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一葉知秋初一作文示例

一葉知秋初一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有的人喜歡活在當下,認爲過好當下最重要;有的人喜歡未雨綢繆,爲將來做統籌規劃。人各有志,我不能說這二者孰是孰非,我只會說我個人更偏向後者。

一葉知秋初一作文

若是像故事中單純看到鹿被狼羣捕食數量下降,就不顧生態平衡,不計後果,急匆匆遷走狼羣而去“保護”鹿的人們那樣,盲目而遲鈍,最後結果只能是害了鹿羣。有遠見卓識,懂未雨綢繆,對一個管理者來說是必備的素質之一。

即便世事變化無常,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一個先到來,我也願意盡我所能爲了過好每一天而去關注身邊事物每一點一滴的變化,防患於未然。

大局觀和對隱患的敏銳感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只可惜千載之前的晁錯並沒有深刻體會這個道理,朝堂之上,他力辯羣雄,主張推行削藩策,聲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可是削藩又談何容易呢?且不說各家諸侯王居功自傲,兵力充足,不是說削就削得了的,單單是與漢景帝有殺子之仇的吳王劉濞就不肯,吳國本就富甲一方,他又怎甘心做刀俎下的魚肉任人宰割呢?於是劉濞聯合了楚王、趙王、濟南王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爲名發動叛亂。這場叛亂使沒有打過仗的`漢景帝焦頭爛額,最終景帝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下令將晁錯腰斬。而失去了叛亂的最佳名頭,七王的聯合分崩離析,最終以失敗收尾。晁錯的觀點有錯嗎?沒有的,削藩遲早要削,只是他太過心急,沒有從長遠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缺乏大局觀,沒有料到吳王被逼造反,反倒害自己丟了性命,成了這場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

未雨綢繆,莫要亡羊補牢。曾有一位登山者長途跋涉,去攀登一座高峯,他克服了惡劣的氣候、陡峭的山壁、疲憊和飢寒,還有難熬的孤獨,前進的步伐堅定穩健。可是不知什麼時候,他的鞋裏掉進去了一粒沙子,沙子非常細小,他覺得沒有必要爲這樣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耽誤時間,於是繼續前行。可是後來沙子越來越磨腳,帶來鑽心的疼痛,他不得不停下來清除沙子,當他看到他的腳已經破皮紅腫,傷口甚至有些感染時,不得不放棄登山。如果登山者能在一開始就重視這粒沙子,將它取出來,也就不會對自己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了。

防患於未然,居安思危,是避免災禍的良方。有不少的火災、踩踏等意外事件都是可以事先預料到並且做出防禦措施的,如果這些事件的負責人能重視細節,做出全面的考量,每年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事故發生,那麼多的悲劇上演了。在亞洲爆發金融危機的時候,在日本韓國等鄰國紛紛捲入這場災難的時候,我國卻平穩度過,爲什麼?因爲我國領導人事先爲國家備下了雄厚的外匯儲備,事後又積極採取了各種有效措施,使得我國能平穩度過金融危機,並且贏得世界各國的尊敬。與其在事故發生後纔去彌補,不如敏銳一些,早早做好準備,將未來有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是指通過個別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在生活中我們或許難以做到預料到結果,但能高瞻遠矚一點,事先多考慮一下自己的舉動會帶來的可能的後果,再去做不是會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