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兒時的元宵節散文

兒時的元宵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很多地方把臘月二十三叫做小年,石家莊把三十叫做小年,而在我老家——豫北一帶,稱元宵節爲小年。

兒時的元宵節散文

過完大年沒有幾天小年就到了,對於孩子來說,小年比大年更熱鬧。小時候的豫北農村,電燈還沒有普及,就是安了電燈也經常是沒有電。一到晚上農村的街道漆黑一片,所以孩子們對燈是非常渴望的。由於當時比較貧窮的,過元宵節父母一般不給買燈籠和煙花的,孩子們爲此想了很多的辦法。剛到正月十二,我們一幫小孩兒就按捺不住了,找來幾顆大紅蘿蔔,把下面帶尖的部分削掉,把上面帶蒂兒的部分翻過來,用刀子在中間剜的坑,放上點煤油,找媽媽要點棉花,搓成捻放在煤油裏,用一根棍插到蘿蔔上,一個自制的蘿蔔燈就做成了。

正月十四的晚上,孩子們就開始上街,我們叫“試燈兒”,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孩子,大人給買一盞燈籠,很神氣地在夥伴面前炫耀。很多孩子和我一樣拿着自己做的蘿蔔燈就跑出來了,有的孩子更簡單,不知道從哪兒找來一截三角帶或是一塊油氈就點上了。冬日漆黑而冷清的鄉村街道上,頓時熱鬧起來,我們一幫壞小子,這幾天特別的活躍,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又從村西頭跑回村東頭,有時候看到沒有大人領着的.小女孩提着一個比較好看的燈籠,就壞小子上去戲弄人家,把冒着黑煙的三角帶在人家燈籠四周晃來晃去,直到把人家急哭才肯罷休。

到了十六晚上,是上街打燈籠的最後一天了,孩子們開始破壞別人的燈籠,我們叫“碰燈兒”,這一天不管把誰的燈籠碰壞了,都不會讓賠的,大夥還是儘量躲着我們一幫壞小子,於是我們又再街裏瘋跑來瘋跑去。我有幾年的時間是不怕碰燈的,那時候我們村裏有個小劇團,逢年過節組織社員們唱戲,我父親扮演《紅燈記》裏的李玉和,不唱戲的時候父親就把李玉和用的那盞鐵路信號燈放在家裏,我美滋滋的提上它,一搖三晃地在夥伴們面前炫耀起來,遇到拿紙燈籠的,我也要上前戲弄一番。

以後進了城,每天晚上都生活在燈火通明的環境裏,對燈的感覺就淡了許多。再以後有了孩子,每逢過元宵節也給他買個好看的燈籠上街,孩子似乎對燈籠沒有多大的興趣,我也再找不回來兒時的那種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