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時刻相信我能行-散文

時刻相信我能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社會羣體中,因此,我們不可能是一個完全孤立的個體,我們的思想和行爲可能時時受到世俗的約束與制約。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它們編織了一個很大的誤區,將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網羅其中,而我們很多人往往習以爲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對於這些規則和方針,你也許不以爲然,但同時又無法擺脫束縛,無法確定自己應該遵循哪些適用的規則和方針。

時刻相信我能行-散文

當然,我們這裏沒有提出也絲毫沒有暗示,你可以任意違反法律或規則。公共秩序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則是維持文明社會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遵循常規則完全不同。對於個人來說,盲目服從可能比違背規定更有爲害。

如果一種規定或規矩妨礙着人們的精神健康,阻礙着人們去積極生活,它就是不健康的。如果你知道這種規矩是消極而令人討厭的,而你又一直遵守規矩,那你就陷入了人生的另一種誤區--你放棄了自我選擇的自由,讓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

要想擺脫外在的干擾和控制,最好的辦法是主動出擊,證明自己是生活的強者,這種選擇積極行動的方式,使我們有主動擺脫困境,增強自身能力的機會。

採取主動並不意味着緊催硬逼、令人生厭或尋釁好鬥。它的真正涵義是承認我們有責任使事情發生。

許多人等待着事情發生,或等待着別人照顧他們。但那些最終獲得好職位的人都是那些解決了問題而不是爲問題所困住的能動型的人,這些人按照正確的原則掌握主動,做了需要做的事件,完成了工作。

那些發揮主動性的人和那些不發揮主動性的人有着天壤之別。我指的不是效力上的25%~50%的差別,而是100%以上的差別,如果那些發揮主動性的人是聰明、有見地和反應敏銳的人就更是這樣了。

如果你不衝破外界因素的控制,或者總是認爲外界因素在控制着你,你就不可能真正地生活,不可能有所作爲。真正的生活並不意味着要消除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而意味着將外界控制轉變爲內在控制。這樣,你就要對自己感受到的每一種情感負責。你不是一個機器人,無需根據他人制定的各種莫名其妙的程序,糊里糊塗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你應該更爲嚴格地審查這些條條框框,逐步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爲。

每當你不願爲生活中的某件事承擔責任時,你都可以求助於抱怨責怪,而抱怨責怪是一種徒勞無益的表現。你可以盡情地抱怨別人,拼命責怪他們,但對自己不會有任何幫助。抱怨的惟一作用是爲自己尋找一種開脫的藉口,把自己的精神不快或情緒消沉歸咎於其他人或因素。

你如果常常將注意力集中於他人身上,這有可能走向另一極端--崇拜偶像。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價值觀念可能由他人來確定。因此,如果別人做了一件事,你也希望做這件事。偶像崇拜實際上是一種自我否定的表現形式,當你注重他人而否定自我時,你無形之中在擡高別人,貶低自己,並且將自己的生活依附於外界事物。

當然,你可以讚賞他人,羨慕他人取得的成就--這其中並不帶有任何自我挫敗的因素。然而,如果你模仿他人的言談舉止,甚至頂禮膜拜,這就構成了一個誤區。要記住,你所崇拜的每一個對象都是人,都是同樣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們每天同你一樣做着各種普通的事情。他們也食人間煙火,也有七情六慾,身上也會感到發癢,身體也會生病。所以,偶像崇拜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說過:"遇到不幸的威脅時,認真而仔細地考慮一下,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是什麼?正視這種不幸,找到充分的理由使自己相信,這畢竟不是那麼可怕的災難。你堅持面對最壞的可能性,懷着真誠的信心對自己說:'不管怎樣,這沒有太大的關係。'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的憂慮減少到了一個非常小的程度。也許你需要把這個過程重複幾次,但是到最後,如果你面對最壞的情況也不退縮,你的憂慮已經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喜悅之情。"

19世紀英國的著名學者卡萊爾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談到,他一度陷入精神上的極度絕望之中,"我的星辰已經消失,陰沉的天空上沒有閃爍的星光……宇宙像是龐大、死寂、無法抗拒的發動機,在死一般的冷漠中不停地轉動,把我的軀體一點點在碾碎。"在這種精神頹廢之中,忽然出現了一條新的生活之路,"我問自己:'你懼怕什麼?你爲什麼要像一個懦夫?只知道抱怨與悲哀,只會退縮和顫抖,真是一條可憐蟲!你面前最可怕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死亡?好吧,那就去死,再加上地獄的痛苦,加上一切魔鬼和人類可能給你帶來的傷害!假如你沒有心肝,就不會承受死亡的一切痛苦;你作爲自由之子,縱然被拋棄,也要把地獄踩在腳腳下,這時候死亡又能把你怎樣?讓死亡來臨吧,我將迎接它,戰勝它!"卡萊爾說,在他這樣想的時候,好像有一團火焰在他整個心靈中燃燒起來,使他把無爲的恐懼永遠拋棄了,頓時感到強大,有一股不可名狀的力量,那是一種精神,甚至是一位神靈。於是,他對自己的"永久否定"轉變爲"永久的肯定"。

所以面對挫折和失敗,重要的就是要秉持正確的態度,運用積極的信念。人生必然要與挫折和失敗打交道,以平常心的態度看待挫折和失敗。縱觀人生的成功者,大凡人生的贏家,不是那些對成功懷有強烈期望的人,而是那些能正視挫折和失敗,能夠"輸得起"的人。再說,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觀,必然要經歷種種挫折的磨難和失敗的考驗。孟子曾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成功從來就是超越挫折和失敗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史,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其失敗史。他的成功,僅在於從一連串的.失敗中孕育出了成功。

所有成功者都是"輸得起"的人。即使身處失敗的氛圍中,他們依舊相信還有成功的機會。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失敗不過是一個更明智地重新開始的機會。"他自己的成功史就是戰勝失敗的歷史。曾經有這麼一位年輕人,他的夢想就是進入美國西點軍校,但他兩次報考均未成功,他沒有氣餒,第三次終於成功。後來他成爲美國著名的高級將領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這個人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堅持就是成功。在挫折或失敗的逆境中,倘若還能堅持自己的追求,是真正的強者。著名的成功學專家拿破崙·希爾研究了美國最成功的500名個人的生平。他發現,透過這些人成功事蹟的背後,都有一個共通的精神因素--那就是堅韌和執著。這些人即使屢遭挫折或失敗依舊"癡心不改",不懈努力,直至成功。他認爲,只有克服不可思議的障礙。戰勝巨大失望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這一研究跟美國發明家T.華盛頓的話極爲相似:"我明白了,成功的大小不是由這個人達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礙的數目來衡量的。"

在生活中,你所崇拜的偉大人物並不會使你本身有所提高,他們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你更爲高明。看看那些政治家、演員、運動員、歌星,或者你的上級、醫生、老師、愛人等,他們之所以成爲他們,僅僅是因爲他們在其工作中頗有作爲,然而也就僅此而已。如果你將這些人作爲崇拜對象,把他們擺到高於你的位置,那麼你就是讓別人負責保持你的良好情緒。

你應該確定自己的行爲,學會獨立地做出決定。不要總是從傳統習慣的規定中尋求答案,應該根據自己的意願去譜寫你的幸福之歌。

一個沒有慾望的人,做事是無法成功的,更何況想要獲得人生巨大的成功,那幾乎是無法想象的事。

生活中無數個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只有擁有"我能行"的慾望,以不屈鬥志,加上精明的頭腦,即使是一個身體上有缺陷的人,也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實現人生的價值並非一定要捲進"萬馬戰猶酣"的競爭漩渦,完全可以瞄準市場需求的空缺所在,抓住有利時機,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從激戰不休的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