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城市不是我的家的散文

城市不是我的家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我的父親是以土地爲生的農民,我的祖父也是以土地爲生的農民,翻開厚厚的家譜,由此上溯,我的祖輩們都是以土地爲生的農民。他們所擁有的推,一輩輩地傳到了父親手裏。

城市不是我的家的散文

已經傳到父親手裏的土地,在若干年後應該順理成章地傳到我的手裏。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從小不對土地感興趣,卻對讀書寫字產生了熱愛,就從我身邊所熟悉的“土”和“地”學起的。多年後,在一個秋天,考入了省城一所學校。在走出村子的那一刻,我有些得意,甚至連祖上傳下來的土地都不屑看一眼。其實,這些年,我一邊上學,一邊勞作,尤其是超負荷的勞作之後的壓抑和無奈,使我不得不以一種厭惡和扭曲的心裏,審視鄉村和土地,繼而嚮往和能夠進入城市的意識越來越強。把考入城裏的學校,作爲能夠生活在城市,離開有些不耐煩的鄉村和土地的跳板或手段。

土地的貧瘠和微薄的收入,無法使日益被貧窮、勞累壓抑的情緒安靜下來。煩躁和無奈,也使土地和鄉村日益煩躁和無奈。糧食日漸減少,品質也喪失了應有的淳樸脾性。不論搜掀一開鍋蓋,還是慢慢地咀嚼,我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農藥好化肥的味道。所以,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有了討厭,甚至厭煩土地和鄉村的理由了。

利用考學的機遇,真正地使我離開了鄉村,走進了城市,就是說,我的農村戶口被註銷了,爾後落在了城裏。我“農轉非”,由一個鄉下人成了一個城裏人。說實在的,成爲一個城裏人的心情是非常愜意的。進入了城市,又在城裏謀得了一份職業,踏着城市的鐘聲上班,領着一份財政供養的工資,風不打頭,雨不打臉,活得有滋有味,使我的鄉親們羨慕不已,把我是我他們孩子的楷模。

可是,我的鄉親們卻無法知道我內心的煩躁和苦衷。我不敢流露我真實的心情,一直把對城市的煩惱壓在心底,我怕毀滅了鄉親們美好的嚮往和美妙的夢想。我面對鄉村和鄉親們,始終是一種得意和滿足的表情。當然,我還要一直表演下去,不能讓鄉村和鄉親們對我失望,對自己的前程失望,畢竟城市是他們追求的`一個目標、一個希望。

畢竟,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早就了鄉下人的艱辛,汩一汩流淌的汗水落在了土地上,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糧食的豐歉與天氣有關,收入的薄厚與城裏人的心情和好惡有關。他們有着對體力勞動的不屑,或者是鄙視。他們認爲城裏人的勞動是腦力勞動,是一種高尚的勞動,哪怕是在明亮寬敞和溫度適宜的大樓裏喝茶看報紙,還是在燈紅酒綠的應酬中,都領着一份高薪。城裏人給自己規定了節假日,每週都要休息兩天,每年都安排若干次的度假期,美其名曰“黃金週”。這些假期算起來,要有半年的時間,當然這些假期是不扣工資的。但,他們仍然不滿足,總是感覺累啊,忙啊,體力不支,繼而誘發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等什麼病症。他們對鄉下的勞動的感覺是不屑,可能有時也會談談鄉村的勞動,以及城鄉勞動的差別和區別,繼而也就是談談而已,而沒有人給鄉村勞動一個明確的概念和報酬的說法。當然了,普中國的勞動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樣光榮的,無貴賤之分,無高低之分,原則是多勞多得。那麼,鄉下人的報酬自然是多種地多收糧食就多收入了,多打工就多收入了,哪怕是糧價再低,工錢再低,多勞就能多得了。城裏人總是這麼想。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烈日下揮汗如雨面容憔悴的農民在田地裏勞作,我們就看到了一羣羣背井離鄉疲憊不堪的打工者再奔波,他們就是被城裏人叫做的“農民工”。

用血汗換來的收入,用生命拼打的收入,使農民有了一時的蔚籍,但隨即就被要上大學的孩子學費打得一絲不存,有時是近乎絕望了。拼命的勞作,督促和供給孩子上學,望子成龍,真的考上了,高昂的學費、高昂的生活費等等,駭得農民心裏流血。考上大學不上萬萬是不行的,不上,只能讓孩子繼續像自己一樣受苦受累,將永無出頭之日。上了,花這麼多錢,到時候也不一定能謀得一份合適得意的好職業。但是,還是要去上學的,人總要拼一拼纔是。缺錢,先砸鍋後賣鐵,還缺,那麼捋起袖子。我就不信,活人能叫尿憋死。

我嘮嘮叨叨地說了這麼多,越說越煩惱。作爲一個來自鄉村的人,卻無力扭轉,或者,哪怕是做一點很小的改變,也做不到,只能是說說而已。我雖然在城市裏已經多年了,但城市不屬於我們這些來自鄉村的人,我們也是從鄉村來爲城市打工的一員。城市不是我的家。我看不慣城市的作爲,看不慣城市冷冷的面孔,城市源於鄉村,卻喪失了鄉村的質樸,甚至與鄉村對立了。

鄉村是否會越來越好,我想應該是吧!而城市的將來和走向會怎麼樣呢?是否能返回鄉村的質樸?還是繼續墮一落下去,使鄉村越來越仇恨?我說不清楚,也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