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實用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合集10篇

實用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合集10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1

提起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是一座瑰麗的寶庫,有古老的書法藝術,有五彩繽紛的臉譜藝術,而我最喜愛的是剪紙藝術。

早有耳聞,剪紙的發源地是陝西,那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剪紙的方法有11種之多呢!我家隔壁有一位老奶奶,她剪紙藝術很高,她會剪騰空而起的孫悟空,潔白如雪的鴿子,別人都說她是“神剪”。

看着五彩繽紛的剪紙,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剪刀剪起彩紙來,看起來容易,可學起來難,於是我專門向隔壁的老奶奶請教,在不久的時間裏,我也學會了剪一些小動物和小窗花,在業餘時間裏,我也時常“秀一把”,我時而剪出快活的小兔子,時而剪出頑皮的小猴子,這些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中華的傳統文化剪紙,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一定繼承發揚,讓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代代流傳,讓經典藝術熠熠生輝。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2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剪紙。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歡。禮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出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子在玩耍……

怎麼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日。我們全家人在家吃糉子慶祝這個節日。

媽媽把蒸好的糉子端上來了。我看見一個個糉子都是用綠色葉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樣子。我脫掉她們身上的“綠衣裳”,裏面的肉全露出來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軟很香!裏面還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麼。就問一旁的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爸爸告訴我說,古時候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羅江。人們爲了打撈他,又怕大魚吃掉他,就向江裏面灑下很多糉子,又用龍舟似的小船去競相打撈。之後,人們爲了紀念他就約定成俗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吃糉子,划龍舟。

聽完爸爸的講訴。我終於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和爲什麼吃糉子了。原來是爲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4

我非常喜歡我家的中國結,因爲它帶着東方的神韻,滲透着既古老又悠遠的中國文明。

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在公園裏買的,一共有兩個,因爲媽媽希望我好好學習、身體健康。

這兩個中國結與市場上買的顏色一樣,都是紅色的,是那種熱情洋溢的紅,讓人看着心裏就暖洋洋的。其中一個的主結是菱形的,用小拇指一樣粗的紅繩子編成,主結下面還有一個直徑5釐米左右的玉石,繩子從玉石中間的小孔穿過,纏成兩個紅絲的穗子。

另外一個主結是用紅色、綠色、金色的絲繩變裝的兩條魚,下面還掛了兩個小鈴鐺,一搖就會發出叮鈴鈴的響聲。中間還有用五種顏色的絲繩編成的玉米,最下面是用絲線編成的紅色穗子。

中國結也叫同心結,有的代表着愛情,這個我還不懂,有的代表着祥和。而我的中國結象徵着幸福和對未來的憧憬,還飽含着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5

“歲寒三友,梅蘭竹。”看到這三幅剪紙,我不禁聯想到了這句詩。高潔的梅花,翠綠的勁竹,傲放的蘭花,各個形象生動,色彩各異。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竹”的剪紙。你看竹子的枝幹是那麼挺立灑脫,枝葉又是那麼柔韌蒼翠,好像在和寒冷作鬥爭又好像從冬眠中一覺醒來,剛勁有力。真沒想到,一把普普通通的尖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剪出如此美的藝術品。

這幅精妙絕倫的剪紙是我去公園時,一位老爺爺給我的,那一天,我在欣賞剪紙作品,一位老爺爺走了過來,看見我這麼喜愛剪紙,就隨手拿起工具,現場製作。那剪刀就好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輕巧、自如、優美的在紙上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生動的圖案,終於蝴蝶停止了飛翔,好像累了似的,在蝴蝶飛過的舞臺上,呈現出了精美的圖案。老爺爺把那幅剪紙送給了我,我當時驚喜極了,捧着剪紙欣喜若狂的蹦跳着。

從此,只要我想起這幅剪紙,我的腦海裏就不斷地映現出老爺爺那熟練的技藝和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

我的心裏充滿自豪,自豪這是中國民間藝術,自豪作品精妙絕倫形象生動。這就是中國最傳統的民間藝術剪紙。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6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泥泥狗、剪紙、書法、國畫……其中我最喜歡剪紙。

在我國民間,每當遇到重大的節日,人們都會用剪紙作爲裝飾,表達對節日的慶賀。

看這一幅圖片上的蜻蜓:眼睛大大的、身子細細的、翅膀薄薄的,它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像是在說:“這裏的`花可真美呀!快來玩呀!”另一幅圖片上的幾個漁夫擡着一條大魚,漁夫的兒子提着一隻螃蟹,他們邊說邊笑享受着豐收的喜悅。

剪紙內容還有民間故事呢!嫦娥腳踩祥雲,吹着笛子,她的飄帶在風中飛舞,看着這幅作品我彷彿聽到了悠揚的笛聲。

這些剪紙非常精美,非常可愛,我喜歡它。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7

說中國剪紙有名,真是一點也不假。剪紙是中國文化藝苑中一塊絢麗的奇葩,還有着“民族母體藝術”的美譽呢!

瞧,這副剪紙是一個叫阿魯溫的小男孩牽着兩頭駱駝在沙漠中行走。每當看見這副剪紙時,我的眼前就會纔出現着一幕一幕。

這位充滿雄心的男孩決定去冒險。臨走時他只帶了一把弓箭,一些乾糧,和兩頭駱駝就上路了。途中迷路了,被困在大沙漠中。猛然,他發現了張尋寶圖,圖上有的寶貝是在自已的家鄉里,小男孩欣喜若狂,心想:這下不僅可以迴歸家鄉,還可以得到寶貝了。

此時,小男孩身上已沒有了水,當他到達圖上指定的地點時,已經快要渴死了。突然,他發現了一小潭湖泊,便用盡全身力氣撲上去,大口喝了幾口水。該尋寶了,可怎麼也找不到寶貝,他又翻了翻尋寶圖,上面依然沒有寶貝。正納悶之際,他明白了,自已正需要的東西就叫寶貝。

一把剪刀,剪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動人的傳說。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8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壽''"喜''等貼在門上,窗戶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臺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裏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臺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9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鬆軟的混合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

剪紙可以剪出各種樣式,有人、有小狗還有字……媽媽對我說過,有個老奶奶剪了一條几十米長的龍;讓人想不到的是,有的人還能剪出一個故事。我想:咱中國人真了不起,能剪出這麼多樣式的剪紙。

咱們中國人都喜歡剪紙、都熱愛剪紙,剪出來也非常好看。你作爲一箇中國人,是不是很自豪?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10

秦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蒐集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於是我想了今年元宵節的舞龍。 今年元宵節我和媽媽看舞龍,我看見那望不到尾的布龍,就像一條無尾龍。好不容易看完布龍,我想回家了,可是又“飛”來了荷花龍。荷花龍把我的腳給勾住了,不讓我走,我只好有看着他們舞龍。荷花龍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繩子,這條“繩子”是由許多人拿着假荷花形成的,。 接着來了一條板凳龍。這條板凳龍是很多人舉着板凳從我們眼前“飛”過,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他們相敬相愛,他們住在荷花村。這年荷花懷孕了,過了是十來月,孩子卻沒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個男駭。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他好喜歡,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長着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人看見了,就喊着:“你生了個龍種。”過了很長時間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作了數十丈的長龍,飛上天空。自此以後,每逢乾旱,小龍就來散雲播雨。百姓爲了它,就採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製作成一條花龍。 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爲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有趣,你也可以查一查,你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有多麼豐富多彩。 20xx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