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憶高一作文示例

憶高一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憶高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憶高一作文

憶高一作文1

一份牽念一份執着,在那個地方遙遠的你,還好嗎?我這邊已經漫天飛雪,你那裏呢?是否四季常青,山水如畫?我想,你一定過得比我好,那麼心裏就會盪漾起無限的溫馨,緊接着,甜蜜,昇華,···

還在感嘆那個冬季,還在回憶那個年少,即使伸開手指觸碰到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孤寂,我也願意,因爲我知道,你是我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這已經足以。

你的臉龐悄然的爬上我的心房,時光匆匆,我永遠的追趕不上你的步伐,不管我多麼的拼命,可最後,我總是苦笑着認命了,因爲,不屬於我的東西終究不屬於我,再怎麼努力它都不是我的,你也如此吧。可總感覺最後的苦澀匯成了一條小河,這條小河的名字,叫做不甘心。

多年過去了,你的笑容是否依然明媚如春?或許時間送給你的是更多的滄桑吧,可我還是願意相信你還在原點守護,就如你所說的,我這個人最大缺點就是喜歡自欺欺人,到頭來弄得一身傷,都這麼大了,一點都不成熟·····可是你不知道,這樣我會有多麼的快樂······

時光的變遷流走了我們所有的精彩,陪伴着我的只剩下你送給我的一對瓷娃娃,看他們有多幸福啊,既然今生已經這樣,那麼來生我們可不可以就做一對瓷娃娃呢,就那樣,不理會人生的走走停停,不理會世俗的眼光,就那樣勇敢的相依相偎········可我知道,我們之間有太遙遠的距離,不敢奢望太多,因爲我知道所有美好的夢下面都是萬丈深淵,好在,我還清醒着········

夜幕攤開了我所有的記憶,我才發現,原來你一直都在,在我的心裏,在我的心的最深處,淚就這樣牽連不斷的留下來,既感嘆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曾經,也傷感我們再也不會見到。可是那又怎樣呢?太陽依舊朝升暮落,花朵依然春開秋謝。離開了誰和誰,這個地球永遠都不會不轉。新的生活還是要開始,什麼都不會有改變。不如把你放到我所能創造的最幸福的地方,作爲我生活的動力,作爲我受傷時最溫暖的港灣········

多少的情感,多少的經歷,最後都凝成了一句發自內心的:‘謝謝’

憶高一作文2

十歲以前,我沒有穿過其它的鞋子,唯一穿的的就是母親做的布鞋。十歲以後,穿的最多的鞋子還是母親做的布鞋,那種白毛邊的千層底布鞋。

我的母親,針線茶飯在方圓數裏有口皆碑,聲名遠播。

母親身體羸弱,一生疾病纏身,可是爲了她的七個兒女,不僅白天沒有閒過,打我記事起,就連晚上也沒有睡過一回囫圇覺。操持家務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母親身體多病,只能參加生產隊的一些輕便活,譬如曬糧食種子,拔藥苗地裏的草之類的。勞作一天,只能得到半個勞力的五分工。忙罷了外面的忙家裏的,最累母親的莫過於給我們做鞋子和反覆縫補衣服了。

我們少小的時候,幾乎全靠穿布鞋,球鞋之類的一直到上了中學之後才偶爾有一兩雙那種很價廉的黃球鞋穿。做布鞋要抹褙子,抹褙子要有爛破布,我們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到短的不能穿了再由小的穿,到小的不能穿了的時候,已經徹底的朽爛了,好在那時候我們穿的衣服全是麻布,雖然朽爛,但是數層疊加在一起,還是可是做鞋底的。每年的夏天,母親都要趁雨天閒暇的時間,拆選好一大堆爛破布,卸下窗扇子,把打好的洋麥面和黃面的糨子塗抹在一塊破布上,覆上一層破布再塗抹糨子,如此反覆,直到母親覺着厚度適中了纔算是抹好了一張褙子。抹好的褙子被母親貼在外面背陰的牆上,避免太陽暴曬,直到褙子被陰乾,由原先的軟塌塌的變得硬扎扎的了,就從牆上扯下來壓在席子下面壓瓷實到做鞋的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我們兄弟姊妹七個,尤其是我們兄弟四個,好動頑劣,一雙新布鞋兩個月穿不出頭就爛了,不是踢開了前面露出了“大舅”(腳大拇指),就是斜踢順尥,掙爛了鞋幫子,最嚴重的就是走路靸拉,鞋底後跟磨透了,成了一雙自怨自艾的“眼睛”。

爲了給我們做鞋子,母親每個晚上都要忙碌到深夜,因爲我給母親負責端煤油燈照亮,所以見證了母親每一個晚上的辛勞。做布鞋最費時費事的就是納鞋底了,半寸多厚的褙子剪成的鞋底,母親要用麻繩一針一針地往過納,先要用錐子鑽眼,再把穿了麻繩的大針鑽過去。每納一針,母親要用頂針把那枚粗長的大針頂過去,還要用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挽着繩子拽緊,那三個指頭被繩子勒出了深深的痕印,幾乎快被要勒斷似的,看得我心裏一陣一陣的抽搐。爲了我們的腳少受些磨難,母親每個晚上要納完一隻鞋底才睡,那時候,往往是別人一覺睡醒的半夜了。日積月累的勞累,導致母親的視力急劇下降,起先我只是端煤油燈給母親照亮,後來還要幫助母親穿針引線,昏暗的煤油燈嚴重的影響了母親的視力。看着母親頭上凌亂的白髮和細密的汗珠,我心疼地用手輕輕地拭去,母親擡起頭,慈祥的看着我:“娃,咱窮人唸書不容易,你要爭氣啊!”

爲了消除我的瞌睡,母親一邊做鞋子一邊給我講一些古今,大多是因果報應,行俠仗義之類的故事。至今我還清晰地記憶着這些樸素直白的故事,母親可能不知道,她在一針一線做鞋子的同時,完成了對我的最初啓蒙。我樸素的愛憎觀,簡單的善惡理念都是得益於母親的灌輸和滲透,她在有意無意之間,對我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母親鞝鞋子的時間多選在雨天,因爲晚上的光線太暗,母親的眼睛已經不能在晚上做太細密的針線活了。鞋子還沒鞝好,穿鞋的已經在旁邊急不可耐地等待着了。隨着我們的長大,母親爲我們做鞋子越來越累了,早先一個晚上可以納好一隻鞋底,後來兩個晚上才能納好一隻鞋底。儘管如此,母親總是盡力及時地給我們換上新鞋,靸拉沒後跟鞋子的日子並不多。我們的新鞋多是鬆緊布黑條絨鞋面,三個妹妹的新鞋是紅條絨或者綠條絨鞋面,上面還要繡上三兩朵花點綴。剛做成的新鞋夾腳,要用楦頭楦上一半天才能穿。在新鞋子裏面塞上爛破布,再把楦頭裝進去,打上木楔子,如此以來就把新鞋撐開了,這樣楦上一半天就楦開了,穿上就不會夾腳了。

每年一進入臘月時節,母親的忙碌就更加於往日,白天忙着拆洗被褥,蒸饃饃焯乾菜,忙着籌備過年,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專心地給我們做過年的新鞋子。滴水成冰的關山冬夜,一盞昏黃的煤油燈下,一個是昏昏欲睡的我,一個是徹夜不能眠的母親,有時候母親實在睏乏的不行了,就和衣而眠,打個盹,好在天亮前做完手裏的針線活。無論如何,每年臘月三十的中午,我們七個人都會穿上自己的新布鞋,那適中的樣子,細密的針腳,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贏得了不少的嘖嘖讚歎。爲了我們的歡心,母親的雙手落下了終身的病根,在日後的歲月裏,每到陰雨天或者季節變換,她的雙手都既疼又癢,十分痛苦,吃藥又不見明顯效果。

因爲母親的手巧,每年有不少的鄰居和親戚,專門到家裏來向母親討鞋樣子。村子裏誰家有了碎娃娃,滿月的時候準能得到母親給做的一雙虎頭鞋,憨樸的造型,惹得來客愛不釋手。每年十冬臘月的農閒時節,我家的炕上時常擠滿了跟母親學做鞋子或是前來要鞋樣子的婆娘、媳婦和女子。

到我上了中學之後,母親從親戚家要了些羊毛,給我做了一雙羊毛窩窩,坐在五間教室裏,別的同學被凍得哆哆嗦嗦,腳都落下了凍腫的病根,唯獨我的腳熱乎乎的沒有被凍着,那雙羊毛窩窩,是我穿過的最暖和的棉鞋。到我升入高一那年,從家裏到學校是盈尺的積雪,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凍成冰疙瘩的窩窩靠在教室裏的土火爐上烘烤,可是第二天早上到教室裏一看,一隻窩窩被燒掉了,爲此我嚎啕大哭,害的班主任老師哄勸了我一節課。

已經有快二十年沒有穿過真正的千層底白毛邊布鞋了。看着別人穿一雙毛邊新布鞋,不由我想起母親做的布鞋來,可是母親已經逝去七年時間了,那種合腳養腳、舒適、針腳細密的布鞋,只能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憶高一作文3

木門上,時光刻上了道道淺溝,風中的老房,陌生又熟悉。

——題記

指尖劃過木門,傳來不舒服的粗糙,我凝視那一條條溝壑,莫名的想起外公,想起他那粗糙的手掌,是不是也如同這樣呢?

跨進久別多年的老屋,一轉身,習慣性將世界拒之門外,忽然看見門後的牆壁上,斑斑駁駁的,我湊上前,原來是我幼時的2個好友的姓名。依稀記起前幾年回家時,在路上遇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女孩兒,我望着她,她也望着我,嘴中那個呼之欲出的名字,終是被我嚥了回去,離村數年,物是人非,我凝視着那個純真小孩所刻的歪歪扭扭的字,竟有些“欲語淚先流”的意味。

穿過走廊,見到了熟悉的廚房,我呆呆的倚在門上,眼前彷彿冒出一幅幅圖畫:朦朦的.煙霧中,香氣撲鼻,一個矮矮的、胖胖的小孩兒,踮着腳尖,伸長了脖子,兩隻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鍋裏,口水也不爭氣地……走近竈臺邊,微微一低頭,鍋邊那寒寒的銀光就砸進了我的眼睛……我的記憶,尚還停留在那個踮着腳尖才能勉強看見鍋底的純真小孩兒身上,可時光,卻將我變成了一個“怪怪的”少女……

走出老房,步行至林邊的湖前,靜靜地坐下,望着平靜的湖面,我又記起當初,一個小女孩兒,胖胖的手心裏攥緊了硬幣,一蹦一跳地奔向那個昏暗的、散發着香氣的小店,臉上的笑意似乎都要蹦出來了。

原來的計劃是打算繞着這算是半個家鄉的小村走一圈,眼見紅日將墜,我不得不放棄,我擔心久久不歸惹母親生氣,也擔心村裏的泥土弄髒我的衣服,又擔心遇見一個熟人卻不知如何稱呼而尷尬……

回到老屋,靜靜地倚在樹前,使自己陷進時光的漩渦。

憶高一作文4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皆成憶。

縱觀歷史,幾多豪情,幾多愁思,幾多歡樂,幾多淚,卻早已似落蕊,曾經的金戈鐵馬,蒼茫大地揮灑豪情,今日早已成爲人們飯後的資談,僅此而已。

一騎敵萬人的“飛將軍”李廣,滿懷一腔熱血,戰場狂命,屢建功勳,但終究是宿命,他只是劉徹的一個棋子,一個附屬品而已,被漢帝遺棄在歷史的天空中。衛將軍戰敗,嫁禍於飛將軍,邊疆自刎,馬革裹屍終未有終,一戰負盛名。確實,無論過去是怎樣的輝煌,怎樣的問天長嘆心不甘,怎樣的英雄豪情,終究會隨着那落紅深埋於地的輪迴,成爲飯後閒人的永久的回憶。

我常常見到那些銀髮飄飄的老者,他們悠然的坐在銀杏樹下的藤椅上,寧靜的表情中透露着安詳與歡樂,我知道那是在回憶自己人生中的得意之作,但是,也有很多是不可能這樣安詳的,他們的回憶中充滿這懊惱,悔恨,在回憶中打發自己的無聊歲月。每個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經歷風雨,飽經風霜或陷入迷茫,誤入歧途,會站在那萬人中央,享受那如潮水般的掌聲,會跌入那萬丈深淵,伴隨的只有寂寞,孤冷。但,向後看,走過的痕跡快要被時間的雨水磨滅,先前,卻依舊在等你,一望無垠,又何須爲那殘花敗柳傷春暮而生活在憂鬱中。

如果你願意乘長風破萬里浪,拔劍四顧而心冰不茫然,縱使枷鎖在身又如何,縱使曾淪落又怎樣,那早已隨花開花落,流水輪迴而已成憶。

珍惜現在,從現在出發,讓回憶隨波濤而逝去,奔騰於人生的戰場。

花開花落,又逢花開,日升日落,又逢日升。回憶,終將只是回憶,不可能主宰我們的生命,卸下回憶就是我們手中的劍。一曲情歌繞山樑,一首悲歌震四方,一席美人傳佳音,少年英雄有何拘,又何拘。

憶高一作文5

總在不經意的瞬間,塵封在心底的回憶涌上心頭。那如同漩渦般的悲傷,在剎那間鋪天蓋地地襲來,令我無處可逃。

窗外有一陣陣的冷風吹過,卻絲毫涼不過一顆心。

過往·稚嫩

只聽一聲聲清脆的笑聲自槐樹下響起,一個稚嫩的身影不斷繞着槐樹奔跑。伴隨着“咯咯咯”的聲音,一朵朵淡黃色的槐花飄然自落。微風一吹,滿地清恬淡雅的味道鑽入我的鼻孔,在我心底留下甜美的記憶。“外婆,這朵小黃花好香啊!可它怎麼落下來了呢?”“傻孩子,她是被你的笑聲吸引下來的啊!每一顆槐花都是一位小精靈,她們專門來收集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的笑聲的。而你,也被她們選中了。”“真的嗎?外婆!”小小的聲音充滿了驚喜。外婆慈祥而和藹地微笑着點了點頭。我開心地在槐樹下又蹦又跳,開心地拍着手,又吹着從眼前滑落的槐花花瓣。外婆見我,微笑地坐在搖椅上擺弄着蒲扇,一陣陣涼風微拂過我的耳畔,好不涼爽。彼時,那黃白色的槐花紛飛的場景,成爲了我幼時最美的記憶。

那天·成殤

外婆走了,就那樣的走了,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甚至,我都還未來得及見她最後一面。

望着醫院那一塵不染的白色,我終於忍不住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在幼時記憶中那一幕幕難忘的回憶猶如潮水般自心底滑至眼前,似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般地砸出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心彷彿被一千隻手同時抓住,又好像有成千上萬只螞蟻在爬一般,寸寸噬心。好難過,外婆怎麼就那樣走了?她不要我這個孫女了嗎?

出門的腳步,猶如被戴上了枷鎖與桎梏一般,分外沉重。正如那句話一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的,外婆一定是不滿意於我沒有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才故意跟我開了這樣一個天大的玩笑的。一定是這樣!我秉持着這樣的信念,像瘋了一般地衝到醫院空無一人的陽臺上大喊着。“外婆,外婆你究竟在哪裏?爲什麼……爲什麼我到哪裏都找不到你……”聲音越來越小,哭聲卻越來越大。一道閃電從雲層穿過,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響徹雲霄,緊接着,豆大的雨滴接二連三地落在了我身上。我知道,那是外婆哭了。“外婆,你一定聽見我說話了……”已然分不清在臉上的是雨水還是淚水。在醫院裏一直緊繃的感情,終於如數傾述給了遠在天邊的外婆。我想回到外婆的家,看看那槐花是否已凋零成殤。

現在·懷念

外婆,你還好嗎?孫女想你了。我搖着槐樹如是說。

一樹槐花依然耀眼綻放,一地黃白色依然鮮豔芬芳,一把搖椅依然記載歲月,一切如故,只是曾經那個坐在搖椅上的人不會再回來了。

我依稀記得,外婆曾告訴我,每一朵槐花都是來自天國的小精靈。那她們,是否也可以幫我寄去思念?想着,我便從地上拾起一片槐花花瓣,輕輕地放入手心,閉上眼睛,回憶着我與外婆的曾經。那種慈祥,那段笑聲,就這樣被我記憶在這瓣槐花中。想過去那般,我輕吹着花瓣,任她飄到外婆生活的地方。我慢步走出院子,輕關上看門,將這段往事漫憶在這槐花的世界裏。是啊,有一年的槐花開了。

我忍不住輕聲吟誦着:“歲月常相似花開依舊人不復流年盡相摧。”

憶高一作文6

學校,是我們成長的“主陣地”之一。我們在這裏摸爬滾打,我們在這裏收穫知識和友情,也收穫一段青春的美好回憶。青春將如洶涌的海浪,一去不復還,而校園生活,就如這海浪中幾朵小小的浪花。現在,讓我擷取其中幾朵與你一起分享吧。

搶灘登陸戰

“你去不去問?”

“等我——”同學答道。話音未落,我早已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上講臺,開闢“第二戰場”,拿出“懸案”,請老師指點迷津。此時,老師正條分縷析:

“你看,甲以500m/s的速度,而乙。”

剛開始我們大惑不解,但老師以他高超的解題藝術,指引我們登上知識的階梯:“你看,設乙的速度爲X。”

我們頓覺“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我的腦袋還沒完全轉過彎來,就又有同學緊接着“涌”了上來。我們這麼拼命,只是爲了讓知識充實自己,鍛鍊自己的思維。我們相信,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老師,別走!”上課了,沒排上號的同學着急了。但老師還有別班的課呢!諸位也只能等待時機,再進行下一輪“登陸戰”了!

幫你沒商量

初二年伊始,我又交了一些新朋友,同時也得到了立定跳遠測試的消息。可是,我的彈跳力是那麼差勁,怎麼辦?

“你不能這麼跳!應當先屈膝,再將手順勢甩向前。你看,就像這樣——”這是放學後,我與同學們練習立定跳遠的時候,班上的體育健將翔子給我做的示範呢!

“你試試看!”翔子對我說。我賣力地揮起手,使盡“洪荒之力”,“咚!”的一聲,換來的是失望的結果:成績依然很差!這時“女漢子”急了:

“你別把手擺到後面去!你這樣,想跳遠點都很難。”

我不甘示弱,咬咬牙,又跳了一次。“哦!好!有進步。”

一連幾天,同學們都不厭其煩地教我直到夕陽下山,人影散亂之時。到了測試當天,我縱身一跳,順利地躍過了及格線。這時,他們都由衷地鼓起掌來。我的心裏竟泛起一陣無名的感動。

校園生活讓我記住一個永恆的名字——朋友。

精神伊甸園

據說學校圖書館有三萬冊藏書。的確,一進圖書館,濃濃的書香就鑽進了鼻子裏。我常愛“下館子”“掃蕩”一番:從二戰史籍到中外名著,從地理著作又到國學典籍,都有我的 “遠征戰績”。其中一本1987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就令我這個地圖迷愛不釋手,借了兩次來看還不罷休。我的知識面也在不斷擴充,漸漸地,什麼阿拉曼戰役、不列顛空戰,我如數家珍;《柏林之圍》《悲慘世界》似在眼前;抗聯戰士的生死不懼、水滸英雄的俠肝義膽,我難以忘懷。每次借書都是一次享受。我常忘情地聞着馥郁的書香,在書海中尋求精神的寄託。

往事像那東流水。高一生活已行將結束,我也長大了許多,但是,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仍讓人回味無窮,久久不能忘懷。有時它們是多麼愉快活潑,有時又是那麼凝重深長!浪花總得被海浪攜着,迴歸大海。此時此刻,展望高二的新起點,回看初中及高一校園生活這朵“浪花”,是不是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呢?

憶高一作文7

都說成長的記憶是我們一次次的脫變成長的見證,如樹的年輪,獨一無二而又深藏在內心深處。又如宇宙的銀河系。每次經歷都足以是最亮的那顆星在閃爍。點點滴滴回想起來,是心頭沾滿淚水與甜蜜的過去,是再也尋不回的絲絲遺憾,還是永遠屬於自己而又不願對人講的點點憂傷。

“鄉村是人類童年的底片”,炊煙裊裊、溪水潺潺。還記得每次魚塘清塘的時候,父親總會得不可開交,隨着太陽的暴曬,池塘裏的泥土日益龜裂。這,便成了我們玩耍的天地,翻開一塊塊龜裂的泥土,層層疊疊地往上壘,即便是在烈日炎炎上,我們依然興致高昂。壘好的土堆要用火烤,番薯用錫箔紙包好,好埋進土裏。“什麼時候纔可以吃”,“還要等多久”這些便是我們之間進行的最爲頻繁的對話。想着吃,惦記着玩,這大概使我們成長的一個小標題。

還記得,父親接到第一批訂單時,那一晚,他買了好多的菜和一瓶好酒。母親是個勤勞持家的一個人,她一如既往地說:“這個老頭子真是不會過生活。”說完,便不再多說什麼,拎着東西便轉身進了廚房。那一晚,我第一次看到父親喝酒喝得滿臉通紅。我想,在那一晚,即便操勞了一天的父親,雖然身體上很疲憊的,但精神上的充沛的。父親在那晚跟我們講了他的許多故事。他說:“爸爸,16歲就開始自己一個人打拼,什麼都沒有。你爺爺死得早,爸爸13歲的時候就開始做全家人的飯菜。你知道那時候的條件多苦啊!一年到頭有能都吃不到一塊肉??????”,“你們看看現在,比以前不知道要好多少。人窮志不能窮,沒有什麼比勞動更加讓人感到光榮的就要勤勞一點。爸爸,希望你們身體健康,好好學習,這比什麼都重要。”看着滿臉斑白的父親,殘留着幾根黑髮在哪兒隨風飄揚,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憔悴的臉龐強有力地證實了他當年有是多麼的艱辛。

還記得,當年的我們是有多麼的貪玩。烤魚什麼的便是我們最大的樂趣。一滴、兩滴“糟糕,下雨了。”我說,雨越下越大,來不及收走的魚便成了被雨水烹調的對象。雨停止了哭泣,卻淋溼了我們一身的熱情。如果,在加點調料,這大概就是我們一天的收穫——水煮魚。突然,貓咪迅速叼走一隻魚。很快,飢餓的貓咪替我們品嚐了這美味,享用完了之後,它在擺出各種矯情的姿態。母親說:“弄了半天,全是爲貓做了嫁衣;看,它再感謝你呢。”,“是啊,待會就把它煮了吃,又能吃魚又能吃貓,哈哈”,這句玩笑話,趕走了所有人臉上的陰霾,取而代之的便是一陣笑聲。

還記得,當一輪紅日磅礴,穿破層層的陰雨,咧開迷人的笑容,萬物都活躍了起來。這便是我們喜悅之際的到來。還記得,我們總在稻穀地裏,訴說着夢想,眺望着遠方的路,靜靜地躺在田裏,回想起自己已往所做的鮮爲人知的糗事,臉上便流露出了一股嫣紅。還記得,每次做錯了事,總會悄悄的做好事情才能求得母親的原諒,而每次母親都以笑容代替了要懲罰我的憤怒。還記得??????不禁感嘆一句“生活如此美好”。有時候,很奇怪自己怎麼會有如此深刻的記憶,紮根在心底地最深處,一步一步演變成一株極具生命的芽,猶如放映機,一幕一幕地接連上演,再回首時,那一塊塊記憶的碎片,如潮水般涌入腦海,連成一幅風景絕倫的畫,那便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憶高一作文8

飽含酸辛的走過十五個春秋,不再漫無目的地等候。未來的路只有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纔會有果實豐收。走過人生之久,方知處世悠悠。

歷經多少風雨,往事卻沒忘記。面對這個命題,也免不了回憶。

兒時可以算得上最美好的回憶,童年是在故鄉過的,故鄉的美麗使我造就了一個夢似的童年。

兒時不知怎的迷上了捉鳥,便常常和爺爺奶奶去田裏,他們忙農活,我就自己捕鳥。方法是很簡單的,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提起過。找一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稻穀,棒上系一條長繩,遠遠地躲在樹後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被罩住的鳥種類卻不如魯迅先生提到的那麼多,大多隻是麻雀。

一次,和爺爺去田裏,竹篩支好後,在樹後靜靜地候着,過了幾時,有一大鳥在竹篩下啄食,猛地將繩子一拉,那鳥就被蓋住了。喊了爺爺給我拿出來。那鳥生得好看,爺爺說那是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想起農村喜慶婚禮時常用剪貼“喜鵲登枝頭”來裝飾新房。怪不得對它也似曾相識。那鳥是不能逮的,爺爺就讓我把它放掉。鳥出手時,不知怎的,異常高興,從那起,竟又迷上放鳥時的那份快樂。自那起,捉到鳥後總要放去,真是童真無邪。

近幾年,回到故鄉,也會捕鳥,可收穫卻不大,有時一天也逮不着一個。也許,鳥是聰明的,總結出了經驗。試想來,人是不是也應從歷史的進展中琢磨出什麼來?

是啊,人有時候是不如鳥的。這些年,由於一味的發展,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似乎每個人都有了環保意識,可他們又做了什麼?

細細想來,是鳥聰明瞭,還是人們失去了那顆無邪的童心。

我想,無論一個人曾經做過什麼,他都有權利去回憶過去,也許在這回憶中,他會真誠的懺悔。

憶高一作文9

每當心情不怎麼舒暢的時候,我就會翻開那本屬於歷史的小冊子,它有我快樂的回憶。無聊的時候重溫一下昨天,無疑是最好的享受。有句話說:回憶一次人生,等於活了兩次!

記憶已被我不知不覺地翻開了無數次,那些快樂的'尷尬的'幸福的'傷心的,雖然我是主角,但我卻不喜歡這個角色,因爲要承受的太多太多,即使我現在依然快樂……

高一的第二個學期,我又來到了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校園。昨日在家裏那一個個溫馨的場面還來不及淡化,我又置身於這裏,一個我非常討厭的世界。我不是不喜歡身邊的人和物,只是很單純的很憤怒這樣的一個地方——殘忍,但更多的是無奈!

本以爲自己已經可以適應新的環境,但我認識到我又錯了。因爲這一次我的眼淚又無端地自由落體,淚光中夾着不捨與無奈。朋友說,你已經長大了,要獨立獨立獨立!堅強堅強堅強!可我還是忍不住會流淚,不是我自願的,而是情不自禁——感嘆成長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終於,我選擇了沉默。但是記憶的鑰匙已經被我丟掉,我不知道它沉向何方,或者是已經分子化了。記憶可以隨便進出,但它卻在我一次又一次的重烙下沉入海底。不知道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記憶力衰退了,還是因爲它要去找它的鑰匙,過去的已越來越難被我記起。也許正應了那句話:越想記住的卻越容易忘記……

這次我還是選擇了沉默。我不吵不鬧,我也不願意強人所難。沒有了太多鮮明的記憶,我似乎開始感受到了麻木,但我不敢確定,因爲之前我還不知道麻木的定義,不知道麻木的感覺。有時候我會很奇怪地問自己:你是誰?沒有得到答案,只是很久的沉默,就像電話的另一端斷開的感覺,久久的“嘟“聲,沒有任何可以捕捉到的片言隻語……

記憶的燈塔還在閃爍,而我卻丟失了前進的帆船……

憶高一作文10

曾幾時,認真思考過成長?

文字無法堆砌出成長,所以我的筆跡顯得有些蒼白,但我仍試圖記錄下成長,記述下光陰流轉。

從我撕破喉嚨哭出第一聲開始,成長就從未停止過:出生2個小時,第一次睜開眼,吃到了第一口媽媽的奶水;2、3個月大,開始用黑溜溜的小眼睛認識世界;8、9個月大,開始咿呀學語,並在家人的攙扶下踏出了第一步;7歲,捧回一張“三好學生”獎狀……16歲,帶着新奇步入四中;17歲,如願以償進入文科班;18歲,即未知的、還在等待中的高考。這些成長中的以歷,或是從家人口中得知,或是儲存在我年輕的記憶中,或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就這樣,成長行進過童年、青春,邁步繼而走向成熟。

是該留步,還是該慶幸自己在成長?小時候,個性貪玩,當妹妹扎着小辮坐在桌前聽爺爺講古詩、成語時,我卻剃着寸頭和一羣男孩捏泥人。奶奶說:“哎,你趕緊長吧,長大些,也許還有些姑娘的樣兒。”再大些,又變得懶惰,回家也不寫作業,摁開電視機就陶醉其中。這時耳畔總會有媽媽的說教:“幹什麼呢?還不快去寫作業,你看人家某某……(此處略去約一百字)”。這時,我纔會冒出一個念頭:快點長大,長大了爸媽就不會這麼管着我了!再後來,長到現在,卻發覺自己潛意識裏不願再長大,不管是以何種姿態,勝利或失敗。因爲長大就意味着離開,意味着終有一天會離開家人的蔽護。也許曾經對愛嘮叨的家人產生過反感,但當我走過青春最初的叛逆,漸漸迎來理智與成熟,才驀然驚覺,那些與我朝夕相處17年的親人早已越出簡單的血緣關係,而變成了一種精神上的聯接。想到長大後要選擇遠行,去另闖一番天地,有太多的無奈與不捨。

時光帶來了成長,成長卻留不住時光。逝去的時光釀成記憶,於是記憶裏繁盛爛漫的風景,敲打着成長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