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寫家鄉的秋天的散文

描寫家鄉的秋天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當談論各自的家鄉,每個人臉上流露的表情肯定不一樣,有的激昂,有的明快,有的深沉,有的憂傷......雖然表情各異,但骨子裏其實都是一樣的,都飽含對家鄉的濃濃深情和愛意。

描寫家鄉的秋天的散文

這種深情和愛意是固有的或來自根底裏的,是內在不可替換的情結。在秋雨闌珊、孤獨寂寞的時候,這種情結愈來愈烈,如酒沉醉,臨窗而立,將目光投向遠方,將思緒延伸開去。流浪的遊子就像飄飛在天空的風箏,被家鄉這根繩索拽緊,甩不掉,逃不脫。從此,在心裏生下了根。

我們中華民族是講究根的,對根有一種本能的情結。這個根就是家鄉,就是養育父輩和自己的地方。在人生的每一個節點和路途,我們免不了要填各式各樣的表格,其中重要的一個欄目就是籍貫,籍貫就是父輩和自己的家鄉。這無形中對根進一步深化,累積成一種情愫,任由身軀流浪,而心都不曾遠離家鄉。

我的家鄉在湘北,一個偏僻而幽靜的小村莊。這裏有碧綠的山巒,寧靜的夜晚,燦爛的星空,有嫋嫋的炊煙,勤勞的黃牛,機警的黑狗,也有如鏡的池塘,如絮的楊柳,如畫的小屋,它們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蒂固在腦海裏,成爲記憶的鏈條。

離開家鄉久了,記憶的圖像不停在腦海裏輪動,或歡欣,或深沉,或憂傷,特別是看到南徙的大雁和瑟瑟飄落的黃葉,想家的心情更急迫,於是,也就有了常回家看看的想法與舉動。

剛好迎來國慶黃金週,長途汽車站人頭攢動,開往家鄉縣城的大巴車上,熟悉的家鄉話不時飄在耳畔,貼近而真實,親切而溫馨。熟悉的陌生人沒有多餘的戒備,相互問候,說說笑笑,並談論他鄉見聞和感受,家鄉的氣息與味道瞬間縈滿狹小空間。

趕上好時代,現代交通的便捷高速,拉近了異鄉與故鄉的距離,再遠的路途幾天之內都可抵達,沒有古時候那種天路迢迢,遙不可及的感覺,家鄉的山山水水不日就呈現眼前。

踏上家鄉的小鎮,天空正下着毛毛雨。絲絲的秋雨,細膩潤滑,飄散在臉上、手上,些微的涼意浸染而來,無聲無息讓人感知秋來了。

一場秋雨一場涼,連綿的秋雨,使天陡然變得涼爽、低沉,秋的意味似乎更加綿長濃郁了。小鎮上行走的人並不多,而且多是熟悉的面孔。兩邊的街道,擺着一順溜兒的攤位,有賣肉的,賣魚的,賣蔬菜的,賣水果的......由於正在修路,到處是泥濘,來來往往的車輛避讓而過。

小鎮通往村莊的交通不很方便,只有摩的和小四輪。道路是好的,是近年來修的水泥路,不寬闊,車輛少,也就沒有堵塞的現象,也不見兒時赤腳走在泥濘中的.情景了。

走進村莊,秋的色、秋的香、秋的味徜徉在田野裏。如果不是下雨,這時一定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心曠神怡的時節。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們一些小夥伴在週末,或相約去打松果或撿拾枯柴,以作冬天生爐子用的柴火;或一塊兒去放牛,在霞光四射、炊煙裊裊的時候,趕着吃飽撒歡的牛兒回家。如今,不知道昔日的小夥伴到了哪裏,過得怎樣?

此刻,村莊朦朦朧朧,氤氳的霧氣隨着山巒起伏跌宕,像一條輕輕的飄帶依偎在山的半腰,溫柔而纏綿。田野裏呈現的是收穫後的景象,一塊塊梯田遺留着收割後的稻茬和草垛。一根根稻茬,短短的,高矮不齊,但簡潔明快。一個個草垛,稀稀朗朗散落着,像一座座古堡,浸潤了風雨和汗水,不再輕飄飄的。

空氣中撲面而來的有艾蒿、泥土、橘子、稻草的氣息。高高低低的樹木,除了松樹能辨認清楚外,其餘都被蔥蘢的墨色遮蓋,被輕輕的薄霧纏繞,顯得有些凝重。

這裏格外的寧靜,也沒有複雜的色彩,眼底全是水墨山水。炊煙裊裊升起,公雞喔喔的鳴叫不時從遠處傳來,田埂上水牛默默地吃草,稀落的鳥兒時而飛到樹上,時而飛到屋頂......看着家鄉熟悉的景物,心是妥帖和溫馨的。

進了屋門,看到父母淺淺的笑和風霜浸染的白髮,心頭五味雜陳。但回家的感覺真好,彷彿回到了童年,又看到了母親做的糯米餈粑和用穀子換的桔子,父親給人家做事後帶回來的糖果和梨。這些,成了兒時溫暖的記憶。

快樂的時候,時間過得真快,天一會兒就黑了。鄉村的夜是靜謐的。蟋蟀的鳴叫時而緩,時而急;時而歡暢,時而激越;時而輕靈,時而低沉。淺唱低吟,緩急有序,交相呼應,清麗暢快,情趣盎然,意境纏綿。

夜,寧靜而不寂寞。屋檐下,還在滴滴答答,不時伴有雨打梧桐的聲音。看了一會兒電視,睏乏的身體很快睡着了。

夢中的色彩是柔和的,雨夜的思緒是跳躍的。思維張開翅膀,像精靈一般,嫁接年輕的理想與豪情,在收穫的喜悅中感知生命的脈動與激情;放逐思想,天馬行空,散漫在煙霧繚繞的山巔與河畔。

那個有些久遠的秋天,天陰沉着,一行行大雁排着人字,在頭雁的帶領下向南方飛去。白楊樹葉瑟瑟發抖,風過處,泛黃的樹葉紛紛飄落。放學回家,父親正掃着屋檐下稻坪上的落葉,時不時望望天色,揣測天氣變化情況。那些日子,瑟瑟的秋風,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有潮溼陰冷。總感覺穿不暖,冬天手腳裂口子,常常生膿包。受凍的滋味不好受,讀書常開小差,成績自然不甚好。因此,我不太喜歡秋天,甚至有點討厭秋天,可能是那個歲月的心境吧。

在記憶中,那些年天公好像不作美,老是乾旱。早稻的時候還有些水,晚稻的時候,堰塘裏的水就不多了。夏天熱辣辣的風不用幾天就把農田的水蒸發幹了。農田裏的稀泥板結後裂開一條條寬寬的口子。夜晚,到處是燈火的影子和抽水機的聲音。堰塘裏的水不經抽,很快就現了底,而稻穗正是抽薹揚花的時候,缺不得水。看着稻子良好的長勢,母親甚是心疼,因爲那是一家人的口糧。而父親常常要出去幫人家乾點活兒,去掙點姊妹上學的學費和零花錢。稻田幹了,又沒有水抽,母親就擔着水桶,到附近的堰塘去擔,一擔一擔挑到田邊,用瓢一瓢一瓢潑在稻子的根鬚上,一天幾十上百擔水,也只能些微潤溼一下田土。母親的肩卻勒了一道道紅印,夜裏疼痛難忍,但第二天還得去擔水。那些個秋天,父親用揚叉揚起的稻穗裏,雖然有一些癟谷,但大多還是飽滿的。

母親幾乎沒有讀什麼書,但她認爲只有讀書,纔是農家子弟最好的出路,就如她種田,不管土壤再貧瘠,只要不停澆灌,都會結出碩果的。雖然她知道我的成績不太好,雖然她看到村裏的孩子有的去學了手藝,有的去南方打工了,也掙一些錢,很快能幫襯家裏了,但母親讓我上大學的念頭不曾打消。就是我動搖了上學念頭,她還是堅持說服我繼續上學。我高考落榜了,也沒有放棄對我的希望。她就是哪怕自己受苦受窮,也想讓我多讀點書。不想讓母親傷心,我只好硬着頭皮去補習。成績不好,我只有想笨辦法,把英語、歷史課本以課文或章節爲單元撕下來,或跑到樹林裏去背,或趴在桌子上想課文的內容,梳理脈絡,釐清思路,基本上把大部分的課文背了下來。熟能生巧,成績很快上來了,也就有了去北方上學和工作的機會......

夜是短暫的,夢裏尚有餘香。夢中還咿呀着風車搖動的歡快聲,公雞喔喔的叫聲、狗兒汪汪的叫聲、喜鵲喳喳的叫聲,不時送入耳中。忽然想起兒時秋晨賴牀不起的情景,喜鵲也在樹梢上喳喳叫個不停,凡事得趁個早,是不是喜鵲也知道早呢?

廚房裏飄來母親做的飯菜的清香。窗外雨霧繚繞,情緒的雨絲還在滴答。屋前的柚子樹上掛着碩大的果實,在風中招搖。微風中的美人蕉,頭頂着花朵。屋旁的橘樹上掛着星星點點的果實,楠竹輕輕地搖曳,棗樹上還有我童年的腳印和記憶。

田野裏,農人們又開始爲下一季勞作了,他們一手扶着犁,一手揚着鞭子,吆喝着牛前進......我想,秋天不僅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撒希望的季節。將收穫的種子播散出去,冬天孕育,春夏施肥除草,明年的收成一定是可觀的。

可那些個秋天,那蕭蕭的秋風,那潮溼陰冷的天氣,總覺得秋天是憂鬱深沉的,使我對秋反感,甚至厭惡。這些年奔走在故鄉與異鄉之間,不僅感知天氣的冷暖,也感知人情的冷暖,心境也慢慢地變化了,對秋天的感覺也不一樣了。在家的氛圍下,有母親做的香噴噴的飯菜,工作中有領導和同事的關愛,以秋的色香味下酒,心境一定是開闊和明朗的。

秋的意蘊就更加雋永了。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反覆傾聽秋雨的滴答,聽蟋蟀的鳴嘶,品行走的苦樂,品生活的酸甜。一路行走,有風雨也有收穫,有辛酸也有快樂。總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因月圓而暢懷,不因月缺而感傷;不因天晴而喜樂,不因下雨而愁苦。冷暖自知,應對從容,情緒好了,心境也好了。

再一次感受家鄉的秋天,感受家鄉的秋雨,一邊品評,一邊感悟,秋的況味大抵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