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實用的初一春節作文集合四篇

實用的初一春節作文集合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一春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初一春節作文集合四篇

初一春節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要來到了,想必每個小孩都很急切地盼望過春節,都有一些讓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例如: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四處逛街買新衣服,去親戚家串門拜年,去旅遊等等,而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放鞭炮和煙花了。

每到過年,我都會纏爸爸帶我去放鞭炮,現在城裏都不能放鞭炮了,所以爸爸只好帶我到郊外去放鞭炮。

每次我們都會買很多不同種類的鞭炮和煙花。

我們把鞭炮插在土裏,用香點燃引線,我雙手緊緊地捂住耳朵,躲在大人身後,探出半個腦袋,看嗞嗞燃燒的引線,心裏想:我到底是把手放開,跳到前面做出一副勇敢的樣子,還是就像現在這樣害怕的樣子呢?我還在猶豫中,鞭炮已經“嘭”的一聲爆炸了,頓時紙屑四散,塵土飛揚,空氣中瀰漫一股硝煙的味道……我也高興得大叫起來!

當然,最壯觀的還是晚上放的煙花。有的煙花放上天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煙花放上天先是一個小圓圈,接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個圓圈的顏色都不一樣呢!有的煙花放上天就像噴泉一樣“譁”地散落下來……各種五顏六色的煙花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妝扮得如同燈火輝煌的宮殿一樣,十分美麗……

看滿天的煙花,聽四處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熱熱鬧鬧的新年又來到了!

初一春節作文 篇2

在中國許多的傳統節日中,最受人們歡迎的當讓就是春節了,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了。

傳說,在古代有一隻名叫“年”的怪獸,它經常會在晚上闖入村民家中,把牲口全部吃掉,村名們雖然恨透了它,但是也無能爲力,後來有人想到了一個辦法,因爲年怕紅色和噼噼啪啪的聲音所以製作出了鞭炮,來驅趕年獸。一夜,年獸又來搗亂,人們就敲鑼打鼓,開始放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年獸大驚,轉頭就跑,後來就長居在上中,再也沒有出來搗亂,這就是放鞭炮的習俗。在大年初一人們都要互相拜年,互相讓別人知道,自己沒有又被年獸吃掉,這就是拜年的習俗。

虎年已經過去,兔年已經到來,街頭巷尾上也是張燈結綵大街上也是五彩繽紛。

大年夜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開始了緊張的“活動”,一開始我們便投入了狀態,我和媽媽負責貼春聯,奶奶和爸爸負責做菜,從廚房裏不時傳出“咄咄咄咄”的聲音,又是洗菜,有是炒菜,。而我和媽媽呢,正在專心貼紙,貼一張都要左看看,右看看,不斷調整位置,終於擺出了相互對稱,同樣高低的兩副春聯,這時姑姑和姑父帶着小妹妹也一起回來了,妹妹一陣鬧,一陣跳,真是好開心啊,一家人在家裏真是忙的不亦樂乎啊。晚上,夜幕降臨,天空像被遮上了幕布一般,黑漆漆的。但是在我們家,燈火通明,大家人熱熱鬧鬧的圍坐在電視機前,媽媽和奶奶把可口的飯菜擺上桌。大人們也會乘興給孩子壓歲錢,保佑自己的孩子在新的一年裏蒸蒸日上,學習進步。在幸福大年夜中,所有的人們都會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快樂,讓這個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吃完年夜飯,姑父拿出來一大袋煙花,說“走,咱們放煙火去”我一聽高興的一蹦“三尺高”,一出家門就看見美麗的煙花,有紅的、有綠的、有金黃的,真是美不勝收,放完許久,我還完全沉浸美麗煙花的氣氛中,好久才轉過神來,因爲着煙花實在是太美麗了,接着我們又放了“煙花棒,鞭炮,煙花桶”這時我開心極了,恨不得這個美麗的景象永遠定格,不要移動。新年真是又快樂,又開心,我真是愛我們的節日,更愛我們的春節!

初一春節作文 篇3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爲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後,就沒有什麼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後,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的。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爲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囉!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的,沒有煩惱的,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初一春節作文 篇4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

餃子相傳是東漢的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原名“嬌耳”,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的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爲百姓治病。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許多百姓,發現他們耳朵都凍得雪白,他一到家就有許多登門求醫者蜂擁而至,張仲景是心裏老惦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鄉親們,於是他便搭起了醫棚,盤上了一口大鍋,專門舍藥爲窮人治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裏,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麪包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嬌耳”下鍋煮熟,人們吃後頓時覺得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所以每到除夕的時候,媽媽總是要包餃子,她先把餡拌好,面和好。我們便開工了,媽媽先給我示範包了幾個,媽媽包得可熟練了,不一會兒像扇貝一樣的小餃子就一個個立了起來,我看媽媽包得那麼熟練,覺得包餃子非常簡單,於是我便躍躍欲試,但是我一包就難了,不是餡少就是破了皮兒,要不就是包了個立不起來的“懶餃子”,我又氣又急,心想莫不是這餃子故意和我作對,不讓我包好,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是不是覺得難了,要有耐心,我馬上就領會了,餡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果然,這次包得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雖然很平常,但是其樂融融,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