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盛開不敗的康乃馨散文

盛開不敗的康乃馨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母親出生在60年代初期,家裏有五個哥哥兩個姐姐,母親排行老七,在當時物質生活非常匱乏時期,家裏人口多吃的根本不夠,衣服也是老大穿過老二穿,那時候還有一句順口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件衣服真的是穿很久很久,由於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歲數相差很多,到後期都是大的孩子照顧弟弟妹妹,很多的孩子也沒有上過學,很早就幫助父母幹農活,他們這一代很多人沒有什麼文化,卻讓我們成爲改革開放以來成長最幸福的一代,他們這一代人很偉大。

盛開不敗的康乃馨散文

母親從小生活在一個大院子裏面,院子很深,房屋坐落在大院的最北方,坐北朝南,門前是一條很窄的土路,土路經過幾個轉彎才能走到公路,公路的寬度也剛好能錯開兩輛不同方向的車,當然那會機動車很少,大家還是以自行車爲主,公路就顯得足夠寬了,公路的上方有一個戲臺,就是一座很簡單搭建很高的屋子,每年有敖包會會在那裏唱戲,小時候不喜歡聽戲,也看不懂他們的裝扮聽不出唱的什麼,就是看熱鬧,更在意的是每年的敖包會會有很多好吃的,公路的中段有一個供銷社,裏面賣很多的東西,大家生活的必需品都可以去那裏買到,上至高檔禮品,菸酒糖茶,下至油鹽醬醋,那時候沒有私人的超市,大家都去供銷社購買,逢年過節那裏擠滿了人。現在個體的飛速崛起,供銷社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也變成個人的地方了。公路的下方很空,再向東走就到了國道,那裏就顯得熱鬧了很多。

母親和父親是經人介紹認識結婚的,那會的結婚狀況並沒有聽父母說起過,有一次聽母親說媒人說媒後,臨近結婚之前曾經去父親上班的地方偷偷看過,但是沒有看到,直到結婚纔看見,那會不像現在這樣看臉,只要人踏實本分就可以,那會也沒有現在這樣的紅本結婚證,就是大隊開據的一紙證明。母親和父親結婚後的第二年有了姐姐,姐姐從小就特別的照顧我和小妹,用現在的說法有點傻傻的吧,但是姐姐一點也不傻,她只是疼愛我和小妹,家裏的苦活累活姐姐都搶着幹,但從幹活來說姐姐直到嫁人前都和男孩子一樣,甚至比一些男孩子做的更多更累。

那時候北方都住火炕,炕和窗戶緊挨着,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裏種曬菸,就是用繩子把菸葉串起來掛在樹空中間讓陽光曬乾菸葉的水分,所以那會家裏人天天都在外面幹活,我聽母親說小時候的我在大人都出去幹活的時候就被用布條綁在窗戶上,布條的長度讓我不至於掉到炕下,我在家是哭是鬧也沒人知道,反正累了也就睡着了,不過母親說我小時候還是很老實的,不怎麼哭鬧,也可能是他們不在家的時候我在鬧,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已經過勁了。

等我們長大一點的時候,食量加大,家裏需要的食物就得增加,那會每家並沒有太多的地,有時候一年也收成不了多少糧食,也沒有錢,小時候的主食都是小米,那會能吃一頓大米都感覺幸福得不得了,現在反過來了,天天吃大米,小米成了稀罕物。有一年家裏僅收成了三四袋子小米,由於人口多奶奶總是不讓多吃,那會的婆媳關係很難相處,媽媽每天都會被奶奶責罵,儘管媽媽做的很好也難免被奶奶責怪,糧食放在那沒捨得吃卻被老鼠禍害得不成樣子,眼看家裏沒了糧食媽媽坐在那裏一直哭,後來還是大姨和二姨各自給了些糧食才度過了那艱苦的一年,小時候大姨和二姨家裏條件比較好經常幫助我們,母親和奶奶的關係一直不溫不火,奶奶總是挑母親的錯,母親做什麼都會讓奶奶決定,因爲母親在和父親結婚的第二年姥姥和姥爺都去世了,母親一直感覺沒有孝敬父母讓父母享自己的福所以對奶奶特別的好,可是不管媽媽怎麼做奶奶似乎都不滿意,我對姥姥姥爺完全沒有印象,只是看過他們的照片,等我們都長大了,奶奶和母親的關係漸漸的好多了,奶奶不再總挑母親的不是,有時候和母親談起以前的苦日子母親總會含着眼淚說不出什麼,我也爲母親的艱辛含着眼淚,心裏默默地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好好的孝順母親,爲她這些年的不易補償。

當我們能顧自己不哭不鬧的看家時,父母可以放心的去工作,不用特意有人看着我們,再大一點可以把父母出去幹活前備下的飯菜到了飯點熱一熱,等他們回來就不用再辛苦的做飯,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吃飯,每個人從記事起,父母就是我們的巨人,在我們的眼中父母總是無所不能,披星戴月的忙於各種農活。

到了春種的時候,一家大大小小的都會去種地,那會都是幾家人合夥,大人們幹活,孩子們就坐在地頭看着種子化肥的,有時候還可以騎騎牛,到了夏季雨水少,還需要澆灌以保障糧食豐收,在農村土地都比較集中,在土地的四處分佈着多口水井用來灌溉田地,大井有一個圓圓的房子做遮蔽,小時候根本不敢進去看裏面是什麼樣子,父母也經常嚇唬我們說裏面有妖怪,長了八隻腳八隻眼睛,或者說掉下去會有危險,總之在當時聽了是不敢靠近的話,倒是那個圓房子並不高,房子旁邊是一個四方的貯水池,水池連接着一段十米左右的水渠,大人們去澆地的時候我們就坐在水渠旁邊玩水,每個水井都有一個人看管,在圓房子裏面有一個電錶,那個人負責每家每戶使用的度數來交取一定的費用。

如果遇到雨水特別少的年頭,需要澆地的次數就需要多幾次,每家地分佈在不一樣的地方,因爲有的地方土壤和地勢比較好,有的稍差,爲了公平大家都是平分,所以自己家的地都散落在各地,遇到澆灌忙的時候,母親和父親每人去一片地,有時候整個爲了澆上自家的地,整個晚上都需要在那裏排隊,如果錯過了就需要等好一陣,耽誤莊稼的成長,那時候的手電筒還是要上那種很大的電池,射出暗黃的光,晚上就需要多帶幾節電池備用,有時候跟着母親去澆地會睡着地頭,害怕就跟着母親穿梭在田地間,因爲有的`壟溝會堵塞水,需要不斷的疏通,還要看着水不要跑到別人家的地裏,每次水可以灌溉兩到三條壟溝,就要不停的來返田地兩頭,看到滿了就換到其它壟溝,長的田有二百米長,如果走行人路往返一次就需要走一里多路,爲了省時間都是穿梭在地中間,地裏長着比人高很多的玉米,玉米葉子劃在皮膚上面會留下一串印子,特別的癢,在我們小的時候,母親每年都會這樣。

由於父親忙於工作,家裏的重活累活都是母親做的,大家常說讓她等到父親下班回來在做那些累活,可是母親總是說活在那裏不做看着就不自在,總是做利索的才放心,有時候搬運很重的袋子母親總是累到滿頭大汗,有時候搬一段路需要休息三幾次,隨着母親年紀的增長,很多的重活她都做不來了,每次看見她費力的在挪動什麼,我就趕緊跑過去讓母親在一邊指揮我來做,現在姐姐和小妹都嫁人了,我在外面,平時總是打電話讓她不要太逞能的幹活,傷了身體不好,年輕時要強的母親一直爲了我們忙於奔波,現在我們大了也應該讓她省點心,但是給她買的衣服她總捨不得穿,因爲年輕時總是乾重活累活母親落下了一身的病痛,風溼,關節炎,腰腿疼,給她買了藥她也總捨不得吃,總說過陣子就好了,藥太貴了浪費錢。

現在我們都長大了,能夠替母親做那些艱辛的農活,每逢節假日,姐姐和妹妹一家都會趕回家看望母親和父親,那時候的母親總是開心的笑着,爲我們準備吃的,我們總是讓母親和孩子們坐在那說話看電視嗎,我們去準備吃的,幹了半輩子農活,母親總是閒不下來,總要跑到廚房,說我們回家了不要捨不得吃,他們早就買好了吃的,讓我們想吃什麼就多做點,可是母親和父親在家卻從來捨不得吃太多。

想想這些年母親爲我們的付出,總是心頭一陣酸楚,母愛是這個世界最無私的愛,最偉大的愛,最持久的愛。

歲月在母親的臉上留下了滄桑,在母親的身體上留下來病痛,歲月母親的愛無私讓母親的愛因爲歲月的增長變得越加芬芳,貧困的生活沒有打敗母親堅強的心,病痛的折磨沒有減少母親對我們愛的給予,母親是一株最美最香的康乃馨,帶給周圍一片美麗,一片芳香,永遠盛開在我們愛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