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寫夕陽紅的散文

描寫夕陽紅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夕陽旁邊的雲霞色彩變化極多。一會兒白合色,一會兒金黃色,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紅,真是色彩繽紛,變幻無窮。小編整理的關於夕陽紅的散文,供參考!

描寫夕陽紅的散文

  父親的夕陽

我回到小鎮時候已經臨近除夕。正是午後時分,父親從昏暗樓梯裏慢慢走上來,一面問道:“舅爺在哪裏?”

“舅爺?你找阿叔吧?”侄女小鳳笑着跑上來,“阿叔,阿公又把我認錯了!”

父親穿着我往年淘汰的舊衣,肥大得有點古怪。臉瘦得不成樣子,頭髮鬍子全白了,腿腳沒有一點力氣,“我轉樓梯頭暈,要慢慢走。”

母親煮好雞湯,澆在盛滿飯的碗裏,端給父親。“怎麼學成這樣子,煮好端到面前,遞上筷子他就吃。不然他就不吃!”父親吃飯,一面問我幾時回來,路上如何。他舌頭微微打結,說話不太利索。筷子捏在手裏發抖,不能直奔盤子夾菜。曬臺上陽光很旺,越過窗戶照在父親臉上。他的臉像衰敗的蘑菇,在陽光裏也沒有半點鮮色。

一年功夫,父親竟然全變樣了。這讓我心裏很難受。在上海這大半年裏,我天天都擔憂着他。回程歸心似箭,一路上也是盼着早點見到他。可真到家了,他就坐在我面前,卻又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擔憂和牽掛。我問點什麼,他就直直盯着我,臉上神色漠然,彷彿不能理解我的話。坐半晌,看看窗外夕陽西斜,他就說要回去了。

“兒子一年纔回來幾天,你就住吧。”母親有點生氣

“明天我早點出來。”父親還是執意要走。往東南走七里路纔是村裏老屋,他一輩子不願意離開那。十多年前哥哥在鎮上置買房屋,母親也出來帶孫子,父親就在村裏獨自生活。

哥哥家門口正對着河溪田野,晚稻收割了,剩下滿地乾枯禾苗。遠處是迤邐滑過的天堂山脈,層層疊疊,蒼青冷峻。夕陽墜落山脈上空,變成一片金黃顏色,照得小鎮房屋道路都耀眼起來。父親拿手電筒裝進口袋,背影慢慢走向集鎮東頭,走上通往村莊的小路。

我千里迢迢,回到了父親身邊。可這又能怎樣呢?我無力改變這個老人悲苦的處境。他的這種處境,本身就是對我的殘酷拷問。誰若心懷天下,卻連至親都無力奉養,那一定是個戳心的笑話。況且,父母何嘗不爲我擔憂牽掛!積勞成疾、積憂成疾,一大半是爲着我的原因吧。

在我的記憶裏,走在這條小路上的父親不是這樣。那時候我還沒上學,四五歲年紀。除夕前夜宰了年豬,我和哥哥蹲守竈火旁,要跟父親去鎮裏賣豬肉。父親燒着煤油竹筒,挑着兩籮筐豬肉上路。我們走在他跟前,煤油通紅的火光照亮一點路面。我磕磕絆絆奔跑,才兩里路就走不動了。父親在豬肉上面鋪了膠紙,把我和哥哥裝進籮筐,一路挑到鎮裏去。火光把父親的身影照得搖搖晃晃,在冬夜凜冽的寒風裏,我看到他的臉頰滑下汗珠來。

在我記憶裏,一輩子耕田種地的父親也從不缺少力氣。1999年我念完大學,回到小鎮當公務員,算起來已經是16年前。當時,我決心承擔起這個家,讓年過六旬、將七個兒女撫養成人的父母休養晚年。我當上幹部,父親很高興。基層工作非常辛苦,我的工資也只有800塊錢,但跟當地的農民相比,這已經是很高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從農民變成幹部,意味着脫離了一個世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此一輩子的衣食都有了保障,也不用在日曬雨淋裏辛苦了。而且,在小鎮上,國家幹部擁有讓人高看一等的身份。對於一輩子跟泥土打交道的父親來說,這幾乎已經是他夢想的終點。

然而,父親不願意停止勞動,休養晚年。春節過後,天氣回暖,他又把谷種裝進麻袋,壓在小河灣裏浸泡。鵝黃色谷芽長長地萌發,父親說:“再種一年吧??”到了春種時節,他像往年一樣勞作,沒有半點改變。天剛亮他就出門,扛着犁耙趕水牛下田,將浸泡一冬的稻田翻耕成油亮肥膩的泥漿。鵝黃秧苗在水田裏變成青綠色,父親又上坡翻耕旱地,種菜,種豆子,種木薯。他像一隻鐘錶,按照長年累月的慣性,分秒精準地勞作。母親天天跟着幫手,嘴裏辯解說:“這麼年輕就不做活,村裏人說閒話的。”

我念小學那幾年,每天下午放學後,孩子們三五成羣,甚至十幾個孩子邀約成隊,一列列爬上四面八方山嶺斬草撿柴。柴鉤打着柴棍子,充滿節奏的音律此起彼伏。整片整片山坡,舊草斬光了,新草又長出來。孩子們將柴草挑回家家戶戶,燒飯,暖水,煮豬菜。還賣給土窯裏燒紅磚、燒石灰。外鄉人也在村口收購柴草,滿拖拉機運往外地。

1984年,二姐始鳴就去深圳進了制花廠,是村裏第一批南下打工的人。15年後,村裏一半人口——幾乎全部青壯年都南下廣東打工,全村務農早就盛況不復。

隨着青壯年流出,磚窯、石灰窯不燒了,家裏畜禽飼養大減,進山打柴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一些上年紀的老人不再種田,靠外出打工的子女供養過活。父親看不慣眼,反而在背後說他們閒話:“還能做活就不做了,做‘無憂公’了。”

盛夏時分,早稻成熟了。清晨太陽爬上山崗,照着山間河谷一畦畦梯田。碧綠稻葉沾滿晨露,像一柄柄狹長利劍。黃澄澄稻穗飽滿結實,沉甸甸下垂。父親滿心喜悅。他起早貪黑,割稻,脫粒,曬乾。農活大忙,姐姐和哥哥都趕回去割稻子。我平生第一次沒有幫忙。

早稻收完,晚稻秧苗早就長起來了。父親又在剛剛收割的稻田裏翻耕,要種植晚稻。

“早稻收了十幾擔穀子。”他沾沾自喜地說。

“十幾擔穀子,能賣一千塊錢吧?”我鄙夷地問道。

“賣不值錢,買就值錢了。”父親訕笑着回答。

“晚稻不要種了,你們兩個辛苦大半年,只值我一個月工資。”我念完大學,就指望他們安養晚年,不要在這個歲數做勞累重活。可是父親半句話都不聽,說:“做得動就要做點,不能坐着吃閒飯。”

我所嫌棄的土地,卻被父親所鍾愛。我望而生畏的農業勞動,卻是父親惟一習慣的生活方式。

理解父親對土地的感情,也許要從祖父說起。在漫長的年月裏,土地一直是窮人的夢想。

80多年前,小鎮常鬧饑荒。因爲家無寸土,一逢荒年,祖父那一輩人就只能外出逃生,甚至“下南洋”。絡繹不絕的饑民翻山越嶺,走到梧州的潯江碼頭,乘坐木頭小船南下珠江,換了大船遠涉東南亞,在荒島種橡膠、挖礦石謀生。海外並不太平,姑祖母一家輾轉漂泊,遠涉重洋到了英國倫敦。祖父謀生不成,爲兩擔稻穀入了行伍打仗。解放戰爭打響,軍隊在廣西大潰敗,祖父撿了條命逃回家鄉,卻終於還是在解放前夕活活餓死了。祖母眼看也活不成了,將遺腹的'小女嬰放進竹籃子,掛在屋檐下,自己改嫁給外村一個略有糧食的男人。

  最美不過夕陽紅

人們只知朝陽蓬勃,蒸蒸日上;豈不知夕陽輝映,也放光芒。

人們只知年輕有爲,精力旺盛;豈不知老來也俏,夕陽也紅。

有人說,最美不過夕陽紅。的確,早晨的太陽照耀大地,人們欣喜若狂;黃昏也有餘輝映照,色彩斑斕,同樣有絢麗多彩的感覺。往往人們重視朝陽,而忽略了夕陽。其實最美的色彩在夕陽西下。你看,黃昏時刻,人們拖着疲憊的身子站在高處瞭望遠方,就會看到一束束餘光照耀着大地或海面。地上被映出了紅的光亮,海水也被折射得五顏六色,煞是好看!這時風景最美,應驗了夕陽的光輝。此時,想起了一句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大人歡欣,小孩高呼。

有誰知道夕陽的時光也美麗,有誰知道落日的餘輝也能映照大地。還有誰知道人到暮年也風光,人到晚年也歡樂。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重視的是青年、壯年,而常常忽略了老年。當然,年輕人是時代的主流,老年人雖力薄,年事已高,可他們還不服老,有一股年輕的氣息,在剩下的年華里力爭想做一些對人民有益的事情。

最美不過夕陽紅,說得好,夕陽最美,光彩照人。人們利用餘輝也能創造一番事業,人們利用夕陽西下也能欣賞一天內餘下的風景,人們利用黃昏也能舒展一下自己勞動一天的心情。即使浪費了白天大好時光,也能在落日之時彌補一下一天的損失。即使青春荒廢了,在夕陽西下也要奪回自己的勞動果實。黃昏不可誤,最美夕陽紅。

最美不過夕陽紅,說得好,夕陽最美,永葆青春。不要覺得一天的時間過了,小看落日餘暉。也不要因爲一天做完了事情,該浪費黃昏時刻。早晨固然好,傍晚也珍惜。人們白天沒有做完的事情,有時趁黃昏還在繼續。小學生一天的學業沒有學會,晚間還在鞏固。年齡一年年在增長,容顏逐漸變老,我們何不利用夕陽西下奪回自己的青春,讓自己永遠保鮮,永遠年輕漂亮!

最美不過夕陽紅,說得好,夕陽最美,換回思想。人們常說,太陽要落山了,一天也該結束了。

可往往不覺得夕陽的絢麗,夕陽的多彩,他們正放射出自己本身最耀眼的光芒,強射出自己本能的光輝,映照在大地。這時,他們想盡力發揮自己的能量,想做好自己一天的功勞。儘管早晨太陽熱烈,黃昏也不示弱,這不正是他們耀眼的時候,不正是放射自己的餘熱嗎?當然,人也如此,人在夕陽下,也同樣不甘心落後,也要想換回自己的思想,也要在晚年釋放一些自己的光亮。

說到這,我想起一位文友在一篇文章中寫到,在一處公園裏,看見一對老夫妻喜笑顏開,正在互相拍照,說是想留下自己的夕陽紅,此時,作者很佩服,急忙去幫他們拍照了一張雙人照,留給晚年欣賞。這個畫面很使人陶醉,很使人欣慰。年老了,還在浪漫,還在喜逐年輕的氛圍。難怪人們說,最美不過夕陽紅。

的確,夕陽很美,美到色彩斑斕,美到心花怒放。此時,我彷彿又看見了夕陽西下,人們挽着手向遠處眺望,太陽此時雖不熱烈,但光芒四射,映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