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算盤的聯想散文欣賞

算盤的聯想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算盤,這“玩藝”大家都知道它的用途。可是它彷彿離我們很近,似乎又離我們很遠,近的是我們這輩人幾乎家家都有,它可以盤算家庭生活的餘缺;遠的是它已經離開了人們的視野,成爲古玩封存在家庭民俗博物館。當孫子用它作爲載重工具,我笑了,笑的是似象載重的多輪車載物玩耍,在笑同時我又多了一份回憶,回憶起僅僅三十年來的運算工具的變化,卻帶來一場突飛猛進的技術革命,結朿了承載幾千年的算盤史。

算盤的聯想散文欣賞

算盤是我們祖先最早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人們往往把它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至於進化成算盤,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彷彿是在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嶽《數術紀遺》記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宋代張擇瑞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算盤,巨幅畫作中居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足可以反映出當時的商賈們是不可或缺的。由於算盤的功能是計算買賣、賬務使用的,人們總結出許多運算方法,使之計算的速度更快,便有了四則運算口訣。

計算最快的還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內的變化,記得我進入銀行工作,營業所領導首先配給我們新員工每人一把十五檔上二下五的高位木質算盤,僅此一件辦公用品可以自由的出入銀行,上班時師傅面授技藝,下班後回家勤學苦練。要求做到“心到、手到、眼到”,其目的就是要練到“一準二快” ,師傅測試時在不同數據的百張傳票中任抽取一張,當計時完畢後,覈對其抽出的差額,只有達到分文不差時,才能考慮到你是否能夠上崗。如果你能達到“一快二準”時,纔有資格參加銀行內縣、市、省級,乃至總行級珠算業務技術比賽。那時“三下五去二、六三添作五”的加、減、乘、除四項口訣必須做到耳熟能詳,背得滾瓜爛熟。可是,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接觸和使用計算器計祘儲蓄利息時,算盤的用場彷彿有被冷落,當九十年代末銀行普遍使用電腦綜合記賬時,它就漸漸的被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電子計算機、電腦時代,“大數據”使傳統的“小數據”人、物成本高,變成了低成本,尤是人力大爲減少。其在商業運作,賬務覈算、數據儲存及處理髮揮出爆發性的威力,從而芸生出思維、財會、商業服務、社會管理,以及個人工作、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創新和重大變革。“雲計算”讓你體驗到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這些模式與技術應用在互聯網上,具有了劃時代意義。數據通過運算轉換至手機的圖文、視頻等等,無處不有先人傳統運算的基本原理,這都得益於由算盤的運算法則的內涵和外延。如果不是建立在算具 ( 硬件) 、算法 ( 軟件、口訣、歌訣) 基礎之上,是難以實現跨越式飛躍的。如今,算盤下了崗也難免致使從事於傳統珠算運算的人下了崗,我們可不要忘記千百年來的人類珠盤的悠久歷史。

雖然算盤不再受人的親睞,結束了千餘年來歷史賦予的使命,它凝聚着勞動人民智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應該永遠被人們珍藏,更應被人類世界認可。三年前的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珠算正式成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201X年12月,我國已入選項目總數高達37項,成爲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這些項目中無疑珠算也是其中之一。

珠算是幸運的,二千六百多年的今天被世界非物質文化所認可;我也是很幸運的,幸運的是見證了它的衰亡和電子、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的興起和快速發展,暢遊在互聯網的海洋裏,享受着機器人生產出五顏六色的輝煌世界;更加幸運的是發明創造電腦、手機、電視、“大數據”“雲計算”等這一羣現代人,他們一定也會被載入人類文明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