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選六年級數學作文七篇

精選六年級數學作文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六年級數學作文七篇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教過我們班的老師枚不勝舉。除了我們的班主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數學老師。

數學老師也姓沈。他中等的個子,稀疏的一頭黑髮中透出一絲絲銀髮,兩道濃濃的眉毛下是一雙深沉的眼,裏面折射出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智慧的光芒。他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顯得和藹可親。有一次,我飛快地做完作業,排在了批作業隊伍的前方。數學沈老師接過我的作業本,皺了一下眉頭,瞟了我一眼,把本子還給了我。我疑惑不解地接過本子,心裏咯噔了一下,上面佈滿了大紅*。我回到座位上開始訂正,卻怎麼也算不出答案。沈老師把我叫到他跟前,先是很嚴厲地問我:“你這作業是怎麼做的?錯得一塌糊塗!”然後又語重心長地教我,把我錯的地方用紅筆畫出來,“你說,這些題該不該錯?”我的臉熱熱的,因爲我犯的都是一些低級錯誤,這是我恨不得找條地縫鑽下去。我聽明白了,而老師的臉頰邊卻留下了兩顆汗珠。

沈老師在我們作業做錯的時候,總是和氣地教我們。但是在我們上課不認真,開小差或交頭接耳時,總是極爲憤怒。還記得,沈老師剛來教我們的時候,一個同學大概是想挑戰沈老師的忍耐限度吧。。於是沈老師上課的時候,他便私自在桌子底下看漫畫書。他低着頭和大家昂首挺胸的模樣顯得格格不入。眼尖的數學沈老師很快發現了這個異樣。沈老師走到他跟前開玩笑似的說了一句,“喲,看什麼書看得這麼起勁?”沈老師一把奪過他手裏的書,猛地用手領着他的耳朵,他歪着腦袋站起來,臉紅得像熟透了的紅蘋果,沈老師嚴厲地告誡他上課一定要認真,不能開小差。這次殺一儆百,讓我們再也不敢上課不認真了。

這位怪脾氣老師時而和藹可親,時而嚴厲至極。但這位老師卻留給我們一個永恆的回憶,給我們的生活留下了酸甜苦辣鹹,我們發自內心地喜歡這位老師,希望他能陪伴我們度過在母校的最後一片時光。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2

按照學校的安排,這學期我繼續擔任六年級數學,目前我還不知道會擔任四個班中的哪一個班的課。我思考最多的是當我接手一個新班時,我的第一節課該如何讓學生接納我,如何讓學生喜歡我的數學課。想來想去還是用數學閱讀來讓學生愛上數學,喜歡上我這個數學老師。

我準備用“你知道什麼是數學閱讀嗎?”來開始我的第一課。

  一、教師引入:

隨着“社會的數學化”,數學閱讀已經作爲人所必備能力,如對成本、利潤、產出、貸款、效益、市場預測、風險評估、股市走勢等經濟情況的理解都需要數學閱讀。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對於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形成終身學習理念意義重大。

首先,談談小學數學閱讀與語文閱讀的不同

由於數學語言的符號化、邏輯化及嚴謹性、抽象性等特點,數學閱讀又有不同於一般閱讀。包含語言符號(文字、數學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它也是一個不斷假設、證明、想象、推理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

  二、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對數學閱讀的理解,瞭解學生的小組活動情況。

  三、學生交流自己的數學閱讀理解

  四、共同學習一篇文章《數學閱讀的分類》

根據閱讀內容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爲兩類:

(一)、讀課本教材

(二)、讀課外書刊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本教材的閱讀

(一)、課前閱讀

(二)、課內閱讀

根據課本教材的不同閱讀方式,可以把課內閱讀分爲這樣幾類:1、以“疑”導讀

2、以“動”帶讀

3、以“議”促讀

4、以“比”引讀

(三)、課後閱讀

課後閱讀,就是課後複習課本,鞏固認知要求,課後整理歸納。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形成後,尚未達到掌握的程度,課後整理歸納每學完的一個小節或一個單元,把主要知識分門、分類加以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概括化,以形成學習能力。

  五、制定自己的數學計劃。歡迎大家加入“數學王國”博客圈。

數學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加深數學學習的體驗,達到深入理解知識的目的。通過拓展性閱讀可以拓寬視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充分挖掘潛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這是我第一節數學課的暢想,希望我的第一節課可以給孩子播下數學閱讀的種子,也希望我的數學課不僅學習知識,更學習方法。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3

每當上數學課時,總能看到他積極踊躍的身影,他就是我們班的數學小達人——周睿遠。

周睿遠戴着一副眼鏡,顯得他更加有學問。記得有一次,戴老師提出一個很難的問題,難得我們抓耳撓腮,怎麼也想不出來。就在這時,我們都目瞪口呆,小達人舉起手來,心想:這可是難倒了全班55個人了耶,你能回答得出嗎?我幸災樂禍地想看他的笑話,同時也充滿敬佩的心情,因爲他數學成績一直很優秀。只見他推了推眼鏡,不急不慢地說:“我們可以畫個圖來表示燒掉的部分……”,看着戴老師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果然,他並沒有答錯。

當他回答完時,我們都被他思維方式驚呆了,直接是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並說道:“哦噢!原來是這樣解的呀”,厲害,真不愧是數學小達人。

他的獲獎證書有三好學生、計算小能手……,而且他也是體育小達人哦,幾次在學校運動會給班級爭光呢,真是文武雙全啊!

他的腦筋很靈活,做題時也不是死板的。就說上次吧,做作業時,我一看題目老師在課上沒講過,我急忙跑去問周睿遠他先是皺了皺眉頭,然後對我說:“你把半徑調個位置就行了”。我這被他這一點也看通了,我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

怎麼樣,數學小達人名不虛傳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4

我小學六年級時數學獲了全國競賽一等獎,好多同學都問我數學怎麼學的。我當然會告訴他們一些學習方法、技巧之類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數學老師劉老師對我的幫助。

劉老師,名叫劉衛,小學六年級開始教我們數學。她長着橢圓形的臉,戴眼鏡,高高的個子,看上去身體很結實。說實在的,一開始,我並不覺得這個老師怎麼好。在她的課堂上,經常能聽到老師高嚨大嗓地大吼,非常地嚴厲。有些同學可能是受不了這個老師,有的可能是被老師批評了後不服氣,背地裏甚至給她起外號。

過了一段時間,劉老師發現我和其他幾個同學很有數學天賦,便專門給我們幾個開小竈。我對劉老師的態度逐漸開始發生改變了。

劉老師“私自辦輔導班”的事令我印象深刻。記得那時每個星期四下午放學後,劉老師會留下我們“四大天王”和一些喜歡數學的同學。“數學四大天王”自己準備題,自己講,劉老師只是個“旁聽”。

記得一個星期四下午,該輪到我講題了。我把自己準備的題目抄到黑板上,底下那些同學就有的自己“埋頭苦幹”,有的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地討論。看到我出的題好多同學都做不出來,心裏一陣得意之情。劉老師看到這個情況,對我說:“曲昊男,你給大家講講吧。”我畢竟是第一次當“老師”,沒經驗,說話磕磕巴巴,語言也不是很嚴謹,可以說漏洞百出。下面好多同學挑我的刺兒,使我更緊張了。另外,我那時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心裏明白但講不出來。只好說:“這就得這麼做。”劉老師就戲稱這叫“曲氏定理”,還接着說,“叫‘曲氏公理’更好”。最後老師看我講不好,乾脆替我講完了。

後來,劉老師單獨找我談話,對我說:“曲昊男呀,我知道你心裏明白,但表達不出來可不行,這對你以後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另外,數學是非常嚴謹的,像你這樣,講題的時候漏洞百出,同學能給你挑刺兒,你也很難受。咱小學數學不要求非常地嚴謹,但如果你還這樣,上了中學、大學,你想學好這門科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你還得努力呀。”

聽了劉老師的這一席話,我發現了自己致命的缺點,並開始及時改正。從那以後,我講得越來越好,而且粉筆字也越來越漂亮(只是有進步罷了)。而且還和班裏其他的“數學天王”一起交流數學,增長了知識。

現在上了初中,突然發現劉老師說的那一席話有一部分靈驗了——那就是一些數學題開始講究“摳字眼”,使同學們“防不勝防”。現在一想,幸虧當時認真按老師說的做了,使我小學時就有了嚴密的.邏輯思維。現在想起來真是感謝劉老師。

直到現在,小學時劉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和我們“四大天王”共享“烤鴨”(小學時的黑話,指奧數題)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求學的道路上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啊!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5

這天,我剛放學回家,肚子餓極了,我看爸爸做烙餅,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還要烙多少時間啊?我都餓死了!”爸爸沒有回答,我急了:“什麼時候烙好呀!”爸爸終於開口了:“這個問題你自己想,烙一張餅要2分鐘,可鍋內最多放兩張餅,我總共要烙三張餅,你去算算吧。”這怎麼又跟數學扯上關係了,唉,真是數學無處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心想:烙這3張餅不就是烙2×3=6個嗎,那麼容易的題也考我,我跑進廚房,我說:“要用6分鐘,2分鐘烙一張餅,3張餅就要烙6分鐘。”爸爸卻說:“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鐘。難道就不能兩張並放一起烙嗎?”

我聽了垂頭喪氣的坐回椅子上,我又接着想:那如果兩張餅一起烙的話,烙兩張餅就要兩分鐘,還有一張餅需要再烙兩分鐘,和起來就是2+2=4分鐘,這比原來省了兩分鐘。我又興奮的奔進廚房,我激動的對爸爸說:“一共需要烙4分鐘!”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恩,是少了,但還不是最快辦法。”“還有最快的辦法,怎麼可能?”我問。爸爸笑了,說:“你在想想吧。”

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對了,可以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這樣下來一共用了3分鐘,我把結果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拍手稱讚。

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學深了,學透了,自然就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6

在數學的世界裏,我們有永遠學不完的知識,有永遠探索不完的奧妙。從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爸爸媽媽開始叫我們學1、2、3、3、4時,我們就開始接觸數學,進入數學的世界,並在數學的世界裏翱翔。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也許會遇到很多困難,遇到很多不解的疑問,還會遇到很多挫折,但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不懈的探索,我們終有一天會成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一天,我自己在家閒着沒事幹,便坐在書桌前看數學書,看着看着,我突然想到:既然偶數都能被2整除,那麼偶數的差或和是不是也能被2整除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驗算了一下:2+4=6,4+6=10,6+8=14,2+6=8,4+8=12,6+10=16……是正確的。既然2的倍數之間的差或和能被2整除,那麼3的倍數之間的差或和是不是也能被3整除呢?我於是又驗算了一下:3+6=9,6+9=15,9+12=21,3+9=12,6+12=18,9+15=24……也是正確的。有了前兩個成功的例子,我做出了更大膽的猜想:是不是所有數的倍數之間的差或和都能被那個數除盡?我又舉了幾個例子,依然是正確的,但我仍不敢定下結論,我於是查了查電腦,真的是正確的!我欣喜若狂,雖然這個規律早已有人發現,但畢竟我是通過自己的智慧發現這個結論的。

通過這次發現我明白了:數學是學無止境的,自己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付出,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發現,不懈的努力,必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用心去面對,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什麼困難,都不能放棄。不只是數學,對待所有事物都要是這樣!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7

我家是個“數學”之家,這倒不是我家都精通數字,而是因爲我和爸爸媽媽的關係可以用一些數學式子來表示。一般來說“我=爸爸+媽媽”,因爲我是爸爸媽媽的兒子,不但與他們外表相像,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好強,不服輸的性格。別看我人小,卻真正是家庭的一員,爸爸媽媽對我是平等對待,遇到家事商量對策時,我就和他們坦誠而言,儼然一個小主人的模樣。

於是,也有時侯“我<爸爸+媽媽”,這是在遇到問題無法對付時。例如,數學解答錯誤,知識貧乏……,記得有一次,我報名參加了朋友們的航模比賽,在準備階段,我試做了幾個模型,但總是失敗,我氣餒了。這時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小波,做事切記不能半途而廢,一個人做事不怕困難,怕的是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爸爸則看着我做模型,哪兒錯了,就給我指點。在爸爸和媽媽的鼓舞和幫助下,我順利完成了比賽任務,還得了二等獎。我深深體會到此時與爸爸媽媽相比,我的確“小”得多。

不過,也有“我>爸爸+媽媽”的時候。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爸爸媽媽在做農活時,看見哪裏不對,就和我討論,問我如何下對策。我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這時,我感覺我就是一位老師,而他們就像學生。

我們家就是這麼一個名副其實的“數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