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永不消失的記憶散文

永不消失的記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又是一年麥兒黃,老家門前的蜀葵花開得五彩繽紛,粉的,紅的,白的……爭相綻放,奪人眼球。在這個火熱的五月,看着鄉親們盡情享受着麥子豐收的喜悅,那些有關麥收的遙遠記憶又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永不消失的記憶散文

——題記

一、麥收的味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在鄉親們的期盼中,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地裏麥子便成熟了,趕趟似的,黃澄澄的一片,像金色的海,又像流動着的黃沙,猶如鋪了一地金子。走進麥田,熱浪滾滾,場面壯觀。只見麥子挨挨擠擠的,粒粒飽滿,笑逐顏開,猶如珍珠在蚌中企盼人們快來採摘,豐收在望,這是農民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候。

炎炎夏日,暖風盪漾,空氣中盈滿的是濃濃的麥香味道。布穀聲聲,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遍地催促人們拿起鐮刀,去地裏收割金燦燦的麥子。這時候,鄉村四野男女老少會齊上陣,全民皆兵地投入到火熱的麥收戰場中,放眼望去,田間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是二三十年前收割麥子的壯觀情景,現在回想起來,依然如昨,親切如故。

那時爲了能不耽誤農時,麥收時節,勤勞慣了的母親總會多做些飯,她用荷葉或者布包裹食物,裝進竹籃子裏,捎到地裏,以便幹活累了餓了的時候,吃點飯墊墊。拿的水喝完了,母親就讓我負責用水壺給大人往地裏送水。地裏麥子收多少了,我每天在心裏計算着,希望快快結束“戰鬥”,最高興的是偶遇騎着車遊鄉的賣冰棍的。陽光毒辣辣的,曬在身上火燒火燎的,這時要能吃上一根透心涼的冰棍是多麼愜意啊!

我和妹妹支棱着耳朵,專門等賣冰棍的來,“賣冰棍囉……”遠處傳來了熟悉的吆喝聲,我和妹妹欣喜地把兩隻小手做喇叭狀,放在嘴上,開始了和遠處路上的叫賣者進行一段有趣的隔空對話:

“喂,賣冰棍的,多少錢一根啊?”

“五分錢一根,好吃不貴,要不要來幾根嚐嚐,不甜不要錢哦——”賣者也扯着嗓子喊。

“要得多,能便宜點嗎?”小孩子們總是想法設法討價還價。

“好吧,一毛錢三根賣給你。”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用最少的錢如願以償地吃到涼涼的、甜甜的冰棍。

麥收的日子,在家很難看到父母的身影,他們每日天不亮就下地走了,在地裏辛勤地忙碌着。收割、捆麥、拉麥、打麥、碾場、揚場、晾曬、裝袋、運回家……經過一系列繁雜的工序,總算是完成了麥收工作,掐指算算半個多月的時間已過去了。

麥子渾身是寶,收下來的麥子可以磨成面,母親終於有時間閒下來,把面和好,做成我們喜歡的各種美食:煎餅、菜角、花捲……最難忘的是端午節母親炸的油饃頭和菜角,味道香甜。母親還要把油饃頭和菜角送給姥姥一些,這是麥收後她走孃家必備的禮物。

麥秸垛,青麥芽,大石碾,蜻蜓,是我們兒時在打麥場常見的場景。特別是夏季雨水多,被雨滋潤過的土地,如雨後春筍般地會冒出許多嫩綠的麥芽,競賽似的,綠茸茸的這兒一簇,那兒一叢。最後,它們都無一倖免地成了牛羊嘴裏的美味。

如今麥子剛成熟,大型的收割機已等候在田間地頭,用不了幾個鐘頭,一大塊麥地就被“洗劫一空”,鄉親們綻開幸福的笑臉把麥子一袋袋拉回家。現代化的收割機直接把麥秸杆打碎在地裏,化作了天然的`肥料,歸於泥土。

大石碾、麥秸垛已悄然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成了我永恆的記憶。

二、麥秸垛裏的記憶

記憶中的麥秸垛,是我童年的“城堡”,那裏面有無窮無盡的故事。

麥秸垛其貌不揚,或圓,或方,或孑然一身,或三五成羣,高高聳立於村頭的空曠的場地上,彷彿童話裏的城堡,駐守在村口,形成了村子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是我們兒時天然的遊樂場。

我們小孩子在地裏割草,累了大家總會不約而同地來麥秸垛邊集合,在這裏玩各種有趣的遊戲。貼餅,翻跟頭,捉蜻蜓,常常弄得頭髮上粘滿了麥秸,亂蓬蓬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樂不可支。最開心的是爬麥垛比賽,領頭的一聲令下,就像吹響的衝鋒號一樣,大家就會一呼百應,不一會就爬上高高的麥秸垛,勝利者站在垛頂,趾高氣昂,眺望遠方,年齡小的常常累得面紅耳赤,還是會順着坡滑了下來,有時還會摔個屁股墩。

烈日炎炎,調皮的我們會把麥秸垛掏出一個個腰窩出來,人可以坐在裏面,靜享夏日的清涼。在地裏正除草時,如果遇到暴雨,我就會把小鋤頭一扔,跑向麥秸垛腰窩裏,它成了避雨的最好場所。

冬天老人們喜歡依着麥秸垛在朝陽的地方曬暖,一邊是陽光暖洋洋地照射大地,另一邊是北風呼嘯,吹得像小哨子,而高大的麥秸垛猶如一座大山,成了天然的抵擋寒風的屏障。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們喜歡坐在麥秸垛旁邊侃大山,他們東家長西家短地話家常,給我們講述着那些鮮爲人知的故事,時不時拿起一根麥秸杆在嘴裏津津有味地吸着。女人們則動作熟練,邊納着鞋底,時不時地用針在頭皮上撓兩下,以便更好地做針線活,一邊時不時地插上幾句嘴,歡樂的笑聲在麥秸垛上空迴盪着。

冬季爆玉米花的時常到村裏來,他找背風的地方也常常是麥秸垛南邊風吹不到的地方,擺開爆玉米花的傢什,一會兒功夫便會吸引來一大堆嘰嘰喳喳的孩子。像炮彈一樣的爐膛,架在一個小爐子上,在爆米花爐上嫺熟地旋轉着,不大一會兒,爆米花的就把鍋口對準長布袋,一掀蓋,“砰”的一聲巨響,米花如子彈出爐一樣,射進布袋裏,響聲嚇得麥秸垛上的小鳥一下子飛出好遠。偶爾有漏掉地的米花,孩子們便會一哄而上,爭搶着拈起一粒,迫不及待地放進嘴裏,那叫一個香甜。

小時候家裏生活條件差,母親就用從麥秸垛上掏的麥秸鋪在牀上,成了我們冬日最好的褥子。聽母親說,我小時候特別頑皮,睡覺不老實的我,總是把身下的麥秸蹬出一個深深的腰窩來,看起來特別滑稽。母親做飯時,總會喚我去麥秸垛拽些回來引火,那結實的麥秸垛害得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揪出一小把。

最快樂的是在麥場地裏看放電影了,爲了能看得更清楚,我們小孩子都會爬上高高的麥秸垛,我常常是看得入迷。記得有一次村裏演電影《馬蘭花》,剛看到一半時,天公不作美,突然雷聲大作,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們幾個小孩子就把麥秸垛掏個洞,藏進去躲雨,等雨小了才跑回家去。

麥秸垛,日復一日,我眼睜睜地看着它一點點地變小,最後完全消失。下一個麥收,一個個新的麥秸垛會堆積起來,一個個“城堡”會豎立起來。

一年又一年,麥秸垛去了來,來了去,不厭其煩地訴說着光陰的故事,而我在它不停的變幻中,一天天地在長大。

如今,鄉村裏的麥秸垛卻一去不復返了,隨着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再難覓麥秸垛的身影,猶如我的童年時光。

故鄉的麥秸垛,承載着我快樂的童年時光,麥秸垛成了我生命中永不磨滅的記憶,我懷念童年時光裏那充滿歡樂的麥秸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