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偶遇觀音堂散文

偶遇觀音堂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週末沒事,想去五里堡看看“孔子問禮處”石碑。

偶遇觀音堂散文

早上陰天,清涼宜人,騎行在人民路一直往西。在周莊鎮劉莊村口,右拐向北。約二里許,發現一丁字路口北面,立有四塊石碑。好奇心不由得讓我停了下來,前去一看。

放好車子,走到石碑跟前,細細看了看,原來此處是觀音堂。碑後與其說是廟倒像一般住戶的房子。中間石碑刻有:《文昌閣創修序》,落款爲大清國咸豐九年。東邊緊挨的石碑上有:皇清乾隆陸十年(1795年),《真君二郎殿重修序》:“真君殿位茲土由來舊矣,越六十餘稔,漸有頹圯,漫漶之□,居民不勝惻然,奮議重修,一人首倡,衆皆響應……”碑陰碑首刻有:“垂遠”,下面正文:《汝寧府正陽縣堪輿先生張鳳儀風水論》:“且夫風水之事,無非排列干支,分別五行,取其會局者有生無剋而已,餘觀此莊,水自乾入,辰土爲三,合水……”感覺爲一個村莊看風水文字不多見,有點意思。汝寧府,府治在今河南省汝南縣。最西邊的石碑是新近的,碑身刻有:《重修觀音堂序》。通過此碑才瞭解到觀音堂的來歷。觀音堂原址位於周莊鎮劉莊村東,坐東面西,佔地十畝,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歷經乾隆六十年、咸豐九年兩次修葺。1945年無端被毀,數百年古剎頓成丘墟。後又舊址恢復。因焦作至修武的人民路修建,2014年在劉莊村北擇新址重建。最東邊與這三塊石碑相距較遠,碑首刻有“皇清”二字,落款爲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八,內容是善男信女來觀音堂進香的事,文字不長,“□大清國河南衛懷二府輝修二縣善男信女觀音堂進香三年完滿,仝刻石以垂萬世不朽也”,後面列的是參與的人名。碑上竟有幾個村鎮名,像孟村、王村、澗河、牆南、周家莊、凹裏、承恩鎮,有的還比較熟悉。

對於承恩鎮,起初以爲是輝縣的,後來瞭解才知道,是今焦作山陽區的。承恩鎮是一個很古老的集鎮,曾三次受到帝王賜名。據傳大禹的父親鯀曾把治理黃河的據點設置在此,堯帝念其治水功勞賜此地名爲鯀鎮。大禹治水有功“家天下”後,念及父親治水功德,有恩於蒼生,在劃分天下時,爲避諱父名,升格此地鎮爲州,賜名恩州。武王伐紂途經恩州時,恩州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很繁華的集鎮了,恩州百姓簞食壺漿犒勞伐紂大軍;武王坐天下後,念及承受了恩州百姓恩德,賜名爲承恩鎮。承恩鎮這個名字從西周初年一直叫到民國時期,歷時約三千年之久。解放後,承恩鎮更名爲恩村。周家莊據說在武陟縣西陶鎮。凹裏估計是輝縣市上八里鎮的凹莊。其他幾個村名至今仍在使用。看來此碑對研究地名變遷有點史料價值,是歷史的佐證。由於靠近路邊,碑左側有點破損。

此時,見我在抄碑文,一過路漢子停下電車,走過來跟我說話。他有四十多歲,本村人,平時也喜歡歷史文化。看我對觀音堂感興趣,就簡單講起了關於觀音堂的典故。據他說,以前他村裏一個姓王的在觀音堂做主持,有一年大旱,時逢武陟萬花莊青龍宮祈雨,王道長見此地旱情尤甚而心急如焚,當看到雲層路過觀音堂上空南下武陟,遂與弟子商量借雨以解旱情。於是,就率弟子們做起法事。果真,當天就下起了雨,當地的老百姓奔走相告。以至於後來,觀音堂香火不斷。故事的真假說不清,反正多少寄託着人們對觀音堂的些許追思了。

看完碑石,又仔細看了觀音堂。該建築爲典型的民居明三暗五格局,只是不同的是,屋頂爲綠琉璃瓦。殿前有一香爐,殿門貼有對聯:“觀以目成閱世平等,音由心報唸佛慈悲”,紅底黑子,隸字寫的還可以。大殿匾額好像爲大理石板鑲嵌,仍是隸書“觀音堂”三個大字,落款爲:甲午(2014年)六月十九日。東廂房爲奶奶殿,三間東屋算是東配殿,由北向南分別爲:玉皇殿和老祖殿。老祖殿門兩邊對聯爲:“鍾無聲聲徹千尋,石有形形備萬象”,門前均掛有紅燈籠,有點破舊。環視一週,觀音堂無院牆、無山門,正對一條東西路。想想當年“香燭縹緲,鐘聲悠揚”的盛況,真是簡陋至極。幸在“今盛世清明,德化昌隆,尊神禮佛遂之日行”,在善男信女的倡議捐助下,觀音堂始得有今天的.現狀。否則,早隨煙飄風吹散。其實,我們今天好多的鄉野廟宇能得以保存或延續,這還要感謝那些善男信女們,有的雖目不識丁,卻諸善奉行。平日裏捨不得吃穿,但對於修廟請佛則毫不猶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甚至捐物。並且是他們的善良使得我們的一些文物慘遭破壞。他們唯一的願望不過是將自己的名字刻在廟裏的功德碑上,以供後人瞻仰。所以說,每個廟宇裏都少不了幾塊甚至十幾塊功德碑。對他們而言,廟宇就是自己精神寄託的家園,國外有教堂,中國有寺廟。當然,不能說這些人爲圖虛名,他們一輩子積德行善,即使留個名字也無可厚非。況且,好多功德碑或多或少記錄着正史裏所沒有記載的史料。可以說,那些善男信女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優良道德的傳承者,也是鄉土文化的創造者。

逗留了十幾分鍾,又繼續北上,前往五里堡。五六分鐘的樣子,就到了五里堡。該村一千多口人,八條街道,不算小。路邊見兩個散步的婦女,遂下車打聽“孔子問禮處”石碑的位置。一婦女說,順路往東直走,東北角有一個小廟,就在那裏面。於是,騎上車穿村而過。在一個不起眼的路邊院子,牆上寫有:“孔子廟”三個字,想必及時這兒了。由於門在東側,推車繞牆進院。小院不大,頗爲乾淨,正屋是幾間民房,靠東窗附近立有一塊石碑,碑身正中刻有:“孔子問禮處”。1995年重刻的,原碑重建於明代崇禎年間。碑首刻有“追前啓後”四個大字。石碑東邊,一棵石榴樹碩果累累,壓彎了枝條,十分喜人,給寂靜的小院增添了無限生機。只是今天乘興而來,看到的卻是翻刻的複製品,不免讓人有點失落了。

據瞭解,五里堡北邊有東孔莊、西孔莊和北孔莊,莊名字源於孔子。這裏的孔廟及孔子問禮處石碑確有,孔廟已毀於戰爭年代,明代崇禎四年重立的孔子問禮處碑現存修武縣博物館。修武縣志上有記載:“孔子問禮處在縣西北十五里孔莊,舊名聃邨,相傳孔子問禮處在此,縣人建廟。”據說孔莊在很早以前叫聃村,後來在這三個村中間修了一座孔廟,樹立了“孔子問禮處”石碑,這三個村也就分別稱爲東、西、北孔莊了。而孔莊和孔子問禮處的修建也是有一些傳說故事的。從文獻記載來看,孔子確實向老子問過禮,但究經於何處,目前尚無定論,爭議頗多,畢竟歷史太過久遠。在“孔子問禮處”拍了幾張照片,便原路返回了。心想,等有機會去縣博物館看看那塊石碑。

路過人民路劉莊村口,在路中的綠化帶裏,果真見到了觀音堂舊址的石碑,修武縣文物部門立的。不留意的話,還真不容易發現。時過境遷,讓人幾多感慨,好在觀音堂至今仍在,多少有點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