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太姥迷霧-六年級-記敘文

太姥迷霧-六年級-記敘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相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特別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記敘文,記敘文要寫清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六要素“。那麼你有了解過記敘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太姥迷霧-六年級-記敘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姥迷霧-六年級-記敘文

素有“海上仙都”之稱的福建太姥山,以其峯奇、石怪、洞幽而著稱。大凡遊太姥山都想選擇一個晴朗的日子,這樣子那些秀美的風景奇觀纔可盡收眼底。入山之前,導遊都會說,來太姥山你什麼都可以不要帶,唯獨不能不帶想象力,的確,這裏的石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只要你想象力豐富,就會看出許多生動有趣的東西來。然而太姥山瀕臨東海,多霧又是它的一大特色,天氣稍有變化便大霧迷濛,近在咫尺的景點也無法飽覽。遊山的人遇霧時總是大覺遺憾。我就有遇到一次大霧,然我的感覺卻是別有一番“風味”。

我的家離太姥山僅有半小時的車程,每次遊山,家人都是臨時看天氣決定去否。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家人起了個大早,天氣看起來還是很清朗,估計今天的天氣不會令人失望的。

經約半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山上。初入山門,導遊便將據說是太姥山的代表景點“夫妻峯”介紹給我們,而且導遊還講起了生動的神話故事。我們邊聽故事,邊拾級而上,時間不知不覺過得很快,然東海上那早該升起的太陽卻始終還不肯露出臉來,且似乎有“山雨欲來”之勢。我心裏生怕霧會來,霧來了,導遊的精彩的故事也會隨之結束。導遊似乎也覺察到這點,他加快了上山的步伐和講解的速度,沒多少工夫,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我們擔心的事最終也還是來了,因爲眨眼間的工夫,遠處的幾個景點開始變得隱約起來。

起初是山風吹來,潤潤的,有點沁骨,往下望去,一股股白色的.霧像是“水漫金山”一般慢慢地朝我們腳底涌上來,那氣勢倒真有點令人感覺置身“仙都”。白霧所漫之處,秀美奇觀盡皆隱匿,霧是慢慢涌的,景點也是慢慢被淹的,從山上往下看,那對“夫妻”只剩下了半截身子,“仙人鋸板”也被霧攔腰“鋸”去了一半。有些原先不是那麼好看的景點被霧這麼一“淹”,卻變成了另一番景象。就說那塊所謂的“金猴照鏡”我覺得是醜得可以,被霧這麼一修飾,卻很象遊在海里的水母,好看極了。

霧是往上涌的,下面是白茫茫的一片,很多聳立的石頭一半在霧裏,一半在霧面,霧的上面就象漂浮在海面的一座城市。很快,霧也漫過我們身體,“城市”消失了,我們也消失在霧裏。這時我們選擇一塊石頭坐了下來,很黑,即使大家離得很近,也看不清對方的面孔。我們只好開始談天了,從語氣中,大人們都頗覺遺憾,怎麼偏偏這時候來霧呢?

此時的我想的也沒有太多,只是將《望廬山瀑布》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改成:“不識太姥真面目,只緣身在迷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