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至今思項羽的散文隨筆

至今思項羽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至今思項羽

至今思項羽的散文隨筆

一個竹排,上面平躺着虞姬,一身縞素,面容依舊是帶着露水的花兒,可光澤不在。

昨晚她着一身玄色衣裳在楚營主帥營賬中爲他跳最後一支舞,雖然舞姿仍如以往一樣美,可起起落落蹁躚輾轉間,每一步都讓人肝腸寸斷。裏面的紅襯裙不時翻出來,是那被風吹着忽閃搖曳的燭火,在燭光的側影裏,坐着那塔一樣的楚王,那個曾經叱吒疆場,二十二歲就起兵反秦,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二十七歲分封十八路諸侯,後又自立爲王盡失人心的西楚霸王,此時是那樣的無助。曾經長有兩個瞳子讓無數人膽寒的眼睛,如今光輝全無,只是哀哀地看着眼前這個用舞舞人生的女人。在幽幽的燭光裏,他左肩上一根白色的長髮是那樣刺目,像一道閃電,刺痛了回頭一撇的他的眼以及他的心。此時他的心是那樣柔軟,如同孩子般的。這是虞姬剛在他身側纏綿時落下的。她還那樣年輕,怎就有如此白的頭髮?眼光迷濛中,他彷彿看見了她滿頭的白髮!

這個傻女人,昨天他已擊昏她讓人帶她在漢兵包圍前離開了這裏。她完全可以活下去的呀,她才二十二歲,那樣好的年華,和他當時起兵反秦時是一個年紀。仍舊記得,他騎馬烏騅上,隨着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振臂一呼,他隨叔父項梁獨自斬殺吳中太守殷通近百名衛兵後刺殺殷通舉兵響應,自此帶領反秦義軍八千吳中男兒登上歷史舞臺。那時他是那樣大無畏,只爲了心中的夢想——一次見秦始皇出巡時威風凜凜的車馬儀仗,便道:“彼可取而代之。”之後,不管是和劉邦率軍攻佔城陽,略地至雍丘,與秦三川郡守李由激戰,他以一人之力於萬軍中斬殺李由,秦軍大敗。還是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被秦軍困於鉅鹿,他揮師北上救趙,在渡漳河時,爲防因寡不敵衆低落的士氣,他孤注一擲,鑿沉渡河的船,打破吃飯的鍋,身上只帶三天的乾糧,軍士們個個以命相抵,終於打破秦軍,成就天才之作——鉅鹿之戰。項羽是那樣的勇謀和光榮。和他當年一般大小的虞姬,曾也是那樣的光榮和高貴,這不僅僅是她出生時五鳳鳴於宅,異香聞於庭,而是她一生只鍾愛項羽這樣一個男人。從看到彼此的那一眼起,眉目中傳遞出來的溫暖便註定了他們今生的結局。可是,她是可以走了的呀,她才二十二歲,她身後還有那樣長的歲月,這個傻女人!

燭光影側,項羽哀傷地癡癡地看着眼前的這個女人,這個他將一生情愛賦予的女人,她的笑,她的傷,她的痛…..不用說的,只一眼,他便都懂得。從看見她的那一眼起,他就決定要給她一生的幸福。然而,此時,韓信,那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棄他而去歸附劉邦,不久前,他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困項羽於垓下,幾次突圍都沒能成功。現在,營帳外,四下裏聽到的都是淒涼的楚歌聲,將士們走的走逃的逃,如今所剩無幾。不是不可以再突圍的,可是面對突然歸來的虞姬,怎麼辦?想到這,項羽不覺悲從中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泣數行下”,邊唱邊淚眼迷離地看着虞姬,這個傻女人,你怎麼就這麼不明白人的心呢?

怎麼不明白!從她脫險後又回來,從她的每一舞裏,每一次迴旋,她都深深地看這個男人一眼,看不夠啊!本想回來是看他最後一眼,不想他眼裏的不捨、憂傷與憂慮,又讓她深深地陷在裏面,他的“虞兮虞兮奈若何”讓她的心碎上一次又醉上一次。夠了,作爲一個女人,一生有這樣一個男人,夫復何求,她要讓他輕鬆上陣。於是她跟着項羽喑啞的聲音和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之後,她旋到項羽跟前,匍匐在項羽懷中,手捧他的臉,面容悽楚地與之對視,在項羽又一次眼淚瀰漫雙眼時,她猛地旋起,以速雷不及避耳的決絕抽出他腰間的佩劍抹向脖頸,然後蝴蝶一樣翻飛至他腳下。那一刻,項羽被冰凍住了,千年的寒霜啊!許久,他才顫抖了一下。爲什麼自己還活着?爲什麼不隨了她去?項羽仰天長笑一聲,他知道,如今留在世上的不過是個軀殼,而他的魂魄,早已隨着她倒地的那一刻一起去了。

第二天,烏江邊上,半個身子浸在水裏的項羽,一手抓着竹排的這一頭,久久地看着虞姬,在漢兵的又一次進攻中,他手一鬆,竹排沿烏江緩緩而去。“去吧,我的愛人。你安心地走,我會追上你的。”項羽瞥她最後一眼,衝上岸來。此時只剩二十八騎,即使去也要去得其所,以證明自己的敗,並非是不會打仗。他對隨從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今日要決一死戰,我要爲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果真,他將騎兵分爲四隊,左右突圍,一人殺漢軍將士近百人,到會合地,自己僅損失兩騎。“怎麼樣?”項羽問。騎兵們跪倒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項羽哈哈大笑,這是項羽的最後一次意氣風發和戲謔人生。

這次的戰鬥,讓大家從中看到了希望。大家希望他渡過烏江去,以圖東山再起。就連烏江亭長也說:“江東雖小,方圓也有千里,百姓數十萬,也足以稱王。”稱王又怎樣,那裏沒有他的虞姬。夕陽西下,他們看不到他眼裏的寒霜。她是他的暖陽,無她,他的每一天都是冰寒徹骨的。許多人都認爲,他是羞於八千子弟的無一生還而無臉見江東父老,豈知,他是因爲沒有了她,他在世的每一步每一口飯都是那樣地艱難!於是,他將跟隨了他五年的烏騅馬贈送給亭長,前往迎敵時,就已經存了必死的心。他所殺數百人,不過是再一次證實他並非不會打仗。此時,他也已傷痕累累。當看到漢軍中他過去的部下呂馬童,便說:“聽聞漢王懸賞萬金,封邑萬戶要我首級,今日我便爲你做件好事吧。”說完,項羽仰頭看一眼將要落山的夕陽,自刎而死。他的屍身,漢將王翳取首級,爲了爭他遺體其他部位,漢軍又自相殘殺死數十人,最後被五個漢將分得。一向失諾,撕毀鴻溝和議的劉邦這次踐諾,將得項羽屍體者五人都封了侯。一代英雄,竟以這樣的血腥結束了生命。這一年,爲公元前202年,他也僅僅三十歲。去追趕虞姬,還來得及。不見烏江上的雙蝶,就是他們的形影相隨嗎?

在項羽死後1329年,也就是公元1128年,宋代偉大的女詞人李清照沿長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行至烏江鎮時,面對浩浩大江,不覺心潮起伏,吟下“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絕唱。這是在宋王朝經過了167年“清明上河圖”式的和平繁榮後,北方崛起的遊牧民族——金人,一錘砸爛了都城汴京(開封)的瓊樓玉苑,還掠走了徽、欽二帝,趙宋王朝於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開始了中國歷史國家民族極其屈辱的一頁。在南逃的第二年,李清照認爲能夠終身託付的、可以夫唱婦隨的、可以我一個眼神你便懂得我未張口你便得知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夫君——趙明誠,做下了一件既是國恥又讓家人蒙羞的事,尤其像李清照這樣一個有着大節大義的柔弱女子,更是羞愧難當——一天深夜,城裏發生叛亂,身爲京城建康知府的趙明誠非但不身先士卒指揮戰亂,而是偷偷用繩子將自己吊下城來逃走。這種事情,放在其他女子身上,也不是什麼要命的事,畢竟生纔是最重要的,何況這又是心愛人的生命。皇帝都逃走了,何況一個小小的知府,又怎能奈何!可是,偏不,這個人是李清照,一個把國家民族氣節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女子,一個深愛丈夫的女子,他那猥瑣的縋繩一逃,也是刺進她眼裏的一枚針,羞得都閉不上眼睛。就這麼空茫疼痛地睜着,直到烏江邊上吟出那泣動山河的四句,眼裏心裏都滴出血來。在她疼痛的一閉眼間,在失了國的淒涼的風裏,趙明誠猛然瞥見李清照鬢角絲絲縷縷的白髮。這一年,她才四十四歲啊,這才幾天工夫,怎就有了白髮生出?且這樣觸目驚心!看着心愛的妻子,趙明誠前面走得也是踉踉蹌蹌,而跟在後面的李清照,鞋子裏也長滿了釘子,每一步都痛在心上。

趙明誠知道李清照是個什麼心性的女子。他當初的那一逃,不無賭的成分。事實證明,他賭輸了,輸得一敗塗地。在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一直處在這種羞責中,不久就鬱郁病死。這一年,是公元1129年。

死了趙明誠,李清照匆匆嫁於張汝舟。對此,別人不屑,認爲那樣孤高清潔又與丈夫情投意合之人,怎會這樣耐不住!若沒縋繩一逃之事,李清照和趙明誠,真正是一對璧人呢。但是,她的孤獨,誰人可解?面對國破家亡人去的千年寒霜,以及未盡的金石研究事業,她需要一個人相互慰藉並和她一起扛,於是她選擇了張汝舟。張汝舟,初看倒也彬彬有禮,似個君子,可是婚後,很快便露出其真實嘴臉:原來,他是貪圖李清照的聲名並覬覦她價值不菲的文物,真正的一個駔儈之輩。這樣的人,又怎能入得了她的眼?李清照雖然恨自己眼拙,遇人不淑,但她也不願湊合度日。於是,她做出了那個時代一般女子不敢爲的事:狀告張汝舟,並承受牢獄之災,和此人就此天涯。

之後,李清照流離失所,在國破家亡的硝煙及蕭殺秋風裏,她痛疼的腳步始終追不上高宗皇帝趙構南逃的小船。人生的苦難,千年孤獨,只有上溯到千年前,在項羽那裏,可能纔有絲絲想通。“至今思項羽”,是她對生命的吟唱。

蚩尤與項羽

說到蚩尤,人們自然會想到黃帝。是的,他與黃帝大戰於涿鹿的故事,幾乎衆人皆知。

涿鹿大戰,是中國遠古歷史上一個十分重大的事件。然而,由於黃帝最終取得了勝利,蚩尤不僅成了戰敗者,還一併被醜化爲怪獸亂力的邪惡的一方。

真實的蚩尤又是什麼呢?人們沒有思考的習慣,只把眼睛盯在歷史的冊頁上,認定那白紙黑字便是真實的歷史。殊不知,有許多的歷史只是成功者的記載,當權者的記載,他們不僅要大書特書自己的成就與功績,順便也不忘掉對失敗者的貶損與侮蔑,甚至於歪曲和醜化。蚩尤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有關蚩尤的事蹟,大多記錄在《山海經》、《太平御覽》、《神異經》、或《述異記》中。在這些書籍中,對蚩尤的描述,皆爲:形象怪異,殘暴兇狠,所謂“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誅殺無道,不仁不慈”等。《述異記》中說:“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不可碎。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正史的記載又如何呢?在《尚書》、《史記》中都有關於蚩尤與黃帝“涿鹿大戰”的記載。司馬遷《史記·五帝本記》:“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微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炎帝),是爲黃帝。”《尚書·呂刑》記載周穆王敘述刑法的源流時,說蚩尤作亂,以酷刑、殺戮來統治人民。

在涿鹿之戰中,蚩尤被黃帝打敗。蚩尤戰敗後,黃帝是怎樣處置他的呢?——應該說,黃帝對蚩尤的殘酷處置遠勝於劉邦對項羽的處置。但聯想到劉邦對蚩尤的崇拜(這委實地令許多人深感不解:劉邦爲什麼要祭祀一個戰敗者?),我懷疑,劉邦處置項羽是受了黃帝處置蚩尤的影響。

蚩尤戰敗後,黃帝將蚩尤的皮剝下來做成箭靶,把他的胃掏出來做成蹴鞠,把他的骨肉剁爛,做成肉醬。——這是從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經·正亂》中記載的,可謂鐵板釘釘,沒有絲毫值得懷疑的所在。只是有人指出,被人們踢來踢去的蹴鞠,並非蚩尤的胃,而是他的頭。可見,蚩尤之死,死得何等慘烈!

阿容像許許多多的人們一樣,素來以身爲炎黃子孫而深感榮耀!然而,面對黃帝處置蚩尤的場景,我忽然好生莫名:令我們深感榮耀的炎黃——尤其是這個黃帝,其榮耀感究竟在哪裏呢?難道是這位老祖先的殘暴?除了他的殘暴,我不知道這位黃帝老祖先還有什麼別它的東西可以值得我們驕傲?

瞿煒先生在他的《蚩尤之死:失敗的戰神》一文中,就歷史真實與神話傳說的關聯性程度時說,中國的神話,與歷史真實是有着密切的關聯的,因爲中國是一個重視歷史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其中許多細節,竟都有記載。因此,瞿先生相信:“蚩尤曾經真實地活在這片土地上。”有人認爲他就是炎帝,有人認爲他是炎帝的後裔,並根據譜系指出他是炎帝的孫子。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爲,我們老是把黃帝列爲正義的一方,而將與之對抗的蚩尤醜化爲怪獸亂力的邪惡一方。這正應驗了所謂成王敗寇的思維習慣。實際上,涿鹿大戰,乃兄弟鬩牆,同胞相殘,是兩個部落間權力的鬥爭。而誰是“正義”,誰是“邪惡”,也實在是說不清楚。但是當一方取得勝利時,勝利者就成了正義的代表,此時再怎麼殘忍地處置失敗者,都不受指責,因爲他可以以正義的名義!——在項羽與劉邦之戰中,這個歷史的弔詭再一次地現身。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蚩尤的形象怪異以及他的“作亂”說,都來自黃帝一方的宣傳。由於失敗者無力抗爭,勝利者的“宣傳”就成了歷史的定論。所以,阿容對許多的歷史,常常帶有疑惑的目光。

無論黃帝一方怎樣宣傳蚩尤可恨可惡,但仍有人敬仰這位叛逆者勇敢的精神,這些人包括族人,也包括那些或許知道一些真相的人。於是,他終於被尊爲戰神,受到歷代祭祀。——不由地又令我想起項羽——不管劉邦怎樣醜化項羽,但項羽的大愛情懷與人格魅力,一直深受世人尊崇!

蚩尤,無疑地,他是中國的戰神。儘管他是一個戰敗者,而且形象怪異。有人說,關羽也是一個戰神。錯了!關羽早已被老百姓奉爲財神——儘管這財神被奉得莫名其妙。實際上,關羽被奉爲財神之後,中國的尚武精神大約從此便遭到了可笑的異化!

那還有誰夠得上戰神的資格呢?阿容認爲,非項羽莫屬!

撇開蚩尤神話的一面,即使以真實的歷史人物而論,蚩尤的戰績似乎也不堪與項羽一比。且不說項羽推翻了一個秦王朝,單是項羽演繹的“霸王別姬”的悽美愛情與“烏江自刎”的完美壯舉,都是蚩尤無可比擬的。而至於關羽,老百姓之所以奉他爲財神而非戰神,大抵也是很在理的。因爲史書所記載的關羽,雖有勇力,有智謀,但也驕傲自大,虛榮忒甚。有例爲證:西蜀得了戰將馬超,本該高興,但因聽到一些對馬超的誇獎,他便坐臥不寧,路遠迢迢送信給諸葛亮,問馬超比他關羽如何,還要提兵前去一決雌雄。直待諸葛亮回信安撫,說馬超哪兒比得上君侯您的神勇啊。這才滿足了他那點可憐的虛榮。

此一小例,顯然不足以證實關羽具不具備戰神之資格!但若拿出上面那段項羽和蚩尤相比較的文字來,恐怕關羽更不是項羽的對手了。

因此,中國真正的戰神應該是項羽!

說起來委實地有一點意思——每每想到蚩尤,便會下意識地想起項羽,而想到項羽時又往往會想起蚩尤。原來,在他們身上,竟有着驚人的相同之處。

我們知道,項羽死後由於身首異處,他有兩個冢。一處在安徽和縣,爲所留殘骸和血衣等,是爲“衣冠冢”。一處爲山東東平,葬有他的五體。蚩尤呢?據傳也身首異處,埋在兩個地方。《史記·五帝本紀》中說:“傳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其墓地一處在壽良(今山東東平縣西南,也即漢宣帝建蚩尤祠之所在),一處在鋸野(今山東鋸野縣東北)。《皇覽·冢墓記》說,蚩尤冢高七丈,在東平郡壽張(即壽良)縣闞鄉城中,而蚩尤姓闞,故其後代亦姓闞,他們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有專家考證,蚩尤正是九黎三苗的祖先,其部族後來南遷雲貴高原及東南亞地區,今日苗族乃其後裔之一。

兩個偉大的戰神,其戰敗而又橫遭勝利者踐踢的高貴之軀,以致於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委實地令人同情,令人感嘆不已!更爲奇巧的是,兩個戰神的墓冢竟都葬於一地——東平。

兩個戰神死後,均受到歷代祭祀。這可視爲他們的又一相同之處。

某種意義上,項羽所受到的神化程度要遠大於蚩尤。關於項羽被神話的文字,我已在以前的相關文章中有過專門的論述,此處專講蚩尤。

據《史記》記載,劉邦在起兵的時候,就曾在沛縣向蚩尤歃血祭祀。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記》中說:“司兵之星名蚩尤。”就是說那時人們把天上的彗星說成是“蚩尤之旗”。《史記·天官書》又說:“蚩尤之旗,類彗而後曲,象旗,見則王者徵劃四方。”其意是說出現作爲“蚩尤之旗”的彗星,對戰爭是有利的。所以在戰爭開始起兵時,要祭蚩尤。漢高祖天下大定後又“令祝官立蚩尤祠於長安。”

劉邦此舉不僅令人詫異,亦令人費解。因爲祭祀一個戰敗者,且能庇佑出征的人們得已凱旋,這本身就有些荒繆!幸好劉邦最後真的“凱旋”了,不然他的舉動一定會成爲歷史之笑談。

其實,人們祭祀蚩尤,一如人們祭祀項羽,並沒有把他們當作失敗者來看待。就是說,黃帝一方的宣傳(包括劉邦對項羽的宣傳),並不能夠徹底地掩埋掉蚩尤偉大的一面,知道真相的人還是對他充滿了敬畏!——後世的人們神化與尊崇項羽,表現得更爲顯著。

而對蚩尤的紀念,民間也很興盛。當然比起民間對項羽的祭祀,尤其是民間對項羽的神話來,蚩尤的影響要稍遜於項羽。

樑代任昉《述異記》就記錄了南北朝時祭“蚩尤神”的情況:“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蓋其遺制也。太原村落間,祭蚩尤神,不用牛頭。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漢武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黽足蛇首;主疫,其俗遂立爲祠。”此書還說:“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事實上,蚩尤,無論被認爲就是炎帝,或炎帝的後裔,有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是同胞無疑。我們現在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所以蚩尤同是我們英雄的祖先,我們如今對他怎樣祭拜,都不爲過。

寫蚩尤的時候,的確老讓我想到項羽。他們都是失敗的戰神——身首異處,埋在兩個地方。死後,他們又都受到歷代祭祀,被神格化。

解讀這兩個戰神時,不僅讓我再一次地對他們懷有崇敬,而且也讓我看到了人民羣衆總有一雙雪亮的眼睛——他們纔不管官方的宣傳,也不管勝利者怎樣遭踐失敗者的.形象。這樣的眼睛,與歷史無關,但卻是最真實的歷史。這樣的眼睛,也正是這個世界的良心和我們人世間的希望。

蚩尤死後,據說他的軀體化爲楓樹。瞿煒先生說:“我由此猜想,他大約是在秋天戰死的,那時,在經歷了一場可怕的乾旱之後,蚩尤終於被黃帝征服,漫山遍野的紅葉,猶如他噴灑的鮮血。”而另一個戰神項羽,他死的時候也大約是在秋天吧!項羽死後,據傳,在他的故鄉下相——即今日的宿遷,他親手植下的一棵槐樹竟然死而復生。這棵樹至今仍然活着——兩千多年來,這棵樹死而復,復而死,再復再死,再死再復。我堅信,這棵樹是不會死的,因爲那是英雄的靈!

至今思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夏日絕句》,相信每一人想到項羽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吟出。這是李清照剛勁風骨的體現,每一字每一句都力透紙背。面對丈夫兵變時的“縋城逃跑”,她很是失望;面對南宋朝廷的不思進取,她無奈而憤慨。逃亡途中,至烏江,面對滔滔烏江水,擲地有聲地吟出這二十個字,每一個字都敲擊在趙明誠的靈魂深處。趙明誠羞愧難當,不久便抑鬱而亡,死前也沒有給妻子留下隻言片語。

一直不明白晚年的李清照爲何如此哀傷,國破會讓人屈辱,而物質生活的不富足相信不會對她精神上產生太大影響,現在想來應該是她心靈深處一直有一個結沒有解開,這個結就是他丈夫當年的那一孱弱的舉動。她的哀傷更深的是一種失望,一種對自己曾深深愛慕欣賞過的人的永遠無法釋懷的失望。

而此刻,我也在想:項羽爲何不肯過江?

縱然有“無顏見江東父老”的無奈,有一生攻城略地從未打過敗仗“將欲歙之必故張之”的脆弱心理,但不能忽視的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一段令英雄肝腸寸斷的情緣。

我只想說說虞姬。如此美麗的女子,選擇與英雄南征北戰,且毫無怨言,而項羽也是喜歡她的,從“常幸從”一句可以看出。當時的他們是幸福的,兩情相悅,如影隨形。而痛苦則集中爆發在四面楚歌的那個夜晚。

其實男人和女人交往,男人痛苦的根源無外乎兩種:女人要離開;女人不願離開。而這兩種項羽都體會到了。從心理上說虞姬不願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項羽發出痛苦的吶喊——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我該怎麼安置你呢?一生轟轟烈烈、勝仗無數的霸王此時的糾結和無望的眼淚讓虞姬下定決心——離開:毅然決然,爲了自己心中那個頂天立地的英雄,爲了這個自己追隨一生的柔情男兒,離開!無怨無悔!

我想,做一個英雄更多的是選擇了悲劇,而做一個愛着英雄的女子必然都是悲劇。但古往今來,我們的視野裏從來就沒有少過這樣一批人。她們爲所愛默默付出,用刻骨柔情映襯滋潤着英雄的萬丈豪情,在風生水起的英雄人生幕後過着自己精神豔麗而現實平淡的青春歲月,能夠平靜老去都是奢望。她們美麗着自己的美麗,也美麗着自己的憂傷。英雄在戰場上快意着自己的人生,他們的歲月因她們的存在而豐滿鮮活,他們的眼神也因她們的熱情而韻味悠長;而她們在充滿崇拜和仰慕的愛情裏綻放着生命之花,彌散馨人的女人花香。

虞姬的離開把項羽心中的痛撩撥到無法忍受的邊緣,他要有一場華美的演出來結束沒有愛人相伴的生命。虞姬激發了英雄項羽骨子裏的最大豪情,東城快戰、垓下之圍,潰圍、斬將、刈旗,以一敵百,大喝一聲都能讓對手人馬俱驚。快哉,項羽!壯哉,霸王!而在他奮力馳騁盡情揮灑的時候,我聽到的是他心中的呼喚:虞姬,我來了!

虞姬爲她的愛情殉了葬,項羽也在愛情的傷痛中離去。有人說:兒女情長,英雄難免氣短。而我覺得這樣的英雄才真實,這樣的男兒纔可愛,而追隨英雄的女子永遠讓人敬服——她們敢於追求自己的別樣的愛情,在自己的愛情裏酣暢淋漓地揮灑一切,哪怕生命!

李清照渴望的正是這樣的情感人生,如果當年丈夫守城陣亡,她的詞句中也不會有如此深重的悲涼,她以後的人生雖蒼涼,但心底會永存一份豪邁!

至今思項羽,我明瞭:愛上英雄的女子是幸福的,因爲她們無悔於自己的選擇,因爲她們選擇的英雄無愧於她們執着的目光和不離不棄的腳步,她們的生命之花在勇敢的追尋中展示給後世最燦爛華美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