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冬蟈蟈經典散文隨筆

冬蟈蟈經典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濟南英雄山下有個早市,別看早市不大,卻很有名氣。它就像一個小型的百貨超市,大商場裏沒有的東西,這裏基本上都有。什麼針頭線腦、膠水、釦子、鞋墊、頂針、護膝、膏藥、登山手杖、鬆緊帶等等日常生活小物件,多了去了。我自從夏天來過一次之後,因爲家離得比較遠,再沒來過。這是入冬後的一個週六,我早上起來的遲,吃完早餐及至出門,已經快九點了。我決定去英雄山早市逛逛。

冬蟈蟈經典散文隨筆

一進早市北門,見市場裏面人山人海的,非常熱鬧。往西一拐彎,聽見有熟悉的蟲子的叫聲遠遠地傳過來,像蟈蟈的叫聲。我有點納悶,都進入冬天了,哪來的蟈蟈聲音呢?到了近前一看,還真是蟈蟈。賣蟈蟈、油葫蘆、小黃鈴的攤子沿着市場西牆跟兒從北至南擺了一長流兒,大約不下二十幾家。蟈蟈有的被裝在塑料泡沫盒子裏,捂着蓋子;有的是放在用木板製成的多層若干個格狀的洞洞裏,像樓房的窗戶似的。每個洞洞裏放一隻蟈蟈,筷子似的木棍做的柵欄門,蟈蟈們分別被囚在裏面,供玩家挑選。蟈蟈們有的不甘寂寞,頓開喉嚨鳴叫,“蟈蟈、蟈蟈……”像比賽誰的聲音大似的;有的在洞洞裏面爬上爬下,一點也不安分;有的則是靜靜地在裏面呆着,像是在思考什麼問題吧。前來購買蟈蟈的玩家還真不少,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輕人;既有男人,也有女人,幾乎每一個攤子前都圍滿了人。有的玩家打開囚蟈蟈的柵欄,用根大鵝毛將蟈蟈從洞洞裏驅趕出來,左看看,右瞧瞧,仔細挑選着。有的玩家挑選好了就與賣主討價還價。說實在話,我原來對玩蟈蟈的人印象不大好,總覺得這些人是不務正業似的。其實,蟈蟈也是寵物的一種,跟養鳥、養貓、養狗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找個樂趣,既然貓狗可以養,蟈蟈爲什麼不可以養呢?可見我以前的看法是帶有偏見的。

我見一個老者正在逗弄一隻蟈蟈,瞪大了眼睛在仔細查看,至於看的什麼,我不大明白。賣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鬍子拉碴的,穿件不怎麼幹淨的軍大衣,在一旁給老者當參謀,說,老哥,這只不錯,你看多壯……老者似乎不大相信賣主的話,卻偏偏將這隻趕回屬於它的囚洞,再從另一個囚洞裏將蟈蟈趕出來,認真挑選。蟈蟈們大都比較老實,一個個懶洋洋的,有的是趕都不願意出來,你一點也不用擔心它會逃跑;有的比較聽話,只要你用鵝毛一撥拉,它自己就爬出洞來。老者用鵝毛撥弄着蟈蟈,用行家的眼睛仔細地甄別着。蟈蟈呢,一點也不頑皮,既不蹦,也不跳,老老實實的,任憑買主撥來撥去的,好像不怎麼活潑,這可能與天氣寒冷有關吧。最後,老者相中了一隻綠蟈蟈,就跟漢子討價還價起來。漢子說,這隻五十塊,不還價。老者說,四十我就要了。漢子說,老哥真是好眼力,我就剩下這一隻好的,讓你挑去了,還還價兒,還讓我賺點吧?實話跟你說,這隻進價就四十,我只賺你十塊錢,不多呀,我的老哥。聽賣主說的也怪可憐,好像他除了這隻蟈蟈,其它的都不賺錢,只有這一隻是好的被你買了去似的。我在一邊看着也怪有意思。這些蟈蟈販子也真會演戲,只要是顧客選中的都是他最好的,不肯還價,而且他也抓着你的心理弱點,知道你挑選了半天,相中的肯定不會再放手,即使他不讓價,你也不會輕易捨棄。見老者不肯成交,漢子指着囚洞裏另一隻蟈蟈說,老哥你不相信我咋的?這樣吧,你看這隻怎麼樣?十塊錢,你拿去!老者說,這隻我不要,我就要這隻。不賣?那就算了。說罷做出要走的樣子。中年漢子見老者還真要走,才急了,說,回來回來,我算服了你了,老哥,這樣吧,四十五,拿去吧,一隻蟈蟈只賺你五塊錢。說罷作出比較沮喪的樣子。老者像佔了個大便宜似的,點頭成交了。漢子收了錢,把蟈蟈麻利地裝進一隻桶狀的小罐兒裏,蒙上塊廢報紙,用皮筋封好口兒,遞給老者。老者揣好蟈蟈,滿意地離去。

我在蟈蟈市場逗留了一大會兒,發現蟈蟈長得摸樣兒都差不多,只是個頭上有些差別,顏色上也有不同,但在價格上卻差別很大。有的高達幾百塊錢一隻的,低的'才十塊錢一隻。原來蟈蟈是根據叫聲分高低的。叫聲響亮有力的,價格高些,反之則低些。像河北、北京一帶的鐵蟈蟈,身上的顏色跟黑鐵似的,普遍叫聲響亮,價格就比較高,有一種鐵蟈蟈叫起來像蛤蟆音的,這種蟈蟈最貴,得三四百元甚至上千元一隻。山東多出產綠蟈蟈,又叫翠哥,多數比較便宜一些,一般的二三十元就可以成交,也有的能賣到四五十塊一隻的。如果被蟈蟈販子看出來你不想買蟈蟈,又問起來個沒完,他(她)一般就不大願意搭理你了。但如果你像買蟈蟈的樣兒,跟販子們問這問那,他(她)的態度就不一樣了。我裝出買蟈蟈的樣兒來問販子,爲什麼那隻黑色的蟈蟈就賣四百,而那隻綠蟈蟈只賣二十呢?

販子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見我對鐵蟈蟈這麼好奇,像有買之心,就耐心地說,看來大哥你還沒養過蟈蟈吧?一看就是個新手。因爲這是隻鐵蟈蟈,你沒聽出來它的叫聲都不一樣嗎?我說,我沒聽出來,怎麼不一樣呢?她說,玩蟈蟈主要是聽聲音的,因此蟈蟈也是叫聲上見高低的。你聽聽,這鐵蟈蟈叫起來像什麼?我還是聽不出來。賣主便說了,像不像蛤蟆叫?我說,聲音是有點粗,也有力。賣主說,這就是它的與衆不同之處,價格當然就不一樣了。我還是不明白,爲什麼像蛤蟆叫就貴呢?女人說,蛤蟆不是又叫金蟾嘛。我恍然大悟,明白了。那些叫聲比較大的、剛勁有力的、動聽的蟈蟈,價格就貴些,否則就便宜一些,不叫喚的就更不值幾個錢了。

我還是有些問題弄不明白,就問,蟈蟈好像只在夏秋季節山野裏纔有,到了中秋,蟈蟈就基本上銷聲匿跡了,這一定是人工養殖的吧?女人說,當然是人工養殖的了,自然生的蟈蟈早就下世了,哪能活到現在!我說,那麼蟈蟈一般能活多久呢?女人說,伺弄好的話,最多活半年,一般只能活三個月。

我對這小精靈頓時同情起來,原來它們的生命是如此之短。

冬蟈蟈一般都是裝在葫蘆罐兒裏玩賞,多數的玩家怕凍着它就揣在懷裏,既保護了蟈蟈,同時聽着蟈蟈的叫聲也是一種享受。這些蟈蟈販子也同時做着蟈蟈罐兒生意。我見每個攤子上葫蘆罐兒都有很多,一般的個頭都不大,比礦泉水瓶子短些,粗細倒差不多,形狀各異,不過丫丫葫蘆狀的居多。有的是外皮光滑,什麼圖案也沒有的;有的雖然外皮光滑,卻有一些山水蟲鳥圖案畫在上面;有的是用葫蘆範兒套在葫蘆上自然長成的圖案。圖案花樣種類繁多,不僅是個蟈蟈罐兒,又分明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呢。

我拿起一個葫蘆罐兒來,揭開蓋子,裏面還有一道銅絲圈兒,像蜘蛛網似的。一眼就能看出來它的作用顯然是阻擋蟈蟈外逃的,它的另一個作用是能使蟈蟈的叫聲更加地悅耳動聽,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

不僅葫蘆罐兒花色衆多,形狀不一,而且罐兒蓋子也有紅木、楠木、普通木之別,不同的葫蘆木蓋兒價格又差得大了。有幾十塊的,也有幾百塊的,甚至有上千塊的。這就要根據蟈蟈的不同身價來搭配這些葫蘆蓋子了。用蟈蟈販子的話來說,好馬當然就應該配好鞍了。

看來不僅僅是人類社會裏有貧富貴賤之分,這蟈蟈世界裏又何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