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最是多情乃故鄉的散文

最是多情乃故鄉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故鄉,正如一涓河流,承着快樂,載着希望,不疾不徐地流淌進我的心房。她是三月的春水,沁着桃花繽紛而輕盈的清香,攜着天穹映下的湛藍色與河底的隱約新綠,她帶給我充實的歡悅,帶走了憤懣與不屑。

最是多情乃故鄉的散文

依稀夢中,兩個孩子在南河邊淺淺笑着,恰似南河水淺淺漾着。

彼時正值七月上旬,我與堂妹結伴至南河尋找寫作素材。柳樹深青淺綠,枝條伴着微風愜意地飄啊飄,就像是一位少女裙袂上纏綿的流蘇。而這位少女正是小城新津的碧藍衣帶——南河。

請隨我看她,嫋娜多姿,清純可人,一切都淡淡的:像被雪水漂洗過上萬遍的天空;起伏有致,扶疏圓潤的小山;稀疏得像陰天夜空裏的星辰般的遊人;淡泊如夢的河水……正午時分,河面升起一層水霧,宛如窗櫺上薄如蟬翼的乳白色紗簾,煙波浩渺,是一種不可觸及的朦朧,令人嚮往的遠方……

帶着夏日的一絲睡意和頑童的九分無厘頭的'興奮,我們憑着橋欄遠眺,一頭是神祕莫測的青青萍水,一頭是連接着大樹與大堤的河流。

我匆匆忙忙地寫下一段文字,一位老者踱步過來,端詳我兩眼,眯着眼看看我手上的紙,含笑道:“小夥子,讓我看看你的作文如何,可以嗎?”我本是不願給他看的,因爲我天性本就不太喜歡那種過度嚴肅、拘泥守舊的老人,但是我看他雙眼笑得像天邊掛着的又細又彎的月牙兒似的,頗可親可愛,加之我對這篇文章還比較有自信,就遞給了他,然後笑嘻嘻地蹦蹦跳跳地到淺水區和堂妹拈田螺去了。

我們伏在石板上,頭和手都極力往前伸,既想伸得很遠很遠,又不想掉下水去。想必從遠處看,我們就像兩隻大型的笨拙的爬行動物罷。我把手探進河水中,像是探進一個未知領域一般。河水涼涼的,爽爽的,我感覺到一股夏日獨具的涼意從指尖穿梭到心頭,像火車駛過隧道後的豁然明朗。這三月春城的溫度,我們的嫩藕般的手都彷彿在被慢慢消融,可心裏卻有說不出的踏實。河水還算清澈,藉着午後日光,我一半摸索一半謹慎地順着石板尋田螺。下手要又準又穩,否則輕輕一觸,田螺就不見了,儼然孫悟空打人蔘果時,果子遇土即入。起風了,河面上泛起漣漪,浮光躍金,當真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我輕輕鬆鬆就撿了一把田螺,可堂妹還在費力地探着。這時,那位老者衝我招招手喚我過去,我便抓着田螺,兩手溼漉漉,雙頰汗淋淋地趕過去。他笑容可掬地點點頭,眼神中帶着幾分讚許,又有幾分捉摸不透地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文章還算寫得不錯嘛,”聽他說話的口吻,我斷定他曾是個老師,“不過,有的地方用詞還不大準確。你看這裏,咱們的南河怎麼能說成是‘名不見經傳’呢?應該還是有不少文人墨客寫過南河的罷!”

也許這就是界定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準罷,年少輕狂的人對於故鄉是有些輕蔑的,而真正成熟的人是珍視而崇敬其故鄉的,並且將她置於最高信仰。

夕陽無聲地籠罩了南河,她此時此刻是幽幽的墨藍,河中央又是一輪鵝蛋紅,河兩旁的柳林頓時安靜下來,就像貪玩的小孩受到家長的責罵。風散去,喧囂也歸去,甚至時間也滯留了,這一瞬,靜謐得讓人失去記憶;下一瞬——新津披上華燈時,浮華得讓人想要逃離。夕陽籠罩上了我們的髮梢,我們的指尖,以及我們的心頭……

無論是離家的遊子,多愁的詩人,思蜀的浪徒,無論走遍千山萬水,看遍奇山異水,他們心中永恆的答案,他們的心之所向心之所依永遠都會是故鄉,那個自己眷戀而又熱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