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初中二年級元宵節作文

初中二年級元宵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篇一:

初中二年級元宵節作文

夜幕悄悄降臨,路燈一盞一盞陸續亮了起來。馬路上的車流、路燈的光芒、霓虹燈的閃爍,匯成了燈的海洋。在我們小區的廣場上,人們陸續聚攏來,參加居委會舉辦的“和諧社會、歡樂元宵”的聯歡會。活動還沒開始,那充滿活力的音樂就響了起來。人們有的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有的正在進行最後的練習,有的三五成羣一起跑到街道上的燈籠下猜燈謎……那場面,別提有多熱鬧了。

要說我最喜歡的節目,那當然是可以鍛鍊大腦的遊戲——猜燈謎了。一拿到答題紙,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大街上琢磨去了。就在我銘思苦想的時候,我看見有兩個人正拿着一張皺巴巴的紙抄着什麼。原來,她們從下午就開始猜燈謎了,這會正把她們猜出的答案抄在答題紙上呢!於是我就問她們借來了紙,打算作弊。我可是屬於無奈之舉,因爲好多燈籠裏的紙都被別人拿走了,剩下的可是難上加難的啊!咦,“家中又添一口”好象不是“旦”吧。我靈機一動,想出來了。“家中又添一口”是“豪”!你看,點和“家”下面半部分的中間添上“一”和“口”,不就是“豪”嗎?我趕緊把答案告訴了她們。嘻嘻,自己猜出答案,感覺就是不一樣!把答案寫上後,就要去拿獎品拉。啊?這就是獎品?我真要暈了!你猜猜是什麼?包你一輩子猜不出來!獎品居然是——牙膏和牙刷!好玩吧?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的興致可是絲毫未減。在這個平凡的晚上,我們收穫了不平凡的快樂。

 篇二: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爲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執佑《惹蟮梅鴟ü槔矗?樸《饒?韌庸?糠暾?率?澹??讜萍?把齜鶘嶗??遣畏鸕募?樟汲健:好韉畚?撕胙鋟鴟ǎ?鋁鈁?率?逡乖詮?瀉退略?ldquo;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爲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爲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歐陽修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衆裏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爲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