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小溪說石散文

小溪說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人們都說小溪有三最:最綠的是山,最清的是水,最親近的是石頭。

小溪說石散文

小溪人與石的情緣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的祖輩一落地就住在石頭做牆的房子裏。生活中,諸如石凳、石椅、石水缸、石門樓等等比比皆是;到老了還不忘在自己的墳墓上壘上好看的石頭。

夏日黃昏,坐在涼絲絲的石頭上聽大人“講古”是童年的一大樂事。後又赤腳踩着村前的石頭路去上學,一次次地外出,一次次地回家;每當踏上小溪的石頭路,親切之感便油然而生。

因受石的浸染,小溪人的性格也頗像石頭:他們古樸、厚實、敦重,卻又不乏靈氣!

古話說,石能通靈。曹雪芹用其畢生心血著成一部《石頭記》,開篇即由一僧一道“坐於石邊,高談快論”入題,緊接着“石吐人言”,並幻化成賈寶玉胸前小小的掛墜。

石的玉化是大自然的結晶,是石的至境。天堡英雄張星白、軍中伯樂杜志遠、“位卑不敢忘憂國”的馬背詩人徐容叢,就是小溪石玉化的典範!

小溪石是一種極具個性的石頭,它與小溪人的素養是一脈相承的。它們大者如屋,小者如卵,聚在一起卻互不侵害!

我最愛小溪石那種原始的`大樸與無型,以及它們自由散居的模式;在小溪沿邊及其深潭淺流之中,自覺接受千百萬年的水沖水洗、浪淘浪磨,顯得愈發光潔可鑑了。

如今三代夢圓灘坑,小溪高峽出平湖。昔日名不見經傳的窮鄉僻壤一躍成爲遠近聞名的千峽湖;小溪石不見了——在深深的湖底,它們已經進入一種亙古未有的修煉狀態。

坐在千峽湖緩緩而動的遊船上,故鄉熟悉的青山再入眼底,清碧的湖水泛着琥珀一樣的光,彷彿是久違的小溪石在向我眨眼!

【附註:張星白(1873—1940),原名兆辰,號樂天,浙江青田縣小溪(北山鎮張口村)人,中將加上將銜。辛亥革命時,他和同鄉葉仰高率領敢死隊攻克天堡炮臺,爲光復南京立了首功,受到孫中山的肯定。

杜持(1875—1938),字志遠,原名杜超,浙江青田縣小溪(北山鎮北山村)人,陸軍中將。辛亥革命風雲人物,對青年陳誠有提攜之功,是陳誠的“恩師”!

徐容叢(1886—1950),字壯東,號天遺,浙江青田縣小溪(北山鎮白巖村)人,辛亥革命功臣。幼而能詩,詩風慷慨激昂,題材尤以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爲最。他馳騁沙場,驍勇善戰,平日則恂恂儒者之風,被譽爲“馬背詩人”。】