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帝王史中看人生成敗的散文閱讀

帝王史中看人生成敗的散文閱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哲學中認爲,對一切社會歷史起着推動作用的人民是一個歷史範疇問題,因此在談論帝王時,要把此納入歷史的範疇,用歷史的眼光品成敗。古人說:“學史使人明智”,認識歷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縱觀歷史長流,古老帝國,出現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而王朝更迭,每次散去的是葉,留下的是不斷壯大的根,而能支撐一層層年輪向外延擴張的就是民族文化。

帝王史中看人生成敗的散文閱讀

歷代帝王,有的生在亂世,有的生在治世;多數生於富貴之家,但有的生在貧寒之家;多數能受到宮廷教育,但有的就是目不識丁。在這幾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或者在其中某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再加上帝王個人的天賦和本性,所以帝王們的性格千差萬別。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古今中外,多少標榜青史,多少遺臭萬年。正如司馬遷所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通帝王史可看人生成敗。

一個成功的千古一帝無不是有着天命、時勢、才智與度量。這是人類對事物要求合理化心理的一種表現。時與勢對於成敗關鍵很大,縱有才能,倘無時勢,仍無法成功。創業帝王的才智主要在氣度之寬宏,胸襟足以容人。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的古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曾說:“把財富分給他人,把希望留給自己,她將帶給我無窮的財富”。“建大事者不忌小怨”。信任智達。對有能力的高人要任用並且要信任。得賢人者得天下。善於收拾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實際上儒家的學問很對,一個成功的帝王首先必須是一個君子,正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首明德、親民,則兼濟天下。帝王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所以爲政以德居上,而得羣星拱之。因此在從古至今帝王無一例外。要具備君子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所以我們所熟知的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等屬於此類,縱看歷史,觀古今,英雄時勢造就,他們的成功依是必然。

帝王獲得了民心爲此做基礎,橫向看每個朝代的成功帝王無不是用君子形象和小人手段駕馭羣臣,“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劉邦的這段話不正好體現了起小人的一面嗎,只是他們需要把小人形象正面化、積極化。這樣他們才能成爲大權在握深得民心的成功帝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時也,事也?所處的`時代和他的行爲方式纔是成功的根本,這一點仍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好好借鑑,一個人把握住了時機卻不能成功只能是自己的行爲方式上出了問題,所以我們仍要不斷地反省自己!

“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錦衣繡食,養尊處優,素質表現爲懦弱、頑劣、不通民情事故,愚昧無知,甚至生理和心理上有嚴重缺陷,讓這樣一些人來處理國家大事,後果可想而知。如果他生性寬和情況還好,要是他生性怪僻事情就糟了。如果他殘暴,官民都要倒黴;要是他軟弱,他就成了傀儡。明熹宗朱由校則沉迷於木工技藝,整天製造亭臺樓閣模型,政事委於魏忠賢等宦官,這樣一些帝王能幹出什麼象樣的業績來?

帝王史對人生心路的哲學思考,跨越兩千年曆史長河,仍然熠熠生輝,照耀着人類的心靈。康德的墓誌銘上有句話:“世上有兩樣東西,我愈是經常持久的思索,愈使心靈充滿不斷增長的敬仰和敬畏,那就是頭頂燦爛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