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十篇

【精華】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十篇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曆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爲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爲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一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戶戶動手打黃元米餜、煎油餜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除夕”又稱“大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大門上都貼上春聯,門楣和窗戶上還貼上紅紙條。這天家家宰雞殺鴨。除夕的年夜飯,吃得特別早,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一直吃到傍晚,閤家共吃團圓飯,同喝辭歲酒,孩子們慶長大,老人們賀添歲。接着,大人們拿出新衣裳,讓全家穿上節日的盛裝。家中所有大小房間都點上明燈。大人包紅包給小孩壓歲,囑咐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人長一歲,要更懂事,一家人圍爐而坐“守歲”,回顧舊歲,展望來年,通宵達旦。

除夕那天晚上,我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吃完了年夜飯,都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品嚐瓜果,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盼望着新年的鐘聲快快敲響。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時,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孩子們放爆竹,歡快的歡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光,屋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潮。

元宵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晚上一家子都聚在餐桌上吃湯圓,甜甜的,非常好吃。吃過飯後,大家都到廣場上去玩,鞭炮聲震耳欲聾。大家都買了孔明燈,大家把一塊蠟綁在孔明燈底部,然後用火點燃,再用手拿住孔明燈的四個角,過了一會兒,燈裏充滿熱氣,漸漸地鼓起來,我們就慢慢地鬆開手,孔明燈緩緩地飛上天,於是,在燈上寫上了自己的來年願望。隨着一支竄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過節氣氛也越來越濃郁了,一枚又一枚禮花破空而入,在轟然巨響中爆炸開來。半空中“疑是銀河落九天”,地上“火樹銀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間仙境一樣!

春節結束了,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個寒假過去了,大家又開始過忙碌的生活了。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按家鄉的舊習俗,家鄉的春節在臘月初旬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家鄉有一句諺語“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因爲這是一年最冷的時候。

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爆竹和煙花了。有一件事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我們都很調皮,經常到小賣部去買爆竹來玩。其中有一個男孩很喜歡捉弄人,他把爆竹放到水裏,正好我和同伴經過時爆炸了起來,那些水花也濺了起來,濺到了我們的臉上,當時我們非常生氣,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但後來我們居然成了玩鞭炮的好朋友。

我們農村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只要天一擦黑,鞭炮一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忙着大掃除,忙着準備好雞、鴨、魚、肉等。

我們家鄉的除夕,更是熱鬧非凡。家家都在趕做年菜,處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大門貼上了火紅的對聯。還有我們家鄉的壓歲錢,說起壓歲錢,那可是大有來歷的,傳說除夕之夜便會有年怪到來,父母爲了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把一個紅包放在孩子的枕頭下,並告訴孩子們:如果有年怪來了,就把紅包送給它,用錢來賄賂它,然後它就離開,你便平安無事了。我也曾聽奶奶說:“除夕之夜,有一個大耳朵、尖鼻子、血噴大口的年怪,悄悄地來到一戶人家,獅的一聲把孩子驚醒,孩子見到年怪很害怕,後來小孩子壯着膽子叫年怪大哥不要吃他,年怪說你必須把所有紅包都給我,不然我就吃了你!儘管小孩捨不得自己的紅包,可性命要緊,不得不把紅包給了年怪。”這便是紅包的來歷。

一眨眼,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人們也該工作了,因爲大家都知道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的風俗。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我家鄉的節日有很多,有: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等。

在春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除夕的早上都要貼春聯,中午會去拜拜,晚上會去跳火堆,跳火堆的時候,那熊熊的大火使我更加害怕,我膽小地對爸爸說:“爸爸,你能抱着我跳過去嗎?我等第2次自己跳。”“當然可以。”第一次,爸爸帶着我跳,使我感受到了感覺,第2次,我用那種感覺跳了過去,耶,我會跳火堆了,跳完火堆。我們就去放鞭炮,鞭炮的聲音一聲比一聲響,我心想:這麼大聲,我好想再來一次。我就隨身拿起一個鞭炮和一個打火機,我的手在抖動,怕等下會自己炸到自己,我就鼓起勇氣,把打火機一按,鞭炮點燃了,我用力一扔,把鞭炮扔到九霄雲外了,耶,我終於把鞭炮扔出去了,我非常高興。

放完鞭炮之後,就去看春節晚會,春節晚會看完,爺爺奶奶都會守夜,守到12點,再去睡覺,凌晨四五點都會起來穿新衣服,然後家人們都會發紅包給我們。大年初一的早晨總要吃湯圓或麪條。從初一到初十,我們都要去朋友親戚家拜年,拜年的時候總要帶紅包,我們拿到紅包後,心裏非常高興春節的時候肯定要放鞭炮,聲音很大,表示我們幸福越好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祝福的節日。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的節日。在我的家鄉也一樣,春節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有趣。

家鄉每年的新年都十分熱鬧,喜氣,家家都把庭院裝扮的非常美麗好看。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是不能睡覺的,吃了團圓飯後,大人小孩換上了新衣,然後去鄉鎮上參加活動。大家圍坐在鄉鎮中心的廣場上看戲,那些戲都是古代的,特別有意思。 鎮上還會免費供應水果,零食等一些物品。人們就可以一邊看戲一邊吃東西,這可真是一種享受。

咱們小孩還會去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其中點花炮是最有趣的。首先參加的人必須先回答對一個問題,有資格參加點花炮,花炮是不會炸傷人的。因爲花炮是人們自己製造的,裏面裝着一些禮品。當你回答對問題後,會給你一個掛鉤,掛鉤上面有火的,你提着掛鉤走過一條獨木橋,下橋後蒙上你的眼睛就可以去點花炮,花炮炸開後就可以得到精美的禮品,有文具類,對聯,書本等……你說是不是特別有趣呀!

還有過山洞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那山洞極其的黑,彎曲,像迷宮一樣,想要玩就必須通過考驗,因爲有些小孩膽量小是不允許去玩的,怕嚇壞小孩子,當你經過考驗後,工作人員就會帶你進去。

其實我的家鄉在過年的時候還有很多種活動,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有空去陝西玩我一定當你的導遊,家鄉的一切是美好的,快樂的,難忘的,更是精彩的,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着共同的節日,但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在我的家鄉有着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果說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爲“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爲“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爲甜蜜;線面,意爲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6

“春柳深處農家好,白楊水邊村舍新。”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副春聯。這幅春聯也象徵着我的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省的菏澤市。那裏有“中國牡丹花之都”的美稱。而我就在那裏的一個小村子出生的。

說起那裏的春節,那個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夕那一天,咱們的長輩,早早起來開始包餃子。而咱們小孩子呢!就去跟着爺爺貼春聯,用刷子向盛滿漿糊的盆子沾一沾,再把刷子向牆上上下一刷,再把春聯向上一貼,就好了。除了貼春聯,咱們還要在門上貼一些四字成語比如“擡頭見喜、出門遇喜”等。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咱們就去每一家拜喜,遇見長輩拜一拜。遇見平輩道一聲:“新年好”過了一圈下來,咱們小孩子的包裏全是糖,花生,錢等等。

拜喜過完後,咱們就拿着鞭炮,紙錢去拜廟。

到了廟之後,先把紙錢燒完,接着出去放鞭炮,外面都是震耳欲聾的響聲,我和哥哥弟弟們躲在廟裏不敢出去,生怕有鞭炮炸到自己。如果把菏澤市的所有鞭炮聲加在一起,肯定能讓地球震三震。

拜廟完了之後,就開始吃餃子了,咱們那把做好的餃子給每一家送一碗。每家也會回敬咱們一碗餃子,意思是:互相給福氣,福福氣氣。

過完年之後的每一天又會有福氣,窗外鞭炮依舊,窗內是溫暖的海洋,大家在吃團圓飯,團團圓圓過年。咱們那的春節有意思吧!你們那呢?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7

讓我們盼望已久的新年即將來臨了。春節是一個熱鬧而又喜慶的節日,春節也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春節裏的那些傳統習俗都是美麗而又讓我們難以忘懷的記憶。但是吃餃子、放鞭炮是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春節的熱鬧、春節的美,都讓我這個十幾歲的孩子記憶猶新啊!

在我家鄉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豔豔的對聯,掛上了五彩繽紛的門燈,美麗極了。在春節的前一兩天,我們還會幾個孩子聚在一塊做燈籠,留着三十晚上出來打燈籠或放鞭炮玩。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開始在爲年夜飯做準備了,我們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跳皮筋、跳房子、放鞭炮……到了除夕夜十二點家家戶戶開都始放鞭炮了,鞭炮聲日夜不絕,我來到窗前看見五顏六色的煙花,好像天上的仙女送給人們的一份溫馨的禮物,撒下這朵朵神奇的花朵。各種煙花爭奇鬥豔,時而翠綠耀眼,時而鮮紅奪目,時而金光燦爛,真是美麗而又奇妙。

放完鞭炮,家家戶戶又回到桌上吃年飯了,桌子上擺滿了各式飯菜……到了早晨,一輪紅日從東方緩緩升起,千萬縷金色的光芒,穿過薄雲,劈開迷霧,照亮了清晨的大地。

初一,我們那裏都不能摸針和線,一天裏只能玩,馬路上人們笑逐顏開,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是去親戚家拜年,就是去逛廟會,我們幾個孩子還會在一起,放鞭炮,聊聊天……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8

我的家鄉在浙江溫州。照溫州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八節過後就開始了。但在臘八之前,家家戶戶都會曬臘肉或者是雞腿。二十四,掃房日,在這個時候,每一戶人家都有把家裏的晦氣清除掉。還要準備好老老少少的年貨,爲年夜飯的食材做好準備。

除夕,家家準備年夜飯,最主要的就是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在吃年夜飯時,有兩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魚和年糕,吃了魚就會“年年有魚(餘)”,則吃了年糕,就會“年年升高(糕)“。吃過了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圍聚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十點左右,我們到樓下的空地玩鞭炮,小孩玩煙花和花炮,大人們放威力更大一些的鞭炮,到處是噼裏啪啦和砰砰砰的響聲,熱鬧極了。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起的早早的,到樓下空地放大型的紅鞭炮,寓意是紅紅火火。接着就是去親戚家拜拜年,只要說一些吉利又好聽的話,就能得到壓歲錢。晚上在家裏吃飯,吃着蝦、魚、肉。邊吃邊聊天,有說有笑的,喜慶極了!大年初二、初三,家家戶戶到處遊玩,到名勝古蹟的旅遊景點觀賞。大年初四確實老鄉人都到家裏擺酒,大家有說有笑,有玩有樂。到了大年初五,到處充滿着鞭炮聲,這天的鞭炮是爲迎龍燈而打的,只要龍燈走到的地方都會平平安安。劃龍燈劃到哪家門口哪家就要打鞭炮迎接,爲什麼要劃龍燈呢?因爲哪家有喜事就劃到哪家,如果我家有喜事,她他們就會劃到我家門口,晚上留下來吃個飯。

一眨眼,到了開學的時候了,春節也差不多結束了,學生該上學去了,大人又去照常做事了。年的氣氛也漸漸散去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溫州的春節!

六年級:湯芷惠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9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過年,我也不例外。穿新衣,放鞭炮,家家團圓真熱鬧……

但是今年的春節和往年不一樣,我家買樓房了,要在城裏過年。爸爸和我都想回老家,陪爺爺一起過新年。可是媽媽說:“新房第一年不能空着。”結果,媽媽一票戰勝了我和爸爸的兩票。

新年終於來到了,可是我一點也不快樂。因爲我沒有一個小夥伴,整天關在屋裏,還要寫作業。還好媽媽一大早就帶我去物美採購。一進商場,人山人海,媽媽馬上緊緊拉住我的手。我被大人們擠着挪來挪去,什麼也看不見,手還被抓的很疼,我再也不去物美了!鬧鬧、子鍵……我想你們了,要是在村裏,一過年大家都不寫作業,上山、滑冰、放炮、藏貓貓,咱們玩得多開心啊!

晚上,放鞭炮了,城裏人放的禮花真多還特別漂亮,可是我只能站在陽臺上觀看。一朵朵禮花盛開,我好像看見爺爺慈祥的笑臉,領着我走出院子看村裏人放炮,我和爺爺也一起放,鐺鐺的響,真帶勁。“爺爺,您放炮了嗎?您吃餃子了嗎?”“放了……”不知爲什麼,電話那頭爺爺哭了,我也想哭,我想爺爺。

我懷念家鄉的春節,懷念那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日子。我做了一個夢,夢到在老家快樂的過春節!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0

家鄉的春節,印象中總是熱鬧的。然而這熱鬧並不同於那些城市的繁華,總能在你想起時更多的感受到一絲敦厚,一縷樸實。春節是這般,那舞龍燈也亦是如此。這龍燈,異於其他地區那些滾地龍、板凳龍,他們那兒可都是清一色的簡易,遠遠不及我們這兒色彩的多樣。小時候,總愛拽着母親的衣角趕去欣賞。

哪怕大了也是一樣。這才正月初一,龍燈就舞上了。來之前,必會先放鞭炮爆竹,噼裏啪啦地傳遍了整個村莊。聽到這訊號,我便一溜煙兒地從牀上起來,連鞋也顧不得穿好就往村裏的操場趕去。走到半路,遠遠地便聽見了鑼鼓喧天,嗩吶唱起支支高歌。我心頭一喜,加緊了步伐。

到了操場,已然是站滿了村民。掂起腳尖兒,只見一條鍍着金輝,踏着晨曦的長龍朝我們緩緩而來。再前方,便是一戲龍人舉着顆繡球般大小的珠子戲耍着。那龍赤首金身,鬃毛凜凜,身子約有二十幾米長,背上馱着些半人大小的人偶,有那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鬧海戲龍的哪吒,更有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人偶做工精緻,大多用木頭雕刻製成,彩布做飾,隨那龍的起伏而動,栩栩如生,倒是讓人看得有些應接不暇。伴着那鑼鼓的由緩而促,那金龍隨樂聲擺出種種陣形:忽而上竄下跳,如蟒蛇般行之迅速,似在海上游水嬉鬧;或是趁你陶醉之時,輕掃尾翼,神龍擺尾;忽而隨那明珠盤成一個圓,似那晶瑩的水晶丸子般;忽而像酒喝多了般踏着醉步,歪斜地遊走着,卻道是有幾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韻味兒了。每每這時,村民都會高聲喝彩,掌聲自然也是一浪高過一浪。大些的孩子多是耐不住性子,幾下便竄進了“龍體”。擡頭瞧瞧,像是個萬花筒的世界,人在轉,龍在轉,天,地,山,水……都像是在轉了。

龍能舞好,那舞龍的人自是功不可沒。他們統一着黃袍,腰間繫了條紅帶,着裝大多如此。不同的卻是舞龍之人男女、老少皆有,十幾歲的小孩兒也有。只要你有那力氣,便可上去體驗一把!這舞龍,需照這樣舞上三天三夜方可離開,着着實實地爲春節添了不少彩,也爲來年開了個好頭。

“呼——呼”窗外偶爾飛馳過幾輛車,發動機的轟鳴打破了我的回憶,這城裏的年總歸比不上家鄉村裏的熱鬧喜慶。輕輕嘆了口氣,鼻子一酸,朦朧間,彷彿又看到那家鄉的龍,騰雲駕霧,輕踏晨曦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