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錦集十篇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孩子的三年級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錦集十篇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1

幾年前,上海的王駟通同學遇到了一件苦惱事。他穿的風衣上有一根帶繩,繩的兩頭從風衣中露出來,可以把衣服紮緊,但有時不小心會把繩從一頭拉出來,要將繩沿細窄的繩洞穿回去可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了。所以一拉出來他都找媽媽,媽媽就用一根別針連在繩頭上,一點一點兒地牽出來。

一天,繩子又被拉出來了,可媽媽一直也沒回來,也沒找到別針,怎麼辦呢?當他從冰箱中取出一根雪糕吃時,突然靈機一動,先把這根繩弄溼了放到冰箱裏,把它凍成馬蹄形再穿。就這樣,凍硬的冰繩輕易地穿過了風衣上的穿繩洞!

科學有多遠?王駟通同學通過改變繩的物性,解決了生活中的小難題!其實,科學就在身邊,會時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科學對於生活和工作這麼重要,那怎麼讓孩子對科學感興趣,讓孩子愛上科學呢?

一、動手做做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偉偉六歲左右的時候,《神奇的實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本書對我們來說真是物超所值!百看不厭、百翻已爛。和爸爸一起製作發光燈泡的電路,孩子明白了什麼是電流,原來電線通上電,裏面的電是一直跑着的啊。看了摩擦起電後,把小時候玩的氣球翻出來,吹大,在媽媽的頭髮上摩擦來摩擦去,排隊登上高高的天花板。導體和絕緣體:原來純淨水是不導電的絕緣體,逐漸加點兒鹽,它就變成導體啦,自己試試才知道。

神奇的實驗,小傢伙越做越有興趣,在我們家裏,隔三差五就會有一個凌亂的“實驗室”出現。說真的,這凌亂的高興啊,還真不怕把家弄亂,沒興趣給你弄亂纔可怕喃!

二、多讀書開拓知識面,帶着孩子找尋科學的足跡

偉偉從小不是個愛問爲什麼的孩子,但隨着喜愛讀書程度的日漸增加,看過的書,去過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不但愛提出一些問題,更可喜的是還能給別人解決一些問題。週末在未名園廣場放風箏時,有小朋友在問:“風箏線在空中爲什麼是斜的而不是直的呢?”偉偉說:“那是因爲空中有風的原因,線受到阻力,所以就被吹彎了。”

當我們在野外需要涉水又不太會游泳怎麼辦?《生活的物理》會教給我們:褲子干時是不防水的,但將褲子沾溼就防水了!然後分別紮緊兩個褲腿,褲腰朝下迅速扣入水中,抓緊褲腰口,游泳圈就做成了,能在緊急時刻把你安全地送到岸上。這麼神奇,爲什麼呢?這是水的神奇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

爲什麼小朋友發燒時用酒精擦腋下能退燒呢?這也有它的科學道理。這是因爲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體表大量熱量,所以起到了幫助降溫的作用。

爲什麼我們的肚子餓了會咕咕叫呢?這是因爲之前吃進的食物消化完,胃裏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裏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所以下次不要再爲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

科學有多遠?科學就在身邊,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用到科學知識!你如果瞭解它,它就會乖乖聽你的話。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探索科學世界的勇氣,練就探究科學奧祕的本領才行。未解的科學謎團千千萬,向前走,更多精彩等待你去發現。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2

我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臉長得圓圓的, 像個大蘋果, 眼睛大大的, 像個洋娃娃。我有一頭烏黑的長髮, 象絲綢一樣光滑。從我的長相就可以看出我很可愛, 對吧?

我喜歡洋娃娃的裙子, 穿上這樣的裙子, 我看起來像一個大洋娃娃。

我喜歡像美羊羊一樣的動畫人物, 因爲她可愛, 漂亮, 大方。我也要成爲像美羊羊一樣的女孩。

我很愛哭, 一遇到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就哭個不停, 至少要用兩張餐巾紙才能止住我的眼淚。

我喜歡留長髮, 長髮飄飄的, 多漂亮呀! 有一回, 媽媽要我剪成娃娃頭, 我死活不幹, 我留了那麼長時間, 好不容易留這麼長的頭髮, 幹嗎要剪掉? 在我的百般懇求下, 媽媽沒辦法, 只好答應我,不剪娃娃頭了。

我是家裏的超級笑星, 不讓大家笑到肚子疼, 我誓不罷休! 我這個超級笑星可不是浪得虛名哦!

我喜歡聽歌, 只要是我聽過的歌曲, 基本上都會唱。我希望有一天能帶朋友們去卡拉OK, 在那裏大展歌喉。

怎麼樣? 這就是我, 一個可愛的女孩兒!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3

大家好!我是彭浩然,今年9歲。我是個在學習上很獨立,而在生活上又非常依靠家人的人。媽媽總說我,在家裏跟個沒斷奶的寶寶一樣,而我依靠媽媽已成爲習慣,一切都那麼地順其自然。

在學習上,自認爲是個能夠獨立自主的人。放學回家,不用媽媽招呼,我會自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何一科作業,而且也很認真,也包括背誦的作業,都能獨立完成。學習架子鼓過程中,雖然練鼓的過程非常辛苦,我也能堅持自己去練習,學習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穫,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所以我喜歡學習,養成了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在生活上,我就是一個"懶王",什麼都不會做,什麼也不用做,媽媽會給我什麼都安排好的。吃飯的時候,飯盛好了,起牀時,衣服都放在牀頭了。上學放學時,媽媽都會幫我書包扛到車上。總之,啥也不用操心,一切都會安排好,沒有媽媽,我的生活將會亂七八糟。

最近,媽媽身體不好,住院了,這也讓我嚐到了苦頭,無比的不習慣。首先就是接送我上下學的問題,平時都是媽媽接送我的,爸爸因爲工作忙沒時間接送,只有搭乘隔壁叔叔的車去學校,因爲搭人家車,所以要比平時起得早。要自己背書包下樓了,還要自己走到叔叔車邊,叔叔沒來,還得在他車那等,因爲是連續下雨天,每每在等的時候,我都委屈的流下了眼淚。媽媽在家時,都是媽媽給我撐傘的,依靠的習慣了,這沒媽的日子還真不習慣呀!

有一天早上,自己去櫃子裏找衣服穿,翻了這件上衣,覺得跟這件褲子不搭,重新翻,翻到合意爲止。雖然每天穿的衣服很得體,但是衣櫃不能看了,幾天下來,被我翻得亂七八糟,我也象徵性的用手去擺正衣服,太亂了,最後沒辦法,我一件一件地去整理,櫃子才變得整齊有序,以前都是媽媽整理,現在沒辦法,我才動手去整理,認真地去做,也能看的過去。

後來,媽媽出院了,生活恢復了,媽媽依然跟往常一樣,攬下所有的事,我開始有點不習慣了,我試着做我所能及的事。我自己扛書包,自己洗紅領巾和小內衣,自己拿碗盛飯,自己撐傘等等。我改變着我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自己成熟起來,也讓媽媽歇一歇。生活中的小事情,我要獨立完成。我要做個在學習上能獨立,還要在生活獨立的好孩子。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4

颳了一夜的北風,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推開門一看,院子裏鋪了厚厚的雪,足有一尺深。幽夢開心極了,這回,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想到這裏,她快步向學校走去。不大功夫就來到了學校,孩子們不怕冷,正在拿着勞動工具在掃雪呢。幽夢老師很心疼孩子,也拿起鐵鍬,加入到行列之中。

孩子們很快樂,雖然小臉被凍得通紅,但依然帶着笑。那咯咯咯的笑聲,迴盪在美麗的校園。“夢老師,我們堆個大雪人好嗎?”甜美的聲音傳進幽夢的耳朵,她一看,是她班中的小紅在請求。其他的孩子們也投來渴望的目光,她愉快答應,孩子們歡呼起來。他們先滾了一個大大的雪球當雪人的身子,然後,又滾了小點兒的雪球當雪人的頭。用什麼做眼睛呢?調皮的小剛拿來兩個圓圓的煤塊,使勁往雪球中一按,荷,雪人睜開了大大的眼睛,好神氣啊!離學校最近的曉茵拿來了一根胡蘿蔔,插在眼睛下,成了高高的鼻子。天氣這麼冷,雪人還需要一頂帽子啊。班長跑向教室,拿來澆花用的紅色塑料桶,罩在雪人的頭上,不大功夫,一個漂亮的雪人誕生了。

望着可愛的雪孩子,同學們開心地笑了。他們圍着雪孩子,又唱又跳,愉快地玩耍。突然,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戀戀不捨地走向教室。幽夢老師走向講臺,該講11課《我多想去看看》,可今天她改變主意了,還是先講19課《雪孩子》吧。在雪後講這一課應該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因此,她開始講起這一課。當她問:“下了一夜的大雪,兔媽媽給小兔堆了個可愛的雪孩子,小兔心情怎麼樣?”孩子們答到:“小兔可開心了,和雪孩子一起玩耍,又唱又跳。”學生們也把雪孩子當成了可愛的孩子,談起雪孩子時眼睛裏帶着笑。幽夢老師又讓孩子們討論:“雪孩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他嗎?爲什麼?”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誇雪孩子勇敢,有的誇雪孩子助人爲樂,有的誇雪孩子聰明。這時,雪孩子已經深入到學生的心中,他的捨己救人的品質,也深深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就是這樣一個雪孩子,卻爲了救小兔而化成了水,小白兔心裏會怎麼樣?媽媽會怎麼勸小白兔?”有的孩子學兔媽媽的口氣說:“孩子,別難過,你看,雪孩子升上了天空,。變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他在天空望着你呢!”後來,幽夢老師讓學生討論:“雪孩子還會不會回來?”孩子們有的答不能回來,因爲他已經變成了白雲;有的答雪孩子還會回來的,卻說不出理由。在幽夢的啓發下,終於有位小朋友說出了答案:“夢老師,雪孩子還會回來的。那朵白雲還會變成雪花落下來,小兔和媽媽就可以再堆個雪人了。”幽夢翹起大拇指,還有個孩子說:“夢老師,我們可以把剛堆的雪人送給小白兔,他一定會很開心的!”孩子們的想象力可真夠豐富的,竟想到了送小白兔一個雪人。這時下課鈴聲敲響,孩子們走出了教室,再次來到雪孩子身旁,快樂地玩耍。

下雪天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課間,他們在校園裏愉快地玩耍。下午放學後,等孩子們離開後,校園就變得安靜起來,只有幾個雪孩子還站在校園之中。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到天空,皎潔的月光灑在雪孩子的身上。夜更深了,校園裏靜悄悄的。這時,奇蹟發生了。一個雪孩子突然說起話來:“夥伴們,快看,月亮升起來了,我們何不在月光下玩耍?”“好啊好啊,朋友們,讓我們開開心心地唱歌跳舞吧!”幾個雪孩子聚在了一起,他們高興地邊唱邊跳:“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唱啊跳啊,歌聲迴盪在美麗的校園。玩啊鬧啊,不一會兒,玩累了。一個雪孩子提議:“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我們何不到一年級教室去瞧一瞧?在那裏做個遊戲!”他們歡呼着推開了教室的門,嘴裏嘖嘖稱讚:“好整潔的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桌椅。教室後面的黑板上寫了九個大字“我快樂,我健康,我成長!”左邊是“快樂大風車”,用彩色紙摺疊而成,上面還貼着小學生的照片呢!右邊是“小蜜蜂學習樂園”。用彩色紙剪貼了兩隻可愛的小蜜蜂,花朵是一個個漢字,真漂亮啊!“快來看啊!教室門門口還掛着夢老師的照片呢!她今天給同學們講了一篇課文《雪孩子》,你們猜,是我們嗎?”一個雪人大聲叫起來!雪孩子聚到門口,也看到了夢老師的照片。“課文中的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而化成了水,小白兔沒有夥伴了,多難過啊!我們去陪小白兔玩耍吧!”“好啊好啊,我們一起去。可怎麼去呢?那是課文啊!”一個雪人爲難得說。“這還不好辦嗎,誰會讀這篇課文,大聲朗讀,我們就會走進課文中,去找小白兔了!”一年級小朋友堆的那個雪人說:“我會,今天中午夢老師領着同學們朗讀了,我站在教室外學會了,現在,就坐在教室裏,認真聽我朗讀,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說完,他大聲朗讀起來,這時,講臺上那本語文書輕輕打開,變成了一扇門,很大很大的門。雪孩子紛紛跳進門內,走向了大森林。

走着走着,他們看到了一朵漂亮的蘑菇房。這就是小兔子的家,他們輕輕敲了敲門,小兔子問了聲:“誰啊,請進!”小兔子打開了門,驚呆了,站在他面前的是幾個漂亮的雪孩子,其中一個很像很像救自己的雪孩子,難道他真的回來了嗎?小兔子緊緊握住雪孩子的手:“雪孩子,是你嗎?你不是化成水了嗎?”頭戴紅帽子的雪孩子大聲說:“是我,是我,我回來了,還帶來了許多小夥伴呢!我們陪你玩耍,你再也不孤單了!”就這樣,雪孩子留在了課文中,一直陪伴着那隻可愛的小兔子。他們在森林裏的草地上愉快地玩耍,不信,你聽,雪孩子在咯咯咯地笑呢!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5

時間過得真快,來深圳已經差不多有10年了,如今孩子也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了。10年,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但也讓我更珍惜現在的生活,生活可以算是安定下來了,兩個孩子也順利地上了小學。閒來之際,孩子會圍在身邊問:媽媽,媽媽你給我們講講你的家鄉吧。這幾年,忙於生活的奔波,好久沒回家鄉了,但提起家鄉,腦海裏就會出現一幅畫面:村莊很美,很少的樓房,四周是一座座若隱若現的山。還有放眼一望,滿山的綠。一條條蜿蜒的小路,樹在小路的兩旁,我走在那條兩邊有樹的路中央。看旁邊的花花草草,戴着帽子遮擋陽光。碧藍的天、清澈的小河流水,到處綠樹成蔭、野花遍地,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幸福。聽我說完,孩子要我一定要帶他到家鄉去看看,他們嚮往自然,渴望親近自然。

孩子們熱愛自然,可爲什麼我們生活的地方孩子們卻少了“自然”的蹤影呢?孩子們有美好的願望,我們應該努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世界。於是,我有一個美麗的夢想,一個美麗的生態夢想。我和兒子約定,我們要一起創設這個城市中的一片綠。生活中,我們積極參加社區裏的植樹活動,還在自家的陽臺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小樹苗”活動,愛惜每一片綠地和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拿起便袋,菜籃子……

一個家庭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大家行動起來,一起去節約用水,低碳生活,多多植樹,我相信深圳也會是一個小時候的“家鄉”。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6

他中等身材,顯得有些瘦。清秀的臉上嵌着一雙充滿智慧的眼睛。鼻樑上架着一副藍色的眼鏡,鼻子下方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他就是我的同班同學蘭冉。

蘭冉性格文靜,不像其他同學嘻嘻哈哈,喜歡打打鬧鬧。他最大的特點是喜歡讀書,讀了很多書,知識面很廣,可以說是我們班的“閱讀之星”。他常常沉迷在書的海洋裏,忘了周圍的一切。有一次,他放學回家,一邊走路,一邊看書。走着走着,突然撞到了一個東西,他叫了一聲,連忙說對不起。可是,沒有人迴應,他擡頭一看,原來是碰到了公交車站的站牌。

還有一次,他正在書房聚精會神地看《水滸傳》,媽媽想讓他去買包味精。媽媽叫了兩遍他纔出來,可是他對《水滸傳》還是愛不釋手。他一手拿着錢,一手拿着書,往樓下走去,不知不覺走到了店鋪門口。老闆問:“這位同學,你要買什麼呀?”他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住了,竟回答《水滸傳》中英雄的名字。老闆聽了哈哈大笑。他這纔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地說要買一包味精。老闆和藹地說:“這是小吃店,味精要到隔壁的小賣部去買。”蘭冉趕緊往隔壁的小賣部跑。

他真是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7

她,是一個文靜的人,一頭烏黑的長髮,背總是挺得直直的,真像個芭蕾舞學生。這就是她—一個身高一米三二,正上三年級的小女孩。或許你不認識她,也不瞭解她,沒關係,我可以向你介紹介紹她。

說實話,她,天生一個男孩,甚至比男孩調皮多了,所以外婆老是說她"不男不女"。她不但性格像男孩,還有很多其他的性格,比如:說話時有點大氣,有時愛漂亮,有時還頑皮……

她,有時會變傻:故意把一點兒飯放到地板上,讓螞蟻來吃;有時還會把吃的全部放到地上,讓別的動物來吃……

她,有很多愛好,游泳,跳舞,唱歌……她還有很多的願望,想當一個舞蹈家,一個歌唱家。有一次,她的那所學校開了一個演唱會,有她的節目,她帶着微笑來到舞臺,深情並茂地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都用熱烈的掌聲祝賀她。

這就是她,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如果你想保密的話,我可以告訴你,上面說的"她",就是我!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8

在講課前,我們先來分享兩位媽媽的喜報:

濟南-翔媽:孩子在學校春燕杯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

北京-依依媽媽:彙報一下,週末帶女兒親子的作文,得到優+3星,還在班上讀了好句子。呵呵,我之前要求孩子天天寫一篇日記,但是效果不好,後來跟着老師學,我發現自己放手太早,要求太高。

特別要說明的是:北京-依依媽,入羣聽課可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觀念轉得很快。觀念轉得快,行動就快。還是那句話“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等於不知。知行合一的“知”,是要真明白、真相信。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腦子裏明白。腦子裏明白了,但沒有轉化爲行動,最多是個知識,而非知“道”。

羣裏有媽媽常問:怎麼辦?怎麼辦?回答是:先“親”起來,先行起來,先做起來。如果不做起來,不行起來,不“親”起來,一堆問題在腦子裏打轉轉,還是於事無補。當下我們的教育光講“知”,不講“行”,這是有害的。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裏講過,媽媽進步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媽媽,像依依媽一樣,真正轉變思想,行動起來。

下面,我們就進入到正文,先來曬一下孩子的作文,也是一個喜報:

媽媽感言:我是21羣江蘇—小小QQ糖。這篇《我的媽媽》是孩子送給我的“三八”節禮物,正好小記者網站有徵文活動,於是就投稿,沒想到就上報了。能結識非常老師和羣裏的這些媽媽們,是我的慶幸,我從中受益匪淺,孩子也從中受益。非常老師的書,則是孩子最愛看的作文書,謝謝非常老師無私的付出,看着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心中無比高興!

我們再來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伴隨着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媽媽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每當我的身體出現一點小狀況,媽媽總會第一時間爲我採取措施,結合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把病毒扼殺在搖籃裏。有時病毒來勢洶洶,我身體的安全防護大軍全軍覆滅,媽媽這時就只能求救醫生這一“殺毒大師”了,送我去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看到我健健康康的,媽媽就喜笑顏開。

媽媽又是我的“唐玄奘”。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會問:“今天有什麼東西要帶嗎?”每天臨睡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問:“該做的作業都做了嗎?該準備的學習用具準備好了嗎?”……考試前,媽媽又要嘮叨了,“記得寫名字、看清題意,不要急於答題,做完要檢查”……媽媽的嘮叨像唐僧唸經,但正因爲媽媽的嘮叨,我才能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一次次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的“唐玄奘”。

媽媽還是一個“大偵探”。電腦遊戲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可我的眼睛又不爭氣,媽媽嚴格控制我的上網時間。有時,我總想趁媽媽不在家,多玩一會兒。一次,做完作業以後,我就上網玩遊戲,在媽媽回來之前,我就把能看見的蛛絲馬跡都毀滅了,可是媽媽還是知道了。原來媽媽在瀏覽歷史中發現了。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訓,把瀏覽歷史上的記錄都刪除了,我暗暗地想:“嘿嘿,看媽媽這次怎麼發現。”可是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還是被媽媽察覺了,媽媽說:“我摸了摸電腦,發現電腦是熱的喲,還有從你的神情,說話言語中,我就能得知。”哎,誰叫我做賊心虛呢,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晴”。

這就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我的“唐玄奘”,我的“大偵探”,我那可愛可親的媽媽。

這是一個三年級孩子寫的作文。初步統計一下,大約七百五十個字。從媽媽的感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是21羣的。想必聽課有半年之久了,孩子能有這樣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堅持。昨天有新進羣的媽媽在問:親子作文,輔導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啊?想必這位媽媽的感言與孩子的進步,能回答親子作文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的問題。

剛纔,我們還收到一位爸爸的感言:

廣州-晴爸:喔,我家妹子也是全班上評讀,謝謝非常老師。大半年前買的書,實操只是給孩子講解了前面的對稱,已收到好的效果,昨天加的羣,今後會抓緊些。

還有一位媽媽的感言:

山東-悅悅媽:這個羣“不好”,剛加入時是“好好學習,天天上當”,現在成了“好好學習,天天上癮”,每天不看,像少了點啥。

實在的講,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是不是懶,要擔心的是在這裏學習的媽媽、爸爸懶。

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評一下全文。

第一,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就是:帶帽、穿衣、套鞋。什麼叫帽?帽有什麼作用?帽子——說白了,就是一個段落的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同理,一個段落也只能有一個主題。什麼叫主題?說白了,就是您想表達的東西,就是您最想告訴別人的東西。帽子是主題,帽子也是提綱。

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中,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出門約會,最先收拾打扮的是什麼?是頭。所以這個頭也好,這個帽子也好,是第一位的,是起領導作用的。帽子定好了,主題明確了,再用衣服來配,衣服配好了,再配上一雙合適的鞋。“帽衣鞋”是一個整體,而帽子是標準、是起點。要想保證作文不散不亂,帽子不能少。( )

在我們的書裏,每一篇講評文的後面,都有一個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就是帽子的圖形化。所以我們再確認一下,帽子是主題,也是提綱,也是思維導圖。這三樣東西是一體的,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罷了。我們常講“段落沒有帽,送您當被告”。這句話似乎讓人有些不理解。如果我們講“寫作要有提綱”這句話,似乎有些人就理解了;我們再講“寫作要有思路”,這句話恐怕反對的人不多。其實“帽子”就是提綱的具體表現,是思路的具體表現。

我們在《基礎篇》中講道,對稱有四個表現:對稱詞、對稱句、對稱塊、對稱段。什麼叫對稱?對稱就是角度,就是從不同的方面來寫一個東西。在本文中小作者重點是以三個對稱段的形式來寫媽媽的。這三個對稱段就有了三個對稱的帽子:“健康小衛士”、“唐玄奘”、“大偵探”。用三個對稱段來寫媽媽,帽子也好,對稱也好,這是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

第二個特點,就是本文中運用了“移花接木、張冠李‘代’”的技法。媽媽不是媽媽了,媽媽變成了“小衛士”,變成了“唐玄奘”,變成了“大偵探”。這個技法我們在《提高篇》第七章有系統的介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移花接木的“花”與”木”,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纔能有“移”的可能;張冠李戴,姓張的與姓李的,如果不認識,就把帽子戴來戴去,那是要吃官司的。就好比這兩天深圳發生的一起撞車案,真正的肇事者跑了,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來戴這個帽子,網絡流行語,叫頂包——這會讓明白的人貽笑大方的。

我們回到正文上來。總體上講,借代要有相關性。從本文中媽媽是:衛士媽媽、唐僧媽媽、偵探女菠蘿(波羅)。這些都是與媽媽的性格行爲有相關性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個特點,小作者的這一個寫作特點,讓本文增加了許多的趣味。

當然,第三個特點,不太容易爲大家所發現,那就是前後文的呼應。在原文中小作者寫到了媽媽的樣貌,分別寫道:國字臉上鑲嵌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這是一個總體上、形象上的描寫。那麼我們後面看到的對稱段中,媽媽像“偵探”一樣的火眼金睛,還有媽媽像“唐僧”一樣的“噼哩啪啦”,都在有意無意地呼應了這個形象。前後文的呼應,讓全文的總體線路、思路保持了一貫性。這就體現了作文的不散不亂、不拉不扯、不離不碎。所以我們要講:不誇不行!總的來說,孩子確實寫得很好。

我們的點評提升,並不是否認孩子的成就。點評提升的目的,是爲了讓大家看到,技法運用的背後所展現出來的變化。

先來看第一段:

伴隨着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剛纔也看到了,孩子在刊物上的作文,編輯把這一段刪除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寫的是作文的背景、目的,這與我的“媽媽”這個主題的關聯度並不是很高,所以,刪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作者好不容易寫出百把十個字,痛下殺手於心不忍。我們可以簡單處理一下,把這一段當成是一個題記來處理:

三八節來臨之際,用我筆下的您,表達我心中的您,算是我在媽媽節日時,送給您的小禮物——題記。

我們來看第一個自然段,媽媽的樣貌: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我們可以本着爲主題服務,有詳有略的原則來調整:

媽媽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永遠透着精幹利落。媽媽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像風吹草動、蛛絲螞跡,都逃不過她的雙眼。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羣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

在點評文中,我們刪掉了一些與後面的呼應無關的樣貌,這樣也是爲了把作文的一條線路表達得更清楚。所以,我們就把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去掉,這是要補充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點評文中,增加了一句話: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羣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一是爲了體現,有詳有略,突出媽媽的語言,二也是一個借代的技法。

我們在《提高篇》中介紹過,借代的技法,最常用的是“先喻後借”。我們再把這個“喻”借過來,用來代替媽媽的講話。所以就有了:在一羣嘰嘰喳喳的家長羣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在本文中“那個放鞭炮的”並不是確切的指放鞭炮,而是借過來指媽媽講話“噼哩啪啦”。這樣一喻一借,一借一代,就有了趣味。

今天上午我們就講到這裏,下午再講,謝謝大家!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9

看到一個畫面,記錄下來。

場景一:中午吃麪。緣的桌上灑出了幾根,“老師,是恬的弄清的!”緣和恬坐在一組,中間隔了一位瑾。“怎麼回事?”兩人嘟着嘴,滿臉的氣憤,互不相讓,決沒有道謙的想法。瞭解後得知:緣說讓欣不要與恬好,恬氣急之下去動緣的調羹,幾根面就這樣掉了出來。

場景二:吃完午飯,大家把小椅子搬到兩邊,他們喜歡和朋友放一起,各自的小羣體。緣先吃完,放在了魚缸旁觀察着魚兒。恬吃完後把椅子搬到了緣的附近,然後對她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跟你說對不起的!”緣看着恬,不說話,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着恬把椅子放在附近,兩人一起看起了魚兒。

反思:

從矛盾的出現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我想把它記錄下來,因爲從這一瞬間看到了孩子的成長片段,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從案例上看,這個矛盾的起源是孩子間的一句話,僅僅是一句話怎能讓一個孩子如此氣憤?這要說到孩子之間的關係。成人有成人的羣體,孩子也同樣有自己羣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於是坐在一組的孩子就成爲一個小小的羣體。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遊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餘時開始聊天、說熱鬧。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的好朋友還是有一定界線的。恬想嬴得朋友的愛,欣就坐在恬的旁邊,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沒趣。爲此她爲緣的話而生氣,停不了緣的嘴,只能另想辦法對付,於是場景一的畫面就出現了。

這個案例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孩子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幫助分清是非然後讓他們相互道謙,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師以爲這樣就結束了。其實不然。恬的道歉是自發,她想與緣在一起,也知道剛纔的做法不太好會影響她們的關係,於是很自然的道謙,之後兩人又成了密友。

原來,孩子的矛盾裏也有學問。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10

天空媽媽擁有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她有許許多多的孩子。

她的孩子們性格都不一樣,太陽哥哥在孩子們中間是最溫暖的,白天的時候太陽哥哥第一個起牀照亮大地溫暖人們!雲朵寶寶最可愛也最愛玩耍!太陽哥哥一出來,雲朵寶寶們就跟在太陽哥哥的身後玩捉迷藏,一會兒躲在太陽哥哥的前面一會兒躲在後面,讓太陽哥哥急得團團轉。風弟弟最頑皮了,一會兒把雲朵寶寶吹成小白兔,一會兒把雲朵寶寶吹得像個大雪球,一會兒又把雲朵寶寶吹得像方方正正的課本。你看!好多的孩子在天空中看大大的書呢!雨寶寶是個愛哭鬼,看見大家在天空媽媽的懷抱裏玩得這麼開心,雨寶寶心裏很不舒服!“哇!哇!……”雨寶寶的淚珠兒像斷了線的珠子,噼裏啪啦地落下來!風弟弟一看雨寶寶哭個沒玩沒了,就拿來了“陽光寶劍”和“云云球”來逗雨寶寶,雨寶寶開心地玩着嘻嘻哈哈,雨寶寶玩累了,風弟弟“呼呼呼呼”幾聲把雨寶寶吹回家睡覺去了。雨寶寶走了,帥氣又溫暖的太陽哥哥和彩虹妹妹就出來了,彩虹妹妹最愛穿她七彩寶珠裙子了!你看!彩虹妹妹的七彩寶珠羣美麗又絢爛!

夜深人靜的時候,害羞溫柔的月亮姐姐和天真活潑的星星娃娃一塊兒出來了,她們一起來陪伴夜晚孤獨的天空媽媽。月亮姐姐最是溫柔孝順,天空媽媽口渴的時候,月亮姐姐就會到大家庭的幸福溝裏舀一瓢幸福水給天空媽媽喝。星星娃娃最乖巧懂事,一眨一眨地逗着天空媽媽開心,玩得累了,就躺在月亮姐姐的懷抱裏睡一會兒。

天空媽媽的大家庭真是幸福快樂!我喜歡天空媽媽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