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幸福感的由來散文隨筆

幸福感的由來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2012年6月28日,第66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將每年的3月20日定爲“國際幸福日”,並就此發出倡議指出,“世界共同幸福”是人類的普世價值觀。翌年3月20日即首個“國際幸福日”,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致辭,強調以“社會、經濟和環境福祉界定全球的幸福總值”。大會倡議和潘基文致辭,講的都是宏觀上人類共同幸福觀。值此第四個“國際幸福日”即將到來之際,本翁作爲“地球村”的一個普通“村民”,也想聊聊此時此刻我對微觀上個人幸福的認識。

幸福感的由來散文隨筆

現代漢語詞典中,“幸福”,作爲名詞,是指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作爲形容詞,是形容(對生活、境遇)稱心如意。對這兩種詞性的解釋中,都有個“心”字,所以,我以爲,幸福主要是內心的一種感受,可簡言之爲“幸福感”。請看,我的幸福,是這樣感受到的:

——在比與不比之間感受幸福。所謂比,是說自己在物質生活方面的今昔對比。毋庸諱言,物質的東西,肯定是上述詞典關於幸福的定義所含“境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例如人們常說的衣食住行。以我之見,要從維持生存的最基本條件而言,其順序應該是食衣住行。下面我就按此序,做一番對比。

食:我生於抗戰勝利那年的十二月,母親用小米湯?勉強喂活了我,其後依次經歷了糧油食品極其匱乏的“飢餓時期”;主副食品短缺、品種單調、且全部憑票限量供應的“半飢半飽時期”;改革開放後逐漸取消票證、實行市場化供應、可吃得“三餐飽飯時期”;再到如今想吃啥應有盡有、卻不敢吃得太飽太好、稍不留神就得了脂肪肝、肥胖症的“營養過剩當期”!

衣:小時候的衣着,全由父兄們的舊衣改做;到青年了,要做件新衣不但要攢錢,還得攢夠布票,且只能買到黑藍灰白等幾色棉布,由母親自裁自做;至壯年中年,各類各色化纖毛呢漸多,無需布票任選,送進裁縫店定製首都服、中山裝,進而也西裝革履起來;進入老年,兒女們調着樣給買做工考究的休閒裝、羊絨裝及皮草,卻每每招致我的“批評”——我一個退休老頭子,還用得着穿這麼好的衣服,哪有穿粗布便衣自在!

住:五六十年代住的是低矮潮溼的泥草房,一下雨,外頭大下屋裏小下,外頭不下屋裏還滴嗒,要下暴雨就往屋裏倒灌,甚至淹了竈臺沒了炕;七十年代住的是磚瓦平房;八十年代後住上了樓房,由六十多平到九十多平;當我的住房標準達到百平以上、要爲我調房時,我卻說啥也不再搬家了——一家五口住得下就行了,何必講究闊綽?童年時,聽村裏大人們說,城裏人住的地方“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看看現在,不但住上了樓房,不但有電燈電話,連液晶大彩電、電腦、智能手機都用上了!住泥草房、平房時,做飯取暖燒柴草、木柈子和煤;住上樓房,先是燒鋼瓶裝液化氣,個把月就得後往樓上扛一瓶,後來統一安裝了燃氣管道,只需打開閥門就做飯,冬天熱力網統一供暖;用水呢,過去用扁擔水桶去挑土井水、水站的水;上了樓,只需打開水龍頭,便可用上清澈甘冽的自來水。

行:上學時靠步量;上班了,先是裝了一臺雜牌舊自行車,後來買過孔雀牌、永久牌兩臺自行車,當做上下班的“坐騎”;辦理緊急公務乘坐汽車、火車(由綠皮車、動車、發展到高鐵),再急了還可坐飛機。交通路況越來越好,砂石路、水泥路、瀝青路,一路升級;縣鄉道、省道、國道道道互連,普通路、高級路、高速路路路相通。無論是在職時公出,還是退休後旅行出遊、探親訪友,出行都越來越便利。

總之,食衣住行諸方面,絕對是今非昔比!這是自己與自己比。可是,也有人非得讓我跟別人比:有以珍饈美酒、名牌服裝、別墅洋樓、奔馳寶馬在我面前炫富者,或瞧我不起,或譏我老土,或教我仿之;也有“評論家”說:你和某某般大般的,有的職級還沒你高,你看人家那日子過得多富足多滋潤,再看看你,窮嗖嗖的,像個苦行僧似的……豈不知,我可沒有那“見富思齊”、攀比他人的習慣,休想叫我跟別人比闊,藉以打壓我的幸福感!咱這叫“味無味處求吾樂”,有樂便有幸福感!

——在滿與不滿之間感受幸福。這裏用這個“滿”字,特指我對自己目下的物質生活業已頗爲滿足了。如上所述,如今的生活條件,幾十年間發生瞭如此可喜的巨大變化,過去連做夢都不敢想。我不同意那種所謂“人之物慾無止境”的說法,倒是與這樣一句古話頗有同感:廣廈千間,夜眠不盈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我今一家人衣食無憂,安居樂業;老翁我眼明身健,茶甘飯軟,此足以令我感恩國家、感恩社會、感恩時代矣,我還有何不滿足的呢!知足常樂,這一滿足呢,便福由心生了。

但是,在文化知識等方面,我卻很不滿足,對自己也很不滿意。客觀一點評價自己,我現在這點兒文化知識水平,就是有句比喻式俗語說的那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就拿讀書來說,自認爲還算有看書學習習慣的。少時起便愛學文史哲,父兄的書、老師的書,見一本讀一本,讀得多些了,也喜歡寫點東西。得益於讀寫習慣,中考時,作文《夏天的早晨》得了全地區唯一的滿分,考上了省級重點高中……上山下鄉,日間“躬耕隴畝”,晚上神遊書中……恢復高考,未名湖畔的圖書館乃我最愛去處。然而,後來夜以繼日的“文字工作”卻使我曾一度無暇去讀卷帙中的文字。多年來買了不少書、攢了不少書,以致我那“頂天立地”一面牆的書架單層擺不下雙層擺,雙層擺不下紙箱裝……有一次,學文的'兒子來找書看,一看這“規模”感慨道:“爸你真厲害,讀這麼多書!”我答道:“說來慚愧,有些書買到手只是大致瀏覽了一番,還沒來得及細細咀嚼。”那時,心裏也有一句感慨的話:長恨此身非我有……

近幾年,電視臺搞的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詩詞大會,我幾乎每場都看,也跟着作答,又發現自己這麼大年紀了,與那些參賽的學生們還有差距,知識面還有死角、還有盲點,越發對自己不滿。好在退休後時間充裕些,可以靜下心來,繼續讀書自學。學然後知不足,需博覽羣書,更愛含英嚼華。一千二百五十八年前,詩聖嘆曰:“人生七十古來稀。”愚叟已逾古稀矣,即便今人比那時壽命長些,然也長不出一二十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數千年典籍浩如煙海,縱然餘生全花在讀書上,亦未見得知之於萬一!況且,世界那麼大,還得擡眼看看異國他幫之文明呢;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那麼快,還得與時俱進,接收點兒新東西呢……越想越覺得沒有半點值得滿足的理由,越學越覺得人生苦短而知之甚少。知不足而渴求,渴求而悅讀,悅讀而快慰,快慰便有幸福感。

——在老與不老之間感受幸福。有心理學家認爲,人有三個年齡:一曰生物年齡,一年長一歲,從幼至老,乃自然規律,誰都無法抗拒。例如漢武劉徹,雄才大略,曾將漢王朝推向極盛,在位長達五十五年。晚年爲求長生不老,據說他聽信方士之言,造了許多銅仙承露盤,天天早晨飲用鮮露,但七十而亡,亦未能永生。況我一介平民,雖眼下身體尚好,也必將日漸老去;然人人如此,何必憂老?不若達觀面對,樂享天年!

二曰社會年齡,通俗地說,就是在社羣中,人們認爲我有多大年齡。這個年齡麼,可是有點可塑性,而且可以自己塑造自己,譬如堅持以科學方法經常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積極健康的狀態示人。故舊新友一見面,往往會脫口讚道:還那麼精神;哪像七十多歲的人啊......特別是當我融入一羣朝氣勃勃的年輕人中間,與他們合得來、談得攏、互有啓迪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也彷彿年輕了,同他們一起共享不只屬於年輕人的幸福時光。

三曰心理年齡,即我自己內心感覺自己多大年齡,這更可以由自己的心理狀態來決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了一個“幸福公式”:總幸福指數,等於先天的遺傳因素、後天的生活環境與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之和。在談到財富時,他認爲財富的增加與幸福只有低相關,而關於幸福公式中最後一個部分,也是最爲重要的,是自身能掌握的力量,即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理力量。對這位心理學家的觀點我很贊同,因爲我已經感受到心理力量的強大,強大到分明已年逾古稀卻似乎“不知老之將至”!這心理力量,來自於孔老夫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穿越時空”給我送來的鼓勵:《論語?爲政》中,他從自己“十有五而志於學”一直說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吾今恰七十餘,宜遵至聖先師指教,以我之心,導我之行,做我想做的事情,既有益且不逾矩;做什麼呢?還是謹遵他另一段教誨,即《論語?述而》所記:“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是老夫子篤學不倦、自強不息、終老不疲、明達樂觀人生態度的真實寫照。此外,我也從詩聖杜甫的詩句中受到教益,他在《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有云:“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我也自少習畫,老來更視富貴名利神馬都是浮雲,獨詩情畫意以悅我心。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使內心強大。見賢思齊,以學爲樂,全無垂暮之悵,惟有幸福之感!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定當做一個心態陽光的老人。在陽光下,我憧憬未來五年:十三五計劃實施的結果,第一個百年(建黨一百週年)目標的實現,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將使我的中國、我的家鄉變得更加美好,將給人民、給我們老年人帶來更大的福祉!我個人的幸福就在其中。到那時,雖然“物質之我”已近耄耋,但“精神之我”必定會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