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實用】六年級春節的作文九篇

【實用】六年級春節的作文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春節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六年級春節的作文九篇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聽到這首古詩我想大家一定會想起一個令人興奮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我家鄉的春節,可別有一番風味呢。在大年三十,大人們就忙着包餃子了。我們呢,嘿嘿,我們要去買鞭炮玩,買來的一串一串的鞭炮要一個一個的把它拆下來,然後,嘿嘿,來到別人家的門口,左看看,沒人;右看看,也沒人,把鞭炮放在地上,再把香悄悄地放在鞭炮前,“快跑啊。”咻—,嘣——!!跑出好遠後回頭一看,原來放鞭炮的地方只剩下一片一片的紅紙片了。“哇,不好有人出來了,大家按原計劃路線分散跑,五分鐘後集合。”

一上午的時間,就在我們的惡作劇下度過了。下午,我們男生要隨大人們去上墳了,哎……受苦的總是小孩啊,不是拿着燒紙、鞭炮和白酒就是扛着掛鞭炮的杆子。原本滿臉笑容的臉上頓時變成了苦瓜,囧啊。一路無話,不對,一路有話,而且還都是問我學習成績的,不知道怎麼回答啊,大過年的,又不能說謊話,說實話吧,又太失面子,矛盾啊。。。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俗話稱爲“坡”的地方(其實就是田野),然後大人們估摸一下老祖宗的棺材大概埋在什麼地方,然後呢,放燒紙、香點上火,一個字,燒!!比我大幾歲的叔叔們把自己製作的爆仗放在比較遠的地方點燃,“嘣”的一聲,連地上的燒紙都被嚇了一跳。因爲我家人口太多,上一次墳要走七八里路累得很啊。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聽薩頂頂的《萬物生》;黃宏的《荊柯刺秦》;猜劉謙魔術的奧祕……到了午夜十二點,要吃餃子了,天空中出來震耳的響聲,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耐性子,陪老爸放完鞭炮後我便迫不及待的跑到鍋竈邊上去了,一邊看着鍋裏的餃子,一邊問奶奶已經不知多少遍了的問題“這餃子怎麼還不熟啊。”奶奶總是笑眯眯的回答我的問題:“好了好了這就好了。”

可我的心思全在那餃子上了,本來全部都沉在鍋底的元寶,隨着水溫的升高一個一個有順序的浮到水面,在水面打着轉,不一會餃子終於出鍋了,看着這一個個餃子,還真有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口裏怕化了的感覺。吃餃子時要先咬開個小口,然後放到一邊,在咬另一個如此循環直到咬完最後一個餃子後,在按先後順序把咬完的餃子吃掉。在吃過年的餃子時,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啊……到底是過年的餃子啊。大年初一,我一馬當先,爭先恐後的去親戚家拜年,“過年好,過年好。”說完這幾句,大人們自然就把money拿出來啦。嘻嘻,每從一家出來,腰包裏都鼓鼓的,拜完年後,就和小夥伴們躲在一個角落裏比比誰的錢多。總是有一種很激動的心情。

正月初一的習俗近年來越發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陽升的老高才起牀,匆匆吃完了早飯,便上街閒逛。街上的商鋪爲了在新年的第一天從人們的口袋裏弄到更多的進賬,不惜破壞正月初一關門停業的老規矩,大張旗鼓辦起了“新年大甩賣”之類的活動,雖在一定程度上爲人們過年的食物儲備、購買新衣提供了相當的便利,但是我並不喜歡這樣。總的來講,新年裏沒有逛廟會之類的活動,確是可以用單調無味來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實在是在閒得無事中閃過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節纔有些意思。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從種類上分,可分爲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鹹之分。甜餡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鹹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最近市場上又出現了一種菜餡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記憶中,元宵節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前幾年元宵的晚上,還可以看見大人們領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燈籠逛遊,如今卻難以見了,見此情景,我不由得嘆道,富有民族特殊的傳統文化這正在消失啊!

哎……這樣的春節,這樣的氣氛還能再維持幾年呢?可我知道不管在何方,我永遠會記住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記住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尤其是在守歲夜的時光。我會銘記在心,永生不忘。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情。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的春節》具有濃濃的京味,而我的家鄉:濰坊,那裏的春節,也具有獨特的魯味。

濰坊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這一天,我們得煮臘八粥:用紅米,黑米,薏米等煮成。同時,臘八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剝蒜可不是件容易事兒,不過看到泡好的蒜色如翡翠,一切的付出也就值得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年味兒就重了。這一天得祭竈:把各種祭品放在竈臺前,還得有糖,粘住竈王爺的牙齒,免得他上天說壞話。與此同時,這一天還要上墳:把死去的老祖宗帶回來,供起來,天天水果、餃子不得中斷。同時還得點上香燭,讓其和活着的人過個團圓年。

過了二十三,“春運”大移民開始,船票,機票,汽車火車票,往往一有班次,票就被一搶而空——哪怕是站票。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在外邊的人忙着回家,家裏人也不敢怠慢:大掃除,買鞭炮,備年貨,準備打一場“春節攻堅戰”。

除夕到了,人們各歸其所。農村裏,家譜得擺出來,但絕不能讓出嫁的女兒看到,因爲她們要跟丈夫上夫家的譜。正因如此,有時還會拒不讓進門。年夜飯得包餃子,包餃子前得放鞭炮,以示吉祥。那麼餃子是誰發明的呢?帶着疑問,我查了史料——醫聖張仲景在民間時冬天,老百姓由於烽火連天,缺衣少食,染上凍瘡和其他疾病。張仲景見此,下定決心,爲窮人治病,他買來麪粉、羊肉等禦寒食材,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於大年三十子時(二十四點)將其發放給窮人,故又稱“交子”,後演變成餃子……年夜飯吃完後,大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守歲,我可沒這精力,但是剛睡下便被煙花吵醒,只得尋一間隙入睡……

正月初一來了,這一天要由長子帶領男丁,放着鞭炮,繞着老祖宗的墳走上一圈,同時還得相互拜年。

初一完了就是十五,這天晚上天還沒有全黑的時候,燈就早早亮起,看燈前,大家吃頓元宵,以祝團圓。燈火通明,許多展出大型花燈的街道成了“步行街”成千上萬的人來一睹花燈風采……

過了十五,春節也就結束了,不過,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3

俗話說:“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春節是中國一個傳統而盛大的節日,請大家跟的我的筆觸,瞭解我家的春節,去感受那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畫吧!

要過年,肯定就要辦年貨。走進超市,貨架上的物品琳琅滿目,看得人眼花繚亂。每個進超市的人都要買些水果、餅乾、糖果之類的招待客人。每個客人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我的家鄉,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把自己養了一年的豬拉出來宰殺,將豬肉,豬內臟都掛起來晾曬,豬腸用來灌香腸。看那幾米長的香腸掛在門口,真像一條龍盤旋在門口。

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大家必須要大掃除一次。男女老少都挽起袖子,熱火朝天地搞勞動。好在新年顯出萬象更新的樣子。

不知不覺,除夕到了。除夕可真是熱鬧呀!大人,小孩都穿起了新衣。吃完早飯,就該上春聯了。看,那一幅幅大紅的春聯,各式各樣的年畫,貼滿了屋子,大街上到處都張燈結綵,熱鬧非凡,想辦喜事一樣。中午12點,只聽到處響起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這時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看那桌子上的菜,都成了兩層小洋樓了。全家人有說有笑,和和睦睦。人們既享受了美味,也享受了那份快樂的氣氛。到了晚上,到處燈光閃爍,照老規矩,除夕晚上還得守歲,但如今時代變了,守歲又變成了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真是豐富多彩,有歌曲、舞蹈、小品、相聲、魔術和雜技,一個個節目使人連聲稱讚。午夜12點,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再次響起,煙花裝點着夜空,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人們就在這時辭舊迎新。

正月初一,人們早早起牀,穿上漂亮的新衣,走出門給親朋好友拜年,祝賀來年萬事如意。初一還要爲已故的老人拜年。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天大家都要吃元宵。還要賞燈。來到廣場上,這兒已經成爲了燈的海洋,星的.海洋,花的海洋。廣場上還有許多演員,演員們手擎燈籠,高高舉起。每輛彩車上五光十色的燈交織成各式各樣的圖案。不一會,花燈亮了:孔雀燈、宮燈、仙女燈、荷花燈……真是美極了!此時此刻我彷彿墜入仙境一般。

我家鄉的春節熱鬧嗎?你喜歡我家鄉的春節嗎?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4

伴隨着噼裏啪啦的炮竹聲就不知不覺的過年了。充滿節日氣氛的街道里掛滿了紅通通的燈籠。在漆黑的夜晚中映襯的異常明亮。

“嗖!”的一聲。啪!煙花開花了。帶有云南風情的金鳳凰飄在天空上,還有笑臉等各種各樣的煙花。好漂亮啊!我與家人歡呼起來。驟然變化的氣溫並沒有阻礙我們過年的歡樂。過年的時候最開心了。開心的使我認爲地上也跟着銀光閃爍起來。哈哈,只不過是假象而已。南部地區雖然比不上北部地區有冰雕。但是這裏也非常好玩。過年不光有各種各樣的菜吃,還可以去公園裏面欣賞花燈。各式各樣的,五彩繽紛的,美極了!也趕上北方的冰雕了。

這一派美麗的景象。使我想起王安石的《元日》:

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想起古時那簡單又樸素的生活。過年也異常熱鬧。大街小巷裏賣着各式各樣的好玩的好吃的。各大小酒家都貼起喜幅春聯。燈火通明的。別樣非凡。小孩子爭着搶着要糖葫蘆,風車,捏糖人,玩具等他們認爲的好東西。有錢的人家去很遠的縣城裏看唱大戲。沒錢的人家就在生活的地方放花燈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

過年了!又是新的一年。我祝願天下人民團圓幸福,幸福安康。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5

“哦!過年嘍!”你猜我爲什麼這麼高興,因爲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一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噼噼啪啪”的嚇我一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一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一個“大三角”,用打火機一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爲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你們知道這天爲什麼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爲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裏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裏幸運;還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包含着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6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曆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爲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爲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一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戶戶動手打黃元米餜、煎油餜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除夕”又稱“大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大門上都貼上春聯,門楣和窗戶上還貼上紅紙條。這天家家宰雞殺鴨。除夕的年夜飯,吃得特別早,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一直吃到傍晚,閤家共吃團圓飯,同喝辭歲酒,孩子們慶長大,老人們賀添歲。接着,大人們拿出新衣裳,讓全家穿上節日的盛裝。家中所有大小房間都點上明燈。大人包紅包給小孩壓歲,囑咐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人長一歲,要更懂事,一家人圍爐而坐“守歲”,回顧舊歲,展望來年,通宵達旦。

除夕那天晚上,我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吃完了年夜飯,都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品嚐瓜果,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盼望着新年的鐘聲快快敲響。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時,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孩子們放爆竹,歡快的歡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光,屋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潮。

元宵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晚上一家子都聚在餐桌上吃湯圓,甜甜的,非常好吃。吃過飯後,大家都到廣場上去玩,鞭炮聲震耳欲聾。大家都買了孔明燈,大家把一塊蠟綁在孔明燈底部,然後用火點燃,再用手拿住孔明燈的四個角,過了一會兒,燈裏充滿熱氣,漸漸地鼓起來,我們就慢慢地鬆開手,孔明燈緩緩地飛上天,於是,在燈上寫上了自己的來年願望。隨着一支竄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過節氣氛也越來越濃郁了,一枚又一枚禮花破空而入,在轟然巨響中爆炸開來。半空中“疑是銀河落九天”,地上“火樹銀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間仙境一樣!

春節結束了,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個寒假過去了,大家又開始過忙碌的生活了。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7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裏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裏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着紅布簾,門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裏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後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過了臘八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撣塵掃房子、磨豆腐、釀米酒、舂餈粑、蒸饅頭、做糰子……小年夜開始貼春聯、掛福字、祭祖。大年夜親人們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談談一年的收穫,說說新年的願望,好熱鬧啊!從傍晚開始外面陸續想起了鞭炮聲,煙花、炮竹照亮了除夕的夜空,好美啊!8點左右,人人們照例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迎接新年的到來。

傳統習俗貼對聯,自然也不會錯過。伯父先取來長梯,架在門的一側。接着爬上去,哥哥先用刷子弄點貼對聯的白糊兒,讓伯先往門框兩邊一刷,再把對聯貼上去,那對聯紅得,更加體現出春節的喜慶。

大年初一,光景又截然不同了。昨夜“劈劈啪啪”響了一晚的鞭炮截滿了大街小巷,紅紅火火,像是給大街穿上了過年的新衣裳。這天大家會相互串門拜年,我們也會留在家裏招待客人,這時家家戶戶都傳來了酒肉的香味,令人口水欲流。全家上下,忙得不可開交,但個個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笑容。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它與其它節日不同,那麼喜慶,又那麼地快樂!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8

春節是中國一個傳統節日,很多離開家鄉到外地創業的人們,在春節前都會跋山涉水的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今年的春節我們也是回家過年的。大年二十九這天,家裏熱鬧極了,好像大家都很忙,大伯母殺雞宰鴨準備祭祖先。媽媽忙着做年糕之類的,而奶奶早早的催促大家洗澡過年了。

中午,我洗完澡後下來一樓,就見爸爸和爺爺在門外的牆壁上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用布把那擦得乾乾淨淨,把春聯貼上。爲我們家增添了許多喜氣。過了一會兒,爺爺就把一串紅色的鞭炮掛在一根非常長的細竹竿上。一切準備就緒後就拿起打火機把導火線引燃,只見那一截導火線冒着小火星,不一會兒,聽見鞭炮瞬間“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弟弟由於被這響亮的鞭炮聲給嚇到了,在一旁哇哇大哭起來。

到了下午,我們祭拜完祖先。就開始吃年夜飯。今年的年夜飯與往年不同的是爺爺奶奶、我們一家和大伯母一家齊歡聚一起吃團圓飯,這一餐吃得十分熱鬧,美味佳餚非常豐富,大家有說有笑的,使我難以忘懷。

晚餐過後,只見各色各樣的煙花把漆黑一片的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色花般的綻放。美麗極了!可好景不長,“禮花”在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

老家的春節真熱鬧。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9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到寒假,熱鬧的新年也隨之而到來。我和全家人一起回老家過年。

大年初一可真熱鬧啊!你瞧,家家戶戶大門前都掛滿紅彤彤的燈籠,那些燈籠在新年的微風中翩翩起舞,好似一個個紅撲撲的臉蛋兒在微笑。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就是貼春聯,春聯上的每一筆,每一劃,都象徵着明年的運氣。除此之外,家鄉的人們還會故意將“福"字倒着貼,意味着福氣臨門。

“開飯啦!”隨着一聲話,新年不可缺少的年夜飯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哇,今天的晚飯可真豐富呀!餐桌上擺滿美味佳餚,有清蒸鯉魚、紅燒排骨、糖醋、餃子……令人垂涎三尺。我忙咬一口餃子,卻發現餃子裏包個硬邦邦的東西,吐出來一看,才發現是個閃閃發亮的硬幣,外婆說:“包餃子的時候,人們喜歡把硬幣抱進餃子裏,把幾個餃子包成糖餡兒的。據說吃到硬幣就會財源滾滾,而遲到糖餃子則會甜甜美美。”“哦,原來包餃子有這麼多講究啊!”我恍然大悟。

這個春節可真熱鬧啊!我真希望這種熱鬧能一代一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