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篇

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1

昨天下午第三節課,老師在黑板了用彩色粉筆寫了六個大字,那就是走進傳統文化。首先老師讓第二組上臺表演。

第二組的組長上臺後,說道:“我們是傳統文化小組,下面請我們組的劉欣雨、徐子君和我給大家背一段《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然後是一陣清脆的聲音。()接着是第三組,第一組,第四組……開始的時候,我還很輕鬆,可後來我每看一個節目,心就怦怦跳幾下,因爲我感覺,時間的巨人正一步步向我逼近。我的心不時地提醒自己:快要到我們組了,組長一定會第一挑我的,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啊!終於到我們組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組長段明英說道:“我們是中華美食小組,下面有請許瓊文爲大家講松花蛋的來歷”。

我被組長氣得一時說不出話來,她幹嘛不先挑別人,幹嘛非先挑我,爲什麼時候我們一組總是我最倒黴?可是我也沒有辦法呀!只好厚着臉皮上臺了。上臺後,我結結巴巴說道:“松花蛋營養豐富……嗯……美味這時我才發現,這比我想象的要難得多。

我終於講完了,我急忙跑下講臺,回到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拍着胸脯說:“我終於熬過來了。”這時候我發現,我少了一句話:松花蛋由鴨蛋加工而成。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2

奶奶有一雙巧手,她剪的窗花可漂亮了!有三角形的、圓形的、正方形等各種形狀,各種圖案。我看奶奶剪得這麼漂亮,就說:“奶奶也教我剪窗花唄!”奶奶擔心地說:“萬一剪了手,怎麼辦?小孩子一邊玩去!”我看奶奶不教我,便央求說:“奶奶,請你收下我這個徒弟吧!”奶奶聽了,差點笑掉了她那沒剩幾顆的大牙。但還是答應了。

奶奶先從簡單的剪法開始教我。奶奶開始折了,給我做示範,她每一步都折得慢慢的,讓我看仔細,生怕我學不會。我瞪大眼睛,仔細地觀察着。

我開始剪了,順着奶奶用筆畫的線剪。哎呀,我的力氣使得大了一些,把下面不該剪的也給剪了,第一次剪窗花,宣告失敗。第二次,我用的力氣輕多了。我慢慢地剪,可突然手一抖,一不小心,剪歪了。第二次剪窗花又宣告失敗。到了第三次,我更加認真了,吸取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小心翼翼地剪起來。“吃飯了!”媽媽在廚房突然喊道。我禁不住走神了,奶奶看我剪的不認真,連忙說:“盛金,剪窗花不能三心二意,是你當初要跟我學剪窗花的,這怎麼又不認真了!”“誰說我不認真?”我有點不服氣,立刻又認真地像之前那樣剪了起來。終於剪完了,我打開一看,真漂亮啊!像一朵盛開的鮮花,下面還有兩片葉子呢!

我雖然沒有奶奶剪得好,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練習,就會剪得越來越漂亮!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3

中國古代硯的歷史悠久,它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磨盤、磨棒。但是,就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至今還沒有發現一方西周以前的硯臺。也就是說,硯的產生至少是在西周以後的某一個時期。

我國人民制硯的歷史悠久, 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磨製彩陶用的顏料, 我國古代早期的硯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狀態之中。在形制方面,長期保持着附有磨杵的形式,這是因爲當時一直使用的是天然墨和丸狀、塊狀的半天然墨,不易於手研,必須藉助研杵和研石進行研墨,使其溶解於液體中方能使用。這段時期內,我們的先祖對硯的形制、品質進行了不懈的改進,除一般石硯外,還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等。大約到了西漢中期,硯可以說已經開始從實用的書寫工具中分離出來了,逐步脫胎成帶有渾樸裝飾的工藝品,步入了藝術的殿堂。

經過歷代變遷,最終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成爲聞名遐邇的“四大名硯”。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有書法、繪畫、雕刻、中國結讓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就是中國結了。

提起中國結,就讓我想起了我家的中國結裝飾畫。我家的中國結,它的顏色是紅色的,形狀是菱形的,中國結一般都是紅色的,因爲紅色代表紅紅火火。

我非常喜歡中國結。於是,我花了整整一星期的時間去了解它、研究它,中國結就像中國的書畫、雕刻、陶瓷一樣,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容易被外國人辨認出來,中國結代表着我們中華民族,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中國結有着豐富多彩的變化,像我家的就是中國結裝飾畫,可以掛在我們家做裝飾。中國結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在北京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結做爲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中國結也是新年禮品、新年廣告禮品、節日促銷禮品。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魅力無窮!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5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爲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它們出自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藝術大師及民間藝人之手,風格特點各異,題材內容廣泛,種類有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反映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祁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及人物;無論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在現,還是用於四時節令、婚壽禮儀等慶典,都體現了民間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豔的獨特點染,每一件都十分生動、有味、耐看。剪紙的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是剪紙這門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更加燦爛、輝煌。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6

11月21日下午,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我們267班四個小組17位同學興致勃勃地參觀、學習了孝義市博物館和孝義市皮影藝術研究會。

我們來到博物館,那裏的胡師傅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向我們講解了皮影的製作過程和歷史。皮影距現在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20xx年被批位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是我國稀有的傳統民間藝術。皮影用牛皮做成,工具有二十多種,然後染色。

胡師傅看着我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手把手地親自教我們刻牛皮。我們的那股專注勁兒讓在場的家長們讚歎不已。

來到孝義皮影藝術研究會那裏的侯老師告訴了我們皮影戲的四個特點:第一、麻紙窗。第二、麻油燈。第三、皮腔。第四、用牛皮做成。精彩的演出開始了,瞧!同學們那麼入神地看着,一會兒露出會心的微笑;一會兒發出爽朗的大笑。看着銀幕上一個個妖魔鬼怪現出原形,惟妙惟肖的樣子,同學們開心極了。

通過這次活動,既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又鍛鍊了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還培養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能力!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7

中國的民族樂器,浩瀚如煙海,燦爛如繁星。被稱爲民族樂器之王的“箏”,是中國民族樂器的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到今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箏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嶽山、碼子、出音孔。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8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歷史詩人,相傳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外婆都會帶我包糉子,我最喜歡吃白米糉。那天一大早外婆買了很多的糉子葉,我用水把糉葉刷洗乾淨,然後在水盆裏泡一個小時之後,放鍋里加一點油再用慢火煮半小時,糉葉準備好了。用清水把糯米浸泡半小時。等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

先把糉子葉子對摺成圓錐桶,再倒入糯米,然後順着圓錐桶的邊緣把多餘的葉子裹起來,再用繩子把糉子寄緊,不一會兒,我們就把糯米全部包成了糉子。

“上鍋煮糉子嘍!”我大聲喊起來,外婆把糉子一個個放進鍋裏,用水煮半個小時,帶着糉葉香氣的糉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我打開糉葉,把糉子放進白糖碗裏,沾着白糖吃,可甜可香了,我一口氣可以吃好幾個糉子呢!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因爲我愛吃糉子!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9

我非常喜歡我家的中國結,因爲它帶着東方的神韻,滲透着既古老又悠遠的中國文明。

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在公園裏買的,一共有兩個,因爲媽媽希望我好好學習、身體健康。

這兩個中國結與市場上買的顏色一樣,都是紅色的,是那種熱情洋溢的紅,讓人看着心裏就暖洋洋的。其中一個的主結是菱形的,用小拇指一樣粗的紅繩子編成,主結下面還有一個直徑5釐米左右的玉石,繩子從玉石中間的小孔穿過,纏成兩個紅絲的穗子。

另外一個主結是用紅色、綠色、金色的絲繩變裝的兩條魚,下面還掛了兩個小鈴鐺,一搖就會發出叮鈴鈴的響聲。中間還有用五種顏色的絲繩編成的玉米,最下面是用絲線編成的紅色穗子。

中國結也叫同心結,有的代表着愛情,這個我還不懂,有的代表着祥和。而我的中國結象徵着幸福和對未來的憧憬,還飽含着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10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勝不勝數,比如:中國書法,中國結,皮影,武術,剪紙……傳統文化中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節日。

據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夜它才爬上岸吐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次,“年”來到村子看到,家家戶戶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孩子在院子開心地燃放鞭炮,從這一瞬間“年”再也不敢來了。從此,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揚,門前掛滿了大紅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可熱鬧啦!到了晚上禮花滿天,家人聚到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文化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