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關於正月初一作文集合8篇

關於正月初一作文集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正月初一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正月初一作文集合8篇

正月初一作文 篇1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爲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後,就沒有什麼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後,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的。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爲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囉!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的,沒有煩惱的,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正月初一作文 篇2

大年初一早上,我還在 睡夢中,就被父親母親叫起來了,我本來還想多睡一會,一聽到去給爺爺奶奶拜年有紅包可以拿,我趕緊一軲轆爬了起來!

洗漱好之後我趕緊跑到客廳向爺爺奶奶鞠躬,低頭說:“祝爺爺、奶奶——春節快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爺爺奶奶聽到後,臉上立刻綻開了一朵花,每人給了我五十元,並囑咐我,不要亂花錢。母親說:“錢先存到我這吧!”我很不情願地把錢給了母親。

吃完香噴噴的餃子,我就跟着父親母親去鄰居家拜年了,每到一個鄰居家裏,我都面帶微笑地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而他們會抓一大把糖放在我的手裏,剛串了幾家,我的兜就裝不下了。

挨家挨戶拜完年,我忍不住問母親:“過年爲什麼要拜年呢?”母親說:“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在過去,晚輩給長輩拜年是要磕頭的,現在大部分都改成鞠躬了。記得你小的時候,都是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的。”“真的嗎?”我半信半疑地問,父親說:“是呀,你一聽說給糖和壓歲錢,頭磕在地板上咚咚響,結果光要糖,不要錢,”我被父親說的咯咯直樂。

我說:“哦!我知道爲什麼給長輩拜年了,不過我認爲拜年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拜年時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孝心、一顆愛心、一顆真心。”母親摸着我的頭高興地誇我長大了!

大年初一你去拜年了嗎?你知道爲什麼要給長輩們拜年了麼?

正月初一作文 篇3

今天,是一月三十日,也就是農曆的正月初一——春節。早早地吃完早飯,就開着車去外婆家過春節。

我們來到外婆家,便讓表弟換好衣服,來到中山公園看演出。首先,是小品《喜從何來》,講述了一個女人沒有工作,在朋友的介紹下,給一個賣假藥的醫生打電話,說吃了他們的藥,就懷孕了,卻被她的公婆聽見了,以至於後來鬧了一大堆笑話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講誠信,不能騙人……

不知不覺中,中午到了,我們一行人回家吃了火鍋,便動身去老家給曾祖父、曾祖母拜年。

曾祖父和曾祖母同齡,今年都是九十六歲。曾祖父雖然很老了,身體卻很硬朗。他早就站在大門口等我們了,我們給曾祖父拜完年,便馬上走進內屋,給臥在病牀上的曾祖母拜年。拜完年,我們便去了屋外,站在安全線後面看別人放鞭炮。

一會兒的工夫,該吃晚飯了。我們回到外婆家吃了晚飯,又和表弟看了一會兒電視,便回家了。

這一天過得真充實啊!

正月初一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有一個習俗,每年的正月初一時大家都會早早起牀,吃吃湯圓或麪條,寓意這一年將團團圓圓,順順利利,然後到外面拾一些柴禾帶回去,這就是所謂的“抱柴(財)回家”。今年的這一天也不例外,我早早地就起牀了,也許是因爲過新年了,興奮不已的原因。我們吃過湯圓之後,和鄰居一起出發,準備圍繞着山走。我們在漸漸走向目的地過程中,隊伍越來越龐大。從常州橋順着沿山公路再經過團結橋到達梨花廣場,和我們一起的鄰家大男孩(比我大兩歲)帶了許多鞭炮,而且是放出來彷彿能驚天動地的那種。

在梨花廣場,他把一個鞭炮放在一個空曠且沒有人的地方,他把鞭炮小心翼翼地拆開,用打火機點燃,然後拔腿就跑,幾個動作一氣呵成,只聽“蹦”的一聲,隨之山裏傳出同樣震耳欲聾的回聲。緊接着我們又向陳家灣水庫走去,那裏有許多人,車子也有許多,如果你開車走到那裏,你會過了很久纔會走過,因爲那裏堵車非常嚴重。我們在觀賞完陳家灣水庫後,又向九龍的方向走去,那裏的人同樣很多。

我們往下走着,可以看到路邊上的住戶的門前都掛着燈籠和對聯,可想而知,他們是多希望家裏紅紅火火。我一直以爲這條路很近,可是我錯了,這條路到家裏還有非常遠的距離,但很快在我的抱怨聲中到了家裏。今年的正月初一就這樣過去了,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會一個美好的新一年奮鬥下去。

正月初一作文 篇5

新年到了,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你瞧,二嬸在家包着餃子,大爺和姐姐忙着貼春聯,奶奶幫着母親煎肉圓,王叔叔家熱氣騰騰的正在製作包子,人人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處處充滿迎新年歡樂祥和的氛圍。

你聽,“啪——啪”,瑞虎在片片雪花、陣陣鞭炮聲中翩翩而來了。瑞虎她送走了金牛,喜滋滋、樂陶陶的報告着祖國人壽年豐,國泰民安的喜訊,打開了新年之門。

小夥伴們拜年說話的聲音傳到耳中,我一骨碌爬起來迅速穿好新衣新鞋,來不及吃園子,草草洗刷了以下,我就撐着一把布傘,拿着一隻袋子,雖然外面下着零星小雪,但是我還是一蹦一跳地加入拜年的隊伍。

“恭喜發財,身體健康”

“虎年萬事如意!”

“虎年行大運,年年發大財。”

“祝爺爺奶奶過百歲!”

大把大把的糖果放進口袋,大把大把的'花生果放到了衣兜,一張張透新的壓歲錢樂壞了我的心情。在回家的路上,提着滿袋的糖果、花生果,我們滿臉笑容,滿載而歸。年齡比我們小的夥伴眼睛緊盯着我們,投來羨慕的眼神,那時侯我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回到家,母親說:“我家女兒真不錯,拜年拜了不少的糖果!”儘管裝着漫不經心,不當一回事,可心裏美滋滋的。

看着這飄飄揚揚的大雪,一朵挨着一朵,一片接着一片,飛向千家萬戶,我想起了“瑞雪兆豐年”的俗語。

X年是虎年,虎是吉祥之物。我祝願大家虎年快樂,如虎添翼,生龍活虎,虎年騰飛,虎虎生威,虎氣沖天,天天幸福平安。

正月初一作文 篇6

因爲昨天是除夕日,晚飯後看了很多的春節聯歡晚會。臺上表演了許多精彩的節日,我們一家人歡歡樂樂的都看了有說有笑,很高興!直到外面人家放煙花我們看到五光十色的煙火,把天空好像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令人感到陶醉。到了很晚我們才睡覺。

今天早上起的比較晚一點,馬上就吃中飯了。下午爺爺奶奶媽媽和我一起去石棋盤山,順便帶了點水果,在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座寺廟,這座寺廟很壯觀接着就走到山上去了,一走上去就聞到了桂花的香氣撲鼻,山上綠油油的一片,我們沿着山上的臺階一直走到山頂,山頂上有一塊很大的岩石。這就是傳說中神仙走象棋的地方所以名叫棋盤石。我們爬上了這塊岩石。在上面我往下看密密麻麻的房子、有很多高樓大廈、聳立在城市中央。我才知道我們城市有那麼宏偉,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川流不息,遠遠望去汽車好像小螞蟻。

我們坐了一會兒,山上刮來一陣陣暖洋洋的風吹到人好舒服!

正月初一作文 篇7

春節裏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爲“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裏,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裏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爲“團拜”。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正月初一作文 篇8

北方的民俗有正月初一不吃餃子會爛耳朵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從東漢事情張仲景的時候開始的。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河南省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採衆長,成爲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牀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