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再續老牆根兒散文

再續老牆根兒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今天休息,無所事事。因爲是個不愛張揚不喜閒逛的人,所以數月沒有進城了,雖然離城裏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車程。因爲一些生活必需品的暫缺,於是隨老闆的車子進城去商場購物閒逛。一邊將禁錮的心放開,一邊望着車外的紅花綠草以及同行的各種車輛,內心一亮,興奮至極!隨着車載CD播放的狂野DJ,不自覺的心率加快,熱血沸騰。降下車窗玻璃,將這歡樂一路播撒,將這狂野與自然界的天籟之聲交融,伸手窗外,盡情地揮舞,把心中的煩悶,沮喪亦或是落寞悽苦通通拋在身後。

再續老牆根兒散文

路過一古堡。一個破敗的古堡。穹頂已經坍塌。唯餘殘垣斷壁。甚是荒涼悽慘。那坍塌的穹頂彷彿一張碩大的嘴,在向世人訴說着它曾經的輝煌,傾訴者它的遭遇,問詢着今日的冷清破敗的原因!曾經的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如何變成了今天的門可羅雀破敗荒涼?曾經的翩翩公子與紅粉佳人今在何方?爲何今日相伴的只有叢生的雜草與幾隻狐狸?那段依然聳立的老牆還是那麼固執的聳立着。它曾經見證與經歷了多少的劫難與滄桑?也曾經爲多少癡男怨女遮擋過風雨?記不清了。記憶已經消退,曾經的已是過往。它所能做的只是依然聳立,以示它的存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它依然還在!

老闆應我之求停下車,走近古堡。望着這破敗的古堡,看着這悽慘的荒涼,審視着這似曾相識的亂石牆,猛然間心中一暖,想起曾經拜讀過著名的江山作家禾下土老師的一篇大作《溫暖的老牆根兒》,一股濃郁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因爲生在農村。已近五旬的我走過了從赤貧到而今富裕的生活歷程。如今的我,依然覺得生龍活虎,動力強勁。雖已趨天命之年卻還依舊活躍在外,奔波於他鄉。而在我的孩提時期,那個年代。由於生產生活資料的缺乏,社會醫療技術的不完善,尚處於計劃經濟時期的國家,五十歲左右的人就已經開始早衰了。五十多歲的老人基本喪失了勞動的能力,他們在無奈之下,脫離了生產隊,從一個家庭的頂樑柱變成了所謂的“老人”了。

於是乎,大家一起,湊坐於一段老牆根兒。領着孫子外甥,或者是手裏拿一點輕鬆的營生。農村人,做了一輩子農活閒不住。一起討論今年的天氣,收成,或東家長西家短的講一些家庭倫理,道德。亦或是拿起自己長長的菸袋講述玉石菸嘴與瑪瑙菸嘴的區別更有甚者不厭其煩的一遍遍的吹噓着自己年輕時侯是多麼多麼的牛叉。儘管講的人口沫四濺,唾液橫飛,但聽者卻更多的是在溫暖的陽光下昏昏欲睡……

村裏最有文化的人是年長的姜福增老師。姜老師退休以後,每天都是帶一大捆稻草,在老牆根兒佔一個邊角,我們這幾個小孩子一看到姜老師來了,紛紛圍坐在他的身邊,看着他一邊搓着草繩一邊給我們講三俠五義,隋唐英雄傳等等故事。而後,這羣皮孩子紛紛演變爲南俠展昭,鬧東京的五鼠,或者是三斧子定瓦崗的程咬金。好戲鏗鏘上演……

村裏的老牆一般都是用拳頭大小的亂石或者純土坯磊建。土坯都是採用的比較黏的黃土製作,夾雜一些麥稈做筋骨,曬乾而用。老牆由於材料的原因一般都有一尺半厚,太薄容易坍塌。當太陽從海平面漸漸升起,離地平線有三杆子高的時候,老牆皮也被曬得熱烘烘的。村裏的老人就不緊不慢的緩緩而至。或一塊磚頭,或一塊平的石頭,上面抓把乾草就可以坐下。有條件的自帶馬紮。大多時間大家都是沐浴在陽光裏不言不語昏昏沉沉。偶爾會傳來小孩子的幾聲尖叫,以示他的存在。我愛看書的習慣就來自於老牆根兒下姜老師的故事,到如今兒時的故事在腦海中記憶猶新,講故事的人卻早已駕鶴西去。

而今,許多老牆有的年久失修而坍塌,有的拆除翻新用上水泥磚瓦。偶爾回村,兒時記憶中的老牆以及坐於老牆根兒下的人都不見了。生活條件好了,暖氣空調家家都有,再也不必爲一點溫暖而追逐太陽了。坐在家裏,泡一壺兒子送來的好茶,溫一壺女婿送來的好酒,聽聽戲曲,哼哼小調。孤獨的美好!老牆根下的溫馨畫面被冰冷的鋼筋水泥所取代!生活條件好了!樓上樓下,網絡電話,把整個世界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天涯咫尺!也是這優越的生活條件把親情鄰里用鋼筋水泥冷漠的隔開,咫尺天涯!

老闆發動了車子,要走了,手把車門,再回首,看一看這個破舊的城堡,想想那段讓我難以忘卻的老牆,不由得心裏充滿了溫馨,眼角泛起了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