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癡迷大覺山散文

癡迷大覺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前些年,我連續五屆參加過“全國生態文學研討會”,會議地點均選擇在一個原生態保護非常好、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地方。然而,當我走進資溪縣大覺山時,才深深地感覺到:這是我爬山爬得最愜意,看山看得最真實,喊山喊得最親切,愛山愛得最癡情的一次。

癡迷大覺山散文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這“人間淨土,覺者天堂”的毗鄰,不必花費很多的路資就能一睹大覺山的雄姿偉岸。

在我心目中,所謂的大山,應該是“雄鷹欲飛不得過,猿猴思攀空悲鳴”,應該是“地鎮標神秀,峨眉上翠氛。泉飛一道帶,峯出半天雲。古壁丹青色,新花綺繡紋。已開封禪所,希謁聖明君”。

大覺山,正是這樣的大山。它具有山的形狀,山的性情,山的品格,山的魂魄,山的神韻。人,只有全身心地走進這樣的大山,融入這樣的自然,才能真正感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助,浮躁與張狂,無知與淺薄,狹隘與偏執,功利與自私……

我愛我的故鄉,也愛我故鄉的山,但是故鄉的山卻無法與大覺山相比。正如我曾經這樣描述:故鄉有山峯萬千,竟無一峯藏神仙?不是山不高,而是谷太淺;不是峯不羣,而是嶺不連;不是崖不陡,而是壁不險。不是林不古,而是樹不年;不是風不勁,而是雲不嚴;不是月不冷,而是日太炎;不是水不長,而是瀑不顯;不是草不深,而是花不鮮;不是鳥不多,而是鷹不見;不是虎不來,而是鹿不戀;不是蟲不毒,而是蛇不善;不是地不靈,而是人不虔……

孔子云:“仁者愛山。”於是心說:“若能長住於大覺山這樣巍峨峻秀的`山,想不成爲仁者都不行。”也就是說,所謂仁愛之人,“就應該像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不爲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以愛待人待物,像羣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所以能夠永恆”。

“山,性格穩重,志存高遠,有其高、深、博、大之質。它執著挺拔,內含正直,風格簡潔。拔地而起,直視蒼穹,書寫青松磐石風格。經年累月,歷經蒼桑,成就無言謙卑氣質,打磨你的剛毅和傲骨。它臨謗不戚,受譽不喜,遭辱不怒,從不昂首天外,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目空一切。它天天看雲捲雲舒,年年賞花開花落,身高不言高,體厚不稱厚,每臨大事有靜氣,任憑風吹浪打而不懼,自巋然不動”。

“山,厚德載物,心胸寬大。經受着嚴寒酷暑,狂風暴雨,雷電交加,與冰雪爲侶,與河流做伴,養育着參天大樹,名花小草,鳥獸昆蟲,孕育了人生的悲與歡,苦與樂。山是孤獨的,但它並不寂寞,因爲它擁有一個博大而精深,豐潤而寬厚的內心世界”。

吾乃一介凡夫俗子,因此走進大覺山,並沒有走出自己;走出大覺山,也沒能走進自己。這正是:凡事仙山雲飛涌,掉頭歸去又乘風。峽谷流水依然在,一路感嘆別羣峯……

心想———

陶淵明如果先到大覺山

千古美文那就是《大覺山記》

因爲桃花源只是一種虛構

一種對現實的逃避

這裏的一切比虛構更美麗

它是大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

桃花源美得抽象

大覺山美得具體

世外桃源……

可望而不可及

而大覺山的每一條路

都通往詩情畫意

攀緣,像踏着天街的雲梯

漂流,似與蛟龍搏擊

聽泉,猶聞稽康之《廣陵散》

望月,如見嫦娥廣袖飄逸

這裏是動物歡快的伊甸園

這裏是植物自由生長的聖地

這裏的鳥語出神韻

這裏的蟬鳴藏玄機

這裏的花草含靈性

這裏的樹木有仙氣

這裏的流水勝瑤池

這裏的石頭顯映滄桑之奧祕

這裏的四季四幅畫

鬼斧神工天地妙筆

走進大覺山

腹有詩書氣非凡

千般憂愁

一陣清風全驅散

天然氧吧

讓你舊貌換新顏

陶淵明若是再生

一定會吟“採菊東籬下,仰首大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