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集合十篇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六年級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集合十篇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1

各地的風俗不一樣,過春節的習俗當然也就不一樣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徐州是怎麼過春節的。

大年初一,一大早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你要在家裏先準備好酒,糖果和自己家過年的年貨,以供來拜年的人品嚐,拜完年後一定要回自己家吃水餃,吃水餃前要放鞭炮。中午一定要喝湯,之前也是要放鞭炮的。就是讓大家都過的好,大年初一的屋內的垃圾都不能掃除門外,預示着今年錢都進家裏出不來。接着就開始走親戚了,大年初二要走外婆家的親戚,初三在開始走其他的親戚。

祭竈,是一項在徐州民間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戶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的神位。竈王爺像的上方印着“一家之主”,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寄託家人美好的祝願。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習俗起自漢朝。徐州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很早就流傳甚廣了。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元宵又叫湯圓,取團圓之意,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一過,熱鬧的街道變得異常平靜。這時,春節也就畫上了休止符。此時,氣溫回暖,萬物復甦。

人們又開始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自然生命輪迴。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2

一大早,噼哩啪啦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吵醒了,原來,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臨了,家家戶戶的拜年聲,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譜成了一首好聽的交響曲。大街上,大家幫穿着新衣服,紅、黃,藍、綠,鮮豔又漂亮,把馬路點綴得五彩繽紛,真是美極了!空地上,許多小孩子拿着煙火在燃放着,嘭的一聲,煙火衝上天,把天空彩畫得五顏六色,真是亮眼,我換上新衣服,覺得自己煥一新,並且成長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頑皮又無知的黃毛丫頭。下午,全家一起去逛街,街上真熱鬧,許多攤販,爲了招攬顧客,在攤位上,使出奇思異想,吸引客人來觀看,引起購買動機,所以,每個地方都人擠人,爭先恐後地購買,所以,每個老闆的臉上都是笑着的,沒辦法,大賺錢嘛。連我們全家也不例外,大包小包提回家,大豐收。晚上,親戚朋友登門拜訪,免不了的一頓盛情款待,媽媽使出看家本領,各種名菜紛紛出爐,盤盤都是色、香、味俱全啊!所以,開飯後,我食慾大動,嘴巴猛咬,肚子就像氣球似的一直膨脹起來了。後來,我同大家一起遊玩,玩得開心極了,簡直不想休息了呢!最後,在大人的催促下,大家只好各自去找周公,結束了快樂的一天。

隔天,我不須母親大費周章地“拖”我起來,因爲我早已準備就緒,就等着出發上路去奶奶家了。母親還以爲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呢!一路上,全家人東西南北、有說有笑地聊了起來,就在笑聲中,奶奶家已不知不覺的出現在大家眼前了。一下車,大家就拉着我到附近的百貨公司逛,百貨公司里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裏面商品幹種萬樣,令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我們出店門後,就像歷經了一場大戰,累得受不了。開飯後,我們幾個小蘿蔔頭以秋風掃落葉的方式來解決午餐,不久,個個盤子都底朝天了,下午,精力旺盛,乾脆來運動。跳繩、排球、溜冰鞋、羽毛球……花樣百出,不過,倒也惹出了一大籮筐的笑料,笑得大家的腰都直不起來了。夜晚,觀看電視新年特別節目,節目生動有趣,精彩好看。隔天,家人到廟裏進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無事,健康快樂。

這一次過年給了我深刻的印象,種種愉快的回憶。我小學的最後一次新年畫上了美好的休止符。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3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裏面,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春節。春節是怎麼來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裏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裏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着紅布簾,門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裏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後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4

我盼望了許久的春節終於來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並且還要在自家的門上貼上對聯和“福”字。最重要的是,晚上還可以與家人團聚,吃上豐盛的年夜飯。吃完了年夜飯,還可以看春晚。可以說,這一天簡直就是小孩子們在這一年裏最快樂的一天了!

那天,我雖然起了個大早,但是卻沒有什麼活可以讓我幹,所以我只好給擦窗戶的媽媽遞報紙、給掃地的爺爺遞簸箕。中午,我們大家都進行了午睡。平時只有爺爺奶奶會進行午睡,而今天之所以大家都進行了午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大家都忙活了一個上午(但我可能算不上),很疲憊;第二個原因就是要養足了精神,晚上看春晚。

下午兩點鐘左右,大家都已經起牀了。但跟往常不同的是,奶奶一起牀就去廚房忙活了。我問媽媽:“不是晚上五點鐘才吃飯嗎?爲什麼奶奶現在就去忙活了?奶奶平時不都是三四點才做飯的嗎?”媽媽回答我說:“因爲大年三十晚上要吃許多東西,所以要提前開始做飯。”我若有所思。看來,想要做美味的食物,要下很大的功夫呢!

終於來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個雞塊,放進了嘴中。因爲有了這一口,所以就有了下面的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最後,一盤雞塊都被我一個人幹光了。雞塊沒有了,那吃什麼呢?我咬着筷子,在餐桌上尋找着。突然,我看見了我最愛的小頭魚。我想:要是被我幹光了,那別人就嘗不到這麼好吃的食物了!想到這裏,我便只吃了兩頭小頭魚,就開始吃起了其他的美食。最後,我還喝了一碗雞湯。

晚上,我們在房間裏一邊看春晚一邊拿着手機在微信裏搶紅包。爸爸還下了三碗雞湯餛飩,真的是美味無比呢!這一天,將是我在20xx年裏最快樂的一天!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5

按照我們老家過年的習俗,除夕前一天就開始了過年。

這一天,家鄉的每一家每一戶都在預備除夕和春節的菜餚,忙得熱火朝天,燒的菜,燉的菜,煮的菜,炸的菜……廚房裏煙霧繚繞,熱鬧非凡!殺豬、殺雞、殺鴨、殺羊等等,自然是少不了的,以備獻祭。除夕晚上,最熱鬧的團年飯開始了!大圓桌的四面八方擠滿了家人,剛上第一道菜,彷彿伴奏似的,外面煙花開始綻放,鞭炮開始炸響,這一放,常常是此起彼伏的。你想呀!每家每戶要團年,每家每戶都要放鞭,所以鞭炮聲自然是不絕於耳了。飯桌上的菜,自然是堆得如小山般高,大人、孩子撐破了肚皮也吃不完!但是,魚、湯圓什麼的,一定要吃完,吃完了預示着連年有餘、預示着團團圓圓。吃完這一大餐,就要發壓歲錢,這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時候。一會兒這個討一點,一會兒又向那個討一點,一會兒又撒嬌嫌少,一會又假意推辭一番,然後滿載而歸!出門,自個兒鬧去了,接着,孩子們一起在外面看煙花守歲。凌晨,是獻祭拜神的時候。把塗上血的,放上肝的雞、鴨、豬、羊往桌上一放,再放些新鮮水果就開始拜神了,每人跪拜一百下,祈禱神靈帶來吉祥,拜完神之後,還要燃放剛買來的鞭炮,特別隆重。正月初一,是整個春節最忙的時候,早上要遊歷,就是帶香上山上祭拜,乞求山神不讓妖怪下山作惡。回來之後,大家還不能歇,要做“麥饅頭”,這是我們老家在正月初一到初六必須做的食品,這麥饅頭,先把麪糰切下一大塊,再切成十幾小塊,包上綠豆或米,包完後再用雕着花紋的模具按下去,做好造型,最後拿去蒸,蒸出的麥饅頭清香撲鼻。做完麥饅頭,大家要做“花生糕”,這是用花生、蜂糖等熬製而成的,香甜可口,酥脆宜人!我們玩累了,玩倦了,吃上這兩樣食品,很快就飽了。過了初五初六,春節結束,大家又外出忙活了,爺爺奶奶上地裏幹活去了,爸爸媽媽親戚們出門賺錢去了,可小孩還沉浸在新年裏,仍買爆竹玩耍。我們家的春節就是這樣,熱鬧、忙碌、喜慶的春節。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地人民的春節也各有各的豐富多彩,現在我來爲大家說說我的家鄉——江門的春節習俗吧!

年二十八,快新春了,家家忙着掃塵,據長輩們說,掃塵有着“除舊迎新”的含義呢!

除夕,江門人喜歡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與追求,有些人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晚上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在外的遊子必須趕回家吃團年飯。一陣鍋盆敲打的聲音過後,一道道美味佳餚端上桌面,小孩子們立馬放下游戲機,”呼啦“一下子圍過來,盯着佳餚”口水直流三千尺“。行了,吃飽了,喝足了,該守歲了。除了很小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大人和小孩子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守候新年的鐘聲……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拉開了帷幕。平時賴牀的孩子們這回竟不用鬧鐘便早早地起了牀。他們不用長輩們提醒,小嘴像是抹了蜜似的直向長輩們拜年,什麼”新年快樂,萬事大吉,吉祥如意,工作順利,心想事成”之類的的詞語說得長輩們樂開了花,一個個大紅包遞給孩子們,孩子們也笑開了顏。接下來,孩子們就跟着爺爺奶奶到處串門,風兒把它們的小臉颳得通紅,他們卻渾然不知。晚上,一朵朵絢麗多彩的煙花拖着長長的尾巴呼嘯着衝上夜空,帶着人們美好的祝願綻開了最美的一面……

大年初二到大年初十這段日子裏,孩子們走街串巷,像羣歡樂的小喜鵲,恭喜聲連連不斷。晚上,他們坐在牀上興奮地數着“勞動成果”,幾天來的疲憊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就是江門人的春節,雖平凡卻依然熱鬧、喜慶!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6

“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不僅是對漢族人民,還有少數民族、海外僑胞來說,春節是中國人最熱愛、最重視的節日,因爲在這一個月裏,一家人其樂融融,盡享歡聚之樂!

臘月的大門敞開,也就離年關更近一步。臘八這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忙了起來。我們的臘八粥不是五穀雜糧熬的甜粥,而是蘿蔔、青菜、番茄、白菜做的菜湯,雖然不是美味佳餚,但吃上一口,也能讓全身充滿溫暖和活力!

過了臘八,孩子們就盼望着進入年關,好大飽口福,因此,臘月又成了“美食月”,有句俗語叫“小孩小孩你別纏,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不,臘月下旬,家家戶戶就儲備年貨,蒸饅頭、蒸包子、炸魚。讓小孩們最樂的莫過於買鞭炮,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盡在眼前,讓人眼花繚亂,買“竄天猴”,買……

除夕夜,家家戶戶夜不閉戶,圍在飯桌前傾訴一年來的思念之情以及收穫成果,耳邊的爆竹聲不絕於耳。晚上八點,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滿懷喜悅之情,春節聯歡晚會在掌聲與歡笑聲中拉開帷幕,興奮、激動的浪花拍打着夜晚心境的沙灘,令人睡意全無。直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新年才正式開始!“3……2,1……”讓我們一起恭賀新春!

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親朋好友禮尚往來,互相問候,互相祝福。小孩子祝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福如東海水,壽比南山鬆”,祝姑、叔、姨、舅“事業有成,平平安安”,大人們樂得臉上笑開了花,掏出紅包,給孩子們發壓歲錢。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天空中“星光”閃閃,綻放的煙花如千萬條絲帶,又如天女散花,像天空炸開了一道道口子,五顏六色的蜜糖流了出來。孔明燈寄託着人們的心願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春節漸漸遠了,年味漸漸淡了,但那些風俗習慣、親情思念卻永遠刻在人們心中,這是每個中國人值得傳承的!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7

我國有着非常多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可是在這些傳統節日中記憶最深刻、也最愉快的`節日,還要數春節了,因爲過春節時,我們小孩可以隨心所欲地放鞭炮,親戚們互相拜年,家裏也會熱鬧一番。

初一、初二我們按慣例去了爺爺家和姥姥家,到了初三那天,聽父親說,今天爺爺家有客人從遠方來,我尋思着,這是誰呀?我懷着疑惑的心情來到爺爺家,當我看到客人時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原來是舅爺、舅奶、叔叔、嬸嬸,跟來的還有一個小哥哥和一個小妹妹,這讓我更加高興了。俗話說得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們從遠方而來,作爲主人,我當然會成盛情款待他們了。

大人們在客廳談話,邊說邊笑,我們小孩在另一個屋裏下圍棋,棋局開始時,我們都沉着應戰,棋到中盤時,我們下每一步棋都要深思熟慮,其中一次我陷入苦戰之中,爲了贏我一邊下棋一邊想,我得下個套讓他鑽進去,果不其然,他掉進我故意設下的陷阱,於是我乘勝追擊,憑着高超的棋藝把他殺得片甲不留,雖然我沒有表示出勝利的喜悅,但在我的心裏早已喝起了慶功酒。我們連下了好幾盤,都是我贏得勝利,我成了“常勝將軍”。吃了飯,我們上街玩耍,作爲主人,我自告奮勇地當起了小導遊,給他們指路,讓他們購物、玩耍,他們每個人都過得很開心。

客人走了,我們也離開了奶奶家,在回家路上,鞭炮接二連三地響起來,節日氣氛空前絕後。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8

春節到了,大家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坐時光機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爲什麼過年不叫“過日”或是“過喜”?也許,大家頭上都滿頭問號。

這也是由一個故事引起的,不,應該說是一個傳說。從前,天庭有一隻怪物,有鹿角、蝦鬚、鷹爪、蛇身、魚鰭,這隻怪物到處興風作怪,吃人、吃獸,人見人怕,獸見獸躲,天庭把它鎖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來,神仙們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獸,誰見了它就倒。終於有一天,人們發明了煙花,紅對聯,紅紙。除夕之夜,人們放着煙花點着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紅傢俱,紅對聯。這時,“年”來了。可是,紅色刺的它睜不開眼睛,火把烤着了它的尾巴,對聯搞的它滿身都是,人們見它怕紅色,使用紅傢俱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點菸花,搞的它頭咬尾巴轉圈。年氣憤的回到了天庭,人們就叫這一天過年,有時也叫春節。

春節大家都會包餃子,吃年飯,有時,一些較有錢的人家裏,還會回老家。

我現在在湖南過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戲的人來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賣對聯,對聯也是象徵幸福美好。春節大家都去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也會去包餃子。

東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上了首,晚輩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飯後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最後全家吃餃子,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餃子有硬幣,吃到的諸事順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裏小狗過生日;初三初四,走親訪友,媳婦回孃家;初五,“破五”祭財神;年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年初七,吃麪條;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準備鬧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燈火;年初十六,迴歸清淡;年初十七,春節落幕。

我們湖南人,先是去先輩墳上祭祖。除夕,一定會吃雞魚肉三樣,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公雞,燉到後,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到後,上面撒滿紅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魚千萬千萬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是紅紅火火了,初一早上吃點東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對了,春節父母親朋友家人都會給小孩子紅包,壓歲錢,傳說是除夕絡繹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爲: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爲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爲主。安徽南部僅肉類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豬肝,豬心,豬肚製品,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爲三蒸,三糕,三丸。

佔歲。舊時民間進入新日初幾日的天氣佔本年年成。謂歲後八日,一日爲雞日,二日爲犬,三日爲豬,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八日爲谷,當日晴,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陽,所主之物不昌。

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花生,蘋果,瓜子,糖爲主。

春節,你快樂嗎?總之我很快樂。我們要把春節傳下來,它是我們的驕傲!

六年級:來咬我呀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9

照我們老家的規矩,臘月二十三左右,我們便開始迎接春節的到來,我們俗稱“迎春日”。

在“迎春日”這一天,我們上街置辦新年需要的東西。整條街都是紅紅的一片,好像千萬朵紅花一起綻放,但是,這些都比不上人們臉上的”花朵“。

除此之外,我們都要動手打掃自己的房子。全家一起出動,掃地的掃地,拖地的拖地,擦東西的擦東西。好不熱鬧。

臘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是對我們比較重要的日子。我們難道會出去外面風玩嗎?不,不,不,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幾乎都知道一句諺語——“二十六洗福綠,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所以我們都會們在自家家裏,再浴室裏除去自己身上的晦氣。有些新生嬰兒的洗澡水還揮灑在門前保佑大家。

臘月二十九過小除夕。這時候,家裏的大戶人家都會置辦酒席,邀請各位親朋好友過來一起熱鬧熱鬧。吃過飯後,小孩子們圍在一起唱小除夕歌“臨歲尾,難得故舊皆閒……”整齊劃一的歌聲從門戶人家裏傳出來。在下午的時候,人們互相串門,孩子們開開心心的討要壓歲錢。這天還稱他爲“別歲”。

出席真熱鬧,家家戶戶熱鬧得不可開交。賈家湖都是韭菜的香味,使得在外面經過的遊子不由得想念起母親做的飯菜了。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門外貼着紅似朝陽的對聯,屋外窗前處處貼着五顏六色的吉祥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從不間斷,鞭炮聲連綿不絕。街上掛着紅紅的燈籠,好不熱鬧!在這天晚上家中的人如果有誰沒有到齊,那個人的手機不被打到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過了除夕,我們之後的日子一直都是出去玩,一直到——元宵節的來臨。這就是信念的最後一個高潮。孩子們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燈籠,走在大街小巷,那一盞盞燈火真相一大片星星在靜謐的夜空中閃閃發光,又似一隻只連這唯一的螢火蟲飛來飛去。好不美麗!

一眨眼,春節又飛似的逃走了,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家鄉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快過年的時候,電視上就出現一位小姑娘說:“老太太,彆着急,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粥裏面有各種各樣的豆,米,還有葡萄乾,還有紅棗......除了要熬臘八粥,家家戶戶還要泡糖醋蒜,糖醋蒜泡出來非常好吃,酸酸甜甜的。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在小年這一天,大街上就賣開對聯了,地上擺着年畫。還有賣麻糖的,麻糖是長方塊的,吃起來又甜又粘,吃完一個還想吃一個。

過了二十三,家家戶戶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年貨預備充足。店鋪在正月初一就關門了,到了初五纔開門。

除夕真熱鬧。屋外貼着對聯,屋裏貼着年畫,人們穿起新衣。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晚上十二點,開始放炮,還要籠旺火,我們小孩也要放炮,有甩炮,有小鞭炮,青蛙炮,飛機炮......這一天要燈火通宵,要一起吃年夜飯,還要守歲。

正月初一到了。早晨起牀要到親戚家拜年,親戚會給壓歲錢。也會有人到我家拜年,爸爸媽媽會把各種飲品,水果,乾果擺到桌子上。

家鄉的春節在正月十五就結束了,大人們該去照常做事。

我愛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