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散文要點參考

關於散文要點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散文要點篇一:散文閱讀要點

議論技巧:在開頭或結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間常起過渡、引出主旨的作用。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在開頭能定文章基調;在結尾能昇華主題。2.表現手法(按高考考查頻率排序)

關於散文要點參考

襯托,突現正面或反面事物,表達強烈感情,深化中心。

鋪墊,爲主要人物出場或主要事件發生,進行的環境、情緒、氣氛等描寫的造勢。對比,在兩種互相對立事物的比較中突出主體,凸顯正面,使形象鮮明。

象徵,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爲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還可使要表達的意思含蓄、深刻。反覆,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增強旋律美。託物言志,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深刻生動地表現深層含義。

抑揚結合,爲褒先貶,爲損先揚,形成鮮明對照和強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凸顯事物、景物的特點,或

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以小見大,即從平凡細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題,可突出中心,有強烈的震撼力。3.修辭技巧(按高考考查頻率排序)

比喻:化平淡爲生動,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具體。比擬:色彩顯明,描寫形象,表意豐富。

排比:能表達強烈思想感情。議論,增加語勢,增強說服力;抒情,可淋漓盡致。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創造氣氛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反覆: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強。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對偶:有音樂感;表意凝練。

4.佈局謀篇技巧(按高考考查頻率排序)

承上啓下→總領全文→引起下文→過渡自然→前後呼應→伏筆照應→製造懸念→照應開頭→總結上文→卒章明志→詳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開頭――①總領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話題;③爲下文作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④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⑤製造懸念。

文章或段落中間――①起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②前後呼應;③爲下文作鋪墊、引起下文;④照應上文,轉換話題。

文章或段落結尾-―①昇華感情;②深化主題;③總結上文;④卒章顯志,點明主題;⑤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首尾圓合;⑥言已盡而意無窮,使文章委婉含蓄。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爲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一、熟悉文體第一類:記敘性散文

這類散文以敘述和抒情爲主要表達手段,敘述多是日常生活較爲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對所寫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寫作思路:簡敘寫作緣由→多角度多層次寫人記事→中間穿插一些細節描寫→結尾抒發情感,由實到虛,反映世態,總結感悟。第二類:狀物性散文

這類散文以描寫和議論抒情爲主要表達手段,描寫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徵,議論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徵上進行人生道理的隱喻。主旨即物人相通處。

典型寫作思路:引出寫作對象→詠物狀景,時空拓展→中間常穿插其他景、物對比反襯→再由自然之物作擬人化延伸議論→結尾抒情言志,昇華主旨。第三類:議論性散文

哲理散文。這類散文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但議論不是憑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開頭交代議論的由頭,或事,或物,然後逐層遞進式議論。主旨在物(事)與理相通處。典型寫作思路:對現實的事、物有觸動(觸發點)→類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聯想議論(聯繫點)→點出道理(感悟點)→結合現實議論昇華(昇華點)二、儲備基本知識1.表達方式

①敘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頻率排序)

插敘:給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使情節更加完整,內容更加豐富。倒敘: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取得先聲奪人的表達效果。(還沒考過)②描寫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頻率排序)

景物、環境描寫:突出環境特點,烘托人物,渲染氛圍,烘托主題。

側面描寫(烘托):以特徵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襯或反襯,能突出主體事物。正面描寫、渲染:濃墨重彩的描繪能感染讀者;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豐滿,增強感染力。③敘述人稱的技巧:

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便於心理描寫,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答:從視覺、聽覺、嗅覺多角度描寫,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把色、聲、香結合起來使收割場面更爲生動形象;表現了麥收時節農民的豐收、忙碌、喜悅。1、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句子的表達特色):手法+分析+表達效果(情感)

示例:請談談“看到如此衆多的小生命(小花),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這雪地裏,我的眼睛被染得燦爛起來”這句話的表達技巧。

答:運用擬人手法,用鮮活生動的語言,(手法)寫出了小生命頑強的生命力。(分析)寫出了我見到這些小生命時的驚喜與感動之情(情感)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2、修辭手法3、表現手法1、抒情方式(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樂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託物言志2、描寫方法:

①、寫景的順序:如由遠到近、由高到低等②、多角度描寫: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

③、描寫景物的結合技巧: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俯仰結合、遠近結合、點面結

合、繪聲繪色

④、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⑤、細節描寫。

3、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

4、表現手法:比興、象徵、對比、襯托、渲染、映襯烘托、聯想、想象、用典、欲揚先抑、以小見大等

5、敘述的技巧:順序、倒敘、插敘、補敘體味表達特色2、提問方式:

(1)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爲什麼?

勾畫重點詞語,把準題乾重心。

【操作規則】答題步驟:動詞:不行。因爲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形容詞:不行。因爲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副詞(幾乎,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爲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答題模式:不行。因爲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後就

難爲易、準確解題的前提。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3、轉承句——承上啓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啓迪。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三、快速讀懂

有效方法:理順思路,提取勾連,濃縮成文思路:強化散文的思路梳理,是散文閱讀化第一步:化整爲零,標畫圈點。

以自然段落爲單位,標畫圈點領起句段、過渡句段,標誌事件階段過程的時間詞,標誌段落之間語意因果、轉折、並列的關聯詞,標誌層次的總分詞語,段落間的指代詞,段落中心句,表達主旨的議論抒情句段。第二步:化零爲整,合併提取

合併,對總分段落、前後因果段落、前後並列段落合併歸納,形成幾個層次。提取,以層次爲單位,提取主體內容。一般截取原文語句加以組合。第三步:添加勾連,濃縮成文

把標畫圈點和提取的文字進行前後勾連,適當添加關聯詞。散文考察的目的:對作者情感的準確把握作者情感的載體:傾瀉主要情感的重點文段對重點文段的把握:就是對關鍵句子的鑑賞體悟

結論:散文考察的方法方式都是圍繞着相關的句子展開的!思考:考察句子的形式大概有哪些?明確:(一句話,三種問)

1、品味一句話的表現力(表達特色)2、分析一句話在文中的作用3、體會一句話的豐富含義

一、品味一句話的表現力(表達特色)

示例:“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吼個不停,進了麥田,就如機船下了海,所過之處,留下的只是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着溼潤的草香。”這句話描寫關中麥收情景,請分析它的表達特色。

答:(1)爲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爲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

2、如何理解文章標題?或:爲什麼要以此爲題或以此爲題有什麼作用?掌握標題的意義和作用:

①有的標題作爲“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題的作用;②有的標題從結構上看有文章線索的作用;③有的標題對文中的人物和主題有象徵作用;④有的標題有比喻作用;

⑤有的標題有虛實或雙關兩層含義。

理解或鑑賞標題的解題思路:一是要分析詞語,二是要注意修辭,三是要注意虛實,四是要聯繫全文內容和結構,五是要結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如:《春天的夢》(05全國卷1)第4題:本文的題目是“春天的夢”,文中又多處將“春天”與“夢”聯繫在一起,請說說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答案示例:(1)作者這樣寫表達出兩層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個夢,她給人溫暖和希望;艱難時,社會的變革、人間的真情是充滿春天氣息的夢,她更能給人溫暖和希望。(2)作者將二者聯繫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現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變革和呼喚真情的主旨。【解答】如果能抓住“春天的夢“的比喻義(春天如夢,給人溫暖,給人希望),注意其虛實意義(一是實指自然界的春天,一是其比喻社會的、人間的“春天”),再結合文章的主旨(寒冬中對春的渴望),就能準確答題。三、體會一句話的豐富含義常見句子:

哲理句: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啓迪,有時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觀點句:即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貶抑揚,則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

突破口,有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理解。

變式句:根據句式變換的特點,這樣的句子往往有強調意味,強調的點就在位置改

變的那一部分上。

修辭句:結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來判斷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矛盾句:貌似矛盾,實際上卻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這樣的句子往往含有兩方面

的意思,但卻側重一面。

含蓄句:要通過句子的字面意義來思考它沒有明說出來的意義。體會一句話的豐富含義:抓關鍵詞+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結合主旨)

賞析句子:抓關鍵性詞語、句式特點、修辭手法、內容和情感等方面欣賞其妙處或表達效果。

變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爲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徵)。

示例: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間。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節選自謝大光《鼎湖山聽泉》)問:“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爲什麼不說成“真是可愛的孩子”?

答:因爲“好一個”比“真是”感情更強烈,“調皮”比“可愛”更切合愛女的性格特徵。2、提問方式:

(2)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答題模式:答:不能。因爲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表達了……

練習:“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父親指着碗裏的荷包蛋告誡兒子……“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虧!”父親指着蛋教訓兒子說……“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也不會讓他吃虧!”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說。(節選自《荷包蛋》)問:文中的“告誡”“教訓”“意味深長”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答:不能。因爲文中這三個詞語是遞進關係,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二、分析一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如:《泥濘》(廣東)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呢?(4分)答:文章開頭寫雪,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內容:2分),從而爲下文寫泥濘(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作鋪墊(結構:2分)。

2、分析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內容(本身)作用+結構(上下文)作用

提問方式:1、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1結構作用(專用術語):

1.文首:①開篇點題、總領全文。②渲染氣氛,營造氛圍,烘托情感;③設置懸念,爲下

文作鋪墊。

2.文中:承上啓下;呼應前文、照應後文。

3.文末:①點明中心、昇華主題;②收縮全文(總結全文)、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示例: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着,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的一聲……(節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

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示例:厚厚一本日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

答:作者以爲“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海棠雖然無香,但她淺紅淡白,綠葉掩映,穠纖適中,充滿生機。

提問方式:2、文中引用某些文字或詩詞有何作用或爲什麼要引用這些文字或詩詞?【答題技巧】引用的作用:

1、可證明觀點,使說理更具有說服力;2、充實論據,豐富內容,深化文章主題;

3、增添文章意趣、文采和文化底蘊,增強文章感染力;4、點明題意,文題相應,鋪墊對比,結構嚴謹;

5、詩文相間,生動活潑,文采斐然,使語言更雅趣或更具文化底蘊。注意:不過,掌握了這些作用後,還要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運用。

《陽臺上的遺憾》(05重慶卷)第4題: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張潮的話?爲什麼?這種高樓大廈的新神話拔地昇天,也正在把我們的天空擠壓和分割得狹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熱玻璃外變得曖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鳥語變得十分稀罕和遙遠。清代張潮說“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詩文。”如此清新和雅趣,似乎連同產生它的舊式宅院,已經永遠被高樓大廈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樓居民和大廈房客們,相當多已習慣於一邊吃快餐食品,一邊因雪想堵車,因花想開業,因酒想公關,因月想星球大戰,因山水想開發區批文。當然,在某一天,我們也可以步入陽臺,在鐵籠般的防盜網裏,或者在汽車疾馳的沙沙聲裏,一如既往地觀花或聽蟬,月下吹簫或霜中飲酒,但那畢竟有點像勉勉強強的代用品,有點像二胡拉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裏遠航,少了一點真趣。這不能不使人遺憾。這遺憾常常是歷史進步後寂寞的影子。

答案示例:①不引用會使文章失去語言的雅趣;②不引用會使文章失去鋪墊和仿擬對象,減弱了古今對照的效果;③不引用會減少“遺憾”的豐富內容。提問方式:如何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或作者爲什麼要用這個詞?【答題技巧】

1、透過詞語的表面義,體味其深刻的內涵:比喻義,象徵義,反語義,雙關義;2、理解代詞的詞義就在上句或下句尋找釋義。

3、聯繫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作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課堂小結(要點意識)

1、品味一句話的表現力(表達特色):手法+分析+表達效果(情感)2、分析一句話在文中的作用:內容(本身)作用+結構(上下文)作用3、體會一句話的豐富含義:抓關鍵詞+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結合主旨)

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曆每一頁後面的"明天"的未知,喜歡它隱含着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它不像"未來"那麼過於遙遠與空洞。它就守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會是怎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

《日曆》(福建卷)第2題:“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表述。

【解答】你可能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境遇,但你完全可以選擇對生活的態度。

《造心》(06天津卷)第2題:請賞析“心的邊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鋪設整個宇宙,把日月包涵”這句話。

答案: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心”的光輝與闊大,生動形象,頗具感染力。【解答】從修辭的角度看,這句話用了比喻和誇張;從內容上看,“金箔”強調色彩,“整個宇宙”強調範圍闊大;從效果來看,生動形象,頗具感染力;從情感角度看,是讚許。整合以上信息,可作如下賞析。

提問方式:1、指出文中某個句子,然後問爲什麼這樣說或這樣說的原因(根據、依據、理由等)是什麼?

【答題技巧】這種“句子”類題目與理解句子的含義題不同,這類題目,一般都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答題的依據,但其答題依據不在句子本身,而在其上下文中。作答時先分析“句子”的性質,觀點句還是結論句(主要有這兩種)。觀點句,理由在後;結論句,理由在前。其次分析該句子所涉及(或管轄)的範圍,確定信息的來源。然後在有效區內捕捉、篩選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整合。一般不要直接抄寫句子。

《一日的春光》(05全國卷3)第3題:作者說“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請簡要概括作者深愛海棠花的原因。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約我到掛甲屯吳家花園看海棠,“且喜天氣晴明”——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就欣然地答應了。

東坡恨海棠無香,我卻以爲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我的院裏栽了幾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還有玉簪,秋天還有菊花,栽後都很後悔。因爲這些花香,都使我頭痛,不能折來養在屋裏。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愛蘭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無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歡的了。

海棠是淺淺的紅,紅得“樂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傷”,又有滿樹的綠葉掩映着,穠纖適中,像一個天真、健美、歡悅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散文要點篇二:小說和散文區別要點

小說和散文區別要點

散文是抒發作者主觀情感的寫實性文體

一、真實與虛構

現代散文區別於小說、戲劇文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要求寫真人真事,或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加工。散文中的人物、事件,必須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至少也應有相當根據;但它所允許的藝術加工程度要比報告文學大些,它強調人物事件的主要方面符合客觀真實,不像報告文學那樣,要求所寫的人物言行乃至時間、地點、事件都必須準確無。(當然,散文也允許適當的虛構,但進入90年代後,隨着文學環境的寬鬆、作者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改變,散文也變得越來越自由開放了。比如賈平凹的遊記就有大量的虛構性成分。餘秋雨的《道士塔》、《這裏真安靜》等作品,更是將小說的場面描寫、戲劇的情節衝突移植到了散文中。於是,“有限制虛構”的觀點被提了出來。如魯迅的《野草》,比如冰心的《小橘燈》,我們一般當散文來讀,可冰心說那是虛構的,還有孫犁的《山地回憶》,一般也當作散文,其實也是虛構的)

“小說是用散文寫成具有某種長度的虛構故事”(《小說面面觀》第3),而小說雖也是取材於作者個人對生活的感受,但只要有想法,故事就可以虛構,是可以憑空發揮想象力演繹出來的。

二、關於第一人稱“我”

散文是以人以景以物抒發作者主觀感情,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散文描寫時注重的是一個“情”字。散文創作主要以作者的意志爲轉移,作者說這山美,這山就美,作者說這水美,這水就美,作者說這人美,這人就美。

散文中的“我”,常常是作者自己,與小說中的“我”有很大的不同。散文寫作是作者感情的發瀉,文隨情動。散文則否,可以作者直接進入文本,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散文不是敘述,而是自述,是作者的自我敘述;散文側重抒情的時候,散文便與詩歌接近,從這個角度說,散文又是作者的自白。

小說創作的主體要做“隱身人”,把敘述對象拋給讀者,自己最好躲得遠遠的,最好不要參與到小說中來指點評說,那種超然物外的隱身敘述,被認爲是小說的高致。

小說創作時,雖然也是作者感情寄託,但作者的感情卻被小說中的人物控制,當一個成功的小說人物的個性形成後,小說的故事就不以作者的意志發展了。這時候的小說創作則是文隨小說中的人物而動了。此時,不是作者想把這個“人物”如何就能如願以常了,文中人物的命運則是隨由他牽動的故事的發展而發展了。小說則以情節烘托人物,以環境襯托人物,以故事刻劃人物,小說描寫時注重“刻劃”二字。

散文中的“物”,“景”,“人”是平等的,沒有主次之分,可以相互“烘托”“襯托”。但小說中的“物”和“景”則是爲小說中的“人”服務的,是刻劃小說人物的導具,三者之間有主次之分。

小說創作時作者的意志則要受小說人物生活的時代,環境和他的個性所支配。作者本意是想寫一個壞人,當作者在描寫這個壞人和這個壞人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時,這個壞人會無意中成爲一個好人,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和吳存恩的豬八戒就是例子。這也是很多作者在創作時,人物形象和他的命運在行文中和作者構思時的安排發生了大的改變的原故。

小說創作時,雖然也是作者感情寄託,但作者的感情卻被小說中的人物控制,當一個成功的小說人物的個性形成後,小說的故事就不以作者的意志發展了。這時候的小說創作則是關於文隨小說中的人物而動了。此時,不是作者想把這個“人物”如何就能如願以常了,文中人物的命運則是隨由他牽動的故事的發展而發展了。小說創作時作者的意志則要受小說人物生活的時代,環境和他的個性所支配。作者本意是想寫一個壞人,當作者在描寫這個壞人和這個壞人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時,這個壞人會無意中成爲一個好人,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和吳存恩的豬八戒就是例子。這也是很多作者在創作時,人物形象和他的命運在行文中和作者構思時的安排發生了大的改變的原故。

三、關於主旨

散文創作不能像詩歌那樣與客體直接同一,不能像詩歌那樣高喊“我是天狗”,“我愛你,塞北的雪”,但作者又必須把自己對客體的感受告訴讀者,散文的主旨一般都是比較明確的,如比楊樹象徵北方農民堅強的性格、菊花象徵君子、荷花象徵高雅的讀書人。

小說一般都不明確揭示主旨,作品的內涵讓讀者去品味、感悟。四、關於情節

散文的情節常常是兩兩對比,事不過三。情感變化呈帶狀漸次展開,經過不過的反覆,在結尾時達到矛盾的解決和境界的飛昇,一般是以圓合收場的。以《背影》爲例。

情節同樣要敘述事件,只不過特別強調因果關係罷了。如“國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便是故事;而“國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傷心而死”則是情節。(《小說面面觀》第75)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主題的。故事情節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託,優秀小說的故事情節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緊緊結合,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過程。故事情節越典型,越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矛盾,就越有利於典型性格的塑造;脫離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節再曲折生動,也毫無意義。

小說的'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鑑賞小說的情節,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理清線索,把握情節的來龍去脈

一般來說,故事情節從前到後都有着某種內在聯繫,這種內在聯繫也就是貫穿在整個作品中的情節線索。只要找到了這條貫穿整個作品的線索,情節的來龍去脈也就容易把握了。這是我們鑑賞情節的首要任務。不過,小說的情節線索並不是指我們一般所說的時間線索或空間線索,而是指作品裏的基本矛盾衝突所構成的情節發展線索。例如魯迅的《祝福》,祥林嫂與魯四老爺的矛盾衝突,就是構成情節的主要線索。由於作品篇幅長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內容的特點,小說的情節線索又有主線、副線和明線、暗線之分。鑑賞小說情節,如能抓住情節的線索,把握其來龍去脈,將有助於我們在分析作品時統觀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圖。

(二)以事見人、透視人物的性格特點

情節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是作爲人物運動的形式出現的。所以,鑑賞故事情節應以事見人,將人物性格與情節聯繫起來分析。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寫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圍的人嘲笑他、與他爭辯的情節,正是要表現孔乙己偷竊、迂腐的壞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種寫法和分豆給孩子們吃的情節,又是爲了表現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腿後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謊稱腿是跌斷的,這些情節則表現他受欺凌的悲慘命運和講面子的弱點。小說就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情節來完成對孔乙己複雜性格的刻畫的。閱讀鑑賞時,要逐一分析,挖掘情節的意義。

(三)見微知著,涵泳細節的內在意義

小說的情節往往由若干個場面構成,而場面總是由很多個細節組成的。分析場面和細節是鑑賞情節的進一步深入,同時也只有這樣的情節鑑賞才顯得具體、充分和中肯。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一個情節令人難忘。犯人在最後受判時畫押,通常總是遲疑而顫抖地執着筆,無可奈何地畫上一筆就算,魯迅寫阿Q的畫押就大大不同,是獨一無二的阿Q式的:一面是“使盡了平生的力畫圓圈”;而另一面卻是“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即使沒有看過《阿Q正傳》全文,不知道阿Q平生爲人,單就這一細節來看,阿Q的麻木無知就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了。如此抓住場面和細節鑑賞,就不是浮光掠影了。有人閱讀小說,只顧着熱鬧,單純追求故事情節緊張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過一定的情節究竟提出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有何社會意義,又是如何解決的,等等,這就不得要領了。

(四)品味技巧,領會情節的藝術匠心

每篇小說的情節鋪設都有講究,小說情節的生動曲折、波瀾起伏和扣人心絃,應該說是所有優秀小說的顯著特點。什麼地方埋伏筆,什麼地方照應,什麼地方是有助於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寫,哪些地方是遊離於情節之外、荒誕不經的“噱頭”等,都要細細加以賞析。例如《紅樓夢》中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情節,每次各不相同。一進,只讓劉姥姥見了王熙鳳,藉此給讀者展示了榮國府這個詩禮簪纓之族、溫柔富貴之鄉的豪奢;二進,劉姥姥見了賈母,又是飲宴,又是飽覽,讓讀者見到了榮國府也有各種矛盾,由此埋下了賈府即將敗落的伏筆;三進,那位曾向劉姥姥伸出援助之手的璉二奶奶也不得不向她呼救了。鑑賞這樣的情節,我們不僅要注意情節本身的變化,還要注意發掘情節所寓示着的主題意義。同時,又要看到作者在組織情節時所顯現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藝術特點。

五、關於人物

寫散文是在審視自己;寫小說要直麪人生,審視普遍的人性,但不能像寫散文一樣直抒胸臆,要將自己的看法結合到作品中去;散文和小說最重要的都是真實,散文需要的是感情真實的傾訴,小說需要的是理性真實的想象力。而雖然涉及語言文字的美,可以次之,不必像詩那樣講究,但也不是說文字可以隨隨便便。

扁平人物被稱作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創造出來。如果這些人物再多一個因素,我們開始畫的弧線即趨於圓形。(《小說面面觀》第59)

小說的意義,或者說小說的價值,應該是在於作者用他的想象力,探尋發掘人們日常生活見慣了的平面現象並作出解剖,從而指出掩飾在道德倫理等等可疑的人性之謎,引起讀者作出深思。汪曾祺說:“小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我以爲是思想”。汪曾祺先生強調的“思想”,就是那種既有自己理解而且有獨特感覺的東西,而不一定是什麼“主義”之類。

人物性格的刻畫,是小說的另一要素。小說在故事情節的開展中,應當通過對人物外貌、人物行爲和心理狀態的直接描寫,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小說也有隻寫一個人物的,但通常總描寫一個以上的人物,除了主要人物即小說的主人公外,還描寫衆多的次要人物。

六、散文的語言

1.關於找點:找點是選點的前提,找不到點賞析就無從談起。在這個環節中,一要對散文語言的賞析點了然於胸,心中有點找點自然不難;二要按圖索驥,千方百計地找到賞析點。點在文中的分佈成隨機狀態,無規律可循。找點時我們須“登臨高層”,攝全篇於眼底,反覆“掃射”,凝神捕捉,終能獲得發現的驚喜。

2.關於選點:選點是評點的序曲,點選得得當,賞析才能順利進行和深入。選點的原則是適合自己,一忌草率馬虎,二忌舍熟取生,三忌自不量力。一句話,要根據自己的“家底”和“能耐”來定。

3.關於賞點:

(1)字詞賞析可從字詞的本義及其用法入手,根據句意及上下文推斷它們在選文中的意思,弄清作者借用的是比喻義,還是派生義,然後具體解說作者如此譴字用詞的高明之處。

(2)賞析辭格是語言賞析的重頭戲。我們對常用辭格要能準確辨識,並能從文中找到運用某種辭格的例句。賞析時要具體闡明運用這種辭格的表達效果。比如,運用比喻形象生動;運用擬人情趣橫生;運用排比增強氣勢;運用設問發人思考;運用對偶古樸典雅。本文運用了多種辭格,可從中選擇一種賞析,具體寫出欣賞的理由或原因。

(3)從色彩搭配的角度賞析,首先要有一雙慧眼,去發現文章使用的色彩元素,可直接找表現顏色的形容詞或帶色彩的事物;第二要有一顆慧心,仔細揣摩和領會作者調配色彩的匠心;第三要有一雙巧手,精當寫出自己的心得。

(4)從句式安排的角度賞析,一要熟悉現代漢語常用的句式,二要掌握變換句式的方法和技巧,三要理解選擇句式的意義和綜合使用句式的表達效果。

(5)散文語言具有抒情性,但情感的表達特點各有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曲折;有的真摯熱烈,有的深沉冷峻;有的激越豪放,有的婉約含蓄。從情感表達的角度賞析散文語言,不但要了解散文表達情感的各種方式,而且要用心諦聽作者感情脈搏的律動,進而走進和觸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感受形諸文字。

還是以《寂靜錢鍾書》爲例,設題者認爲“寂靜”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是全文的“格調”,與之無關的內容就做了刪節。

吳宓贊其:“才情學識兼具,新舊中西俱通”;學界稱其:“中國博學鴻儒,當代文化崑崙”;世人驚其:“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羣”。無論是人們熟稔的《圍城》,抑或是近乎天書的《管錐編》,都一次又一次地驚訝了國人,感嘆了世界。

而且但凡他看過的書,只消閱讀一遍,基本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對於這種“照相機式的記憶能力”,同窗們自嘆弗如。當年的同窗許振德回憶說:“圖書館借書之多,恐無能與錢兄相比者,課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世人知曉錢鍾書,多因《圍城》蜚聲在外。但真正奠定他在學界地位的,還是那部《管錐編》。這是先生

研讀了《周易》等十部中國古籍所作的札記和隨筆總彙,用典雅的文言寫成,引用了大量西語原文,引述了四千位作家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該書自問世以來,不要說讀懂的人寥寥無幾,就算是通讀一遍的人,也屈指可數。

當追思會現場主持人問“誰知道錢鍾書先生最著名的學術著作是什麼”時,幾十人中只有寥寥數人能答上來。答上來者,也未必曉得這部鴻篇鉅著所記爲何。

無法親入其中領略大師才華的人也許會問,《管錐編》對大衆到底又能意味着什麼?19日,前來參加燭光追思活動的清華大學黨委學生部部長杜匯良老師這樣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還有兩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便是讓我們心有所止,心在焉。錢先生做學問就是‘心在焉’,而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上,今天這個校園裏,有多少人則是‘心不在焉’。”

以上部分,主要敘述錢鍾書的博聞強記,與“寂靜”關係不大,命題者把它刪去了。

由於拒絕與媒體合作,錢鍾書先生似乎成了一些人筆下“‘魔鏡’中的影像了。”《走出魔鏡的錢鍾書》一書這樣對他進行了解讀:“當我們把錢鍾書這面‘魔鏡’翻轉過來看時,便發現鏡子背面有一行鐫刻的字跡:做完整的人。”

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在住了1600個日夜的病房內,合了眼。楊絳先生趕到醫院,伏在他耳邊輕輕說:“你放心,有我吶!”此前一年,兩人唯一的女兒錢瑗已因癌症離他們而去。清華學生在先生離世後曾譜曲寫詞以爲紀念:“我總覺得,每次去圖書館,還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許,先生剛走,茶還沒有涼??”

這段是寫錢鍾書的個性,臨終前的傷心事和學生的紀念,也與“寂靜”無關,也刪去了。

  散文要點篇三:散文答題要點

散文答題要點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散文選材自由廣闊,但作者所寫的總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這種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閱讀散文,要仔細體會其中豐富而複雜的滋味,獲得啓迪和美感。散文的表現手法:

①象徵: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

②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徵。

③對比:把兩事物或一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地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④借物喻人: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高

尚的思想情操。⑤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⑥寓理於事:敘事揭示其中的內在哲理。

⑦運用典故:借用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中的相關事實或詞句,簡練敘述內容,集中表現作者情感。

⑧融情於事:把豐富的思想感情融會到具體敘述中,使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露。⑨襯托:爲了突出事物的特點,把另外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

散文分敘事散文、抒情散文等類型。

3.閱讀方法。

(1)抓“文眼”。“文眼”或揭示主旨,或點明寫作緣由。抓“文眼”就要抓住表現或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

(2)找“線索”。散文的線索是散文組織安排材料的“綱”。閱讀散文要緊緊抓住這條“綱”,弄清它安排組織材料的規律,從而沿着這條“綱”去分析文章的內容,明瞭作者的寫作思路及其選材組材的意圖。

(3)品“語言”。散文的語言優美、暢達,富有節奏,同時也凝練、富有哲理。因此,閱讀散文時,要認真分析散文語言優美、凝練、暢達的特色,從而在形式上對散文加以欣賞。

(4)悟“意境”。優美的散文可謂“無韻之詩”,閱讀散文時,就要善於通過自身的感受,進入散文所描繪的意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