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熱門】散文的作文集合10篇

【熱門】散文的作文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散文的作文集合10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水平如鏡的西湖,紅葉似火的香山,峯巒雄偉的泰山我都一一遊覽過。

“嘰嘰嘰”是什麼吵醒了我的美夢,原來是樹林裏的小

鳥開始了它們交響曲。我也邁着輕盈的步伐踏上了去樹林的小路。早上,已經起霧了,那白茫茫的晨霧猶如仙女掉下的紗巾佈滿了整條小路,也像一條白色絲帶在緩緩移動。走進樹林,第一眼就看見了那一排排像哨兵一樣的松樹,它們挺立着,不管嚴寒和酷暑,都像士兵守着這片樹林。樹上的小鳥唱得更歡了,婉轉動聽的歌曲在我耳邊縈繞,使我不得不放慢了腳步。

原來是一條小溪流啊。它看上去是多麼得安靜啊!它平靜地流着,並不發出聲響,從山頭到山腳,遠遠地看去,它就像是一條柔柔的絲綢,輕輕地晃動。再加上邊上鮮花的鑲嵌,小溪就變得更美了,更柔了。小溪也時常會調皮,它有時會撞在石頭上,濺起一朵朵小水花,打得邊上的鮮花“啪啪”作響。

我家院子裏有一棵老桂花樹。一到春天,桂花樹就長出了新芽,那一個個芽胞如同害羞的小孩不敢露臉。夏天不知不覺地來到時,桂花樹就長滿了“綠頭髮”,又如一把巨傘撐在院子裏。秋姑娘邁着優美的舞步走來時,桂花樹就開滿了桂花。它們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優雅而純潔。桂花們有的三五朵一羣,有的聚在一起,還有的只是個花骨朵兒,即將要含苞欲放。 我的家鄉不但景美,人情也很美。這裏的人們互相幫助,熱情待客,如果遇上了熟人,無論多麼趕時間都得談上兩句。只要鄰居家有困難,自己無論如何都要伸出援手。有外客來訪,雞鴨肉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鄉“美”景,是不是很美?

散文的作文 篇2

在南方還是風和日麗的時候,我的大東北迎來了第一場雪。 剛結束一場考試的我急需休息,睜開眼的時候,只覺着窗外一片白茫茫,難道是下雪了嗎,我坐起來,睜開朦朧的睡眼,沒錯,真的是下雪了。 雪花越下越大,……

在南方還是風和日麗的時候,我的大東北迎來了第一場雪。

剛結束一場考試的我急需休息,睜開眼的時候,只覺着窗外一片白茫茫,難道是下雪了嗎,我坐起來,睜開朦朧的睡眼,沒錯,真的是下雪了。

雪花越下越大,看着窗外的同學在雪中奔跑,看着送外賣的服務人員依舊在工作的路上,看着樹上堆積的雪花,我心裏就像南方的孩子好久看不到下雪一樣興奮。

雖然是北方的孩子,但我還是很喜歡下雪天,在下雪天吃上一根粘着水晶糖的糖葫蘆,纔算的上是冬天吧。

小時候的冬天比現在要有趣的多,每次下雪之後,我和附近的小夥伴都會一起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褲,那個時候都是家裏的老人親手縫製的,花棉襖,花棉褲。戴着小手套,我們就開始堆雪人,做出來各種形狀的雪球。

還有家裏做的木頭滑板,坐在上面從高處滑下,別提多好玩了。後來,長大了,從前一起堆雪人的小夥伴不知去了哪裏,只是在學校裏看着那羣瘋鬧的男孩女孩互相扔着雪球,卻從不參與。

現在那些和那時的我年齡相當孩子,都不在玩這些遊戲了,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老掉牙的遊戲了吧,也或許是沉浸在網絡遊戲中,也或許是繁重的學業吧。

總是喜歡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裏想到從前,畢竟那是我最懷念的日子。

散文的作文 篇3

“大黃蜂,去WC嘍。”“哦。”

“大黃蜂,去玩嘍。”“嗯。”

“大黃蜂,去圖書館看書嘍。”“Yes。”

……

你們一定很奇怪,“大黃蜂”是誰?告訴你吧!他就是我們班的詹林峯。

和“大黃蜂”“打架”可是很有趣的,因爲和他“打架”,打着打着,當你以爲要驚天地泣鬼神時,那邊竟然傳出笑聲,讓你丈二摸不着頭腦。有同學傷心了,想得到安慰;有同學生氣了,想找人發泄。他知道後,一定會想盡一切方法把你逗笑。我相信,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他都能保證完成任務!

看,同桌又在欺負他了。從去年來,老師打着讓我們認真學習的旗號,實行男女搭配製度。“大黃蜂”理所應當與女生王子昕坐在一起。別看王子昕是女孩子,欺負“大黃蜂”可是有模有樣。下課了,王子昕要去WC,咕嚕了一句:“讓開,我要出去。”估計“大黃蜂”沒聽見,坐着兀自不動。我們的王子昕大人立馬火了,只見她怒髮衝冠,眉毛豎起媚眼一瞪,“突”地站起來,一把推開“大黃蜂”:“好狗不擋道。”“大黃蜂”不氣也不惱,摸摸腦袋:“噢,同類可是不能相欺的。”“呵呵呵……”一句話把王子昕逗樂了,笑得肚子都疼了。

這就是我們班的“大黃蜂”,盡被人欺,又幽默風趣,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笑聲。

散文的作文 篇4

我作文很好。語文老師不止一次給我的作文批過“29”的分數(六年級滿分是30),還經常在課堂上朗讀。

聽老師讀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顆怪味豆。最初覺得甜,哪個學生不願意受到老師誇獎?慢慢地,鹹味和澀味涌上心頭。下課後,同學們神情怪怪的。跳皮筋時,兩邊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裏,因爲我個子高,跳得好,大夥都搶着跟我一邊。我和誰說話,人家都會裝作沒聽見,扭身走開,故意跟別人大聲說笑。他們一塊兒邊說邊看着我。

我開始懂得什麼叫孤獨,什麼叫被嫉妒。

這樣的日子一般持續兩三天就會過去。大家畢竟小,容易健忘。我又是大隊長,人緣挺好,她們有事都愛找我。

作文每兩週講評一次,我便經受一次精神的煉獄。

我開始隨意寫作文,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驕傲了?”老師問我。我沉默。不是不願意告訴老師原因,我不知道怎麼說。假如我說了,老師會在班上把同學們數落一頓,我的處境就更糟。

老師苦口婆心開導,我又開始認認真真寫作文。老師滿意了,同學們敵視的惡性循環又開始,就沒有一個萬全之策嗎?

我發現同學們並不是討厭我的作文。老師唸作文時,大夥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會意的笑聲。同學們只是不喜歡老師反反覆覆提我一個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問老師:“我最近的作文有進步嗎?”老師說:“你近來寫得不錯。今天下午我還要讀你的作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我戰戰兢兢地說。老師注視着我。“您念我的作文時,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氣說完蘊藏在心中許久的話。“爲什麼?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要求。你總不能讓同學們覺得那是無名氏寫的吧?”

我鎮靜下來,一板一眼地說:“我覺得您讀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寫得好不好。至於是誰寫的,並不重要。不說名字,您讓大夥討論的時候,沒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說意見。”“你說的有點道理。好吧,讓我們下午試一試。”老師答應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學們充滿好奇,發言比平日熱烈得多。下課後,我和大夥快活地跳皮筋。“嗨,慕容千雪,今天唸的範文是你寫的吧?”有人問我。“不能老是她寫得好,我看今天一準是別人寫的。”有人這樣說。我一概只笑不答,問得急了,就說:“我看像是你寫的。”

現在,我的作文越寫越好,和同學們也能友好相處了……

散文的作文 篇5

幾乎是一年前我去你家,你從單調破舊的房子搬去繁華的都市,一進門卻彷彿什麼都未曾改變。

我窩在空調房裏寫數學練習不願出來。門虛掩,你匆忙的身影不時出現,我卻不知道你在忙些什麼。

俄而你推門而入,訥訥地問我吃不吃西瓜,我興奮地說謝謝並一把奪過,狼吞虎嚥後才憶起未曾注意你是否也嘗過那麼一小塊。我合上練習冊,黑色中性筆咕嚕嚕地滾到一旁,書桌上白底藍花的瓷盤載着西瓜餘留的汁液,恍惚之間宛若娉婷女子。

扭頭的時候,門緊閉,你身影未見。

散文的作文 篇6

大多數人都以爲,“意境”這麼個令人神往的詞,只是爲深邃的詩歌所擁有,其實不然,散文也需要有意境。有了意境的滲透與描畫,散文才會富有生意,纔會擁有活潑的生命,纔會騰飛,也纔會放射出散文特有的光芒與力量!

那麼,什麼是“意境”,意境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意境,就是作者通過將思想、立意、情感與文章中所描繪的具體景象,達到了融合、頑昧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說是作者將通過視覺得到的物像,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對物像進行提煉與昇華,最終達到精神層面的享受。“意境”一詞,由來已久,一般認爲是從古時對文章賞析的“境界”一詞的演變和進化而來。

有許多散文創作者認爲,意境縱然是由對具體物像的剎那觸動而取得,但那是很粗糙的,還需要不斷的提煉和雕琢,才能展示其真正的美。就像一塊璞玉,必須經過石匠的精心雕磨,纔會成爲真正的寶玉。所以散文意境的創設一般要經歷感應、孕育和激變三個階段。感應即是作者對外界事物在一剎那間的靈感閃光。我們每個人都有對事物感應的本能,只是文學工作者比我們更能掌握,更能運用。他們能在那一剎那間的悸動迅速抓住自己心靈深處的感覺,並把一感覺沉澱在思維之中。感應的主動權在於人的頭腦,這就是爲什麼有的人能迅速地抓住自己的感應,而有的人則糊里糊塗地錯過一個發現美的機會。每一個感情豐富、視覺敏銳、善於觀察的人都有機會守候感應,都有機會體驗感應帶來的快感與美的享受!孕育就是作者將對事物的感應客觀地反映在腦海中,在腦海力用自己的思維以及情感體驗對感應進行提煉、雕琢以便讓自己和別人得到更美的精神享受的合成過程。這一過程不是人人都可能做到,必須要有系統的審美思維、豐厚的知識積澱,還要有開闊的文學審美視野纔可以做到。

激變是感應通過了作者在腦海思維的孕育,進一步進行最後的精神審美層次上的昇華。從最初的雛形感應到系統的思維孕育,再經過審美層次的昇華,使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粗糙的美,進化爲豐富的、開闊的美,並隨之放射出耀眼的智慧之光!

意境是思維對存在,作者的主觀世界對客觀現實生活反映的產物。美好的意境能在物態景象之中注入脈脈的情愫,在尺幅寸圖之內蘊藏着豐富的思想內容,更體現出了意境的無限的魅力與醉人的美感。曾經讀過劉湘晨先生的《牧人大道》,寫的是在博樂見到羊羣穿過掛着紅綠燈的接口的情景。那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呀:汽車都停了下來,行人也都駐足不前,大家都在目視着牧民領着無數只羊穿越街頭,向着遠方的草場徐徐而去……

劉湘晨先生懷着樸素的情懷,神情而無奈地描畫着這一個特殊的意境。這個意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錯位的極不和諧的美。汽車、羊羣、商人、牧民組成了一幅恬靜的圖畫,在寬大的柏油路上,走的不是川流不息的汽車,而是屬於大草原的羊羣。這是對現代社會生活的諷刺嗎?我認爲不是,相反,這是作者在展現一種富有藝術性的不和諧的美好畫卷。但同時表露了作者無奈的嘆息:科技進步了,社會發展了,但純樸的牧羊生活卻遭到了無情的破壞。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種不和諧的美也將會消失,剩下的只是成隊的汽車,還有令人煩躁的汽笛聲……

不管怎麼樣,這篇文章給了人一種安靜的心態,一種追求古典的返樸的嚮往。我跟着劉湘晨先生的思維,一起融進了那個先進與落後同在、城市與鄉村交叉的圖畫中去了,我久久地沉醉其中,細細地品味那一份特殊的美意。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能咀嚼出一絲絲悠久的淡淡的香味與甘美。

意境給人的美是無窮無盡的,也是繽紛多彩的。張豔姝在《雨》中寫到:“雨絲無聲地落在水面上,它開始綻放形成朵朵雨花,花瓣清亮透明,花兒素色的,質樸而小巧。像一個個跳芭蕾舞的小仙女,柔情多姿”,這個意境又與《牧人大道》的意境不一樣,那無數密集的雨絲編織成的背景,落在地上濺起的小水花……一定是令人欣喜,令人若狂,在那樣一個活潑的雨景中,我是決不會有什麼哀愁怨緒的,有的只是對小雨仙女的最真心的讚美和無限的羨慕。看到那麼可愛的小雨,想到如此美好的境界,你也一定會爲之動情,你也一定會“情不自禁想去伸手撫摸”的。人在雨絲編織成的舞臺上與雨一起翩翩起舞,那是一種多麼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呀。

意境就是散文的生命。沒有意境的散文,就是沒有生命的文字堆砌品;有了意境,散文才會充滿活力與生氣,才能給人美的享受。散文因爲擁有了意境交融,得到了昇華,也自然而然地放射出騰飛的亮光。

在文學殿堂之中,我們該慶幸,能沐浴着散文的滋養,更能享受到散文所滲發出的意境之美!

散文的作文 篇7

本人從小就對文學情有獨鍾,上學讀書的時候就偏文科,最願意上的是作文課。長大後雖然陸續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一些拙作,但對自己的作品總是很不滿意,自我感到文章的思路不夠清晰,文字表達的不夠有韻味,語言組織得不夠精煉,感覺沒有打動讀者的心。

近年來,我忙裏偷閒拜讀了《魯迅作品精選》、《名家散文》等幾部有關散文專集。這些作品真不愧出自名家大腕之手,他們的每一部佳作不僅是文學精品,又是諸多門類的教科書,我還從中感悟到了頗多的人生哲理。

散文作爲一種題材廣泛、寫法靈活、個性鮮明、文情並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學體裁,能給讀者美的圖畫、美的情景、美的感受。它或描景狀物,或敘事寫人,或議論說理,或抒情感慨,形式多種多樣。散文有着無窮的魅力,猶如苦中帶有濃香的咖啡,品嚐越長久,滋味愈醇香。

魯迅的《秋夜》,雖然是寥寥幾百字的短文,卻形象地刻畫出了現實生存的衆生相,並讚美了那些無畏的時代英雄;朱自清的《背影》,用樸實的語言描寫父親給自己買桔子的全過程,歌頌了父愛的偉大;鄭振鐸的《宴之趣》則精闢地把各類人赴宴後的表情、心態描述得淋漓盡致;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閒話》,作者拋開一切世俗,盡情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賞心悅目的樂趣,表達出了超脫的意境 …… 這些文學巨匠大部分寫作的對象是普通人、動植物、大自然或本人的情感世界。他們寫作從平凡的小事情入手,用多種形象、貼切的語言,描述感人的故事或大道理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讀着他們的文章,使我彷彿走進了作者描述的場景和感情世界裏,爲散文中的人和事、景和物陶醉着、感動着、擔憂着、憤怒着。當讀到感人之處,作爲五尺男兒的我,也曾默默流過淚,陷入文章中描寫的情感漩渦中久久不能自拔,緩緩地才能返回現實中來。

想到自己的一些作品,也有很多的感慨。寫作《懷念在天堂的父母》、《婆媳情》、《愧對老班長》的時候,題目、內容、結構、層次都選好了,可就是沒有寫作靈感,不知從哪下筆,這些作品憋了一個多月纔出爐,個別作品還要更長時間去斟酌。而有了靈感的時候,一個作品當天就能寫作完成。也許對別人來說,寫作是輕鬆、愉快、享受的過程,但對於我這個文化水平稍差的人來說是苦差事,而我甘願吃這個苦,因爲每次作品被髮表時無比欣慰和驕傲。在多年的寫作實踐中越來越感受到,作者能夠寫出上乘的文學作品,除了要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要有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對社會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社會閱歷,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人間的真善美、假惡醜。

散文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讓人喜怒哀樂,讓人思緒萬千。啊,散文,你是文學大花園中最美的花朵,是文學家族裏的“輕騎兵”、“自由人”。

散文,你是我的最愛,我爲你喝彩,會爲你努力奮鬥到永遠!

散文的作文 篇8

在這個時代,高考作文的命題頗具象徵性,甚至會變成日常寫作教學的風向標和指揮棒。

對高考作文的命題進行研究,顯然極爲重要。研究不能不分爲兩端:一端是教學者的研究,目的在根據命題的特點和變化調整自己的寫作課程,以使高考考生適應考試寫作;一端是命題者的研究,目的在提高命題水平,以使高考學生的寫作獲得靈感,成功作文。哪一端的研究更爲重要呢?我以爲命題者研究更爲重要,但也更難。命題者不應陶醉在命題權的得意和光榮之中,因爲責隨權至,福禍功過皆有所伏。

高考作文的命題,在根本上應該通過寫作這一途徑探測學生的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實際上,即使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的偉大也以其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爲衡量的指標。我以爲,精神境界包含着或滲透於一篇作文的立意、情感和見解之中,表現技巧包含着或滲透於一篇作文的敘述、結構和語言之中。立意有高下,有深淺;情感有雅俗,有貴賤;見解有新舊,有異凡。敘述要會敘事,會陳述,並掌握它們的比例,尤其要會找到敘事點,拉出敘事線,組成敘事團;結構就是要善於佈局,開頭精彩,結尾自然而有餘味。問題是,沒有結構的意識,就不懂結構;語言當然要準確、流暢,或有個性,也要把中國古代漢語化在現代漢語之中。我以爲,一個好的高考作文的命題就必須讓學生激動,給學生以靈感,喚醒學生的人文積累,發揮學生的語文經驗,調集學生寫作訓練的全部功能,以盡呈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並接受評估。如果是一個壞的、臭的、糟糕的命題,那麼它將不能有效探測學生的精神境界和表現技巧。它只會讓學生髮呆,左右逢“困”,沒有思路,勉強成篇,命題終爲天下所笑。

高考作文的命題,顯然會強勁影響寫作教學。沒有人不想取得寫作教學的成就。當然,寫作教學成就的取得也非常難,因爲它不僅僅是作文的分數,關鍵是學生到底會不會寫作。只要會寫作,遂一通百通,任何命題的作文也沒有障礙。然而不會寫作,就唯有以有限的訓練應付無限的命題了。碰準了,套巧了,也許會得高分。然而雖有高分,還是不會寫作。

我榮幸地坐擁兩個觀察點,一個是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基地班的.學生,屬於高考分數的最高者,一個是中國文壇,我很關注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我有什麼意見呢?我以爲,高考分數的最高者一類學生,幾乎不會寫散文,當然也不會寫小說和詩,甚至不會寫收據、書評和申請報告。他們的突出問題是不會發現,缺乏感受,不知道怎麼敘事。我以爲登上中國文壇的青年作家寥寥無幾。並非青年不想寫作,成爲作家,痛點是青年不會寫作,當不了作家。閃爍在中國文壇的幾位青年作家,似乎多是傳統寫作教學的逃離者和背叛者。然而凡偉大的作家,他又多是經過大學培養的。他是學者化的,思想者化的,否則偉大不了。

那麼天才都到何處去了呢?他們多在教育的磨坊耗損殆盡了。如果寫作教學,或語文教學,還不忍讓天才湮滅,那麼從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也許尚存希望。然而這容易嗎?不。所以先讓學生學會敘事吧,之後,他們願意稱頌什麼或批判什麼,就任憑他們的自由!

高考作文的命題,也當遵循探測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的原則,否則寫作教學與高考作文便處於矛盾之中。高考作文通常的文體都是散文。顯然,我在此所討論的寫作,也是從散文出發的。

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對於保持就業形勢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要重點把握好“十個一”。

一上一下。就業創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要建立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學校和院系的聯動。高校要建立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學校牽頭總抓,在院系實施書記和院長(系主任)負責制,明確院系在就業創業工作方面的主體責任。二是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的聯動。就業指導部門和各院系、招生、教學、學生等部門以及廣大教師要相互溝通,相互配合,通過畢業生質量調查、就業論壇、就業信息平臺等途徑進行組織聯動。三是教師與畢業生的聯動。院系是主體,教師在一線。要給每一個畢業生確定一名“就業創業導師”,實施“一幫一”結對子工程,充分發揮教師在就業方面的指導作用。

一進一出。畢業生就業創業是個系統工程。高校要“跳出大學看就業”,把招生的“進口”與就業的“出口”結合起來。“進口”發力——招生要力避重計劃、輕市場,招生計劃、專業設置、招生規模都要事先與社會需求銜接。要力避重分數、輕特長,錄取要與培養目標、辦學特色相銜接。“出口”發力——既要重視招生錄取,更要重視就業指導、創業扶持。要把就業指導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納入教學計劃。三是“走出去、請進來”。要引入用人單位參與畢業生就業創業,邀請用人單位參與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共同研究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路徑,設置專業的方向和模塊,共建專業實習實訓基地。

一高一低。拓寬渠道,從高層次就學和到基層就業等不同層面加以分流。激勵高層次就學、參與公務員考錄。引導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等高端產業就業。尤其是創新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結合區域產業佈局,發揮區域產業集羣的人才集聚功能,助推高校畢業生到經濟發展一線就業。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一點一面。高校就業創業工作除了關注面上的廣大畢業生以外,更要關注點上的貧困生、特困生、殘疾生以及少數民族畢業生。抓好“面”就是要狠抓國家關於就業創業的政策的落實,讓每個畢業生都知曉政策,用好政策;突出“雙創”,讓“創新、創造”內化爲畢業生的自覺追求。突出“點”就是要做好貧困生、特困生、殘疾生以及少數民族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這些學生大都具有堅強、執着、刻苦的品性,但一定程度上就業觀念存在偏差、個人能力欠缺、自卑心理較重以及民族生活習慣等客觀情況。高校對這個羣體要重點加強引導和幫扶,通過實施各類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競賽,搭建實踐平臺,提高就業能力;要提供更多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彰顯人性化服務;要爲他們在用人單位之間搭建專門橋樑,解決他們就業信息不對稱、雙向選擇地位不對等的問題。

一內一外。當前,畢業生就業理念受社會各種價值取向的影響,存在不少誤區,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是:寧願守在家門口,不願離家闖世界;“死也要死在體制內”;只想就業,不願創業。針對這種情況,高校要重點從“內外”兩個方面做好文章。一是統籌好區域內、區域外。二是統籌好體制內、體制外。引導畢業生正確看待社會發展趨勢和經濟結構調整,打破“體制崇拜症”,勇於做闖蕩市場的“弄潮兒”,激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要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研發適合畢業生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根據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高校還要積極爲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協調做好人事代理、檔案保管、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權益維護等服務工作,爲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有力保障。

散文的作文 篇9

但我有一腔不甘平庸的熱血,渴望踏上一條更爲放蕩不羈的險途。

高中以來被打上藝考生的標籤,人人只道瘋狂且庸俗,似乎他們口中的我們不需要花費太多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似乎踏上這條不歸路的我們僅僅是爲了高考,似乎我們所有的坦蕩、珍視與理想都可以被掩埋。

事實並非如此。

你可熟知六點的畫室,放學鈴已經響了很久,黃昏依然溫柔,透過窗戶洋洋灑灑的穿進來,勇敢又真摯的投射出畫架、畫板的陰影,富有人情味的照在畫紙的邊緣上,印出誘人的光影,與黃昏柔光下漂浮着的蟎塵相互交織變化着。畫室人已散去大半,只留下零星幾人做伴,一個個卻又十分認真的研究着自己的作品,並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手臂不停地揮動着,目光不斷的觀察着,沒有絲毫多餘的交談,沒有任何令人不悅的噪聲,有的只是筆尖在畫紙上摩擦的聲音,滿是人情味的繾綣馥郁,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之中,至今不曾忘懷。

你能想象九點的晚自習,每個人都安靜的看着自己面前的題目、書本,倦的人會趴下小憩片刻,誰也不會發出什麼聲音,寧靜的夏夜很是溫和,偶爾會有蟬鳴,偶爾會夾有輕微的咳嗽。若是透過窗戶望去,便會在夜色中瞧見對面的教學樓帶着星星燈火,滿目譁然的亮着,一格一格照亮了我們的少年心,這一刻他們都還在堅持還在奮鬥,這一刻不是隻有我們。教室裏的白熾燈依然還打在我們的桌面上,由近及遠,滿滿的努力與心安。

有時我們也會迷茫會無助,不知道前方在哪裏,我們以什麼視爲信仰,又爲什麼而堅持。

當你用一半的時間都在畫畫,日復一日的訓練,提升你的技巧。有一刻你拿起畫筆時會突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起點在哪,落點又在何處。你懵懂,你焦灼,你渴望,你追尋......那是一段厭倦期,停滯不前,一無所獲。你不知道該怎麼辦,卻只是遵循着內心所說“你就得畫畫,這事由不得我自己。如果一個人掉進了水裏,他游泳的本事是好是壞並不重要,要緊的是他得從水裏出來,要不他就會淹死。”

這聲音真誠又熾熱,滿懷熱忱與孤傲,畫畫已經成了我們的本性,已經成了我們不可磨滅的信仰與追求,不是爲了高考,不是爲了自己,不是爲了家長,不是爲了一切目的,僅僅是因爲信仰。我們還在努力,鍥而不捨的追求着明天,擁有海子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懷;信念食指“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我們也“爲你,千千萬萬遍”。

年少的我們熱情、不羈、勇敢、執着,我們能勇往直前也能揮手從頭再來,這就是我們的黃金時代,這就是我們永不放棄的信念。

除非黃土白骨,我定守你百歲無憂。

散文的作文 篇10

以前我聽檸檬草的味道。蔡依林深深淺淺的聲音把我帶入她的迷魂歌吟裏,我像許仙遇見了白娘子,白娘子又會遇見法海,最後法海鎮壓白娘子在金山寺一樣的觸動。觸動到每一次風吹過來,我都用鼻子去聞聞,那裏的味道,風帶來呢什麼呢?幸福的香甜,還是快樂的東西。

這一切一切的祕密,我都想去探尋。所以如今我站在這兒,聆聽風吹過去的味道。渴望的眼光,全是幸福的盼望。讓我想想,登風來裏女主角就靜靜地坐在通往尼泊爾的小車上(準確來說是一個那種類似於我農村的那種敞篷拉豬車),當風吹過她的臉頰,她看見尼泊爾人羣的即使簡樸也很幸福的臉,她誤以爲風吹過來就是幸福。我也是這樣誤認爲的。

我想感受風,在這個大太陽的時間還真是有些奇葩和過分。我現在這裏找尋風的一切蹤跡。所以我邁開了我的步伐,輕輕的,好像腳底下都有神奇的力量。它沒有那麼快的撫過我的臉,我在跑了十幾分鍾後,用汗水感受到了它的可愛。讓人十分愜意舒爽,真切的感受着活着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一件事。你的呼吸還在繼續,你的溫熱的脈搏還在跳動。你的所有的器官,你敏感的皮膚啊,都在給你證明着這一切。

你活着,並且十分健康平安的活着。

一切都是應爲有那麼股風吹過你的臉頰。在跑了那麼段時間後,我也懶下來了,稍微有些懈怠了,我躺下來,在操場的塑料的的草上。我也感受到了這不是真實的味道,但是我躺在這裏。也是無盡的安穩和舒心,現在還瞧不見月亮,有些單薄的日光已經快被夜晚吞噬,但畢竟還沒有消亡。白天還在呢,屬於我們的時光也還在呢。夜晚也是屬於我們的。

我想,就躺在這裏。想着天上的一切,在地底下的時候,我更能感受到風吹過去讀完消息。沒有檸檬草的專屬味道,倒有點像周杰倫安靜裏寫的那樣 淡淡甜甜的,我想,這一半也是應爲幸福還殘存我心間。所以我能夠有那麼份心情和愛意去看待這個事。風吹過,愛還在身邊。

風一半一半的,都是愛的讓我迷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