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一種思念叫做痛散文欣賞

有一種思念叫做痛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6K 次

今年的中秋佳節又到了,在我的人生中度過了許多箇中秋節,唯有兒時在母親的懷抱裏度過的中秋節是那麼清晰,記憶是那麼深刻。想起母親總覺得很難用語言表達那份情感。母親的疼愛是溫暖的,寬厚的。追思起來胸口常常在隱隱作痛。但我又不得不把這份人世間最痛的一種愛寫出來,以安慰我多年來對母親的一種思念。

有一種思念叫做痛散文欣賞

在我記憶中,故鄉的月最圓,母親的情最深。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我卻在沒有記事中草草度過了。後來,媽媽談起自己的往事,我隱隱約約知道了一些內容。大辦食堂的時候,姐姐的戶口在姥姥家,跟着姥姥過。我跟着媽媽,我每天吃了媽媽的那份口糧就玩去了,僅有我的半份口糧留給了母親,餓的滋味也轉給了母親。

生活稍稍有了點轉好,我經常住在姥姥家。父親常年在外教書,家裏只有倆個人,姐姐和媽媽,或者我和媽媽。姥姥家三個大人,沒有孩子,姥爺和舅舅都是大男人。於是他們總是設法留下一個孩子在身邊。我和姐姐就是一個接力棒,輾轉於兩個家庭之間。但每逢過年過節,媽媽去給姥姥送禮時,總會把另一個孩子接回家中,一齊過節。每年中秋節,父親也儘量趕回來,一家人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農村裏過中秋節,家家都打月餅,那時的白麪很緊張,生產隊每年分給每口二、三十斤的麥子,但節還是要過的,每家按自己的實際情況打幾斤。主要是走親戚,送朋友。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大凡農村裏一年四季都是忙的,節前親戚間互相走動走動,嘮嘮家常,心情會很舒暢,在很長時間裏都不會降溫。那時月餅可以算是最好吃的食品之一,小孩子嘴饞,總是覺得什麼都新鮮。我最喜歡看大人們打月餅,打月餅是幾家人一齊烘烤,大人們把自家的面和好,在一個爐子上烤,烤好一家再換一家。

媽媽把麪粉和成了兩種色。後來我知道,白色的.是挽了白糖,紅色的挽了紅糖。紅色的做餡當然還有其他的用料,有核桃,花生、芝麻,大棗……我還真說不清裏邊是什麼,反正心子比皮好吃多了。那時大人們雖然心疼孩子,也不敢放開給孩子們吃。只有不小心弄破了的纔會給孩子吃,我那時真希望多破幾個,我就有月餅吃了。偏偏大人們做得很小心,破的時候很少,打回來的月餅,媽媽把它分成若干份,然後一份一份把它們送出去,很少能夠剩下,媽媽的輩份低,孝敬的多,收回來的少。

八月十五,我們家常常吃的是燉茄子和烙餅。有肉的時候先炒肉,把茄子切成塊,放在肉上騰,等茄子熟了,再拌勻,放在小鍋裏熱着。之後再開始烙餅,父親是個白面書生,不會做飯,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燒火。烙餅不能用大火,也不能讓火熄滅,所以很費勁。烙好一家人吃的餅得好一陣。有的時候父親沒時間燒火,他會去外邊幫母親找燒柴。我和姐姐分別爲母親燒火。其實最辛苦的是母親,她要把一家人的飯做好,其他人只是個配角。

母親那時很年輕,也就30多歲,精明能幹,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的。我們小孩子幾乎插不上手,後來我在外讀書,回家也是做幫手,家裏主要的活還是母親。等母親把一家人的飯做好,我們就開始吃了,那時的飯菜真香。農村人沒什麼規矩,總有鄰里的人端着碗來家裏串門。不管過節不過節,大家一邊說話,一邊吃,吃好了他們把空碗往地上一放,還要嘮嗑,彷彿“休息”夠了才慢慢回家去。大人們是這樣,小孩子也會學着大人的樣,玩夠了纔回家。

我們吃飽了飯,等月亮升起來,再把月餅,蘋果,梨、核桃,棗……放在我們家院中的石桌上供月亮,太行山區雨水少,差不多年年都能看到明月,天高雲淡,秋高氣爽。那個時節的氣候很宜人,不冷不熱,正是賞月的好時節,一家人圍在小石桌前談古說今,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分享這種天倫之樂,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其實那時候最難的是母親,因爲糧食不多,麪粉就更少了,人們說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

母親就是這樣爲我們操持着這個家。中秋節母親總會讓一家人圍攏在一起好好地吃上一頓飯。父親的肚子裏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這時候父親會開始講他的故事,小孩子常常插嘴,打斷父親的話,大家一直到很困的時候才散場。那種簡樸、閒靜,至今想起來都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節後,媽媽把剩下的月餅平均分給我們姐兒倆,中秋節就過完了,當時這種極平常的節日並沒引起我的重視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年我回家探親,正好趕上一個中秋節,那天我正在姥姥家裏,下午突然下起雨來。姥姥就說:“阿孩,你好幾年也不在家,就跟姥姥過箇中秋節吧,”我也沒多想,反正人不留人天留人,我也不好再推辭,就在姥姥過了一箇中秋節。加上有幾個兒時相處很要好的小伴,晚上大家在一起度過了那一個重要的節日。第二天我就趕快回到了家。

媽媽卻大怒:“孩啊!你這幾年在外,我們年年等你,你都不在,今年好不容易盼你回來了,走了幾千裏你卻不在家過節。”“天下雨了。”我蒼白地解釋着。媽媽接着說:“我還叫你爸爸去路上接你去了,都沒把你等回來。”那時我才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不懂母親的良苦用心。沒有把這個團圓的節日當回事兒。後來我想,假如那時雨一停我就回家,還是能趕到家的,再晚我也應該回家,母親的等待成了我終生的悔恨。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年我回家探親,正好趕上一個中秋節,那天我正在姥姥家裏,下午突然下起雨來。姥姥就說:“阿孩,你好幾年也不在家,就跟姥姥過箇中秋節吧,”我也沒多想,反正人不留人天留人,我也不好再推辭,就在姥姥過了一箇中秋節。加上有幾個兒時相處很要好的小伴,晚上大家在一起度過了那一個重要的節日。第二天我就趕快回到了家。

後來,自己做了母親,才知道思念那種滋味,不能用一個“思”字來概括,那完全是一種“痛”。母親思念兒女就像一棵鋼針直接刺中了她那顆脆弱的心。世界上愛有很多種,只有母親的愛是最痛的。

中秋這個佳節,也是千萬個母親盼兒歸的節日。母親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爲的也只是和自己在一起吃一頓飯。那麼的簡單和質樸。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每個人都不能常常守在母親的身邊,只有理解了母親那顆牽掛的心,纔會感覺到母親的心有多痛。今年八月十五,昆明的月亮是朦朧的,紅紅的,但在我的人生中,母親是女兒心裏永遠思念的那顆最圓滿、最有親情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