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老規矩作文範文800字(精選10篇)

老規矩作文範文800字(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老規矩作文範文8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規矩作文範文800字(精選10篇)

  老規矩作文1

凡是老規矩一定不知道是誰制定的,也不知哪年哪月傳下來的,老規矩就是老規矩,不一定有道理卻一直存在着,而且是頑固地存在着,一代又一代地糾正着子孫們的行爲。

我記得小時候挨的叱責大部分都是因爲不規矩了,比如見人不叫了,見人不叫被大人認爲是最沒規矩的表現,所以我的記憶裏總是被母親拉着叔叔阿姨大爺大媽爺爺奶奶地一通叫,稍有遲疑就可挨說。但男孩子長到十五六歲時,看見二十郎當歲的小夥子有點兒叫不出口,我小時候在軍營長大,遍地都是剛剛當兵的“解放軍叔叔”,凡是穿軍裝的我就得叫叔叔,許多時候叫得我內心鬱悶。

可母親說,這是規矩。自古就是這樣,人有輩份,不論歲數大小。這是在城市,還是在部隊,如果在老家,比你歲數小的備不住還是長輩呢!我想想也是,祖父,父親,我都是長子,心裏感覺大,實際輩份小,過去有句俏皮話,別看蘿蔔小,卻長在背兒(輩兒)上,說得就是這層微妙關係。

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太快,許多東西不經意間就丟了,丟了還往往不知。加之這個世界像決了堤的圍堰,沉渣泛起,魚龍混雜,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沒那麼容易。我們處於社會裂變的節點上,好壞優劣善惡往往都是共同而生,保持住好的不容易,增加些惡習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實。古人說,積善似壘土,縱惡如彎弓。積累善行如用鍬壘土,一點一滴進行,形成的大山纔會日久天長;而縱容惡行如同弦上之箭,思想稍稍放鬆一下,惡就是離弦之箭,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規矩得老,這“老”是時間的檢驗,這“老”是文化的磨合,這“老”是自然法則淘汰留下的結果。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民族過去的規矩一定很老,老到無從追根溯源。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孟子告誡說,魯班雖爲好木匠,沒有尺子和圓規也沒有辦法畫出方形和圓形,也就做不出好作品。繼而我想,今天隨處可見的這麼多的好傢俱,它們的存在並不因爲是採用了良材,而是緣於曲尺和圓規最初制定了規矩。

  老規矩作文2

是“坐如鐘,行如風”的準則,還是“中原傳世,勤儉持家”的信條?老規矩如同一本泛黃的舊書,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不斷汲取精華,任昔日亂世無道,或今朝道德滑坡,定不失其本色,歷久彌新。

是該重拾老規矩了。

重拾老規矩,便是重拾做人的準則。

當經濟高速發展,GDP不斷增長,在龐大的的數字背後,我們發現,人心越來越冷,人情越來越淡,道德底線一次次被挑戰,也丟得太多。重拾老規矩,便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找到做人的基本準則和道德底線。若是記得“以誠相待,以理服人”,便不會有醫患關係的劍拔弩張,若是記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便不會有地鐵裏幾乎原始的打鬥,若是記得“助人爲樂,與人爲善”,便不會有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全民討論……`是的,在當下暴露出的種種社會問題,我們發現在曾不削一顧的老規矩中均可得以解釋,重拾老規矩,是社會的需求,歷史的必然。

重拾老規矩,便是傳承篤定的信條。

“今生不欠來生債,新年不欠舊年薪”,在那個風雪飄揚的除夕夜,“信義兄弟”在雪地裏接力送薪,讓農民工過年的故事至今感動着我們。誠如孫東林所言,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然而,正是這份堅守着祖輩老規矩的執着與篤定觸動了社會的良知。“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這樣薪火相傳的古老信條如同一泓來自歷史深處的清泉,流熄人們心中浮躁迷惘的火,用至誠至真的聲音呼喚着道德血液的歸來。重拾老規矩,更要用行動來傳承,發揚。

重拾老規矩,便是守護民族的魂魄。

“忠,義,禮,智,信”這一個個厚重的大字,溯水而上,逆風而行,它們早已是深深融鑄在我們華夏兒女的骨血中,深刻如斯,不容毀滅,於是你,我們看到易勤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我們看到教師,書記接力當人質的浩然正氣,我們看到了柺杖信使一步步的泥濘,只爲堅守父輩的老規矩。老規矩,如同北京城郊的古城牆,守護一輩輩國人的精神家園,重拾老規矩,便是將一塊塊古磚拭去塵埃,重新壘砌。

從這層面來說,老規矩更像一種文化的約束力,他一次次數訴說着人們的內心,併成爲一個民族爲之驕傲的信仰。

是該重拾來規矩了!

  老規矩作文3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規矩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鞭策着我,幫助着我,指引着我養成好習慣,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所謂老規矩,就是世代流傳下來的做法,每一個人都要做到,並將它發揚光大。我家的老規矩數不勝數,爺爺奶奶教我誠實守信,爸爸媽媽告訴我文明用餐,但是最令我銘記於心的是做人要踏實勤奮。

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班裏的同學張口閉口都在講手機,我也深深地迷上了手機,和同學們一起放肆地玩。漸漸地,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做作業的時間變少了,我心想:反正我學習成績好,不用擔心。可我媽媽卻彷彿長了一雙火眼金睛,精明得很,輕而易舉地就發現了我“作案”的蛛絲馬跡。

就像好東西吃多了會上癮一般,不良的習慣開始向我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襲擊”,我左右爲難,原本堅定的信念開始動搖。可看着身邊的同學一天到晚抱着手機,爲了多看一會兒手機,我把字得龍飛鳳舞,作業馬馬虎虎地應付,只有別人看到時,才認認真真地對待。我媽媽見我如此沉迷其中,便不得不要親自出馬,幫我改掉壞習慣。媽媽拉着我的手,臉上的表情捉摸不透,說:“孩子,難道你忘了我們的家規是什麼了嗎?是勤奮踏實啊!”我看着媽媽堅定的眼神,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垂下了頭。

“你現在該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勤勤奮奮地學習,不要去做其他不該做的事。不要以爲你這樣馬馬虎虎地寫作業能瞞過家長,最終害的是自己。不管別人看不看得見,只有腳踏實地地勤奮努力去做事,才能取得成功。”我的心像揣了一隻兔子般不安分,但又像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般決定做一個踏實的人。

那已是二年級的事情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它對我來說就是黑夜中的一盞燈,把我重新帶到正確的方向。現在,我們班一次又一次掀起玩手機的熱潮,許多同學都深陷其中,總是笑容如花地捧着手機,但我堅定地遠離手機,踏踏實實地學習,用辛勤的汗水換來成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明白,是規矩鞭策着我走向成功;我明白,是規矩爲我養成良好的品質;我明白,少了一個規矩,就少了我一個好習慣,也就沒有今天的我。

  老規矩作文4

對於一個美食愛好者,我最喜歡的一平方米,當然就是飯桌啦。

無論在家或是下館子,飯桌那一平方米便都是我的世界,讓我和我的小肚腩都無法自拔。那小小的一平方米中,不僅承載了我的一日三餐,更是我精神上的放鬆的地方。所以,仔細數數飯桌上的那些讓我忍俊不禁或是有所深思的事兒,實在是值得細數一二。

記得一次春節的家族聚會,大家歡笑一堂。媽媽做了一大桌子美味佳餚,饞的我實在是“飛流口水三千尺”啊!一喊吃飯,我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向飯桌,如同餓虎撲食一般,在飯桌上,更是毫不客氣,龍捲風席捲一般,一聲特別響又很長,特別舒服的“嗝~”是我結束的標籤。

當時,我沉醉美食,完全沒有注意到爸媽的臉有點黑。回到自己家後,爸媽嚴肅地跟我談了話,“不要把菜翻來覆去!”“夾到什麼就吃什麼!”“別人在夾菜,不可以轉盤子!”“不可把自己喜歡吃的,吃了大半盤,別人也愛吃!”我這才知道我當時的形象實在是有點不太好。

後來,每次聚餐前,爸媽都要再三叮囑我,注意自己的吃相。比如:“必須把第一筷和最後一筷留給客人”等等諸如此類的用餐禮儀。那時的我哪懂這些,只是看着爸媽嚴肅的神情,我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飯桌上,每當菜一上來,我就抑制不住來一筷子的衝動,只是,爸爸就用犀利而帶着殺氣的眼神看着我,嚇得我連忙放下筷子,將菜轉到客人面前,這樣老爸纔對我默默點了點頭。哎,我太難了。

現在長大了,和媽媽一起到廈門讀書。媽媽工作很忙,爸爸說“你再也不可以象大爺一樣坐着等吃,回家後要準備炒菜,吃了飯要洗碗。”。現在,我做到了,我也知道的要吃好一餐飯,其中有很多煩瑣的事要做。原來,做飯時要考慮一家人分別愛吃什麼是件很麻煩的事,做完飯後洗碗時要把油膩洗乾淨並不好受。小小的飯桌,其實就是一家人相互的照顧和體諒,我再也不會在飯桌上隨意地嫌棄這道菜不好吃,那道菜太鹹了。

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個人的吃飯的形象就能代表這個人的性格,素質乃至家教,飯桌上的規則同時也是做人的規則。在這小小的一平方米內,我學到了一個人該具有的品質與禮儀,而這也要薪火相傳。

老祖宗的規矩,我們不能丟。

  老規矩作文5

規矩,是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規矩,是國家得以平穩發展的保障;規矩,是人民能夠安定生活的基石。規矩對社會、國家和個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規矩的過時阻礙科技的進步。

在十幾世紀的歐洲,大家都認爲先賢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理論正確無誤時,一個勇敢的科學鬥士站了出來,用精確的實驗推翻了這一過時的“規矩”。這個人是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實驗和理想斜面實驗的有力證據下,這個過時、錯誤的“規矩”最終得到推翻,重新建立起一套正確的理論和規範。規矩的過時和錯誤給世界的科技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又如前蘇聯的例子,規矩和模式的僵化。過時,給社會、國家和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因此,過時的規矩一旦不被推翻,社會受到的影響便十分巨大。

沒有了規矩,社會將失去平衡。

近日,某省內一家家樂福超市中發生了一嚴重的踩踏人致死的事故,造成了三死十幾傷的嚴重後果。這起事故是商家模式國家規定的規範,舉行限時優惠活動而引起的。這正是“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顯示寫照吧!如果每個人都漠視社會的道德規範,國家的法律規範,規矩二字便會從世界上消失,世界也可能因此不復存在了。正如社會上的一些“不規矩”的行伍,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生活沒有了規矩,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規矩的遵守使人成功。

拿破倫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但可能因爲一個人輸掉整場的戰爭。”拿破倫曾經在歐洲大陸上稱霸一方,成爲歐洲上名符其實的霸主。他認爲,自己能夠成就一番事業,靠的並不是他的聰明才智。而是他啊在通令軍隊上嚴明的紀律。也正是這嚴明的紀律,使他走上了歐洲的巔峯,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最終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倫的指揮得當,眼看要拿下最後的勝利,就在勝利前的瞬間,因爲軍紀不嚴,援兵的延遲而功敗垂敗可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規矩是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規矩是火,它能照明前進的道路,不遵守時也能把人燒傷。

讓大家懂規矩,遵守歸軍,共同創造和諧社會。

  老規矩作文6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是很多長輩經常對小輩說的話,可是時代在進步,幾百年前流傳下來的那一套又真的能處處行得通嗎?

我還記得我曾在瀏覽器上看到的一則新聞:英國凱特王妃在誕下夏洛特公主之後,穿着黃色碎花不及膝蓋的短裙,蹬着幾公分的高跟鞋和威廉王子出現在醫院門口,臉上帶着得體的笑容,微風輕輕拂過凌亂了凱特王妃的髮絲,媒體的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幕。

消息到了中國,中國的網友卻不淡定了,有說凱特王妃不懂坐月子,保養身體的,有說中國的產婦應該向凱特王妃學習的,長時間躺在牀上更不利於產婦的恢復。網友各持己見,讓我想到了我看到過的另一則新聞。事情發生在中國的某市,同樣也是剛生產了不久的產婦,但是她在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不能洗澡,總之不能受到一絲一毫的冷氣,小寶寶也是一樣,最終的結果是網上出現了一則名爲“爲坐月子,產婦嬰兒雙雙中暑死亡”的令人驚駭的新聞。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我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覺得不可思議,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等我接受了這個事實,內心只剩下了惋惜,多麼可愛的寶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很高興他的到來的吧!他還沒有好好的看過這個世界,只希望在天堂你和媽媽能好好的,世上也再也沒有這樣的事發生!

這則新聞成了熱點,頭條,底下是上千的評論。有的網友言辭過於激烈,評論道:這樣的婆婆就該去死,害死了兩條人命。仗着自己的“經驗”,倚老賣老!有的說這位產婦太蠢,接受了這麼多教育,還是被家裏的老人牽着鼻子走,不懂反駁。

兩相對比之下,值得我們深思。難得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真的不管用了嗎?外國人的東西就真的是對的嗎?即使他們的方法是對的,但是又真的適合我們中國人嗎?

我覺得我們都需要冷靜,理智地面對,老祖宗流傳了幾千年的東西,實在是不能完全否定,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們現代人引以爲傲的東西,對於外來文化,我們要吸取一切先進的,優秀的外來文化,在時代的潮流中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名族之林。

  老規矩作文7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個勇士。”這句話出自我們的民族魂——魯迅先生。

爲什麼這句話這麼出名?很簡單,它闡述了我們對勇士的定義,而勇士,就是是革命精神的富有者。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富有者有很多,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革命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使得我們得以不斷地進步,就是政治哲學所說的辯證否定觀——不斷地否定自己,然後使自己進步。也正式這種人人皆有的行爲,纔有了我們當今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

可老一輩的人卻經常說:“你們孩子啊,就是叛逆,不懂規矩。”類似的責備語。我們晚輩或許出於孝道,或許出去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大多都會坦然接受。可我們真的不懂規矩嗎?並不是,正是因爲我們認爲以前的規矩不符合現在的情況或者條件,我們才按自己所說的做。不然我們爲什麼要廢力氣去不遵守規矩,而不是老老實實地遵守規矩呢?這正是我們創新精神的體現,是革命的血液!

革命的歷史也悠遠而長,可成功的確實是寥寥無幾,但是總得有人去試吧?事實上,魯迅的完整名言是這樣的:“既然像螃蟹這樣的東西,人們都很愛吃,那麼蜘蛛也一定有人吃過,只不過後來知道不好吃纔不吃了,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個勇士。”而這裏的“吃蜘蛛者”,正是失敗革命的人,他也不會被人們銘記爲勇士。因此,創新革命警示不一定是好的,也可以說,好的佔少數,但總得有人去吃蜘蛛吧?

當老規矩遇上革命精神,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而我們的本質,也經常會遭到質疑,可是最後的最後,我們都會發現自己以前所堅信的東西都有可能會被新事物推翻。我們在其中,應保護老規矩中符合當下條件的部分,用革命的思想取代這些規矩中不合理的部分,就比如女子古時要裹腳,秦朝的酷刑,六十年代的文革就應該廢除,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不屈的精神就應該被傳承。

與我平時生活在一起的同學,是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我們強調創新思維,我們學習先進的知識,我們學習先進的思想。可我們也無時無刻不遵循老規矩:我們尊師重教,我們懂得禮儀,我們懂得孝順。因此,我們的現在就是最好的我們,我們是老規矩與革命精神的結合體。老規矩與革命精神事實上沒有絕對的矛盾,相對的認識。

  老規矩作文8

在記憶中,老規矩都來自祖輩口中:“出門要給長輩打招呼”“勤儉持家是美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小時候,常常覺得這無數的老規矩像潮水般將我包圍,我只好一步步退回屋中,摔上房門,自以爲這一道木門能阻隔那喋喋不休的進攻。

隨着幾次搬家,搬離了祖父母,也搬離了那些曾經充斥耳根的跟不上時代的老規矩。近來看到網上流行起對老規矩的總結,那些看似應該放進博物館的陳詞濫調,卻在突然間充滿活力,活蹦亂跳地回到人們的談天閒聊裏。驀然發現,那些老規矩背後存在一股力量,這力量影響了你的生活習慣,標定了你的思想來源。

有一種禮貌,叫打招呼。“出門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對此我們習以爲常,視其爲最基本的修養素質,下意識地判斷不打招呼的孩子是不夠禮貌的,甚而對其家庭教育有所質疑。這便是老規矩,它影響着你的價值判斷,你的社會觀念,你的處世哲學。而這種力量弱以時間爲軸,可以上溯至你的父輩、祖輩、曾祖輩,可謂“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世世代代言傳身教,流傳不息;若以空間爲界,它又影響着趙家、錢家、孫家、李家,影響着北京人、山東人、湖南人、廣東人……“老規矩”以其本源性的力量貫穿了家庭、家族、民族的歷史,自始至終地影響了生於這片土地的每一個人。

同樣,我們更習慣於聽到的是“叔叔好”“爺爺好”這類輩分上的打招呼,而對西方直呼其名式的問好方式則大感不當,直呼其名那是對長者的大不敬。問好方式本身並無過錯,究其本源,“尊稱”背後所承載的,是沉甸甸的中國傳統文化,注重長幼尊卑,講究等級秩序,地域性的文化倫理,無聲無息中滲透在生活角落中,映射在“老規矩”的影子裏,標定了文化根的脈絡。

講究“勤儉持家是美德”,所以反對透支消費;在意“笑不露齒”,所以反感女孩子毫不遮掩的大笑;倡導“別讓小事毀了和氣”,所以困惑西方人動不動就上法院……這便是老規矩的力量,如涓涓細流卻綿綿無盡,溫柔地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着你。其實,老規矩永遠不會脫離時代,他們悄無聲息地潛藏於時代道德之中。

沒有老規矩,也許我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尋不着文化的根……

  老規矩作文9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我一直覺得這裏的一個“敲”字用得甚妙。每當讀到此處,我便總能想起棋子落在棋盤上,伴着清脆的“啪”的一聲,以及那句刻在我腦海中的“呵呵,老規矩”。

學期剛開始,這句“呵呵,老規矩”便時常在我的耳邊響起,就連規則還沒有了解完全時,那個微胖的和藹的老人便開始教我們正確的落子方法:首先,要坐直、坐正;然後,中指在上,食指在下,夾牢一顆棋子放在棋盤上,中指半按半滑,一定要聽到“啪”的一聲乾脆的聲響。“身正、音正”,這就是他對我們的要求。而每每我們問及原因時,他總道“呵呵,老規矩了”。

想來那時還是年幼,並不明白這規矩的意義。於是也常常忘記遵守。拿着棋子,形勢有利時便在棋盤上狠狠地拍得“乒乓”作響,令周圍的棋子都微微一跳;形勢不利時便不及拿穩就匆匆放下,“啪嗒”一聲。每當看到如此,他便讓我把棋子拿起來,坐好,重新以最正確的姿勢把棋子落下。“這是老規矩,懂嗎!”這時的他,面孔總是板着的。

儘管如此,我依然從未懂得這規矩的涵義,不過倒是養成了“身正”與“音正”的習慣。不久之後,我轉到另一家棋院學棋,不久,又是另一家??隨着棋力漸漸增長,遇到的對手也漸漸增多。有意無意觀察他們,發現盤上積極的人多喜歡落子用力,發出激烈、較響的聲音;穩重的人多落子緩慢,發出簡短、堅定的聲音。難道這就是“規矩”的內涵?

隨着下了一盤又一盤,我漸漸醒悟,劃分的標準似乎不在輕重緩急,還是那兩個詞:身正、音正。一個把頭埋在棋盤上的落子聲急的人必定急躁,而一個幾乎躺在椅子裏,落子聲拖沓的必然步調緩慢。

“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身與聲有關輕重緩急,又無關於輕重緩急,到底還是“心正”。“心正”則“身正”、“音正”,心是正的,人是正的,什麼音都是正音,什麼形都是正形。

於是,我依然喜歡在佈局時把棋落得“啪”“啪”作響,看戰局在方寸間展開,在中盤對殺中穩穩落下那決定性的一步,在收官時輕柔地將邊邊角角收入懷中。

那天路過樓下的小棋館,裏面的老師在教學生們落子,我聽見有的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問到原因。

“呵呵,老規矩了,你們一定要時時記得啊!”

  老規矩作文10

年輕,充滿活力,充滿着希望,有着自己獨特的想法,不喜歡被約束,總感覺身上被鎖上了鎖鏈,就想掙脫,時代在進步,思想也在進步,但從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還是沒有變,當老規矩遇上不想被約束的年輕人又會發生什麼?

在飯桌上,老規矩講究左手端碗,右手執筷,吃飯時就要規規矩矩的坐在飯桌上,不能端着碗到處跑,吃飯不要玩手機,看電視,長輩沒坐下小孩子不可以先吃等等許多規矩,而年輕人,在吃飯是,喜歡刷刷朋友圈,在吃飯前先拍個照,上傳朋友圈先炫耀一下,不然吃完發現沒拍照就感覺這頓飯“白吃”了,遇上喜歡的電視劇正在播出,也會端着個碗移到電視機前一邊吃飯一邊看,每當這個時候,父母長輩總會開口說教兩句。

在生活中,以前的女子講究“笑不露齒”,女子要文靜,淑女,而現在的年輕人,微笑時露出潔白的牙齒,有時甚至哈哈大笑,怎麼放肆就怎麼笑。從小被父母教導,要站就要有站的樣子,坐就要有坐的樣子,“坐如鐘,立如鬆”就要有精氣神,而年輕人,怎麼舒服怎麼坐,在家橫躺在沙發上,每當這個時候,父母長輩又會開口說教兩句。

那父母長輩到底說教什麼呢?無非就是一些語重心長的話,告訴我們一些做人遇事的道理,哪些不能做,哪些事情應該做等等。

但是,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工作學習上,按照老規矩來做事的話,一板一眼,順理成章,沒有年輕一代人的創新,那大概就沒用現在這種高科技的時代了,時代在進步,思想也在進步,按照老式做法的話就很難成功了,年輕人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能夠放手大膽的去做,有着大膽創新的精神,而按老式的規矩來的話就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了!

當老規矩遇上了年輕人,有碰撞,有火花,有互斥,也有融合,也有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並不是完美的羣體,老規矩有老規矩的好,能規範年輕人的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習慣,在生活中不馬虎,食不言寢不語等等。年輕人也有年輕人的優點,年輕人愛拼,愛動,有活力,有創造力,儘管是這樣,也有缺點,缺點與優點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未來。當老規矩遇上年輕人,只有互相融合,互相讓步,讓各自的優點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新的能爲社會做出貢獻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