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精選我的高一作文集合七篇

精選我的高一作文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高一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我的高一作文集合七篇

我的高一作文 篇1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簡簡單單八個字,卻能夠反映出北京的精神和涵養。作爲一名正在爲奮鬥的“新北京人”,我不僅要認真思考一下我眼中的北京精神。

  精神之核心——愛國

北京,中國的首都。62年前,在這裏舉辦了開國大典——從此,新中國站起來了。見證着中國重新騰飛的北京,也被定格在了中外記者的相機裏——天安門城樓上主席的笑臉、廣場上廣大勞動人民的歡欣、將士們浴血之後的泰然… …無不在北京,無不在宣告着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歲月流逝,到了今天。今天的北京,依然在一步步見證着祖國的發展。愛國精神是北京的核心,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精髓——創新

我印象中的北京,燈火通明、川流不息,處處充滿現代化的氣息——事實卻也如此。中國的硅谷在這裏,中國幾大名校在這裏,世界人才的精英在這裏… …精神中的“創新”二字,不就是針對發展中的北京而言的嗎?是啊!我們時刻都要懷揣着創新的精神,建設北京,建設中國!讓中國自主的產業越來越多!創新精神是北京的精髓,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特徵——包容

走在北京,你會覺得這裏色彩繽紛——既有新城的現代化、國際化,又有古城的古色古香、文化底蘊。是的,北京是包容的。她包容着文化——新與舊,中與西;她包容着人才——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她的包容,甚至從一草一木都能覺察,她包容着一羣有一羣有夢想的人在奮鬥。包容精神是北京的特徵,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品質——厚德

“德”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品質,而北京人卻把這個字全是得很好——帶着皇城根兒下的大氣與悠然,北京人重德、厚德。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們學習,慢慢“厚德”呢?厚德精神是北京的品質,北京在向前。

北京,這許多人爲之傾倒、奮鬥的地方,正在以“北京精神”爲信仰而邁進着。讓我們一同拼搏、一同成長吧!

北京在向前,中國,在向前!

我的高一作文 篇2

當我還是一粒種子的時候,我便墜入了這黑暗的深淵裏。

那時狂風呼嘯,氣浪灼人,沙石飛騰,岩漿橫溢,霎時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我伴着風,爬過了一個又一個高高的山嶺,穿過了一個又一個長長的石洞,來到了這兒;我離開對我百般呵護的父母和我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來到了這兒,我經過大風大浪顛沛流離來到了這兒――一個四下空寂,暗無天日的深淵,這兒四面均爲懸崖,險巖峭立,怪石嶙峋,巨石涌動。

多少年過去了,我常思念我的故鄉,那綠草如茵,百花齊開放,一陣晚風拂過,點點滴滴都是香氣。可這幽暗的峽谷裏,卻依然如故:黑呦呦,光禿禿,陰森森,靜悄悄,望着頭頂那一片窄小而又湛藍的天空,我陷入了沉思:我想我要振作起來,衝破峽谷的束縛,去擁抱眼外所有的美好事物。所以我開始努力汲取落下的滴滴雨水,堅持不懈的向外頂,終於我衝出了那層黝黑的土地,我雖自豪,卻也還在不管不顧的向上伸,我想要觸碰到那片天,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突然一顆巨石猝不及防地落在我的頭頂,頓時,我的腰折了,望着眼前的這塊巨石,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心灰意冷,鋪天蓋地的失望迎面襲來,這塊巨石几乎把我所有的夢想都給毀滅;把我所有的努力都給否定;把我所有的堅持都化爲烏有。

從那以後我便日漸消退,隨遇而安了,直到那束陽光直射下來……

突然的,我感到眼前有一束光,我笑了笑,又轉身埋頭過去,陽光已經不知道背對過我多少次了,陽光賦予世間萬物茁壯的生命,卻從未憐惜過我這峽谷裏的種子一次。

可這次不同,陽光似乎真的聽到了我的呼喚,頭一次照射進谷底,直射我的心房,那陽光真的好暖,她像一股清泉流進我的身體,給我帶來絲絲愜意與陣陣溫暖。

我開始選擇拋棄灰暗,堅持去追逐光明,我開始珍惜每一束來之不易的光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感到自己正在不斷成長,變得越來越堅強。

直到那天,一個聲音響起,好挺拔純潔的白樺樹啊,這一刻我知道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我的高一作文 篇3

我聽得太多關於同學們不想讀書的理由,比如家裏沒錢、認爲讀書無用、認爲讀書太辛苦、不喜歡等等。要說作爲一個人讀書是一種權力,但就我來看吧,讀書倒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義務了。

家長總是逼迫我們要抓緊時間多學習,要考個好成績,遇到與我同齡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比成績。

而老師吧!總是對我們說:“你們一定要全力應對高考,認真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過好的生活。”我們做錯了一點事,就說:“這怎麼行,現在不說你以後你又會怪我,我也是爲了你好,你不好好學習怎麼能考個好成績,怎麼對得起你的父母。”真好笑,好像我們到了學校只有考好纔對得起我們的父母一們。他們總是把我們所學的每一樣東西都與高考掛鉤,好像我們高考過後全忘了也沒什麼,好像我們的學習就是爲了高考考個好大學一樣。我很反感這樣的教育,真的很反感。因爲我覺得我們學習是就爲了學習,而不是爲了考試,也不需要老師把知識向我們的大腦中擠,而是要我們主動學。還不只是我,幾乎有一半的同學和我一樣。我有點搞不懂,老師如此賣力的當應試教育的幫兇是爲了什麼,不錯,從現實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有很多老師教書是不圖回報的,但所有的老師教書都是有報酬的,難道現在教育工作只是一種任務嗎。

那更不用說學校領導,年級領導。我真有些懷疑學校成了企業,今天這個領導說要發什麼資料書要收錢,明天那個領導說補課費要收錢……經濟壓力是難免,但對於精神壓力呢?我們每天要在校學習15個小時,從早上6點多到晚上9點多,晚上誰能睡個飽覺哪!他們還偏不准我們遲到,遲到,好說,先饒操場跑幾圈,再記你的名字並批評你一頓,到了教室,還會有人批評你。有時與其他學校一起聯考,考試的前幾個星期連假也不讓我們放,要知道我們一個星期才5個小時的假。我有時候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監牢裏。有時別人問我爲什麼這麼不長肉,我也不知道怎麼說,有人說我是讀書用多了腦子。是就好了,我的成績就不會這麼糟了。我倒覺得是在學校吃得太“好”了,只有在新生報名和有領導來檢查的時候才能見到大片的肉和幹靜的菜。平時肉少得可憐,菜乾靜得可憐。就這樣年復一年過來的,我能胖起來纔怪。所以我一直都很佩服天天吃學校的飯還能長胖的人。即使這樣,學校領導也能找到一本帳本在全校學生面前說學校食堂虧了很多錢。真傷腦筋啊,呵呵!

我記得讀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愛問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滿是嚮往的回答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說不夠。現在呢?要的有老師問我們的理想是什麼,總沒有多少人願意回答,當回答的人說“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娶個好老婆”的時候總會有人笑。但事實又有多少人是這樣想了的呢?我們曾經的理想呢?我想應該還在,只不過已經被現在的教育壓成了幻想。爲什麼?因爲幾乎我們的老師都教導我們要一心讀好書,考個好成績呀!這纔是現實。

過去的學生吵着要讀書,但是再看我的身邊,有多少人不想讀書呀?數不清,也不敢數。該說的我說了,不該說的我也說了。有什麼意見你說吧!就是不要問我爲什麼不愛讀書。

我的高一作文 篇4

昨天,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和班裏的一行人坐在圖書館的報告廳,準備着競選。怎麼說呢,昨天的情景很亂,我們班的所有人都是陰差陽錯坐在那裏的。整個報告廳很吵,很鬧,就像一大羣青蛙在呱呱亂叫。而我,就是那隻坐在井底的青蛙,在可笑地叫着,可笑地叫着"害怕萬一被選上"這種話。

一開始,我的確想拿走報名表離開那裏,但看到同學們都一副認真的樣子,我安靜地坐了下來,老師說亮相一次成長一次。正如一本書中說的,好的文憑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是啊,不論結果怎麼樣,試一試總是比不試要好得多。但心中那種奇怪又可笑的想法仍然揮之不去。就像一隻鼓足了氣的青蛙,蹲踞與井水旁,認爲月亮就是離自己很近的。

從小,我便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生活圈子很小。這種情況即使到初中也沒有改變。我好像是同學們羨慕的對象,不僅有着各種上臺機會,而且成績也名列前茅。仔細想想,有這種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吧。我只知道,有很多人比我優秀,僅此罷了。

分針一圈又一圈地轉動,演講正式開始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人上去演講了。"大家好,我叫……,我擅長書法、繪畫……""我的軟筆已經過了十級……""我曾經在全國性的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我熱愛播音,曾是校慶的主持人……"一個又一個帶着光輝的字眼一點一點堆積成一顆大石,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他們有那麼多的獎項,有那麼多的榮譽,而我,而我呢,幾乎什麼也沒有!一瞬間,我不敢去想,無法可想。小小的一中就已藏龍臥虎,更何況廣闊的社會,我,拿什麼去競爭!

就這麼幾分鐘,我突然明白了有很多人比我優秀得多,並且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種自愧不如所帶來的壓力。我,看到了井外的世界,世界很大,月亮很遠。比我跳得高,就快要摘到月亮的青蛙很多。(然而)心底的倔強告訴我,不必自卑,我很好,而且我會越來越好。

我的高一作文 篇5

小時候的事情記不太清了,但也隱隱約約記得一些,記得最深的就是小學時候了。

幾歲的年紀,每天充滿着希望,一天的過去就期盼着另一天的快點到來,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事情要做,但好像都不是那麼重要,可以先放一放,過一會有精力了再做,永遠不晚。

那時候的冬天是可以踩着雪還嘎吱嘎吱響的,每當冬天來了,只要一下課,我們都蜂擁而至地來到學校的二樓天台上,因爲怕不方便走路所以學校設計了二樓的像天橋一樣的天台,當飄了一夜的雪,空氣中散發着冬天的氣味的這個時候,最難以壓制孩子們愛玩的天性,窗外已經是堆滿了皚皚的白雪,天台的扶手上,地面上,孩子們哈着熱氣的嘴角都落下了調皮的雪花寶寶的身影,怎麼能沒有雪球呢?我們這些年輕氣盛的小朋友們一點都不怕冷!帶着露指手套,抓着一團雪,捏緊,嘭!砸在好朋友身上,要是不小心砸錯了,也沒關係,說不定你還可能會多一個跟你一起打雪仗的朋友呢!

小的時候的想法總是單純又美好的,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喜歡誰就和誰玩,不太喜歡的人就不和她玩,但是別擔心,每個人都會有喜歡的人,每個人會有好朋友,現在想想那時候,沒有勾心鬥角的時候也沒有心懷叵測的感覺。每個人都是單純的,美好的,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地,課餘時間也是很長但很充實的,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事情發生,或許有時候並不是我們預想的那麼好,但我們也會很開心地很坦然地接受它,我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見了五六歲小朋友寫的小詩,讀着這些詩,都會發現字裏行間那些閃閃發亮的星星《燈》“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回到地面》“要是笑過了頭你就會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就要做一件傷心事”小時候的感覺,總是感覺那麼美好,單純,簡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慢慢成長,懂事,變得圓滑。

人總要學着長大,不錯的。可是也會偶爾懷戀從前,因爲年少的時光總是太美好,所以等到我們到了耄耋之年也會懷念現在的生活,我們還有很多的精力,我們現在還很年輕,我們還有很多的機會,我希望我以後懷戀的是,非常非常值得記住的回憶。

我的高一作文 篇6

人總要經歷些什麼纔會懂得何爲成長,明白經歷的意義,懂得傷痛的內涵.......痛過了,便懂得,跨越了,便成熟了。經歷了這麼多,你眼中的我,有沒有些許變化?

回想起以前,那個開心只會傻笑難過只會嘟嘴流淚的我,一點點成就就感覺好像發現新大陸那樣跟身邊親戚朋友分享喜悅,小小難過就扔石頭打枕頭毫不保留的把憤怒不滿發泄出來,可以爲某件事某個人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拼盡全力付出不放棄直到完成,甚至可以不求回報。以前這樣的我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呢,如今我變了,真的變了。

現在的我,學會隱藏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我隱藏自己的情緒,用了微笑取而代之,在親戚朋友面前,我隱藏自己的難過,用哈哈大笑隱藏我的不開心。現在的我,學着自己一個人咬牙堅持,不一味依賴別人,學着堅強面對困難挫折, 即便是失敗也告訴自己至少曾經努力過,有着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在公共場合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匡扶正義,看見女孩被人欺負上前阻止。

其實,有些錯也不錯,淚要洶涌過才知道要反省,有些傷也不錯,心要破碎過才能看透,有些愛也不錯,你要我要學會放下別老是緊握着遺憾。你眼中的我,是否堅強勇敢了許多,你眼中的我,是否純真可愛依然閃爍,你眼中的我,笑容是否美麗了許多,心情是否開朗了許多,爲了你,我試着去成爲更好的自己。

我的高一作文 篇7

有一位女子,她是凡世間的精靈,胡適稱她爲“中國一代才女”,冰心說“她很美,很有才氣”。是什麼她無愧於“才貌雙全,聰明伶俐”的才女稱號?濃厚的興趣促使我慢慢走向她、認識她。其實在我看來,她就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爲夢想而不懈奮鬥的愛國的女子——林徽因。

秋意正濃,枯葉已落滿了院子,窗外一棵蒼老的柏樹似乎被歲月壓彎了腰,孤零零的枝頭只剩“發白”的綠葉,偶然間還能聽到枯葉的沙沙聲。

突然,冷清的街頭上傳來一陣腳步聲。是誰?是她,她來了。小草好奇地把頭從石磚上探出來,風兒停下來看她,地上的石頭也動了起來,似乎在對她表示熱烈的歡迎,她每靠近一步,它們就越激動。她手裏拿着一本書,邁着輕盈的步伐,走向她那鋪滿黃葉的院子,走向她那個知識的海洋——書房,又一次沉入書海中。她忘情的訪古探今,或悲或喜的低聲吟唱,像一個不食煙火的仙女,“在古建築間穿行,在詩文中游走,漫步於紅塵之上”,彷彿世俗塵事皆不存在,泰然自若,與世無爭。如若有那麼一個時刻,她能放下手中厚重的研究,靜靜的小憩一會,想必任憑窗外風起雲涌,在書房裏,依舊會坐着一位不食煙火的女子正忘我而貪婪的遨遊於書海中。

美妙充實的青春生活稍縱即逝,她一個弱女子,竟帶着赤子忠心,帶着對建築學的熱愛,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投入到中國古建築的研究中,並用自己所愛所擅長的本領,報效祖國。

亂世中,她如同一朵盛開的梅花,傲雪綻放,縱使凋零,也要把自己奉獻給大地。

林徽因曾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最後她選擇了陪伴她一生的丈夫樑思成,互助互愛,共同爲年輕時的理想而不懈奮鬥,並雙雙對中國建築科學的發展和中國古建築的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早年,她克服了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不收女生的求學挫折,輾轉實現了自己的志願。學成回國後,夫妻雙雙投入報國事業中,輾轉走訪了十五個省,兩百多個縣,實地考察了兩百多處古建築,並讓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得到有效的保護。抗戰年代,她不顧個人安危,發出文藝界抗日救亡的強音。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她和丈夫輾轉多個地方,一路風雨卻從未摧毀他們對建築的熱愛與研究。戰亂曾擊垮了她的身體,但卻無法阻擋她那拳拳的赤子之心和她那爲理想而頑強拼搏的精神,病榻上,她從未荒廢對建築的學習和熱愛,忍着病痛,多方查找資料,協助丈夫完成《中國建築史》初稿的撰寫,實現了他們心中多年的共同心願。面對古蹟保護的衆說紛紜,她以極其負責且堅決的態度表明: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的古建築,力主保存北京古城的面貌。我想正因她的極力保護,如今的故宮才能得到保存和保護。

面對優厚的待遇和工作條件,林徽因夫婦紋絲不動。美國曾幾次三番邀請二人去做訪談和演講,但是都被她和樑思成拒絕了,她說:“雖然我們生活貧困,但是我們卻深深的明白中國現在的困難與生活條件的不好,如果我們沒有站出來在建築學上發展,那麼還有誰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下研究呢。”就這樣,她放棄了所有在國外發展的寶貴的機會,同樑思成在艱苦的環境下,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並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爲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我想她每每想到自己的學術成就,一定會十分高興,美麗的容顏上必將洋溢着光彩與活力,就像陽光一樣,照射在國家建築學和民國文化的土壤上。

在中國發展的道路上,不乏有許多像林薇因這樣的才子,但有些人卻選擇安逸,追名逐利。而林薇因就像是一個時代的巨人,她用盡畢生的精力,默默地奉獻着,爲着自己的理想而忘我的奮鬥着,並用自己的努力與才華溫暖他人。

秋風颯颯,歷史長河中我與她相遇,相識,相知,此後我也將抱着心中的夢想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