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情有義的動物散文

有情有義的動物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一、得雄則王,得雌則霸。

有情有義的動物散文

竹雞爲鳥科、鳥綱、鳥目、雞屬。成年個體重約二百五十克。一般很少有低於或高於二百五十克的個體。竹雞一般被褐色羽毛,有黑白小斑點,前胸腹羽毛金黃色,有黑斑點。也有淡黑羽毛的,個體較大一點。金黃色羽毛的竹雞個體較小,但觀賞價值高於其他品種。

竹雞的羽毛與環境融爲一體,有變色功能,一般不容易發現。生活習性;喜歡在小灌木叢中或有草木的林間覓食。食性雜,喜啄食白蟻和其它幼蟲,亦吃蚯蚓、蜈蚣等其它害蟲。

竹雞善走,求偶時邊走邊叫一天要走幾公里,很少飛行。害怕老鷹、鷂等天敵。受驚時飛速極快。天黑時上樹棲息,天剛亮就下樹活動。白天非特殊情況不上樹。一般立春前後開始發情求偶,天氣好有所提前。一般夏秋兩次產卵孵化。

發情配偶期間一般爲一夫一妻,絕不容忍第三者踏入領地半步。雄鳥以高亢的叫聲勾引雌鳥,更重要的是威懾同伴。雌鳥爲了取悅雄鳥也盡情和鳴。

保護領地、保證順利的孵育後代是她們的重要責任。求偶配對後,一夫一妻佔領一個或多個山頭,絕不允許第三者踏入領地半步。有時遇上了強敵硬闖入領地,那隻好以死相拼來捍衛。如;來了一隻雄鳥。丈夫毫不猶豫的衝上去迎戰,往往鬥得你死我活,難分難解。勝利者佔其山,霸其妻;戰敗者遠走高飛,另謀山頭。來犯是一隻雌鳥。妻子毫不畏懼的衝上去,使出看家的本事窮追猛打,一見高低。這時,雄鳥在一旁觀戰,親疏不幫。敗者遠離此寶地,永不來犯。

雌鳥在產蛋時一般不讓雄鳥知道,孵蛋時更是悄無聲息,出來覓食時才發出叫聲尋找丈夫。在這期間雄鳥可能另覓新歡。等到後代出世了,雄鳥又回來扶育小鳥。雌鳥再一次孵蛋,雄鳥負責照管孩子。後代再一次出世,它們一大家子再合在一起。

二、不離不棄的夫妻情。

竹雞配偶成對以後,夫妻關係就穩定了。小兩口每天夫唱婦隨。在自己的領地裏遊玩、覓食,從不私闖別人的領地。小兩口覓食,

從不遠離十步,有一陣子不見面,他【她】們就會高叫尋找同伴。偶爾雄鳥找到好出的食物就會不停的呼喚雌鳥,一定要對方先嚐。晚

上夫妻在同一條樹枝上住宿,離得很近。要 是在冬天那就緊靠身體相互取暖。不論春夏秋冬,夫妻還是和家人在一起住下,總有一個放

哨,讓大家放心休息。

不過,好鬥是它們的致命弱點。獵人們就利用這一點用一個‘媒子’【一般是經過訓練的雄鳥】誘捕它們。在媒子前方安裝上棕套

或其他陷進將其捕捉。雄鳥倒是有七分大丈夫氣概,總是衝鋒陷陣、迫不急待的來應戰 。槍打出頭鳥,倒黴的就是他。有些時候可能

雌鳥也誤入陷阱。這樣一來,一對夫妻就被迫拆散了。

先說雌鳥被捕;過了一陣,獵人離開了現場,雄鳥躲在很遠的地方歇斯力底呼喚妻子,要她前來會合。儘管聽不到妻子的迴音,丈

夫還是一遍一遍地叫喊,甚至到處尋找。見沒有了危險,便悄悄地摸回出事地點尋找,可能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丈夫的悲慘叫聲也可能

招來其他單身雌鳥,經過簡單談情說愛,新的一對夫婦又組成了。丈夫也就結束了悲痛,忘掉了前妻,開始了新的生活。

再說雄鳥被捕;妻子見丈夫被捕了,自己也嚇壞了,獨善其身逃走了,躲在安全的地方叫喊身陷絕境的丈夫,一遍一遍地、不厭其

煩地叫啊叫啊,一天之內不知多少次要到出事地點去尋找丈夫,儘管她的叫聲引來了無數同伴同情,一時之間她絲毫沒有另尋新歡的打

算,她不想放棄,她相信丈夫一定會完好無損的回到自己的身邊來的。可能一連幾天、可能一連幾個月都是這樣。最後她還是要同別雄

鳥結爲夫婦,但他尋夫的過程要比雄鳥尋妻要長,感情流露要淒涼。

三,一切爲了下一代;

竹雞這一對情深意重的夫妻佔據了一畝三分地以後,共同守護着自己的領地,爲求相安無事,鄰居之間也不越雷池半步。它們的一切努力就是爲了繁衍下一代。

雌鳥腹內蛋卵成熟了,就悄悄的找一個安全地方開始產蛋。一天一粒,一般只產五粒,也有七八粒的。食源不足也有可能隔天一粒,不過這是很少見的現象。

雌鳥爲了安全、順利的產蛋,就連自己形影不離的丈夫也不知道產蛋的地方。據說雄鳥知道了就會啄食鳥蛋。夫妻雖然在一起覓食、遊玩,感情不管多深厚,雌鳥要去產蛋時也就一聲不響地、悄悄地離開,雄鳥不論怎樣叫喚,雌鳥一聲也不吭。她產完了蛋,離開現場一定的距離方纔答應或高叫尋找夫君。

產完了五粒蛋後就要開始孵化了,這個過程約兩至三週。開始幾天,白天僅孵幾小時就出來了,晚上就一直在孵。約十天左右就日夜專心孵蛋,只用極少的時間覓食,除非遇上了生命危險這才倉皇逃命。幼鳥快要破蛋而出之時,寧死也不離窩。雄鳥也可能就在這段時間另尋新歡再組一家。

幼鳥破殼而出很快,一小時內都出來了,胎毛一干,母親就帶着子女立即轉移地方以保平安。起初幼鳥走不動,走一陣母親抱一陣,一直將子女帶到草木茂密的`地方。此時雌鳥不斷呼叫雄鳥。原來的雄鳥在新家雌鳥也在這時候去孵蛋了,聽到叫喚迅速就趕過來了。一起扶育它們的後代。

竹雞幼鳥剛出殼只有大拇指頭大,成長過程較爲漫長,一個月之內主要依賴父母,特別是一兩週齡時,父母歷經艱險、千辛萬苦,

幾乎是用生命來換取它們的成長。這個階段如果遇上天敵或獵人,很有可能全家覆滅。

剛出殼的竹雞胎毛剛乾後半小時就行走自如,迅速敏捷,但不能遠走。幼鳥體溫調節功能差,容易凍壞,尤其是大雨天氣。父母領着子

女在稀草地、草叢、樹林裏覓食,父母找到細小幼蟲就‘咕咕咕咕’叫喚子女來食,幼鳥聽到叫喊就蜂擁而上來爭食。父母總是要讓子女

先吃飽了自己才放心進食。每隔半小時就將子女抱在胸前,用體溫給子女補充熱量,特別是大雨天氣,幾乎整天都是抱着子女,給她們溫暖

和遮風擋雨。在覓食期間如遇突如其來響動或天敵,幼鳥們閃電般的鑽進草根間或藏在樹葉下面,父母就在一旁不斷髮出警報。

農曆四月下旬,好養鳥的人就進大山裏面尋找竹雞幼鳥飼養。聽到竹雞喚子的叫聲,悄悄地靠近它們,嚇跑親鳥,仔細翻找。大概半小

小時後,親鳥偷偷返回原地,低聲‘咕咕咕’的叫喚子女,幼鳥也開始‘滋滋滋滋’的迴應。其實獵人此時早已佈置好了陷阱,親鳥隨時都

有生命危險。竹雞父母見獵人在捕捉自己的子女,不顧一切衝向獵人,試圖嚇跑獵人救走子女。父親十分小心地嘗試幾次,感覺會有生命危

險便退到較遠的安全地帶裝模做樣的大聲叫喊。母親見沒有救出子女決不放棄,不停在子女附近轉來轉去,低聲呼喚,哪怕只有一線希望。

這個時候可能父親被捕了,母親不久也難逃此劫,因爲她不會丟掉自己的子女不管的,她寧願自己去死也要救出子女。夫妻雙雙被捕了

裝進布袋【或網絲袋】裏,聽到子女淒厲的叫聲,母親仍然不斷地呼喚子女。這時子女聞聲而來,全家也就無一倖免。有時候父母雙雙被捕

子女分散在周圍【子女稍大一點】或飛到樹上了,一時很難捕捉。周圍其他親鳥聞起叫聲,知道這一家子肯定出事了,一聲不響的悄悄地趕

來,將其遺孤迅速帶走,收養在自己的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