統領域,利用新技術給與這一工作的審視,將會為財務會計工作的內容帶來創新、質量帶來提升。為此,在本文中作者將結合自身多年從事該領域研究經驗,在通過對大量文獻閱讀的基礎上,對“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財務會計發展進行研究,並提出改進對策與建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飛速發展,我國各行各業均得到了極大提升,從而給當代國內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條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法律等諸多環境的完善,促使當代國內企業的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從而使更多較為先進的技術得以產生。網際網路與計算機技術作為時代背景下衍生出的重要生產力,其依託現代資訊科技,開發出更為有效的傳輸途徑、儲存方式與分析手段。有效利用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先進技術,將可促使企業中原有管理工作的創新、效率的提升,也可促使企業實現跨地域的溝通與發展。財務會計作為傳統領域中的重要工作,其通常致力於會計核算、報表製作與財務分析。作為企業最為重要的用於核算經濟利得、資產負債的崗位工作,其工作效率與效果將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資訊的質量,進而對企業的決策與發展產生聯絡。然而,由於財務會計多年來手工記賬特點的影響,致使財務會計工作中免不了出現資訊質量偏低、資訊傳遞效率低等問題。為此,結合時代環境,針對財務會計工作,開展“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財務會計工作改進研究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一、“網際網路+”背景下技術在財務會計領域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財務會計作為傳統領域的工作之一,其是否能與網際網路與計算機技術實現良好的契合,從而應用網際網路與計算機的先進技術優勢實現自身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就必須首先對其在當前財務會計領域當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主要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計量與核算,通過利用財務會計工作的功能性作用,將可實現對無法使用簡單數理統計的日常業務資金流動、資產負債變化、利潤率變動等指標進行準確的計量與估計,從而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與預算管理提供有效資料。傳統財務會計擁有著與上述功能性作用相互契合的特點,其通常需要對大量表格進行條列,其中包括日記賬、賬簿、憑證等表格。但是,由於傳統手工記賬的方式,將極為容易使最終資料的準確性受到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個人素質與職業技能熟練程度的影響,從而在整個記錄過程當中出現大量的錯誤,致使最終財務會計資訊的質量受到較大影響。

但是反觀財務會計本身所需要使用的日常工作臺帳與計量方法,將網際網路與計算機在這一領域應用卻會由於該領域的特殊產生較大契合。例如:針對憑證的錄入採用網路版的記賬軟體,將不僅僅可以實現對借貸兩方的平衡監控,實現對各種財務報表的自動匯入,而且能夠利用網際網路與計算機技術實現對現有資料更加複雜與科學的統計、歸類與分析,進而還可利用這一技術手段實現資訊的共享,實現與其他部門資料之間的相互對接。因此,可以發現,在網際網路+環境下,不斷加強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技術在財務會計工作領域的應用就變得較為可行,並且與該項工作的特點十分符合。

二、“網際網路+”背景下利用技術提升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對策研究

通過上文的研究可以發現,財務會計工作可以放開傳統記賬方法的限制與傳統工作的思路,緊密契合時代的發展特點,吸收先進網際網路與計算機技術的方法進行創新的改進。為此,作者針對網際網路環境與我國企業的發展現狀,提出有效融合網際網路與計算機技術同財務會計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構建企業內部平臺,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較多企業已經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辦公,但是卻依舊停留在了基礎辦公軟體的應用上。而對於財務會計這種需要具備專業素質與能力的工作而言,僅僅使用傳統辦公軟體是較為不夠的。為此,在當前企業內部為了有效提升財務會計工作水平與質量,就必須加強對現有企業內部平臺的搭建。例如:可以在當前企業當中應用ERP軟體系統,從而能夠利用這一網際網路與計算機軟體實現企業內部資金流、商品流等多方面的監控,利用進銷存系統更好的實現對傳統財務會計工作功能性的補充與拓展。除此之外,還應當在現有企業人才隊伍基礎上,不斷進行專業人才的培訓與管理。對於新型系統在財務會計工作崗位員工之間的普及,應當根據現有公司人員素質的組成,開展理論與實踐培訓,從而實現對原有工作模式的較大變革。

第二,積極利用網路新型軟體,保持創新思維。近年來,國內從事軟體開發的公司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有較多優秀軟體已經問世。針對當前國內軟體開發的優質環境而言,我國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與財務會計核算的規範性程度,其一方面應當使自身財務管理相關制度不斷保持與時俱進,實現與當前時代經濟活動之間的有效連線,從而使財務會計的工作不侷限於賬面,而是能夠為經營管理提供有用資訊。除此之外,我國企業管理者還應當時刻保持創新的思維,從而使其能夠緊密跟隨時代步伐,不斷適應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網際網路變革,也能夠更加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做出貢獻。

三、結論

通過上文的研究,可以發現,“網際網路+”環境給當前國內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動力,其作為當代最為先進的生產力,突破了原有資訊傳遞技術時間與地域的限制、突破了原有資訊儲存技術容量和效率的限制。為此,在本文中,作者在通過對現有網際網路環境及其擁有技術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後,針對網際網路在財務會計工作領域應用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利用網際網路與計算機技術,實現財務會計工作質量與水平提升的途徑。僅此希望通過上述對策與建議的提出,能夠為該領域研究做出自身貢獻。

網際網路議論文4

網際網路+ 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將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社會各基礎行業之中,建築行業的生態也將不可避免的進行重構,隨著20xx 年年末全國建築業總產值達到19. 36 萬億元,一個新型的產值巨大的市場正在向我們招手。以BIM 技術為先導,雲端計算大資料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新型資料體系正在成為建築行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新常態,構建培養網際網路思維的專案管理意識,是提高專案管理水平,降低專案資源消耗,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1、網際網路+ 時代下BIM 技術的發展趨勢

1. 1 我國BIM 技術的發展現狀

BIM 技術從20xx 年被引進到我國建築行業,歷經多年的發展,在我國建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政府、研究機構還是建築企業都在大力推動著BIM 技術的發展。然而,目前國內BIM 技術還不夠成熟,應用領域仍以設計為主,挖掘BIM 價值的難度巨大,如何利用“網際網路+ BIM”催生新的商業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從而形成更強大的生產力成為一大課題和難題。但是建築企業追求資訊化改革的熱情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利用資訊化技術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今建築行業迎來改革的關鍵時期,BIM 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迅速成為了建築創新的新熱點,逐步對傳統建築行業專案管理方式、經營管理手段實現變革,“網際網路+ BIM”模式的探索已有了初步的經驗。

1. 2 BIM 的發展趨勢

BIM 技術是建築產業在網際網路時代隨著大資料雲端計算等資訊科技的普及成熟所衍生的專案管理新手段新技術,它能夠用於工程專案各個階段,為各部門提供協同工作平臺。由於BIM 技術的顯著優勢,傳統建築行業低效能狀況可被大幅改善,故迅速的普及開來。

近幾年,政府也在努力推廣BIM 技術在國內的應用工作,一方面緊緊跟上國際的發展趨勢,不間斷蒐集國外先進使用經驗,另一方面積極與國內工程業界合作,在專案建設中引入BIM 來進行應用與研究,從而累積寶貴的BIM 使用經驗及知識系統化的建立,並通過舉辦BIM 交流論壇,不斷增強BIM 的推廣普及,這充分表明政府預見到BIM 為未來建築行業帶來的變革和重視BIM 技術的態度。而在未來的發展中,BIM 技術將有以下幾種發展趨勢:

第一,資料蒐集幫助決策。在建築物內安置監控器和感測器,通過無線感測器網路,監測溫度、空氣、溼度情況,再結合通風、供熱、供水等情況彙總到工程師手中,給工程師一種全面的、直觀的認識,這將為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的進一步改善細化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

第二,雲端計算技術的成熟與普及。成本、結構分析、能源消耗等資訊都需要利用雲端計算技術來進行處理和分析。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完全可以在建模和分析過程中實現同步計算,設計師藉此可以迅速選定最佳的設計和解決方案。

第三,數字化現實捕捉。對於橋樑、鐵路、港口、道路等可以通過鐳射掃描,確定早期資料。這樣的技術可以給客戶建立視覺化效果,可以想象,未來的設計師可以在一個3D 空間中,利用類似於VR 技術的沉浸式互動式的方式進行工作,簡單直觀展現產品的開發情況。

第四,協作式專案管理。BIM 作為一個全生命週期模型,提供了全程可視協同設計平臺,加強了設計師、業主和施工企業之間的合作聯絡,共享觀點和想法,提高建設效率。BIM 技術的分享使得專案相關方實現多贏,在綠色低耗和環保理念越來越被重視的時代,“網際網路+ BIM”可以讓設計師更加註重整個專案建設階段是否符合節能、高效等要求,從而在全領域實現更大的價值。

2、網際網路+ 時代下BIM 技術為企業帶來的競爭力優勢

1) 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BIM + 網際網路”有力的推進了專案管理方式的改革,在這一應用領域率先深入的企業將會把競爭對手甩在身後,擺脫同質化競爭的不利情況。

2) 大幅提升建築產品品質。

不同於CAD 時代眾多專業各自工作,重複工作量大,錯漏碰缺,設計變更難以避免,BIM 時代提供協同工作平臺,工作流線有序簡潔,綜合資訊共享,實體與設計成果一致,因此也將建造高品質的產品,且和其他企業拉開差距。

3) 建築行業透明化。

一直以來,建築行業的惡性競爭非常嚴重,產品價格透明度很低,而“BIM + 網際網路”的出現將改變這種情況,行業競爭也將趨向良性競爭。

3、BIM 技術應用建議

3. 1 企業級BIM 應用建議

BIM 作為推進企業管理改革的重要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管理手段、管理流程的轉變,如果我們在實施BIM 的同時對工作方式、管理內容等提前做規劃的話,那將保證BIM 技術的成功使用。隨著建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對綠色節能施工、精細化施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優化施工企業CI 標準,並定製基於“網際網路+ BIM + ERP”的企業標準體系將有助於企業發展,提高產品品質,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3. 2 專案級BIM 應用建議

專案施工是一個縝密務實的關鍵性過程,專案管理則會對專案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BIM 技術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應用:

第一,優化場布方案。在正式施工前,施工方都會對用地紅線區域的現場佈置進行設計優化,以方便現場管理及運輸所需建築材料,然而施工進度的不斷變化,也會使得場布發生改變,這時我們可以利用BIM 技術視覺化來實現場布方案在各個施工階段的合理性。

第二,圖紙校核及優化。現在的專案建設,由於業主對工期要求的很嚴,往往會出現“三邊工程”。而設計院設計圖紙的過程中也會忽略施工工作面等可操作性因素,因此,施工圖紙的校審是重中之重,不僅影響施工質量、施工進度,還關係到施工合約能否順利完成。BIM 技術的視覺化分析,可以避免空間碰撞,大大提高圖紙校核、優化的效率。

第三,施工方案策劃及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重點難點工藝,甚至是新型施工工藝,對於管理人員及施工班組人員來說,掌握要點、保證質量是十分重要的,而通常用到的紙質技術交底,一般很難達到最理想的程度。BIM 處理方案策劃及技術交底,可以很好的'滿足我們的需求。

另外,在施工材料計劃、成本管理等方面,BIM 也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

4、結語

中國建築產業正處於轉型發展最關鍵的時期,綠色環保成為新的時代主題,而網際網路+ BIM 模式已經開始成為了建築產業轉型升級的最新引擎,承載著綠色環保節能的新使命。建築工業化的大浪潮下,BIM 作為先進的管理工具,必將被企業廣泛應用,即便會面臨很大阻礙,但網際網路+ BIM 技術必將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和建築工業化的實現。

網際網路議論文5

網際網路經濟的第一個特點,是使用者體驗至上。

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消滅資訊不對稱的時代,是一個資訊透明的時代。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商家跟消費者之間的交易,以資訊不對稱為基礎。通俗地講,就是“買的不如賣的精”。但有了網際網路,消費者滑鼠一點就可以比價,而且相互之間還可以方便地討論,消費者掌握的資訊越來越多,於是變得越來越精明,越來越具有話語權。而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做得好,好得超出他們的預期,即使一分錢廣告不投,他們也願意在網上分享,免費為你樹口碑。

網際網路經濟的第二個特點,是基於免費的商業模式。

傳統經濟強調“客戶(顧客)是上帝”。這是一種二維經濟關係,即商家為付費的人提供服務。然而,在網際網路經濟中,不管是付費還是不付費的人,只要用了你的產品或服務,那就是上帝。因此,網際網路經濟崇尚的信條是“使用者是上帝”。在網際網路上,很多東西都是免費的,例如看新聞、聊天、搜尋、使用電子郵箱、防毒,不僅不要錢,商家還要把質量做得特別好,甚至倒貼錢吸引人們來用。

網際網路上的產品和服務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其商業模式總結起來無非三種:一是在網上賣東西,如果賣有形的東西,那叫電子商務;二是賣廣告,例如搜尋引擎的推廣連結;三是增值服務,如騰訊的QQ秀、遊戲裡的各種道具等。

但這三種商業模式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須擁有一個巨大的、免費的使用者群。在網際網路上,任何一項增值服務都只有百分之幾的付費率,其餘的都是免費使用者。也就是說,他們建立的是一個巨大的、免費的金字塔基座,然後在上面構建一個收費的塔尖。

因此,網際網路經濟強調的,首先不是如何獲取收益,而是如何獲取使用者,這正是傳統廠商容易誤讀網際網路的地方。很多廠商進入網際網路的時候,不是想著如何獲取使用者,如何為使用者創造價值,而是一上來就想著怎麼賺錢,簡單地認為只要有了網際網路的技術,有了網際網路作為分銷、推廣平臺,成功就會水到渠成。這樣的認識一定會導致失敗。

網際網路經濟的第三個特點,是價值鏈創新。

淘寶通過免費開店,顛覆了它強大的競爭對手eBay。360通過免費防毒,顛覆了收費的防毒軟體廠商。微信通過免費發信息,對電信運營商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網際網路免費的商業模式,本質上講是通過免費獲取巨大的使用者群,然後在此基礎上創造新的價值鏈。微信不會收取簡訊費,它只要在龐大的使用者群裡推廣遊戲,或者推薦其他商品,就能輕鬆掙到比中國移動每年收的簡訊費還要多的錢。

今天,網際網路的“瘋子”們又開始做電視、做盒子、做手錶,一旦跟網際網路結合,這些硬體將會以零利潤與傳統企業競爭。這對未來只做硬體的廠商來說,基本是滅頂之災。為什麼網際網路硬體可以不賺錢?那是因為硬體不再是一個價值鏈裡的唯一一環,而變成了第一環。電視、盒子、手錶等網際網路硬體雖然不掙錢,但它們變成了網際網路廠商與使用者之間溝通的視窗,只要這個視窗存在,網際網路廠商就能創造出新的價值鏈,就能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最終,只會生產硬體、賣硬體的廠商,如果學不會網際網路的思維,它的價值鏈被網際網路“免費”掉以後,可能只能變成代工,賺取微薄的利潤,而高附加值的價值鏈則被提供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的廠商拿走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它不會立馬發生,但在下一個五年會看到這個趨勢。

(選自《讀者》20xx年第8期,有刪改)

17.說說傳統經濟與網際網路經濟的區別。請列舉出其中三點。(6分)

18.讀完這篇文章,請你給網際網路經濟下一個定義。(4分)

17.(6分)1.對傳統經濟而言客戶是上帝,對網際網路經濟而言使用者是上帝;2.傳統經濟是資訊不透明的,網際網路經濟資訊是透明濟而言,硬體是價值鏈的第一環;5.傳統經濟是基於收益的經濟模式,網際網路經濟是基於免費的商業模式。(每小點2分,寫出其中三明的。3.傳統經濟是如何獲取收益,網際網路經濟關注的是如何獲取使用者;4.對傳統經濟而言,硬體是價值鏈唯一的一環,對網際網路經)

18.(4分)網際網路經濟是一個使用者體驗至上,(1分)價值鏈創新的(1分)基於免費的(1分)商業模式(1分)。

網際網路議論文6

最近一直流行穿越,我相信好多妹子都曾幻想過能穿越到古代,點滿各種技能,與古代的帥哥風花雪月,白頭到老吧!想想都美好呀!不過我問大多數女生,如果真的能讓你回古代,你會回嗎?

99%的妹紙會說NO!為什麼呢?即使古代有帥哥,可是沒手機啊!身為一個生於網際網路時代的人,你能忍受一個月沒有手機嗎?如果你說你能,那就試試吧!

當你放下了手機,你不一會就會開始焦躁不安,開始擔心有人在約你。當你吃飯時就想拍照發個朋友圈......

似乎和世界都失去了聯絡,獨自在一個世界自生自滅的感覺!有沒有?

但這樣真的好嗎?不是有句話是說兩個人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我面前,卻都低頭玩手機嗎。其實不是手機,是網路,是網際網路呢。網際網路讓我們更加便捷,方便。讓世界成為一個聯絡的整體。可是也是因為太過便捷,很多時候大家已經不去雙眼看世界,而是從網上看世界,我認為這是不對的,俗話說眼見為實,很多時候只有當場經歷才會懂的感動,在網上是感受不到的。再加上網路不一定是可信的,很多時候一個新聞的發出就引發一場戰爭,其實關注新聞並對此發出評論是網路新聞對於報紙新聞一個優勢,但是總是能在新聞下的評論看到很多帶有偏見的評論。這些評論甚至會影響一些青少年的成長!所以在玩手機之前,先讓孩子有個正直的三觀吧。

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也是一個浮躁不安的時代。有利有弊,就看如何利用了。

網際網路議論文7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隨著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網際網路+”時代,不僅促進了“最美”的傳播,而且也促進了“正能量”的傳播。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作為大眾傳媒的手段之一,具有傳播同網,全球同時,受眾主動等的特點。近年來,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國進入了“網際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生活”等的不斷出現,這都促進了我國科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而且更是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網際網路+”的時代,促進了中國“最美”的傳播。最美司機吳斌,在一次公交車的過程中,因遠方有一片鐵塊飛來擊碎了擋風玻璃,刺傷了他,他用30秒的時間完成了把車停靠在路旁邊,拉手剎等的動作,救了整車子的乘客。最美司機,用生命保住了全車人的性命。最美教師,用身體抵擋著牆的倒塌。最美媽媽用雙手託舉著從高樓掉下的嬰兒。他們的行為無不闡明中國的“最美”精神,同時更是促進了正能量的傳播。

在中國也有很多“正能量”。在街上掃地的叔叔阿姨,在學校教書的老師,在家做家庭主婦的母親……儘管都是些平凡的人,但是他們都有著正能量,他們的無私奉獻,不僅給中國增添了色彩!而且他們把正能量傳播於世界,而這些正能量提高了人們的素質,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也存在著許多糟粕。比如病毒,色情影視,……這些糟粕不僅會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阻礙了中國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有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剔除糟粕。讓“聯網+”的時代更加惠及全體人民。

有了“最美”“正能量”,當然不是也少不了“最醜”“負能量”,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素質,努力做到“最美”。把自己的“正能量”不斷傳播下去,這樣中國才能更加繁榮。

正能量的傳播,不僅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而且能促進我國科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在“網際網路+”的發展的同時,爭做傳播正能量的使者。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為中國發展做出貢獻,減少負能量的傳播。

網際網路議論文8

100多年前狄更斯曾經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而在今天,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把我們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聯絡在了一起。

也許有人說網際網路帶來的好處是有,但是弊端也很多。在網際網路時代,你在網上聊天,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對面和你聊天的是人還是狗,雖然這是個玩笑話,但也明顯地昭示出這網際網路時代的弊端。欺騙,虛假,在這個網際網路資訊滿天飛的時代,已不少見。網路暴力,也存在於日漸發展的網際網路中。可以說在某種程度,網際網路使人們的聯絡越加方便,但卻把人們的心給拉遠了。

在中國,人們最常用的一個社交軟體,便是微信,在微信中朋友親人們經常暢所欲言,而到了真正見面的時候卻覺得無話可說,這便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弊端。

但網際網路時代也給人們帶來了諸多好處。有時甚至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比如當一個人,在生命垂危之時直播自殺,而網友們迅速報警,聯絡警方,挽救了這個人垂危的生命,再比如,阿里巴巴集團與公安局聯合開發的一款軟體,團圓,致力於尋找丟失孩子,通過網友們的愛心接力及精準的GPS定位實現了迅速找到丟失孩子的目標。迄今為止。在這款團圓軟體中。已經促成了無數家庭的團圓,網際網路帶來的諸如此類的好處比比皆是。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是,網際網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好是壞,最終還是掌握在人們手中。

網際網路議論文9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產品迅速發展,在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下降和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下,票據理財產品因其利率較高、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好的特性,成為了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的新寵兒。但近期頻發的票據案件,使得投資者開始理性思考票據理財的風險,本文在闡述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內涵及現狀基礎上,分析其存在的法律風險,並探討推動網際網路票據業務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票據法

一、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的內涵及發展現狀

(一)內涵

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是網際網路理財的一種創新模式,一方面借款人以持有未到期的票據為擔保,通過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釋出融資需求,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理財平臺則根據前述融資需求設計成票據理財產品供投資者選擇,當投資到期後,投資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獲取約定的收益及本金。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是傳統票據理財產品與網際網路金融運營模式的結合,該理財平臺本質就是一個為個人、企業提供投融資需求的網路借貸資訊中介。

(二)發展現狀

大量中小企業由於在產業鏈上較為弱勢,常常被迫接受票據支付,而商業銀行又不願意為面額較小,真實貿易背景審查難度較大的銀票進行貼現,從而使得中小企業資金流動性愈發緊張,由此推動了網際網路票據服務平臺的誕生與發展。自20xx年底,票據理財平臺金銀貓上線,大量票據理財產品熱銷,隨後市場紛紛效仿,不少線下從事票據融資業務的民間機構紛紛線上化。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的抵押物大部分是無條件承兌的銀行承兌匯票,其安全性與流動性要高於一般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由此可以預估:安全、穩定的銀行票據理財將在將來一段時間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業務。

(三)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的執行模式

票據理財操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票據收益權轉讓模式,另一種是票據質押模式。目前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的運營模式主要以後者為主,以“某某貓”為例,投資者通過“某某貓”網際網路平臺,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協議,並由第三方擔保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借款人以票據作為反擔保,同時,投資者與該平臺簽訂委託協議,委託其處理相關事項。由此可知,當前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的運營模式為資金供求雙方通過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達成借款協議,借款人以持有的票據出質給該平臺制定的第三方,待借款人到期還款時解押票據,若發生違約情況,則投資人可請求第三方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第三方擔保公司代償債務後,即有權持質押票據要求票據付款人履行票據義務(見圖1)。

二、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存在的問題

票據是企業之間業務經營來往的主要支付結算工具,在貿易過程中,中小企業常常處於被動、弱勢地位,如在資金結算環節,大型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支付工具,而中小企業只能被動接受的同時,還需面臨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壓力。此外,金融機構基於經營成本、風險控制等因素考慮,也不願意辦理金額小、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票據,使得大量中小企業票據難以流通[1].由於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具有門檻低、到期由商業銀行無條件兌付等特性,使得網際網路票據理財一度被稱為“最安全”的理財產品,然而,收益與風險呈正相關關係,金融市場上是沒有絕對意義上無風險的理財產品,網際網路票據理財也不例外,20xx年初媒體報道的多起商業銀行爆發的票據風險事件,使得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的安全性及投資風險備受關注。那麼票據理財是否真如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所稱的零風險呢?筆者認為,投資者購買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產品,應當注意票據的真實性、平臺運營情況、承兌銀行經營狀況等情況,如票據本身存在瑕疵,則直接影響投資者的利益。此外,隨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無序發展的現象勢必得以改善。由此可知,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產品並非毫無風險,除了可能引發上述投資風險之外,還可能存在以下幾點法律風險。

(一)容易產生非法集資的嫌疑

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是傳統票據理財與網際網路工具結合的產物,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模式,它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發揮著資金融通、資訊中介的媒介功能,這類新興的金融產品面臨著非法集資的刑事風險。

首先,我國刑法規定,非法集資類犯罪型別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非法經營罪”、“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權罪”以及“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等罪名。

其次,網際網路票據理財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業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網際網路理財平臺實質上是網路借貸的資訊中介,投資者可以在該平臺檢視各類融資需求資訊,具有公開性特點;第二,投資者運用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向廣大投資者釋出融資需求,具有不特定性;第三,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釋出的理財產品,比銀行存款利息更高,甚至有的還自稱“風險幾乎為零”,具有高收益性。

最後,由於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具有公開性、社會性、收益性的特徵,使其基於符合非法集資犯罪的“社會性”、“利誘性”、“公開性”特徵,一旦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被認定非法,在我國金融監管體制下,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難免被扣上“非法集資”的帽子。事實上,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作為新興的金融業務,正經歷從無到有,從野蠻發展到規範成長的過程,它的發展也體現了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包容與開放的態度。一方面,雖然我國近期出臺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指明方向,但從法律效力而言,其屬於行政規範性檔案,對於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經營的合法性認定,有待後續法律法規予以明確,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在實務中由於存在監管空白,一旦發生“資金池”、“自融”等現象,則明顯觸犯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底線,從而坐實“非法經營”、“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罪名[2].

(二)票據質押背書的問題

依據票據行為的“文義性”及“要式性”特徵,票面記載質押字樣及質押人的簽章,是影響票據質押效力的重要因素。我國《票據法》與《物權法》對票據質押的規定並不一致,《票據法》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看,票據進行設質背書是構成票據質押的要件,但根據《物權法》規定看,票據質押自交付質權人時設立,在實務中,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根據內部操作模式不同,有的採取票據質押背書形式完成票據質押,有的可能採取質押合同並交付票據完成票據質押。但作為投資者,除了可以在網頁上檢視票據的正面資訊外,無法確認票據是否完成質押背書,這種缺乏公開及監管的運營模式,使得投資者無法據此正確評估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產品的風險性。事實上,票據質押業務一般都講票據背書作為必要環節,但票據出質人或質權人出於簡化操作流程或者利用票據質押規定存在衝突的情況,沒有在票據進行質押背書,從而發生“一票二貸”或者“一票多貸”等有損票據當事人權利的案件[3].票據質押的方式不同,一方面可能影響了票據當事人權利,另一方面更也造成司法實踐中的法律適用困境。

(三)票據理財平臺資訊缺失

通過比較當前幾種主流的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發現其對票據理財的業務運營並不透明。一方面,投資者在投資時,僅能查閱票據的票面資訊,而對於票據的信用評級,則僅僅顯示合格、優良、已檢測等詞語,但沒有附上相關的評估標準或者其他第三方機構的評價。有的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甚至省略票據基本資訊,只提供模板化的產品概況,並沒有對應投資標的物的具體資訊,投資者主要選定該產品後並支付相應金額後,即完成投資。一旦理財期間,因票據存在瑕疵而造成投資人權利受損,即便網際網路理財平臺與投資者在簽定委託協議時已經約定了免責事由,網際網路理財平臺仍然難辭其咎。另一方面,投資人無法直接接觸票據,只能依靠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及票據託管方對票據情況進行追蹤,加上當前票據理財平臺並沒有關於票據資訊的披露機制,也沒有與法院、人民銀行等有關票據資訊公佈平臺進行同步關聯,一旦在票據發生公示催告或掛失止付的情形,票據理財中介機構並未能及時關注票據情況,投資人將可能承擔法院作出不利於自身的除權判決,或者承擔票據到期時,票據付款人拒付的風險。

三、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的發展建議

儘管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一直備受爭議,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根本是服務實體經濟和普惠金融。網際網路金融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對促進傳統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重大。針對前文所述有關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及時修訂票據相關法律法規

正如前文所述,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在實務中的業務辦理、執行模式都有別於傳統的票據理財業務,在當前我國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存在立法空白的情況下,應當儘快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滿足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及金融改革的需要。首先,針對當前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的特點,票據的交付行為主要通過線上操作完成,因此立法部門可以對票據的簽發、背書、承兌等法條作擴大解釋,承認票據線上交付的法律效力。其次,雖然目前我國陸續出臺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等相關法規明確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合法地位,但網際網路金融具有公開性、利益性和社會性的特點,使得其與非法集資類刑事犯罪有很大共同處。因此,除了通過金融監管部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填補網際網路金融的立法空白之外,相關立法部門應當儘快修改我國有關非法集資類犯罪的相關構成要件,並與民法、行政法、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做好銜接,掃除我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法律障礙。

(二)健全監管規章制度,加強風險管理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監管當局應當堅持監管與包容並濟的原則,既要將網際網路金融納入到監管當中,也要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預留一定的空間,促進其不斷髮展及完善。首先,明確監管主體。由於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涉及經濟、網際網路、金融安全等多個方面,因此應當進一步明確我國有關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主體,從而釐清各部門的監管職責,有利於完善監管制度。其次,明確監管的底線及原則。雖然我國近期出臺《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等相關規範性檔案,對推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規範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部分企業及金融機構為了掩蓋信用風險、隱藏信貸規模,藉助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這一種新型金融創新業務來逃避監管,因此我國監管當局應當針對網際網路票據理財這一特殊業務,劃定金融創新的業務底線,明確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的監管原則。最後,強化網際網路票據業務的合規經營管理。筆者認為應當重點從網際網路票據平臺的定位、運營模式、業務風險進行規範。一是強調資訊中介性質,推動平臺化運營。《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指出,網際網路金融應當明確其資訊中介定位,作為借貸關係當中的媒介,不直接參與融資借貸行為,因此,網際網路票據平臺也應當如此,並且不得提供先行墊付、本息擔保、評級等增值服務,明確其中介地位。二是嚴禁資金池模式,推行資金託管防範風險。正如前文所述,有的網際網路票據平臺在開展理財業務中,沒有將自有資金與投資人資金隔離,有的網際網路票據平臺僅僅聲稱將投資人資金存放在指定銀行的電子賬戶,但實質上並非起到第三方託管資金的作用,如此一來,投資人的資金缺乏監管,容易發生網際網路票據平臺私設資金池,甚至出現非法集資的風險,因此,建立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顯得十分必要。三是完善監管制度,實現權責統一。除了明確網際網路票據定位、運營模式之外,如何明確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參與主體之間的責任,也尤為重要。隨著監管制度的不斷出臺及完善,監管當局有必要進一步劃清各方參與主體的權利義務,如發生私設資金池、非法挪用等違反監管規定的情形,應當明確第三方存管機構的責任。

(三)積極推動資訊平臺建設

票據的靈魂在於信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票據理財,其業務核心風險就在於信用評估。因此,為了做好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的風險防範,健全徵信系統及評級機制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建立對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的信用評級的機制。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作為資訊中介服務的中介,是一種新興的資訊服務公司,對於投資人而言,如何尋找一個安全的中介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能夠切實有效地反映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的實力,筆者認為關鍵在於該平臺的風控能力,換言之,如果將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與其他企業、個人一樣,納入到我國信用系統中,那麼投資者就可以更為直觀、有效地進行選擇,並且促進互聯票據理財行業健康發展。二是建立對票據的信用評估的機制。由於網際網路理財業務是通過票據的質押模式,為投資者收益權提供擔保,票據的信用情況直接關係著投資人權益。一方面,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可以利用自身平臺優勢,收集票據交易資訊,利用大資料技術對融資方提供的票據進行信用評級;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也可以主動接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票據信用情況的徵信系統,通過掌握票據當事人的情況、違約承兌等情況來綜合評估風險[4].

參考文獻:

[1]王紅霞,曾一村,汪武超。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xx(3):65-73.

[2]殷憲龍。網際網路金 融 之 刑 法探 析[J].法 學 雜 志,20xx(12):42-51.

[3]黃斌。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的法律風險及防範[J].金融法苑,20xx(2):191-200.

[4]陳勇。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發展與政策建議[J].上海金融,20xx(9):84-87.

網際網路議論文10

一、 引言

網際網路金融高速發展對中國金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提高了資訊透明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金融業的開放性和競爭性更強,但同時使得金融系統風險加大,而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一直在舉步不前,從而使得網際網路金融成為風險積聚的行業。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探討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改革的最佳選擇,從而為監管者提供有效的建議和對策。

二、 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回顧

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國外學者關注網際網路金融更多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如Michel(20xx)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大量的風險,從而容易陷入一些騙局,而這些騙局是不容易監測到的。James和 Paul 肯定了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積極意義,他們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啟用和提高了經濟活力,並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是24小時服務,提供了其他金融機構如銀行提供不了的持續性服務,但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性是其主要問題,所以他們認為金融監管應該保證其安全性。由此可見,國外學者在肯定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好處之上,更多的關注是其安全性問題,在這點上,更多的學者認為應該對其進行監管。

國內學者更多的從巨集觀角度關注網際網路金融及其監管。陳林(20xx)指出,網際網路金融加速了貨幣的流通速度,使得中央銀行制定的貨幣政策實施起來增加了難度,同時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網路資訊保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他建議儘快建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制度。於巨集凱(20xx)也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降低了貨幣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但張曉樸(20xx)認為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需要適度,因為網際網路金融是一種有別於其他金融創新的供給性金融創新,並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對金融系統風險有雙重影響,在某些方面可以降低系統性風險,但也有可能通過某些途徑如特許權價值或者網路安全等渠道放大風險。曹東(20xx)等人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創新不斷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不斷提高經濟的執行效率,但其同時產生大量的金融風險,只有在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達到博弈均衡時,金融市場才能健康發展。同時國內也存在著傾向於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而放鬆監管的觀點。毛玲玲(20xx)基於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控制難題的分析,從法律監管的角度提出,完善網際網路金融徵信體系的資料監測與分析,提高資料的真實性和充分性,並通過建立對應的強制資訊披露制度,並加快網際網路金融技術標準制定來更好的控制風險,達到完善監管的目的。同時,她還提出應建立以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基點的網際網路金融民事責任體系,並從反欺詐的角度防範和懲治網際網路金融犯罪。謝平和鄒傳偉(20xx)指出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為人們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是現有銀行體系的補充,雖然存在著一定風險,但不能因噎廢食,要對其發展抱有信心。

國內外學者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看法既有支援也有反對,不一而足。所以本文認為應該梳理清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模式之間的關係,從保證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角度對監管模式進行改革,以期提出有效的建議和對策,從而促進中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識別

1. 與商業銀行相類似的傳統風險。中國雖然未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列入金融機構範圍,但是其業務型別本質是金融,發生經營活動時,要面臨著與傳統商業銀行一樣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1)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金融系統中最突出和最直接的風險。對於商業銀行來說,信用風險是其貸款活動中最明顯的風險,貸款是銀行的主營業務,借款人違約造成銀行壞賬,這就構成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由於資訊不對稱現象的存在,信用風險總是無法消除的。同時借款人的信用情況也可能隨著其經濟能力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無法履約,從而產生信用風險。對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來說,同樣的存在信用風險。融資者的個人信用情況並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由於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定位上不屬於金融機構,尚不能與央行的徵信系統對接,無法獲得正規渠道的信用資訊,因而跟商業銀行相比較來說,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要相對大一些。

(2)市場風險。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市場風險主要指的是由於市場價格波動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匯率變動便是其中一個最為明顯的體現。對於網際網路金融來說,市場風險的存在是一樣的。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與商業銀行一樣,都是資金的流入流出,所承擔的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是一致的。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無法提供充足有效的資金來滿足市場的流動性需求,也就是說在市場上有資金需求時,銀行不能及時的出售資產或者融資而得到充足的資金,從而出現損失。在銀行的表內和表外業務中,流動性風險普遍存在著。如長期貸款過多,如果出現存款人在某一時間集中提款,則會造成該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出現損失,甚至有可能使該銀行出現倒閉。網際網路金融同樣存在著流動性風險,對於P2P網貸平臺來說,長標過多的話就極有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而對於餘額寶類的網際網路基金來說,由於其為吸引投資者將資金存入餘額寶而允諾投資者可以隨時將投入的資金提現,但餘額寶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貨幣基金市場,如果後續流入資金無法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則會致使投資者無法及時提現,餘額寶此時會出現流動性危機。

2. 與傳統商業銀行不同的風險。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歸類上尚不屬於金融機構,同時網際網路金融是金融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因而具有一些不同於傳統金融機構的風險,即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獨有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包括網路安全風險、道德風險、操作風險、運營風險等。

(1)網路安全風險。在網際網路時代,網路安全問題是所有涉及到金融時必須要認真考慮和防範的問題。網路是網際網路金融的載體,如果忽視網路安全問題,投資者就有遭受損失的風險。網路安全問題根據載體主要分為兩類:網站安全問題、軟體安全問題。對於網站來說,尤其是P2P網站,經常會遭受hacker攻擊。據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資料顯示,在20xx年2月23日到3月1日這一週內,中國境內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高達61.6萬臺。中國境內被篡改網站總數為3 355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網站總數為961個。

(2)道德風險。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訊不對稱,但對於平臺本身來說,缺乏一定監管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仍存在著大量的道德風險。這種現象在P2P網貸平臺和眾籌平臺尤為明顯。

P2P在迅速發展的同時累積了大量的風險,據網貸天眼資料顯示,截止到20xx年2月底,P2P平臺全國共有2 568家,其中倒閉478家,剩餘了2 090家,倒閉的P2P平臺佔全國的18.61%。這個資料在面臨經濟下行的狀態下還會進一步擴大。不斷累積的風險使得P2P網貸平臺出現失聯或者無力承擔違約成本而關閉,致使大量投資者出現損失,無法收回本金。而總結P2P網貸平臺倒閉的原因時會發現,道德風險是其倒閉的主要因素。

(3)操作風險。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操作風險更多是針對客戶層面的。網際網路屬於新興技術,電腦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使得網際網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但網際網路金融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原因除了網路安全問題外,另一個因素是人們學習操作的成本。客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時,經常會輸錯賬號或者收款人資訊等,這無疑增加了客戶的使用成本。同時,由於存在著木馬釣魚連結,如果使用者不能很好的甄別,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或者P2P網貸平臺時,很容易錯將木馬連結當成真的平臺而進行資金的轉入轉出行為,從而遭受損失。所以,操作風險也是網際網路金融在發展時應該考慮的問題。

(4)運營風險。P2P網貸模式在中國處在行業初步發展階段,有很多地方都處在摸索階段,從而出現了一些諸如從業人員專業技能不夠、平臺收費不合理、平臺赤字運營等現象,這些問題不斷積累擴大,使得一些網貸平臺出現經營不善的問題,被迫倒閉。

四、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改革建議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有賴於其自身的資訊低成本優勢,通過資金聚集來克服供需雙方在資訊、風險和規模上的不匹配,進而通過拓展客戶範圍來增強其規模優勢。具體而言,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趨勢或方向,就是利用網際網路金融的成本優勢和包容性優勢,其服務物件勢必轉向佔絕大多數的底層客戶群體,並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對中國農村和中小企業存在的金融排斥問題的解決提供可能性。

1. 完善資訊披露制度。短期內,監管當局可以做的有完善資訊披露制度和進行動態監管。完善資訊披露制度,讓監管者、投資者、其他市場主體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運營情況都能及時、準確的瞭解,從而提高網際網路金融體系運營的透明度,降低資訊不對稱帶來的風險,避免欺詐、龐氏騙局等行為的發生,推動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規範發展。同時可以提高投資者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整體的認可度,提高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聲譽,為網際網路金融持續健康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建立完善的資訊披露制度同樣可以幫助監管當局有效制定監管措施,保持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活力。資訊披露制度需要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公開財務資料和風險資訊,這一點需要監管當局從法律法規上進行規定,保持其強制性;同時需要監管當局建立有效的資訊甄別機制,定期評估網際網路金融披露資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建立懲罰機制,對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披露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進行經營暫停、曝光資訊等懲罰,確保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

2. 進行動態持續監管。動態監管要求監管當局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相關運營指標進行持續不斷的監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方支付和規模較大的P2P網貸平臺尤其需要進行動態監管,從而確保其不發生大規模的違約風險。動態監管強調的是靈活性和持續性,因而定期評估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狀態,定位其影響和風險水平是動態監管需要做的基礎工作。在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對風險大的和影響力比較高的領頭羊企業進行比較具有針對性的動態監管,其他相對風險較小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則採取資訊披露、行業自律等方式進行監管。動態監管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全面監管將大大加大監管當局的監管成本,也會抑制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發展活力。動態監管不僅要求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環境的變化做出監管程度大小的變化,監管方式、監管內容也應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變化而及時做出適應性的變化。

3. 健全法律體系。從美德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經驗來看,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是保障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而通過法律對網際網路金融性質界定,明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方向,確定在網際網路金融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杜絕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野蠻生長、無序競爭等現象。網際網路金融引領的金融創新已經衝擊到了傳統的金融機構,促使其進行結構轉型,因而後者也涉及到了網際網路金融的領域。根據統一監管的原則,對這些涉及到網際網路金融的傳統金融機構,無論其在線上還是線下進行經營活動,都應該堅持一致的監管標準,因而修改《商業銀行法》、《證券法》等就有了現實的必要性。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到今天,尚未有自己行業的發展標準,因而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多少有些混亂。加快制定行業標準,並賦予其一定強制力,從而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4. 以市場為導向引導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發展,要從市場需求出發,把握時代脈搏,把立足點和歸宿點放在方便快捷資金供需雙方進行交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上來,從而切實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從中長期來看,很多網際網路金融模式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不宜對其實行過於嚴格的監管,以免抑制其發展,扼制了金融創新。因而,在金融監管保證其穩定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引導、鼓勵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穩定發展。以市場為導向要求監管部門準確把握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方向,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奠定基調。定期評估網際網路金融業發展動態,對處在萌芽或起步階段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要放鬆監管,允許這些企業的試錯行為,鼓勵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不斷創新,保持金融發展活力。建立相關行業協會,如建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是把握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方向的一個重要手段。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可以部分替代監管的任務,可以進行行業自律,可以把握行業動態,從而規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有效發揮市場導向的作用。

網際網路議論文11

雖然我有時也會在電腦上玩遊戲,但是,我會正確利用網路。網路有利處,也有害處,所以,我們要小心謹慎地使用網路。

某個星期六,我遇到了不會做的語文題目。過了一會兒,我把全部的作業都做好了,除了不會做的。收拾完東西之後,我來到樓下,問媽媽可不可以開電腦上網查一下不會做的題目,媽媽竟然爽快地答應了。

時間如利箭一般流失,我已經拿著要查的題目來到了電腦桌前。我像被兔子附身了,開電腦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開啟電腦之後,我急忙點選“連線”,然後開啟“百度”,認認真真地查起來。沒過幾分鐘,幾道難題便被網路一一“消滅”了,我還記了記,以防下次碰到這種題目還得上網查,因為畢竟電腦輻射很大,對人的眼睛不好。

因為我的好奇心很強,所以,遇到什麼不懂的事就會問,問不出來就會開電腦通過網路去查詢。有一次,我看見一些螞蟻成群結隊地爬來爬去,而且每隻螞蟻身上都有一塊十分小的食物。我看見了,連忙拿來一盆水潑它們,因為我向來對螞蟻不僅沒有好感而且頗為反感。沒想到,過了一會兒螞蟻隊伍便恢復了原貌。真是怪了!我心裡想:螞蟻為什麼這麼團結?難道是因為它們有首領嗎?我想啊想,始終沒有想出來。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電腦。經過媽媽的同意之後,我來到了電腦前。終於,我查到了資料,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雖然網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東西,但是,如同世上萬物一樣,使用在人,在不同的人手裡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常常對自己說:我要讓網路為我服務,但我不要讓這張網網住自己!

網際網路議論文12

“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在拉斯維加斯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消費電子盛會,CES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企業同臺競技。聯想、華為、中興、海爾等中國企業也一如既往地帶來了最新最炫的產品。不過氣勢上卻難比以往。很顯然,最近兩年,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

CES期間,美國部分地區正在遭遇極寒天氣,類似電影《後天》中的“末日”場景讓人們憂心忡忡。聯想、華為們最近也感受到了類似的寒意,只不過寒流來自於另一方區域。從20xx年開始,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急速發展,一度鯨吞了不少線下零售渠道的利潤。面對電子商務的來勢洶洶,渠道商或戰或和,以蘇寧、國美為代表的傳統渠道正在經受著一場生存考驗。

網際網路的“烈火”又燒到了以往隔岸觀火的製造企業腳下。小米手機繼續爆紅,雷軍帶著他的“網際網路思維”重塑了智慧手機的產業鏈。一家成立3年多時間、沒有工廠、不具備線下銷售網路的手機品牌企業,在賣出了1870萬臺智慧手機,銷售額高達316億元。這讓華為、中興等老牌手機廠商看花了眼,他們紛紛接招小米,推出了榮耀、努比亞等“類小米”手機,並且從組織管理上變革,積極踐行網際網路思維。

智慧手機行業硝煙四起的同時,樂視、小米又把戰火引到了電視領域。低價、高配、重視體驗的智慧電視不僅僅是產品層面的比拼,還是平臺戰略的對壘,以規模化定製為生產方式的全新鏈條,更是對傳統的企業形態提出了挑戰。創維、TCL等電視巨頭終於也坐不住了,加入到了與網際網路大軍的混戰中。

現在,這把火又蔓延向了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日前,網際網路巨頭谷歌宣佈以32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智慧家居裝置製造商Nest。從蘋果離職的兩位高管創立的Nest公司,一直關注被矽谷遺忘的家用電子產品領域,引入全新設計,讓家電更加智慧化、軟體化,他們開發出了智慧恆溫器、煙霧探測器這樣的精小而創新的產品,可以讓使用者隨時掌握家中情況。而谷歌收購Nest之後,很可能會把其API開放給開發者,讓開發者可利用Nest的突變規劃表及演算法,將其他智慧家電產品和Nest產品連線在一起,進而實現對空調、冰箱、檯燈、風扇等各式各樣產品的智慧化控制。

我們想象一下,未來所有的家電終端,都會通過無線網路互聯互通,使用者動動手指,就能實現對這些電器隨心所欲的控制。對家電製造商來說,這場革命就在眼前。事實上,張瑞敏早在幾年前就看到了這個趨勢,並且一直在用網際網路的方法論來改造海爾的生產和管理方式。

在本屆CES展會上,海爾展出了互動式冰箱“朗度”、最薄4mm曲面OLED電視、蘋果MFi技術天樽空調等。其中,天樽空調首次獲蘋果MFi技術授權,成功實現手機智慧終端操控空調,可以說海爾在智慧家電體驗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海爾看到智慧家電的廣闊前景並不意味著勝利,聯想、華為早在幾年前也認同智慧手機的前景,但為什麼捷足先登的是小米?雷軍在闡述小米成功的原因時說,小米實踐的是“去中心化、使用者至上、極致、民主、免費”的思想。這意味著把網際網路做產品的邏輯貫徹到了手機生產和銷售的全部流程中。小米和樂視的“期貨”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定製模式,商家給出一套“頂配”、價效比最好的產品方案,按照使用者預約的數量定量生產,這樣就避免了庫存積壓。而產品售出之後也不代表交易的結束,恰恰相反,生意才剛剛開始。使用者可以針對系統、應用提出改進建議,商家負責不斷優化。在這個過程中,近乎免費的硬體只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商家後續的盈利要靠基於硬體的平臺來實現。

“我對網際網路的關注最早開始於20xx年、20xx年。感覺企業要麼觸網,要麼死亡。”張瑞敏說。為此,他在海爾內部實行了一系列措施,以使海爾具備“網際網路基因”。

張瑞敏做的第一件事,是把8萬多人的大企業變成20xx多個自組織(自主經營體)。“傳

統上講的企業領導力,或者說領導力背後所代表的那種統一的企業戰略和文化,被分散在許多小組織裡。”張瑞敏說,“傳統企業就是靠領導來協調,協調到最後,可能就是妥協。”而這種妥協一般情況下都會傷害到使用者的利益。

為此,張瑞敏把過去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變成了“倒三角”結構。比如開發一個新產品,過去是領導拍板決定,現在則要根據一線使用者的需求來設計。張瑞敏要把海爾變成一個平臺型企業,20xx多個自組織按照市場的需求提出產品方案,從海爾這個平臺上獲取技術、資金等資源,快速生產,配置需求。

“我們的探索花了很多年時間,正式提出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是在20xx年9月,到現在做了八年,仍在繼續探索。這一模式幾乎把企業整個組織全部顛覆了。現在海爾的組織是一個網狀組織。”張瑞敏說。

不過,在與IBM前董事長郭士納的交談中,張瑞敏的倒三角設想受到了質疑。郭士納認為:第一,一線經理變成自主經營體,經營團隊就會產生一些問題,市場上一些新的機會就不會關注了,只會關注他對的客戶,這樣會喪失很多新的機會。第二,一線經理團隊對著客戶,身後的資源不能及時提供給他,他要回過身來找資源,對客戶的關注下降了。

張瑞敏想通過制度建設和流程改革來完善自己的“未來海爾”規劃,他認為自己是在按照網際網路的思維來經營企業。但這些前衛的觀念看起來與當下格格不入。網際網路大軍的鐵蹄踏入智慧家電領域,駐紮到海爾城外,相信不會太久了。到時候,倘若張瑞敏還沉浸在“未來工廠”的美夢中,結局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