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自助行之敦煌莫高窟散文

自助行之敦煌莫高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提起敦煌莫高窟,那可是老相識了。小屁孩的時候捧着歷史課本,就知道敦煌的故事,神往着:什麼時候也去敦煌看看那些千年的佛陀,向他們致敬。

自助行之敦煌莫高窟散文

只是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小時候的願望,得以成真。

爲了看看路上風景,我們一直選擇坐綠皮——白天我們選擇了價格不菲的特等軟座。一上車,我和女兒傻眼:偌大一節車廂,就我們倆個。

哇哈哈,專車!我和女兒坐在配有茶桌的地方,腳還擱得老高,別提多舒服了。這樣子夠傻吧。

在哐當哐當的鐵軌與車輪的撞擊聲中,我們看到了一路戈壁。

戈壁灘上,有許多地方佈置着一排一排的風力發電裝置,那也是一景,壯觀,大氣。白色的風翼,在千里無有阻擋的戈壁之風地推動下,飛快地旋轉。

敦煌,它實際上到底什麼樣子?

經過七個小時,終於到了敦煌,這個神往了幾十年的地方。

這只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小城,沒有多少特別之處。出租車司機告訴我們,去莫高窟有二十多公里。

天黑了,我們在網上訂的敦煌城裏的萬家緣酒店,早派人來接了。在酒店住着,女兒的錢包到處亂扔,我提醒她,她無所謂地說:“哎,不會有事的啦!這是青旅的。”

果然,一路無事。

晚上,觀看大型情景話劇《又見敦煌》,導演是國民女神王朝歌。在不斷流動的場景中,在巨大的流沙背景下,我們看到了唐朝的宮庭,看到了和親的解憂公主,看到了敦煌莫高窟裏端坐的神祈,看到了他們保佑和期望人們的殷殷眼神,看到了保衛敦煌的將領,看到了出使西域的張騫,看到了絲綢之路的無限繁華,也看到了繁華落盡的淡白蒼涼,更看到了流沙將各個王朝漸漸掩埋的史實。看到了道士王圓祿出賣敦煌至寶時的無奈和忐忑不安,看到了後來研究者的扼腕嘆息和辛勞……看過《又見敦煌》,再一次體會到,一個地方,有了文化的浸潤,那是怎樣可喜可賀的事情。

第二天,我們跟團,參觀魔鬼城雅丹地貌,復原敦煌古城、陽關和玉門關等。帶團的是個六十左右的男導,我們先觀看了復原的敦煌古城,說是日本人出錢建的,裏面破敗古舊,當得起古城二字。但實在不像個城。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裏面家家戶戶門楣上的'對聯,我把它們都拍回來了。然後,我們又看了陽關和玉門關,都只是一個廢墟,如果是歷史研究人員,可能眼光不同,在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眼中,委實沒有什麼看頭。還看了一個西千佛洞,但沒多少印象。

不過,站在塔克拉馬干沙漠的邊緣上,看着沙漠邊上的陽關,熱浪滾滾,黃沙千里,想着千年前的古人在這個地方生存奮鬥的情景,心中頓起蒼涼的感覺。

導遊帶我們在葡萄溝吃了一頓堂餐,吃了大名鼎鼎的大盤雞,味道實在不敢恭維。

下午,我們來到離敦煌城一百七十多公里的魔鬼城。魔鬼城被稱爲東方百慕大,是個令人感到神祕而恐怖的地方。著名科學家彭家木先生就是在帶着最先進定位儀器的情況下,在這裏失蹤的。聽導遊講,前兩年有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許下豪言一定要穿越魔鬼城,沒想到一去不歸,後來政府搜索,在離魔鬼城二十五公里的地方,才找到他的屍體。

真正看到魔鬼城,其實就是一個一個不高的土丘。它們呈現不同的樣子,像獅子,像孔雀,像谷垛,像城堡。但不同的是,魔鬼城中,白天高溫達七十度,所以,沙石被燙得發黑,在魔鬼城地面形成一層黑色的保護層。

讓人稱奇的是,在魔鬼城的最西端,我們看到一個低窪而廣闊的地方,裏面的土丘如船艦,一座一座。導遊介紹說,解放軍某首長看過之後,認爲我國有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北海艦隊,唯獨沒有西海艦隊,他說,這裏就是中國的西海艦隊。於是,這個景點就成了著名的西海艦隊。

整個敦煌,熱浪撲人,白天的人們基本都不出門。只有旅遊者和導遊們。

到敦煌的第三天,終於買到了進入莫高窟的門票,爲了保護古蹟,這景區每天限制人數,不能超過六千。

一大早,我們找到一位非常厚道的師傅,只收我們二十元,就把我們送到了離城二十五公里的莫高窟。

照例是排隊,進入景區,看球幕電影。順便解說一下,敦煌管理方爲了減少遊客過多對莫高窟帶來的巨大傷害,採取了三維觀看的辦法,遊客進入景區,可先看球幕電影,瞭解敦煌歷史和現狀以及典型事例。而後進入景區,只觀看有代表性的幾個窟。以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對莫高窟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來到莫高窟之後,我們一行十五人,有一位專業導遊帶隊,一般,每位導遊帶十五人,走七八個洞窟。而莫高窟的洞窟達到一千多窟,已清理開放的也有四百九十二窟。每一隊都是選了帶有代表性的窟看七八個。如果想多看,就只有厚着臉皮麻着膽子去蹭,這裏有個專業名詞:蹭窟。

我們被一位口才不錯的中年女導帶着,看了彌勒大佛等八個洞窟,洞窟裏的大佛,或坐或立,色彩鮮豔,據導遊介紹,這些色彩,都是用寶石磨製的墨汁畫上去的,所以才能年代久遠經久不衰。紅色用的是紅寶石,綠色用的是綠松石,藍色用的是藍寶石,黑色用的是黑曜石,等等,裏面還有許多嵌金的地方,無處不是價值連城,更不要說它的歷史研究價值了。

洞裏大多塑造的是佛祖和菩薩,也有供養人,供養人一般都被畫在千佛的下方。這些佛洞,大多是繁華時代絲綢之路上人們的家廟。從它們可以看出,自唐五代以後,這裏佛法興盛的盛況。

佛像很多地方有破損,有的佛被弄殘了手臂,有的被強盜粘去了頭部,胸部。美國強盜凡爾納就是其中一個,他用強力膠粘去了許多珍貴佛像。敦煌至寶中有大量的經書和佛像,被當時的探險家施坦因以少量的錢財騙走了,其中有極其珍貴价值的就達六千餘件。這些,在施坦因自傳中可以看到。洞中的佛像,有着清晰的年代印記,特別是清代修復的佛像,呆板而且色彩單一。而北周時代的則線條剛硬,色彩明朗,唐代的線條極端流暢,色彩富麗。可惜的是,由於人類的活動,二氧化碳的氧化,許多佛像臉部變黑,有的甚至出現細微裂紋。

聽完專業導遊的講解,我們看的八個洞窟也看完了。然後,我和女兒就跟着別的導遊去“蹭窟”。已經參觀完的遊客,耳機會被導遊收回。我們沒耳機,跟在其他團後面,有的人就驚奇:“你們的耳機呢?”我們一笑含混而過。就這樣,又蹭了十多個窟。其中特別是一個陪專家的導遊,詳細地爲專家講解窟的歷史掌故,聽得我津津有味。可是,當我們跟着他們再蹭其他窟時,那導遊就微笑着搖頭了。唉!

直走到腳抽筋,我和女兒纔不想再蹭了。

我感覺敦煌是一個巨大的海洋,一個文化藝術的海洋,一個歷史沉埋的海洋,一個蘊藏了無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海洋。可是我不懂敦煌學,只是略見一斑。站在敦煌,我現在終於明白,爲什麼這景區叫莫高窟。站在這個海洋麪前,方知自己是如此渺小。有誰可以達到這個高度?從藝術的高度達不到,從精神層面來看,更是不敢望佛祖項背,單從物質上,現在又有誰能虔誠到用寶石做原料,來禮敬心中的佛陀?從人文角度,它是一千多年曆史的縮影,有誰可以窮盡一千多年曆史?所以,它才配叫莫高,沒有誰可以達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