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遊記散文《泰山遊記》

遊記散文《泰山遊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篇一:泰山遊記

遊記散文《泰山遊記》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望嶽》唐杜甫

很久以前,就學過這首詠嶽佳作,乃至這天仍能倒背如流,一氣呵成地寫下這首名篇。一向想去爬爬泰山,虔誠地,帶上一顆抱愧的心,看看日出,俯覽山林秀景,感受“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磅礴氣勢,梳理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故鄉情愁,也了了我二十又一個春秋的綿綿情愫。

我的祖籍在山東,不知爲什麼,我對這個從未謀面卻似曾相識的故里竟能產生如此大的眷戀,也許是受祖輩父輩的影響,讓我的心裏,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衝動,即使我很愛生我養我的陝西,但是去山東,也是我從未消失的願望。最後有了這個機會,藉着十一長假,我踏上故土,迴歸山東,遊濟南,登泰山,一覽故鄉的大好河山,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下這篇來之不易的《泰山遊記》。

中國有五嶽,東嶽泰山觀其雄,西嶽華山探其險,北嶽恆山品其幽,中嶽嵩山嘆其峻,南嶽衡山贊其秀,又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由此可見,五嶽名山早已聞名於世,“五嶽歸來不看山”,霸氣十足。

山以嶽遵,嶽爲東最。海拔1545米的泰山在五嶽裏並不算高,但卻被尊爲五嶽之首,我想泰山之因此如此被推崇,不僅僅僅是正因我國曆代共有72個皇帝在那裏舉行過隆重的典禮,給“東嶽泰山之神”加冕封號,更是正因泰山以她獨特的麗、幽、妙、奧、曠這些唯美的姿態征服了無數墨客騷人,令他們流連忘返,俯首稱歎,就連偉大的毛澤東也不得不屈服於泰山的雄偉拔萃,降下身姿,潑墨揮毫,甘爲泰山添光增彩。凡是登過泰山的人都有一種感受,不想再登山了!不得不承認,連綿的泰山之路,九曲八折,忽上忽下,令人望而生畏,爬完後更是心有餘悸,力不從心,那蜿蜒若蛇,愁煞旅人的十八盤讓我吃盡苦頭,從此便望而卻步,膽寒不已,發誓決不再輕易涉足,挑戰這非人的千萬石階。

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登泰山,有兩條路,一是從天外村驅車盤山,行至中天門伊始;另一條是從洪門出發,覽萬仙樓,穿經石峪,翻中溪山,至中天門。中天門以上,南天門和日觀峯則是泰山登頂的必經之路。前者的路程是後者的一半,少了山下的民俗風貌,自然遺憾不少,但是後者的山飄過於漫長,對於體力要求極高,若沒有必須的耐力和毅力,體力過早透支,則會前功盡棄,放下登頂,即使勉強登頂,你也必須會徹徹底底地瞭解“上山容易下山難”的真諦。因此選取路線,量力而行是極爲關鍵的。但是爲了不留遺憾,我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取了後者,也飽嘗五嶽獨尊的欺凌。

當夜十二點,我們從紅門出發,隨着大部隊依山傍水,綿延向上,艱苦地攀爬起來。兩側漆黑一片,只有行人手中的電筒熠熠生輝,宛如醉臥山間的火龍,閃爍着燦爛的金鱗。繼續拾階而上,山路忽上忽下,峯迴路轉,妙哉其中,卻可憐我們沒有時刻駐足,欣賞沿途美景。從經石峪折回正路,過柏洞後,山勢漸陡,在羣峯對峙、峭壁矗立之處有懸崖欲墜的壺天閣,經“回馬嶺”、“峯迴路轉”石坊,邁過步天橋,越十二連盤就是中天門。這段路不算險,每上石階若干,便有一空曠平臺,人流攢動,有小商小販兩側叫賣,祈福廟,尊神像也很多,焚香誦經不在話下,淡淡的檀香配上幽冥月色,我們彷彿置身仙境,疲容倦色一掃而空,心也好軟好軟,似在神遊。登上中天門,眼前豁然開闊,人聲鼎沸,心卻徒然一顫,以爲這就是泰山玉頂,不盡有些失望。小憩片刻,得知此處方爲泰山山腰,立馬來了興致,抖擻精神,整理行囊,便匆匆趕路。

從中天門起山勢越來越陡,過造型古樸的雲步橋,經古樹幽雅的五鬆亭,走如石如窟的朝陽洞,那裏既能看到“斬雲劍”、“飛來石”等奇異山石,觀賞“迎客鬆”、“五大夫松”等景緻,又能品味歷代題字刻石。但是此時,哪來的閒情逸致,上看遙不可及的南天門,下俯頭暈目眩的以前路,心中暗自叫苦連天。爲了不錯過期盼已久的泰山日出,便縱有千難萬險也得硬着頭皮奮勇向上了。此時山勢漸高,山風日盛,裹上厚重的風衣,平添了些許沉重,體力就在着忽冷忽熱之間慢慢流逝,剩下遙不可測的山路讓我着實有些不消。從對松山到南天門,行程但是1000米,卻要攀登石階數千級,相對高度達數百尺,幾乎垂直上下,這就是登泰山的最艱險之處——“十八盤”,三個“十八盤”稱之爲“慢十八,緊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十八盤始懸梯直立,令人望而生畏,當地有一名俗語:“到了十八盤,遊人心裏寒。”這要了人命的十八盤可讓我今生難忘,故不能一筆帶過。不因它長,不因它險,而是正因它給人帶去遐想,卻又總是憑添惆悵!有自編詩歌爲證:十八盤呀十八盤,走了一盤又一盤,每次以爲它走完,次次卻又現眼前,一盤一盤數出聲,到了十八還沒完,要問到底多少盤,數過十八又幾盤!

結束了十八盤百轉千回的辛苦路,才觸碰到了屹立其間的南天門。回首俯視,“天梯”高懸,雲濤洶涌,涼風徐徐,遊人似覺悠悠欲飄,進入“仙界”。仰望星空,北斗七星熠熠在目,狼牙新月,點亮星空。皓皓星辰,朗朗乾坤,也許是過於疲倦,我在不知不覺中便又沒了邊際,想當然以爲這就是奇異岱頂,孰不知玉皇廟、日觀峯、瞻魯臺、探海石和月觀峯等名勝古蹟還未企及。不登泰山不知失望的味道,不到岱頂不知日出之美麗。痛下心來,咬牙切齒,此時的體力確實已接近極限,不敢再幻想,不敢再奢望,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出來個“五嶽獨尊”。

忽而間,重巒疊嶂不見了,山路漸漸不明,石階也沒了尾巴。那頭,有人竊喜,幾盞天燈交錯照耀,在一塊大石之上,赫然出現三個紅漆大字,“日覌峯”,最後,我們的目的地,泰山極頂,已然在我們的腳下了。興奮、激動已被疲憊拖垮,大家長舒一口惡氣,用狡黠的目光彼此偷看幾眼,便四處尋覓,找尋棲身之所。看看錶,將近凌晨五點,就在一個多小時之後,美麗的日出,聖潔的光芒將照耀天地,雄偉突兀的泰山吞雲吐霧,整個岱頂雲霧繚繞,如夢如幻,美不勝收。而我們的泰山之旅也接近尾聲。

清晨,松濤晨鼓,昨晚神祕的泰山之旅歷歷在目,而我們也要拖着疲憊的身軀下山了。我不敢想象下山時的艱辛,更不敢抱有任何幻想,穩重的泰山教會我凡是都要腳踏實地,人生參雜不了一絲虛假,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纔能有志者事竟成。登上了泰山之巔,已然我已無所畏懼,即使如行屍走肉,我也堅信我能夠用無比堅韌的信念,走完這最後的泰山之路。藉着日光,又細細看了一下那塊山頂大石,絕望的發現“日覌峯”幾個大字旁,竟有若干小字,有道是:“日覌峯,向前五百米”。嗚呼哀哉,嗚呼痛哉,嗚呼惜哉,嗚呼嘆哉!!!

我的泰山之旅,似乎不那麼完美,卻也別有一番味道!

篇二:泰山遊記

站在玉皇頂上,腳下是1545米的泰山極頂,平生第一次征服五嶽,且是五嶽之首,正所謂“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泰山天下雄,站在巍巍泰山之巔,對那些高瞻遠矚的偉人志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目光無窮盡的延伸,小天下便能夠盡收眼底,但偉人志士畢竟是少數,大多的人還是無法掙脫先天生理缺陷的束縛,目光窮極處只有天地間的那一條含混不清的線。

登山對於一些人來說總覺得不是什麼難事,比如說我,但事實證明那只是我的一相情願。泰山歸來,我十四歲的生命歷程中所遇到的那些所謂的山便有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小山丘”,與泰山的氣勢恢弘、雄奇壯闊相比,它們太渺小了,老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不知道黃山是不是真的有如此了得的氣質。

這天,我懷揣着一顆近似於朝聖的心站在了泰山腳下,在岱廟祭拜了泰山聖母,攻山隨即拉開序幕。我一向熱衷於爬山這項戶外,也驕傲於自己的速度,因此這場戰役無論是從方法上還是戰術上一概藐視!那種神情好象是揚言伸腿拌倒大象的螞蟻。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場絕對的攻堅戰,我們完全低估了這頭大象的實力。

我們選取的登山時刻是下午的四點,老天爺給足了我們面子,來之前在幾個不一樣的網站查到的天預報都是有小到中雨,來的路上還是陰沉沉的,下午三點半天空突然放晴,看日出看來是能夠的了。從岱宗仿出發還不到紅門,我們就深刻的體會到李健吾同志當年的雨中登泰山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

暑假登泰山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取,人會很多,我們不是什麼帝王君主、名人政要,沒有權利下達那些只准自己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齷齪命令而獨自一人欣賞泰山的美麗風光,好東西是要大家一齊分享的,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因此我們的登山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開始了。

從岱宗仿沿路而上,兩邊是賣各種紀念品的商鋪,這種第三產業隨着近幾年的旅遊熱而迅速火暴,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讓人們不僅僅僅滿足於吃、穿方面的追求,在享受着精神大餐的同時帶點當地的特產、工藝品也成爲一種需要,“登上泰山,全家平安”的紅線帶成爲大家必買的商品,系在腰間,系在手上,系在頭上,系在揹包上……雖然只有5角錢,卻是大家對完美心願的一種嚮往,一種憧憬。手杖是比較暢銷的,想要親歷登山樂趣而又對自己沒有信心的遊客多半會選取一根比較稱心的手杖作爲輔助,當然我們的狂妄讓我們不屑於買那東西,這也爲回家後渾身痠痛埋下伏筆。

沒有時刻的壓力,登山完全成爲一種休閒,紅門—一天門—中天門—十八盤—南天門—玉皇頂,這就是我們此行的路線,也是古代帝王祭拜封山的路線,又稱泰山御道,它是歷史悠久的登頂路,千百年來都爲登山主道。能踏着帝王的足跡遊覽東嶽,本身就是一大幸事。御道就是御道,皇上走的,果真是名不虛傳,樹林蔭翳,幽深曲折,涼風習習,松濤陣陣,若是雨季,肯定是飛瀑直下,水聲潺潺,實爲避暑納涼、觀光旅行之佳處,皇帝老兒還真會找地方。

和父母拾級而上,從紅門登到萬仙樓,參拜鬥母宮,遊柏洞,經壺天閣,至回馬嶺,這一段就應說走的還算簡單,沿途孔子登臨處給人無限遐想,腦中想象着這位老聖人當年遊歷泰山的情形,柺棍兒當然是肯定的了,不知道當時有沒有雙肩揹包,孔聖人的檔次就應背個adidas或是NIKE,最苦的還要算是古人那羅裏羅索的衣服,孔聖人的思想禁錮了世人也禁錮了自己,不能穿短褲啊,熱不熱啊。鬥母宮裏的千年財神樹當然是要拜一拜的了,不說原因地球人也都知道。沿途各種體的石刻很多,這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東西,也沾點文人墨客的味道嘛,嘿嘿,雖然石刻上的很多字根本就不認識,石刻一個都不能落下,都要看一遍,只爲了找到自己心中一向很衷情的那塊“蟲二”,當然蟲字上是有一撇的,石刻不僅僅顯示了古人的巧奪天工,更顯示了古人的智慧,“蟲二”,風月無邊也。鐵漢柔情,身爲天下至雄的泰山也有浪漫的一面,同心鎖、許願樹都成爲情侶們發誓相伴終生的神聖之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惜自己身邊還缺一位可人兒啊!

回馬嶺再往上,路已經開始陡峭,那裏都是如此,十八盤還要怎樣?但從地圖上能夠看出,十八盤還在十萬八千里之外。按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對流層以下垂直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氣溫下降0。6℃,再加上天色漸暗,已感到陣陣涼意,就是這個原因,因此纔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之說,我們在泰山又看到了桃花。涼了,身體的那個極點也在這個時候到來了,腳步沉重起來,呼吸也不勻稱了,回馬嶺到中天門一段歇了有三四次,一瓶水下肚,立刻從皮膚散出汗來,我們的速度也減了下來,六點半最之後到中天門,肚子已經開始抗議了,中天門上熱鬧不以,大家都在此調整一下身體的疲勞,吃點東西,爲攻十八盤做最後的準備。

從中天門遠眺,原來泰山的極頂是在後面的'那個山頭,好比一個樹叉的兩條樹枝,中天門的這條比較短,而南天門的那條比較長而已。就在樹叉間便是坐索道之處,當然我們還是把這個機會留在下次,之後登,gogogo!followme!

夜幕下來了,登頂開始了,人也不自覺的興奮起來,趁着習習晚風直取山頂!曹劌同志說作戰要: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但是當你置身於十八盤中段的時候,你就會深刻的感受到曹劌的這翻話純粹的扯淡,這不往死裏整人麼,怎樣一鼓作氣,腿裏灌滿了鉛,拖都拖不動,就差把手也加上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還是讓我們從頭來看看這場惡戰吧,攜中天門休息的餘威迅速搶佔雲步橋至望雲鬆,夜幕下的泰山更顯雄奇壯闊,風姿綽約,仰望,泰山如同威猛高大的將軍,千百年來守護着齊魯大地。路上沒有燈光,十八盤上游人的手電筒如點點繁星,而整個十八盤這是也成爲一條美麗的銀河,直通南天門。又如鑲滿寶石的玉帶,掛在泰山之巔。十八盤就在眼前了,自古有“慢十八,緊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可見十八盤的險峻複雜,十八盤是陡,平均傾角估計超過了35度,不好以爲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值,我是學過採礦學的,如果設計的斜坡道數值超過30度的話,工人是要罵孃的。置身十八盤中根本就分辨不出緊十八或是慢十八,只覺得一開始就緊,而後越來越緊,不敢往上看,更不敢往下看。腿已麻木,只會做擡腿,邁步如此機械的戶外。路人的腳步更緩,歇息的頻率也大了起來,何來一鼓作氣?

遊人興致沒有正因身體的疲勞而減退,爬十八盤的大多是年輕人,年輕的朋友在一齊比什麼都快樂,因此誰都不用說誰,不論來自何方,正因大家志同道合,因此互相鼓勵,互相打氣,談笑風生,倒能夠暫時的忘卻爬山的疲憊。不知道什麼時候,月亮也爬到的半山腰,都說泰山日出妙不可言,泰山曉月更別有一翻風姿。在月光的籠罩下,南天門已經是若隱若現了,登頂的朋友激動的呼喊聲也漸漸清晰起來,最後的,我們的旅程能夠告一段落了,激動的情緒溢於言表,突然的,象是大力水手突然吃到菠菜,力大無窮起來,一路小跑的登上南天門,而後也衝着山下大喊:泰山~~~我們上來拉~~~。6681級最後憑藉自己的潛質登了上來。

到那裏,我們的旅程先告一段落,先不急着登頂,南天門後方有一個相對空曠的廣場,也有一些旅店和小吃攤,當務之急是給身體補充些能量。怎樣過夜是一個我們從來都沒有思考的問題,正因我們只有一個選取,那就是一人花上十元錢租件軍大衣然後在山上隨便找個避風的場所小憩一下,旅店我們是住不了的,尤其是暑假期間。風很大,夜很涼,爲看日出的人們在死扛。一個太陽忽悠了幾億人前赴後繼。

一夜無眠,凌晨三點我們便向日觀峯進發,那裏是看日出的最佳地段,從我們晚上九點成功登陸南天門到凌晨三點,短短六個小時,象是天兵下凡,又象是破土而出,偌大的南天門全是人,而後一路經天街、碧霞祠至唐摩崖,到日觀峯,有地方的地方就有人,人多嘛,正常,很貼閤中國國情。此行賺足了老天爺的面子,佔到了一個觀日出的絕佳地段,等吧!據有經驗的人說,太陽估計要5點一刻纔會出來,天吶,在那裏等,要不是軍大衣山厚實,山風差點把我當成風箏放了。天漸漸放亮,纔看清楚,整個日觀峯已經沒有了落腳的地方,跑來頭大象估計一腳踩死一片。

太陽也是比較害羞的,象是在雲中看到有如此多的人在期盼着他的閃亮登場,覺得不好意思一般,四點半天地間的那條線就已經微微泛紅,整整又是半個多小時,還是沒有露出頭來。大家都在翹首期盼,天已大亮,東方已是通紅一片,不知道誰的一聲大喊:出來了~~~~。果然,太陽最後想明星耍大牌一樣的露出了彎彎的一角,而後整個日觀峯上閃做一片,唰唰唰唰,咔咔咔咔,相機不停。真怕太陽被閃暈,而後跌落。在相繼的閃爍中,太陽一點點的掙脫着桎梏,緩緩的升起,象是使出全身力氣一般跳出雲海,光芒萬丈,熠熠生輝。那升起的感覺似曾相識,好象有點從十八盤登上南天門的感覺。

從露出尖尖角到最終的照耀大地,短短的20分鐘左右,情緒從焦急到激動,然後是興奮,感謝上天的垂青與恩賜,以一顆感恩的情緒來看待事情,那樣會覺得豁然開朗。

下山更是恐怖而又有些好笑,恐怖的是人多,真多,太多,多的誇張!好笑的90%的人多穿着軍大衣,從高處俯瞰,象是軍隊拉練又象是紅衛兵造反,整個路上一片綠色。

上山容易下山難,在泰山上就應說是上山難下山也難,且不說路險且陡,混同於接踵的人羣中,想快也快不了,想停也不敢停,就這樣一點點的往前挨。逮着個機會,跑到路邊的小攤上吃個煎餅卷大蔥,喝碗涼粉,便再也拿不動步子。

到此,我們的旅程結束了,泰山之行給我的感覺是興奮的,是激動的,雖然也有小的挫折,但憑藉我們的潛質還是解決的了的。旅行本身就不必在乎目的地,沿途的風景纔是主要的,人多但心是靜的,用心感受才能體會出風景的真諦!

篇三:泰山遊記

去年暑假,我有幸遊覽了馳名中外的五嶽之首——泰山。

8月11日晌午,我們一家人懷着愉快的情緒,一齊乘車去泰山。

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峯個個相連,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不計其數.山峯上是無數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縫裏還長出了幾棵小樹,遠遠望去,滿山蒼翠。泰山上最高的山峯有1524米,最低的有600多米,寬的延綿上百公里,窄的也有幾百米。山頂上雲霧籠罩,看上去若隱若現。山上名貴藥材十分多,有靈芝、黃蓮、人蔘等等。山上有古建築2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2000多處。

很快,我們的車就到了泰山底下,又在盤曲的山路上行駛了10分鐘,就到達了“泰山索道”。我們下了車,坐上了索道。一路上,我們看到了滿山遍野的樹木和鮮花,有紅的、黃的、藍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鮮豔。纜車底下,一道瀑布從山上流到下方的小潭裏,小潭裏的水不深,清澈見底,還能夠看見潭底有一層細沙呢!

下了纜車,就是“南天門”走近一看,這個“南天門”像是北京宮殿的門,氣勢磅礴。最上方鑲着三個金色的大字:南天門,左右是一副藍底金色的對聯。南天門下方的石階是十八盆,是登山路上最險的一段。從下往上看,像是一條陡直的“天梯”。

看完十八盆,我們穿過南天門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塊刻着“泰山”兩字的巨石前。在那裏能夠感覺到雲霧撲面而來,四周的景氣影影綽綽,有如人間仙鏡一般,使人流連忘返。

我們之後往前走,就到達了鐘樓。鐘樓裏有個巨大無比的鐘,據說一位富人在泰山許願,願望成真了。因此他在這兒修了一座鐘樓。今年新年的鐘聲就是在這兒敲響的。

出了鐘樓,我們向着玉皇頂出發。走着走着,就來到了兩塊高大的石碑前。這兩塊石碑各高十幾米,寬幾米。一塊寫着許多著名人物爲泰山的題詞。另一塊記錄了歷代皇帝的豐功偉績,題目叫做“天地同攸”。

再往前走就是玉皇頂了,玉皇頂上有個玉皇廟,廟前是那塊刻着“五嶽獨尊”的石頭,字是紅色的,深刻有力,給人一種豪邁的感覺。

游完玉皇廟,我們按照原路回到,乘纜車下山了。

泰山的美麗風光令人嚮往、讚美、真不愧爲五嶽之首。我多麼期望將來再遊一次這有如人間仙境的泰山啊!

篇四:泰山遊記

泰山是五嶽之首,泰山是歷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傳說中與天連接的神地,泰山的確是一座值得遊人觀賞的山……

再次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我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新的感受。不僅僅僅是山的美麗景色,還有那值得回味的人文景色。

車子從泰山腳下駛上了盤山公路,那裏的景色很美,就好像一幅山水畫。在這樣的圖畫裏走不多久就能夠看到馮玉祥的墓碑。簡單而又真實,馮玉祥當年以前在那裏隱居過,當他看到那裏的人民每一天經過一條河是很不方面,而且有的時候很危險,於是他就幫當地的居民修築了一座大橋,方便了當地的居民,他在那裏時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因此他很受當地人民的尊重。馮玉祥不止一次地在那裏住過,他喜愛那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於是在他死後就葬在了那裏,人們爲紀念他爲他立了碑,漸漸地構成了這天這樣的格局。

盤山公路很陡,但是比較安全,在那裏你能夠不用提心吊膽,而且沿途的風景也很優美。各種各樣的樹樹立在兩旁,好象天然的公路衛士。沿途還有一些仿古的建築,據都是一些渡假村,那些建築建的很獨特,一般都是不對稱的,形狀怪異,但是很是吸引人的。我們這次上泰山是要尋找另一種不一樣的感受,坐索道上山。沒有多少時刻我們就到了中天門,在那裏我們還沒有仔細地看看,就匆匆地上了索道。坐索道的人不多,剛開始我們坐到裏面的時候不是很害怕,但是當一開始上山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有點晃,其實那不是我在晃,是吊箱在晃,我還真的有一點害怕,但是我看了下方美麗的景色後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了。太美麗了,到處是綠色的樹木、小草和岩石,還能夠看到一些正在發奮地往上爬山的人以及一些建築。我和朋友在吊箱裏開着一些玩笑,很快我們幾到了南天門。下了索道心裏就平靜了許多。出來後頓時覺得渾身涼爽,山下那種燥熱的感覺沒了,只有涼涼的快意。我好象在那裏住下,不好下山……

安頓好了,我們就出了南天門賓館,想在山上觀賞泰山的夜景。我們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6點多了,太陽就要落山了,山上的人很多,我們在周圍轉了轉。聽到有人叫了起來,我們不約而同地向那裏看了看,看到了泰山的夕陽。那是即將落下的夕陽,紅紅的像一顆明珠,在周圍雲霧和山巒的映襯下顯得十分的搶眼。風起來了,涼涼的,雲霧也被吹了起來,夕陽在雲霧的遮掩下,撲朔迷離,若隱若現,伴着樹葉沙沙的聲音,就構成了一幅絕好的“夕陽斜照”圖。遊人們都讚不絕口。

夕陽還是走了,但是並沒有給我們帶來遺憾。天暗了下來,但是山上的燈夠亮了起來,天街被那紫白色的光照的那麼漂亮,彷彿我們只要過了這牌坊就真的到了通向快樂淨土的天梯。這時的人還是很多,他們有的坐在兩邊的石沿上休息,有的在拍照,很多很多……我們走上了天街,那裏有好多的小店,賣着紀念品,我們知道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於是我們就往前走了走,又過了一個大牌坊,我們在那裏靠着石沿站住了。那時的天已經很黑了,山下的燈有的亮了,星星點點,沒有規律,時有時無,當時我最後知道爲什麼取名叫“天街”在那裏你的確感覺自己像在天少上一樣,能夠看到地面上的萬家燈火。我有一種想大叫的衝動,於是和朋友們一齊叫了起來,我們笑者,叫着,在那裏沒有人會認爲你不正常,正因的確在那裏人人都會有這樣的衝動,那裏實在是太神奇了。

天色更黑了,我們回了賓館,正因明天我們還要看日出。

“起來了”朋友的叫聲讓我再也睡不着了,我們起來了,跟隨着那裏的服務人員去山頂看日出,出了賓館真覺得與一些冷,但是走了一會就沒有這種感覺了。一路上我看到好多的老年人,他們也在隊伍之中,他們有的還拄着柺杖,我心裏想這天必須能夠看到日出的,正因有這麼多的老年人和我們一齊。果真,我們沒有失望。

我們所在的位置很好,沒有很多的人。大家都在焦急地等着日出,我們也不例外。剛開始的時候,東方的天空中有的只是層層的雲霧,看不到什麼迷人的景色,山頂的風很大,好象不一會就將那些雲吹散了,但是大片的雲又出現了,但也很美麗。起初是黑色的片雲,然後就變成了紅色的片雲,在深藍色天空的映襯下顯得很恐怖,然後越來越紅,黑色、紅色、藍色、白色交織在一齊,變換無窮,最後都混成了暗黑色,但是還有一些白色。很快地,東方出現了一點紅,太陽就要出來了,在地平線上,紅光閃閃,顯現了一個紅色的小鐮刀,一眨眼的功夫,太陽就跳出了大半身,周圍被染成了紅色,可還是有一點的黑色阻擋着太陽。最後,太陽,生氣了,它使勁地撥開雲層,露出了甜甜的笑臉,我們也舒了一口氣,它出來了,霸氣地把周圍都染成了血紅色,它慢慢地升了起來,最終掛到了東方的天空上。

天亮了,紅色漸漸褪去,天變成了藍色,也很美。

日出結束,我們走到了玉皇頂,又稱“天柱峯”是泰山最高的地方,上方建有玉皇殿,院落裏面建有一個大園池,周圍掛滿了鎖和許願帶,兩邊還建有配殿,供奉着十二生肖的主人象。出了殿,能夠看到無字碑,我記得好多地方都有無字碑的,據說這塊是漢武帝或漢章帝東封泰山時建的。沿着階梯走不遠就能夠看到“丈人峯”,在古代把丈人都稱爲“泰山”,這還有傳說呢!傳說唐玄宗封泰山是命宰相張說爲封禪使,張說讓他的女婿鄭鎰代勞,儀式完畢後,鄭鎰升到了五品官,玄宗問他飛昇的原因,鄭鎰無言以對。旁人就說這是封泰山的功勞,實際上是暗指張說任人唯親,之後就把岳父稱爲泰山。

順着階梯我們走下了山,在路途中又看到了一個小的建築羣,這就是青帝宮。進了正三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大鼎,上方也有很多的鎖和許願帶,再向前就能夠看到正殿,裏面有三尊塑像。門口的道士告訴我中間供奉的是青帝,主宰吉祥和快樂,東面是文神,主宰學運,西面是武神,主宰武運。他還告訴我們那天是道教的黃道吉日,是青帝顯靈的日子,因此整個大殿都放着宗教的歌曲。出了正殿,也有配殿,東面是供奉的觀音菩薩,西面此刻已經是一座展樓了。在那裏,我看到好多的人在許願,燒香,人們的臉上都很嚴肅,那時我最後知道爲什麼那天有那麼多的老年人去泰山了。隨着歌聲,我們出了青帝宮,又順着石級往下走着。

我們來到了碧霞祠,那裏是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廟宇,人們習慣稱她爲“泰山奶奶”。那裏是一個建築羣,據說建立於宋代,原名“昭真祠”直到清代才改爲“碧霞祠”。那裏佈局靈巧,具有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看到好多的人來那裏拜祭,我才覺得泰山的偉大和重要。是的,道教的名山,會永遠承載人們那顆也許很脆弱的心靈。

泰山,在早上8點多我們游完了。立刻我們就要背起行囊開始我們下山的旅程了……

篇五:泰山遊記

——世間,人生境遇幾許?幾多期盼?直叫人忽閃閃定格情義;功成名就,留作豁然心胸的回味與欣喜。——題記。

(一)

泰山是我一向嚮往,總是流連的名山大嶽了。怎奈俗務纏身,本也少勵志的雷厲風行,離我第二次去遊覽竟也恍惚間隔了十七年了,總想有朝一日插翅礪足飛向泰山之巔……時不我待,不可這樣了,說走就走。在兄弟們的謀劃下,國慶節這天下午五點,我們一行四人自駕車欣然出發。從港溝上繞城高速公路至濟南南轉向濟菏高速公路,到萬德下高速進入泰安市區,車停在紅門停車場。天色已黑,但遙望泰山威震東方的雄姿,心中也躍躍欲試——整裝出發。路上、山腳下也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羣,心中幾多別樣的情愫在涌動。

(二)

心意匆匆,腳下生風。七時許,走過紅門、一天門,過了萬仙樓、鬥母宮,兄弟們商量着把帶的東西:滷蛋、萊蕪燒餅、火腿腸、飲料之類,先裝進肚子裏比揹着強。正因每人幾乎都帶了四個人的飲食呢。一面談笑風生,一面心儀着雲海日出。——這次專爲目睹久違了的泰山日出而來。夜色漆黑,只有路邊的燈火閃閃爍爍。映着店家的大紅燈籠,也像夜晚迎親似的喜慶。兄弟們的臉龐洋溢着自信和振奮的歡愉。天時時雨霧,風漫山習習,松濤陣陣,溝壑回聲。樹枝上的喜鵲還不時的響亮的向我們叫着。沿着千百年來帝王聖賢和朝聖者的足跡,朝逶迤的山路,拾級而上,伴着人潮涌動,聽人聲咯咯囉囉,首尾呼應,健步前行。緊一陣像似凌空騰躍,一路歡歌;鬆鬆氣,似饕餮甘醇潔淨的山嵐,沁人心脾。遠望天上的南天門處的燈光,恍如天幕上最亮的一顆星斗……天街也真的是在天上啊!走啊,走啊,還不到中天門呢!繼續,繼續!加油,加油!過了壺天閣,不遠處就是店家林立,燈火通明瞭,中天門就在眼前!山路上巍然屹立的一座座石門、石牌坊恰如龍門、天門,古樸厚重,遙瞻遠古,步步高昇,漸入仙境。

此時,遊客們已是滿路,我們走得也是時快時慢。桑弟始終在前,劉弟和我緊隨其後,劉弟是最幹練灑脫的,步履輕捷。我的感覺也還很不錯,起碼是不覺得累,也沒有氣喘吁吁。“哥們!在哪啊?——”後陣的兵弟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們都快活的答應着,——“就在跟前呢,離着沒有十步!”“累不?”“不累啊”、“還行”,“歇會兒吧!?”“再往前一段!”……風緊了,快到半夜了,雨也急了。租大衣的,賣雨衣的、賣柺杖的,也吆喝着招徠顧客。然而我們並不冷,還額頭沁汗呢。我們也都帶了羽絨服和衝鋒衣,只買了兩件雨衣,擋雨禦寒,繼續前進!我們只想着憧憬的輝煌燦爛的雲海日出,心中七上八下的——這天氣究竟怎樣樣呢?此行能否如願呢?只有鎮兄弟果然是鎮定:說不定來之前我就斷定,我們此行準能看到日出呢!我們也都充滿信心,快步向前。“行百里者半九十”,何況我們才走了一半呢!到了中天門,我們喝了點熱麪湯,休整一下。回望上山的路,只看到燈光逶迤連綿,若隱若現;看人羣過往,自然是十有八九都是上山的遊客,和我們一樣都是趕黎明前去極頂觀日出的。山路兩邊也是歪斜着睡下了一些裹着黃大衣、撐着傘的人。來不及多待一會,我們就又匆匆加入人潮,伴着“啪、啪,噠、噠”的柺杖碰擊臺階的聲音繼續趕路。

過了斬雲劍不遠,忽然,瀑布流水聲湍急響亮,清脆悅耳,那就是雲步橋了。三股瀑布在山澗岩石上飛漱沖刷,潺潺奔瀉,令人滌盪心胸,滿心歡喜。泰山真是靈秀啊,山多高水多高!我們禁不住拍了許多瀑布風景照。上山的路也幾乎就是下山的水路,山澗雲生霧靄,水流淙淙,就在路旁腳下。伴着我們輕快的腳步,在靜謐的大山中時隱時現、斷斷續續。很快到了十八盤、經過了昇仙坊,路越來越陡,簡直就是天梯,登山就到了最艱難的時候。在這時也很懷念以前登泰山看到的挑山工,都是渾身黝黑結實,神態堅毅平和,步伐紮實穩健。“不怕慢,就怕站”,雖然有時候我們超過了他們,但別看是負重上山,到我們累得走不動的時候,他們竟趕上來,超過了我們。這讓所有的遊客都望塵莫及。而且,下山的時候,挑山工們似乎是連跑加跳的飛躍下山。我們心中油然而生欽慕和敬佩。但是,這次卻是一位挑山工也沒有看到,——大概是此刻已經極少或者沒有了吧。回想自己能夠比較簡單的登泰山,也是上初中的時候,每一天四趟接近三十里,跑着上學練出的腿腳呢!先苦後甜,直到此刻也是就是不怕爬山走路,這讓我受益一生。

對松山上的松樹也真崢嶸奇秀,似黑壓壓士兵,又似大力山神矗立;山石兀立,鬼斧神工;真好似換了人間,剎那間會宇宙流轉。雨霧也不知什麼時候早已消散。人聚集的越來越多,頭頂上和腳下都是人,摩肩接踵,簇簇擁擁。路兩邊是比以前更多的睡倒在臺階上的朝聖者——不分男女老幼,也不管物品人身,烏烏壓壓,密密麻麻,一片一片,上下接連。走啊,走啊!不得停息!不然,自己停歇就會阻擋別人。也不覺得累和疲乏,呼吸一口山間的空氣,吐納清新,腿腳依舊輕快。一口氣走五步、十步,三步、兩步,一步,……,在臺階一站,仰望南天門,回望下方,環視兄弟們,相視一笑。然後,又鼓起勇氣和力量繼續踏實穩健的向上,向上,攀登,攀登!不泄氣,不停歇!堅實的踏出每一步。這天的日出會是多麼的壯觀呢?走啊,走啊!一步一步接近理想,一步一步,堅持就會勝利!轉眼間,金碧輝煌的南天門出此刻面前!我們簇擁着,堅毅的站在南天門內,渾身上下洋溢着欣喜和勝利!“嗷~~!”“我來了!——”又是兵弟的呼喊!彷彿向東嶽大帝請纓出征,靖平寰宇一般!又像是必須要鬧出點動靜來的生命的宣泄一樣!引得周圍的人也是一片歡欣鼓舞。這時已是凌晨兩點了。過了未了軒,走上天街,只覺清風習習,黑黝黝不辨東西。我們

尋一家旅館住下,按捺住欣喜,期盼五點準時到日觀峯看日出。

(三)

“起來了,弟兄們!看日出了!張哥,陳哥,劉哥!”桑弟說,“五點了!”我們都應聲而起,背上行裝趕往日觀峯。

一出門,夜色真黑啊,幸好有我們帶的手電,再借別人的光,還勉強看清楚腳下的崎嶇山路。一擡頭,看到了久違了的童年時候的滿天星斗,——比小時候看到的更大,更亮!好像我們更接近了星星似的。北斗星在寥廓的天宇掛着,熠熠生輝,讓人喜出望外。——是啊!多少年看不到星斗了啊!屈指算來,得有三十年了吧!隨着人潮蜿蜒前行,經過蓮元坊、碧霞祠,繼續向東向上,泰山極頂漫山遍野全都站滿了人!寒風勁吹,使人更帶精神,絲毫沒有朦朧和睏意。啊!看到了!真雄奇壯觀啊!蒼蒼莽莽的東天雲海,由一道藍紫色的水平線托出光彩耀眼的魚肚白!霞光四射,忽閃明亮!彷彿滄海日一下就會噴薄而出!然而,此刻還沒有!只是魚肚白上一陣陣的光閃涌動!一會兒紅,一會兒白,日出是在中間,還是左邊最亮的那塊?似乎稍不留意就會出現驚喜。流雲片片,染丹聚散。大片大片的煙消雲散,向東南涌去。藍紫色的水平線,貫穿天際雲海南北,下方是彤雲密佈,由藍紫色逐漸變黑,構成廣漠的一片,不見南北兩端,也下不見底。此時是五點二十分,我們在日觀峯找好位置,貼近岩石蹲下,風真冷啊!我穿了羽絨服,陳弟和劉弟穿上了雨衣禦寒。只有鎮兄弟只穿衝鋒衣,也不戴帽子,渾厚穩健如鐵塔似的,巍然屹立在山谷風口,手拿相機,時時的拍着照!我們翹首期盼着日出,目不轉睛!正因真正的日出就只有兩三分鐘的時刻啊!令人激動亢奮而轉瞬即逝。離六點十分準時日出還有近五十分鐘呢,我們就注視着魚肚白上的流雲和光焰。心潮一陣陣跌宕起伏,一會仰望星斗,遐想聯翩,爲即將目睹的日出壯觀而喜不自勝。

等待啊!嚮往啊!雖然是一分一秒的期盼,然而,醉情眼前的壯麗景色,也覺時光飛逝。五點五十分了,快了,快了!突然,幾乎是剎那間,狂風從西北陡起,從頭頂上掀下來大片大片的吹散的烏雲;濃霧驟起,瀰漫了整個山巔,幾乎對面不見人。立刻就六點了,我們的心忐忑起來:看日出竟如此玄不可測嗎?看來差不多前功盡棄了!哎!無奈!而此時,給遊客拍日出照的還嚷嚷着張羅生意呢,我們不禁暗自笑他:收了人家的錢照不了了,怎樣辦!心中正嘀咕着,突然雲消霧散,又出現了剛纔天際雲海魚肚白的壯闊景象。正前方上方的天空高掛着又大又亮的啓明星。我們不禁興致勃勃,期許最後的十分鐘了,內心激動地快要蹦跳出來。可又誰知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我們正遙望雲海,驀地又是一大片陰雲籠罩,遮擋住雲海魚肚白的壯麗。六點五分了,風依舊很狂很猛,彷彿是從山頭那邊,或者我們的頭頂上,猛烈的掀下來,砸下來,大片大片的淡墨雲向東南涌去。天際雲海是一片昏黑的茫然,天也快亮了,星星也早已不知去向。……我還正想呢:都說西北風是開天的鑰匙,這天得什麼時候放晴呢?可千萬別過了六點十分,它也開晴了……“莫道世事難料世事料,豈知一人鴻福及衆生?”不知是東嶽大帝恩賜降臨的福祉,還是上天着意眷顧這些泰山的鐘情者?我們惆悵的視野,倏忽變得玉宇澄澈,寥廓晴明,美景依然展此刻眼前。來不及看是什麼時刻了,此時,萬衆翹首屹立,張目伸頸,爲了那一生中能有幾許的盛宴!“謳——”漫山遍野被激動地沸騰起來!看那,看那!在魚肚白下的藍紫色的彤雲中,躍然呈現出了紅豔的一道弧向上升,之後就是噴薄而出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半圓,然後,一輪彤日在天地混沌間,蒸蒸雄渾地涌動而上,隨着我們的心升到魚肚白下的平線以上!——剎那間光芒四射,霞光萬道!你這時纔會覺得,這纔是時刻!這日出就是我們實實在在的原始生命啊!從東嶽極頂俯視天地之間,一片空廓的紅彤彤,光豔豔,蒼茫茫。……。桑兄弟早就“嚓、嚓、嚓”地按動快門,拍了全過程的若干張照片。此時是六點十三分,日出真就在這兩三分鐘的時刻。霞光映照着整個山野和每一個人,在陽光下是多麼快樂啊!都彷彿流光溢彩、熱血沸騰!人們張開雙臂,去擁抱新生!去伸展生命!去綻放生活!是啊!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我們何曾真的感覺到呢!我想這就是泰山觀看日出的永恆吧!

(四)

觀看日出回來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山路上更是水泄不通,都緊跟着一點一點的挪。遠處的碧霞祠,一片香火繚繞,鐘磬和鳴。不知過了多久,來到碧霞祠,進得大門,看正殿三幅楹聯,我獨喜愛“自然萬籟涵虛靜,在一中和道氣清”這一幅。正殿祠碧霞元君,爲五楹九脊歇山頂,瓦壟三百六十條,以象周天之數。蓋瓦、鴟吻、戧獸、大脊均爲青銅鑄造。檐下高懸雍正帝“贊化東皇”、乾隆帝“福綏海宇”的巨匾。整個大殿雕樑畫棟,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爲壯觀。殿內正中神龕內的碧霞元君貼金銅坐像,鳳冠霞帔,金碧輝煌,慈顏安詳,端莊可親。真是金燦燦祥光閃閃,顏正正睿智神明,笑微微頤和寬容,慈愛愛和藹可敬。兩旁有兩位粉色侍女侍奉左右。碧霞元君傳說是東嶽大帝之女,被封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傳說是周朝神威大將黃飛虎之妹。還有的說就是泰山上的民間女姑,智慧善良,穿碧彩霞衣修道成仙。道經中說碧霞元君是西天鬥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受玉帝之命,統領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我先前不信這些偶像和迷信,有那麼神奇靈驗嗎?此刻,我總想,不管碧霞元君有怎樣的傳說,有如何的身份,她的原始真人,是必須有的。“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她得大自然造化,成就天地人合一,有濟世佑民的情懷,賢良聰慧,慈愛敦厚,因此能受億萬人尊崇和景仰,專享擎天捧日的五嶽獨尊。因而,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有上萬的朝聖者瞻仰崇拜!大殿下的香爐高有幾丈,爐中呼啦啦火舌沖天,烈焰升空,香客們虔誠的稽首跪拜。——碧霞元君就是民衆百姓心中的天道正義,賢良福祉和察鑑神明!涵韻天地匝匝混沌,滋養萬衆生生不息。歷千萬年彌盛,仰人間世至真!心誠則靈——信夫!

(五)

下山的路上灑滿明豔的陽光,溫暖得叫人渾身舒暢,涌動着期許如願的自得和喜悅。快八點了,我們尋了一家自助早餐店,吃飽喝足,稍事休憩。之後,來到南天門,回想昨夜晚的燈火輝煌,真恍如人間天上。我們輕快的下山,路上依然是涌潮般的朝聖的人海。極目兩邊的山崖,真如刀砍斧劈。皴擦點染,羣峯競秀。我們特意的瞻仰了兩旁的石刻碑文。記得一處紅字石刻印象最深,是清朝民間書家李和謙的一個合體字,有很多種解釋。我覺得是“如此好山”的明白最好,率樸純真!泰山有記載的文字記錄着登上泰山的先哲,早的有孔子、秦始皇,下至歷朝歷代的帝王、騷客和當代明公。然而,也並不是凡是來封禪、祭拜和瞻仰的,就都要留下石刻和文字。正因,社會歷史是曠達明瞭的,人在做,天在看,誰能妄自齊天、自詡賢明呢?大約都懷着謙遜和謹慎吧!而且,拔地通天的磅礴氣勢和原始混沌的氣象,把每一個肉體的朝聖者體力征服了,或者說是令人歎爲觀止了!——我想這是正確的,正因,自我一時的不可一世,無論如何也永恆不了!一切皆流,只有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俯視高山大海,翱翔宇宙太空。那麼,先哲登臨泰山是爲了祭告天地,爲了華夏帝邦,爲了黎民百姓,爲了個人豁然心胸;抑或是朝聖期許,還願釋然,或是專爲“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是各有千秋,青史留名,自有後人評說,——好在歷史是公正的。“泰山安,而天下安”,還有什麼山嶽能像泰山一樣,受億萬民衆尊崇,呈現盛世歡歌的景象呢?泰山日出和碧霞元君是永恆的!泰山是國山,是民族的圖騰,是民族魂,是厚重的文化歷史!我們此行,登山就是感悟人生之路吧,——正因人生有太多的變數,一如泰山中的人潮涌動,還有山上一天之內氣候不齊,天空時刻陰晴難料!然而,不管怎樣,請堅信:烏雲永遠不會遮住太陽。凡事到了最困難的時候,或是幾乎堅持不住的時候,也就是要發生轉機的時刻。而人生也只有自己規劃和把握,正如人們常說的“只要矢志不移的追求,理想就不是海市蜃樓”。兄弟們情義厚重,自然福分不淺,有幸觀看日出就如同初探宇宙,感悟生命吧!經過雲步橋的時候,又每人拍照留念。十一點的時候就到了中天門。然後,我們乘坐汽車,到天外村站下車,往紅門乘上自己的車,仍由陳兄弟駕駛,歡快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