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像文物一樣的朋友散文隨筆

像文物一樣的朋友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回家過年,必然見到許多舊朋故友,敘情說事那是免不了的。

像文物一樣的朋友散文隨筆

新年新歲,甫一見面,首先問候祝福,你新年發財,我身體安康,每一個字都如窖藏了365天的陳酒,溢着芳香和濃韻。再就擺出糖果餅乾花生瓜子,倒上一杯糖水或香茶,搬上幾條凳子,或圍爐而坐,或在階臺上曬着太陽,呱啦一些陳年往事和家長裏短。

此刻,某位同志,正在家裏與一位昔年閨蜜談天說地,因爲無話不談,所以時悲時喜,那個氣氛仿如一條穿越山林的溪水,有平和亦有湍急,載着深情,載着滄桑,載着憧憬。

這些故事,決不是心靈雞湯,多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俗事。述說者都是一些有一把年紀的男男女女,偶有年少者在側旁聽,必然索然無趣的,打一個過堂就走。

我坐在旁邊,一邊聽着她們的說話,一邊在腦海裏搜尋着自己的故事。

宋代詞人蘇東坡說,事如春夢了無痕。作家何立偉解讀說,時間沒有對錯。它釀夢,然後又使之了無痕。我說,時間的沉澱,就是每一個人的人生閱歷,相互的交流與融合,就是社會的滄桑與經驗。

如今的社會,給了人們廣闊的自由空間,不再囿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同時也拉開了相互的距離,致使許多曾相守經年的朋友,幾載數年不曾相見。幸好,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裏,還有一個春節給人們提供了見面話舊的機會。

老實說,我這個人不善交流,所以真正的朋友也就屈指可數。有時我想,世上的文物之所以成爲文物,都是時間沉澱的催生。其實,朋友亦是如此。只有經過了時間的'檢驗,朋友纔會有如文物一般價值連城,讓人珍惜。

我知天命已然四載有餘,三十年的故交,那絕對是我的珍藏文物了。仔細盤點,夠這個條件的,不過三人而已。一位四年前已經故去,一位三年前春節來我家敘舊,可惜我當時去了另一個朋友家,而這第三位交往達三十年的朋友,前天新年初一,在我家吃了一頓二十五年後的第一餐飯。

這是朋友何曉曉,他的夫人紅梅是我的一位本家外甥女,夫妻倆初一來我隔壁院子的孃舅家拜年,因爲只吃一餐飯他們就要回去,爲了顧及兩邊,所以他們便兵分兩路,紅梅留在了舅舅家,曉曉則來了我家。這樣的一餐飯,足以令我感動,那份情意,彌足珍貴。

我們當然也敘舊。但我們是男人,自是與某些同志的女性情懷有所不同。面對故舊之地,我們穿越二十四五年的時光邃道,重拾昔年交往的點滴餘墨,重現如今已不復追尋的地理風貌。院前房子,原來是稻田;院後房子,原來是竹園;朱公塘東西兩面塘堤,原是種植蔬菜的自留地,清澈的塘水,映着絲瓜黃瓜的棚架;我新房北面的柚子樹,是我散文《復仇的鳥》中那對鳥兒所建窩兒的所在;院子裏那片房子倒塌的廢墟,有我在散文《我的院子叫朱公塘》裏記錄的記憶……我們各自追敘,相互補充,一幅消逝了二十四五年至三十年的場景片段,在意識裏又如海市蜃樓般浮現,那樣真切,那樣美好。

朱公塘雖是我的故土,但作爲客人的曉曉,卻反而帶着我漫遊。我們去朱公塘對面度過了我小學初中七年時光的靜爾庵學校舊址看了,在朱公塘堤上或請人或自我拍攝了合影。曉曉還說起了某次冒雨騎久久牌單車來我家的往事,說起了我們同睡一牀夜話一宿的情景,可惜有些我都無法憶起,難得他的記憶深處,卻還保留着那些被歲月浮塵覆蓋的片段。聽着這些,我仿如一直在暢飲窖藏三十年的陳酒一般,真有些醉的感覺。

寫到這裏,我突然又想起前面寫到的文物如朋友這句話。假如你與某物經常交往,且爲了它的所謂價值而費盡心思,這個物件是決不會成爲價值連城的文物的。反而,在某一時刻你突然發觀了它,某種情感碰撞的火花一下點燃心靈,於是一見鍾情,仿如前世今生的緣分所繫,去掉所有的刻意與雕飾,讓相見相識相知成爲一種水到渠成、心靈至臻的必然。唯如此,莫論人與物,就連人與人,都會成爲各自心靈裏無與倫比的“文物”。

比如,歷史上的伯牙與鍾子期,這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經典流傳。但我想,許多人還是疏忽了一個關健之點:就是那琴,伯牙所撫而奏“高山流水"的琴,它又何償不是倆人的心靈故交呢?有人在談及朋友時,總愛以“桃源三結義”來論及,但我更看重伯牙、鍾子期與琴的“高山流水”三相識的情深。他們摒棄了所有的儀式,去掉了一切的論資排位,留下的只有心靈的召喚,哪怕以生命相與,也毫無顧念。這種友誼,可謂融入了血脈,成了支撐生命的本真而回歸自然與淳樸,不華麗不喧囂,卻活力盎然。

由此可見,朋友之所以成爲朋友,是需要心靈的契合。如果單以利益相論,即使互爲“文物”,那也不過是文物販子罷了。

所以,在如今的商業社會裏,註定我的朋友會很少。也正因爲少,我才珍惜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